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医养生的平衡思维是什么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0 15:39:24
文档

中医养生的平衡思维是什么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推荐度:
导读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养生要注意五个方面的平衡是什么?

现在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爱上了养生,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养生是想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我在养生上也花了不少的钱。

我们能不能使人健康长寿,不只在于是否知道养生之道,更重要的是能否将养生之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养生要注意五个方面的平衡,分别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人体脏腑的平衡和气血的平衡。

养生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的多样性。那么养生观念是什么呢?

一、防患观:

防患于未然,防患于心,防患观

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治未病而治未病”的观点。比喻人从一生开始就注重养生,无论是健康还是亚健康的状态,都要事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使人保健防衰防病于未然。这一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二、整体观:

天人相应,形神兼备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理论,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机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人类是自然之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既有生物学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和心理因素,这些都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三、平衡观:

调节阴阳、补偏之平衡观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中的阴阳相对平衡。若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高,都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的养生离不开阴阳调和的目的。

四、辩证观:

动而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

人生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个细胞时时都在运动,只有不断地运动,才能增进身体健康,防病,达到长寿的目的。

养生要注意五个方面的平衡是什么?

现在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爱上了养生,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养生是想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我在养生上也花了不少的钱。

我们能不能使人健康长寿,不只在于是否知道养生之道,更重要的是能否将养生之道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养生要注意五个方面的平衡,分别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人体脏腑的平衡和气血的平衡。

养生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的多样性。那么养生观念是什么呢?

一、防患观:

防患于未然,防患于心,防患观

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治未病而治未病”的观点。比喻人从一生开始就注重养生,无论是健康还是亚健康的状态,都要事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使人保健防衰防病于未然。这一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二、整体观:

天人相应,形神兼备的整体观

中医养生理论,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机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人类是自然之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既有生物学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和心理因素,这些都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三、平衡观:

调节阴阳、补偏之平衡观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中的阴阳相对平衡。若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高,都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人的养生离不开阴阳调和的目的。

四、辩证观:

动而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

人生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个细胞时时都在运动,只有不断地运动,才能增进身体健康,防病,达到长寿的目的。

养生与中医的核心‘平衡’,之内平衡——‘血’与‘气’的平衡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内部各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接在一起。而以“气” “血” “津液”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个身体的协调和平衡,也衍生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平衡。人与外界的平衡,人体内的平衡。

平衡其实是中医眼中人的身体 健康 与否的核心,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接下来介绍下关于人体内‘精’‘气’‘血’‘*’怎么平衡。

“血”和“气”一起构成了人体运行的主要方式。中医诊断所用的“阴”“阳”“虚”“实”等名,用在描述人体的整体状态时,就是对人体血气这种能源调度的描述。例如,“阴”代表储存的能源, “阳”代表日常生产的血气能量, “阳虚”就代表日常生产的能源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血气不足,“阴虚”则说明储存的能源正在透支。

血气代表日常产生的能源,透的的能源则被称为“火” 。"阴虚火重”则说明人体正在透支储存的能源。“阴阳两虚”则说明日常能源生产不足,而储存的能源也快用完了,也就是“血气”不足而“火”也快用尽了,身体必须想办法使用第三种特殊的能源来供应透支所需的能量。“气血枯竭”就是“"气”和“火”全部消耗殆尽。用这样的方法来解读中医的术语,就非常具体,也不再有任何“玄”的感觉了。

中医学将“气”和“血”的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生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

气能行血:是指气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气能摄血:是指气具有统摄血液,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的作用。

血能载气:气属阳而主动,必须附着于有形气血才能行于脉中而不散失。

血液充足则气得以载,气才能正常运行,发挥其生理功能。气存在于血中:血在载气的同时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使其持续得到补充。一般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气血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反之,血气不和,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则会出现各种疾病。当气血失去平衡时,可表现为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以及血气枯竭。

阳虚:血气低于 健康 水平,这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疾病侵入的能力很接近,当有外来疾病侵入时,人体仍有能力抵抗,但是不像 健康 的人一样可以很快地击退疾病,因此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传统上会认为其体弱多病。

阴虚:血气下降的趋势长期不能扭转,血气降至低于阳虚的下限后,由于人体的能量太低,人体抵抗疾病的机制无法完全正常运行,疾病入侵或器官的损伤如没有立即引发危险,就暂时将之搁置。这时的血气只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的需要。这样的人是目前 社会 的最大一个群体。

阴阳两虚:由阴虚的状况继续消耗能量,等到储存的能量即将用尽的时候,也就是“火"快用完了,就到了"阴阳两虚”的水平。这时人体会经常处于疲倦的状态。这个时候人体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会到肌肉里或其他部位汲取能量。

血气枯竭:由阴阳两虚的血气水平再继续下降,最终降低到中医所说的“阴阳大虚"的水平,即“血气枯竭”。这时人体血气虚亏导致肝火旺,所透支的能量超过了人体安全库存的下限,身体机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

