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医养生书关于脾胃的书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0 11:53:39
文档

中医养生书关于脾胃的书

简介:《养好脾胃不生病》是2016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中朝。
推荐度:
导读简介:《养好脾胃不生病》是2016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中朝。

简介:《养好脾胃不生病》是2016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中朝。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二节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万密斋《 养生 四要》曰:“阴土坤也,万物之所归也,阳土艮也,万物之所以成始成终也。”故土生万物,土亦藏万物,万物由土所生,亦由土所归,从来处来,向来处去。土生万物,则万物生长壮化,土藏万物,则万物收藏老已,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盖土之中,菁芜并蓄,既有天地精华,亦有糟粕毒素。人之生长,乃土中之精,化生五谷,五谷入胃,化生气血,长养五脏,呵护肌肤,解毒防病;人之老死,乃土之糟粕,毒自外来(如饮食不节),或毒自内生(如脾胃纳运失司),以致气血痰火湿食诸邪停聚,阴阳失衡,水火失调,五脏失养,九窍不通,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正所谓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故长寿之道,大便常调; 养生 之要,常得七分饱。 大黄一味,长生之宝,山楂二芽,轻身不老,人知土生万物,不知土害万物,但知补土之方,不知攻土之法,岂堪重任!攻土之法,未列专篇,读者倘能于书中 细为 搜寻,自有所获。 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化之根,脾胃内伤,一则后天生化乏源,固摄无权;二则升降失司,一身气机皆滞。

一、脾胃虚弱生化乏源

(一)生化乏源,精、神、气、血、津、液不足

《灵枢·决气》篇曰:“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故胃气乃诸气之本。《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脾胃虚则津血不足。《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胃虚则神衰,胃亡则神散。《脾胃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也,非胃气不能滋之。”故后天不足,先天亦衰而肾精暗竭。

1.神不足:神疲、懒言、嗜睡、目光呆滞。

2.精不足:头倾、目眩、目盲、耳鸣、耳聋、腰酸、阳痿。

3.气不足:短气乏力、四肢不举。

4.血不足:面白、目胞色白、唇舌淡、爪甲不荣。

5.津液不足:皮毛焦枯、口干、咽干、鼻干、目干、便秘、少尿、少涎、舌上少津。

(二)固摄无权,精、神、气、血、津、液外走

脾主统摄,故精、神、气、血、津、液皆赖脾气摄之。若脾胃虚弱,固摄无权,则精、神、气、血、津、液外走。症见:

1.多涎、多涕、多泪、多痰(清稀如水)。

2.多汗,如自汗、盗汗、汗出等。

3.大便泄泻、小便频多,或二便量可、便次增多,劳则遗精。

4.血自下溢为便血、尿血、血精、崩漏或上走外脱为肌衄、鼻衄、咳血等。

5.四肢肌肉虚浮无力,目胞浮肿,昏睡露睛,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口频繁开合,齿龈不红不痛微肿,四肢不收,手足蠕动,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囟门突起,皆为脾胃虚弱,形体不固之故。

6.舌胖大,边齿印,多津液。

(三)清阳不升,脏腑经脉肌肤失养

脾主升清,清指水谷精微,升清指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故《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脾的升清功能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使水谷精微得以上奉心肺,化生气血;②使水谷精微上接头面,营养关窍,故曰:“清阳出上窍”;③使四肢肌肉得以所养,故曰:“清阳实四肢”;④使皮毛腠理固密,故曰:“清阳发腠理”;⑤升举脏器,人直立行走,由于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之脏器,全赖脾气升举;⑥固摄血液,使血不下溢,升举血液,使血不下流;⑦升腾津液,润泽周身,故曰:“气升水布”。

《脾胃论》曰:“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若脾胃气虚,清阳不升,则四肢九窍、肌肤腠理不得禀水谷之气而诸病生矣。故《脾胃论》又曰:“若胃气一虚无所禀受,则四脏经络皆病,况脾全借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又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后天衰败则先天失养,先天已衰更需后天求之。

1.清阳不升,四肢九窍肌肤筋脉皆病

(1)九窍不利,都是胃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灵枢·口问》)《脾胃论》曰:“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又云:“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 故九窍不通皆因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升清降浊乃九窍之病的基本治法。

(2)清阳不升,四肢肌肉不用,血脉筋骨皆弱

《素问·气交变论》曰:“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故《脾胃论》云:“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脾胃气虚(或兼痰湿停留)则四肢肌肉虚浮不用;脾胃阴虚,则四肢肌肉痿软不用(阴精亏虚,精微不足,脾不散精之故)。

2.清阳不升,脏失升举,血不上行,津不上承

人类由于直立行走,因为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脏器之升,全赖脾气举之。若脾气不升,则脏器下垂不举。肺叶不举者,发为肺痿(肺不张),短气咳嗽吐涎沫;心阳不举者,胸中空洞,心悬欲坠;肝阳不升者,四肢极度乏力、目眩、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子宫下垂,痔核脱出。

脾气摄血之功,亦即脾阳升举之力。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

清阳不升,则津液不行,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而面焦发枯,眼、鼻、口、咽干燥,下则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

3.清阳不升,卫外不固

《难经·四十三难》曰:“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灵枢·邪客》篇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懔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故胃为卫之源,脾为营之本,胃主气属卫,脾主血属营,脾胃健而营卫通。故治中焦,生育营卫(《卫生宝鉴》)。《脾胃论》曰:“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发腠理。”若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以滋养心肺,分布薰蒸皮毛腠理,则表虚无阳,卫外不固,可见下述二证:

(1)内伤证: 脾胃内伤,每见恶寒、发热、汗出、头身疼痛、口渴、鼻流清涕等,形似外感,而误用辛散,为害不浅。《内外伤辨惑论》云:“故内伤饮食,则亦恶风寒,是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皮毛之绝,则心肺之本亦绝矣,盖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滋养心肺,乃不足之证也。计受病之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饮食内伤者多,外伤者间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将元气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肺,是重损其表也,安得不死乎?”故脾胃之病,首当辨明外感内伤。

(2)气虚外感证: 外感之证,伴见