处于任何一个血气水平的人,只要能将血气从下降的趋势转变为上升的趋势,假以时日,血气的水平会不断上升。

多数内脏的疾病也就是慢性病,只是不同程度低血气水平的症状。因此,只要提升了血气水平,各种慢性病都有康复的机会。

养生与中医的核心‘平衡’,之内平衡——‘血’与‘气’的平衡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内部各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接在一起。而以“气” “血” “津液”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个身体的协调和平衡,也衍生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平衡。人与外界的平衡,人体内的平衡。

平衡其实是中医眼中人的身体 健康 与否的核心,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接下来介绍下关于人体内‘精’‘气’‘血’‘*’怎么平衡。

“血”和“气”一起构成了人体运行的主要方式。中医诊断所用的“阴”“阳”“虚”“实”等名,用在描述人体的整体状态时,就是对人体血气这种能源调度的描述。例如,“阴”代表储存的能源, “阳”代表日常生产的血气能量, “阳虚”就代表日常生产的能源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血气不足,“阴虚”则说明储存的能源正在透支。

血气代表日常产生的能源,透的的能源则被称为“火” 。"阴虚火重”则说明人体正在透支储存的能源。“阴阳两虚”则说明日常能源生产不足,而储存的能源也快用完了,也就是“血气”不足而“火”也快用尽了,身体必须想办法使用第三种特殊的能源来供应透支所需的能量。“气血枯竭”就是“"气”和“火”全部消耗殆尽。用这样的方法来解读中医的术语,就非常具体,也不再有任何“玄”的感觉了。

中医学将“气”和“血”的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生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

气能行血:是指气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气能摄血:是指气具有统摄血液,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的作用。

血能载气:气属阳而主动,必须附着于有形气血才能行于脉中而不散失。

血液充足则气得以载,气才能正常运行,发挥其生理功能。气存在于血中:血在载气的同时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使其持续得到补充。一般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气血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反之,血气不和,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则会出现各种疾病。当气血失去平衡时,可表现为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以及血气枯竭。

阳虚:血气低于 健康 水平,这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疾病侵入的能力很接近,当有外来疾病侵入时,人体仍有能力抵抗,但是不像 健康 的人一样可以很快地击退疾病,因此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传统上会认为其体弱多病。

阴虚:血气下降的趋势长期不能扭转,血气降至低于阳虚的下限后,由于人体的能量太低,人体抵抗疾病的机制无法完全正常运行,疾病入侵或器官的损伤如没有立即引发危险,就暂时将之搁置。这时的血气只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的需要。这样的人是目前 社会 的最大一个群体。

阴阳两虚:由阴虚的状况继续消耗能量,等到储存的能量即将用尽的时候,也就是“火"快用完了,就到了"阴阳两虚”的水平。这时人体会经常处于疲倦的状态。这个时候人体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会到肌肉里或其他部位汲取能量。

血气枯竭:由阴阳两虚的血气水平再继续下降,最终降低到中医所说的“阴阳大虚"的水平,即“血气枯竭”。这时人体血气虚亏导致肝火旺,所透支的能量超过了人体安全库存的下限,身体机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

处于任何一个血气水平的人,只要能将血气从下降的趋势转变为上升的趋势,假以时日,血气的水平会不断上升。

多数内脏的疾病也就是慢性病,只是不同程度低血气水平的症状。因此,只要提升了血气水平,各种慢性病都有康复的机会。

养生与中医的核心‘平衡’,之内平衡——‘血’与‘气’的平衡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内部各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接在一起。而以“气” “血” “津液”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个身体的协调和平衡,也衍生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平衡。人与外界的平衡,人体内的平衡。

平衡其实是中医眼中人的身体 健康 与否的核心,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接下来介绍下关于人体内‘精’‘气’‘血’‘*’怎么平衡。

“血”和“气”一起构成了人体运行的主要方式。中医诊断所用的“阴”“阳”“虚”“实”等名,用在描述人体的整体状态时,就是对人体血气这种能源调度的描述。例如,“阴”代表储存的能源, “阳”代表日常生产的血气能量, “阳虚”就代表日常生产的能源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血气不足,“阴虚”则说明储存的能源正在透支。

血气代表日常产生的能源,透的的能源则被称为“火” 。"阴虚火重”则说明人体正在透支储存的能源。“阴阳两虚”则说明日常能源生产不足,而储存的能源也快用完了,也就是“血气”不足而“火”也快用尽了,身体必须想办法使用第三种特殊的能源来供应透支所需的能量。“气血枯竭”就是“"气”和“火”全部消耗殆尽。用这样的方法来解读中医的术语,就非常具体,也不再有任何“玄”的感觉了。

中医学将“气”和“血”的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生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

气能行血:是指气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气能摄血:是指气具有统摄血液,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的作用。

血能载气:气属阳而主动,必须附着于有形气血才能行于脉中而不散失。

血液充足则气得以载,气才能正常运行,发挥其生理功能。气存在于血中:血在载气的同时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使其持续得到补充。一般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气血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反之,血气不和,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则会出现各种疾病。当气血失去平衡时,可表现为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以及血气枯竭。

阳虚:血气低于 健康 水平,这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疾病侵入的能力很接近,当有外来疾病侵入时,人体仍有能力抵抗,但是不像 健康 的人一样可以很快地击退疾病,因此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传统上会认为其体弱多病。

阴虚:血气下降的趋势长期不能扭转,血气降至低于阳虚的下限后,由于人体的能量太低,人体抵抗疾病的机制无法完全正常运行,疾病入侵或器官的损伤如没有立即引发危险,就暂时将之搁置。这时的血气只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的需要。这样的人是目前 社会 的最大一个群体。

阴阳两虚:由阴虚的状况继续消耗能量,等到储存的能量即将用尽的时候,也就是“火"快用完了,就到了"阴阳两虚”的水平。这时人体会经常处于疲倦的状态。这个时候人体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会到肌肉里或其他部位汲取能量。

血气枯竭:由阴阳两虚的血气水平再继续下降,最终降低到中医所说的“阴阳大虚"的水平,即“血气枯竭”。这时人体血气虚亏导致肝火旺,所透支的能量超过了人体安全库存的下限,身体机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

处于任何一个血气水平的人,只要能将血气从下降的趋势转变为上升的趋势,假以时日,血气的水平会不断上升。

多数内脏的疾病也就是慢性病,只是不同程度低血气水平的症状。因此,只要提升了血气水平,各种慢性病都有康复的机会。

养生与中医的核心‘平衡’,之内平衡——‘血’与‘气’的平衡

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内部各系统通过经络相互连接在一起。而以“气” “血” “津液”为其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又通过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个身体的协调和平衡,也衍生出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平衡。人与外界的平衡,人体内的平衡。

平衡其实是中医眼中人的身体 健康 与否的核心,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接下来介绍下关于人体内‘精’‘气’‘血’‘*’怎么平衡。

“血”和“气”一起构成了人体运行的主要方式。中医诊断所用的“阴”“阳”“虚”“实”等名,用在描述人体的整体状态时,就是对人体血气这种能源调度的描述。例如,“阴”代表储存的能源, “阳”代表日常生产的血气能量, “阳虚”就代表日常生产的能源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血气不足,“阴虚”则说明储存的能源正在透支。

血气代表日常产生的能源,透的的能源则被称为“火” 。"阴虚火重”则说明人体正在透支储存的能源。“阴阳两虚”则说明日常能源生产不足,而储存的能源也快用完了,也就是“血气”不足而“火”也快用尽了,身体必须想办法使用第三种特殊的能源来供应透支所需的能量。“气血枯竭”就是“"气”和“火”全部消耗殆尽。用这样的方法来解读中医的术语,就非常具体,也不再有任何“玄”的感觉了。

中医学将“气”和“血”的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生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

气能行血:是指气具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气能摄血:是指气具有统摄血液,使血行脉中而不逸出脉外的作用。

血能载气:气属阳而主动,必须附着于有形气血才能行于脉中而不散失。

血液充足则气得以载,气才能正常运行,发挥其生理功能。气存在于血中:血在载气的同时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使其持续得到补充。一般人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气血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反之,血气不和,气血阴阳平衡失调,则会出现各种疾病。当气血失去平衡时,可表现为阳虚、阴虚、阴阳两虚以及血气枯竭。

阳虚:血气低于 健康 水平,这时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和疾病侵入的能力很接近,当有外来疾病侵入时,人体仍有能力抵抗,但是不像 健康 的人一样可以很快地击退疾病,因此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传统上会认为其体弱多病。

阴虚:血气下降的趋势长期不能扭转,血气降至低于阳虚的下限后,由于人体的能量太低,人体抵抗疾病的机制无法完全正常运行,疾病入侵或器官的损伤如没有立即引发危险,就暂时将之搁置。这时的血气只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的需要。这样的人是目前 社会 的最大一个群体。

阴阳两虚:由阴虚的状况继续消耗能量,等到储存的能量即将用尽的时候,也就是“火"快用完了,就到了"阴阳两虚”的水平。这时人体会经常处于疲倦的状态。这个时候人体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会到肌肉里或其他部位汲取能量。

血气枯竭:由阴阳两虚的血气水平再继续下降,最终降低到中医所说的“阴阳大虚"的水平,即“血气枯竭”。这时人体血气虚亏导致肝火旺,所透支的能量超过了人体安全库存的下限,身体机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

处于任何一个血气水平的人,只要能将血气从下降的趋势转变为上升的趋势,假以时日,血气的水平会不断上升。

多数内脏的疾病也就是慢性病,只是不同程度低血气水平的症状。因此,只要提升了血气水平,各种慢性病都有康复的机会。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中医养生的平衡思维是什么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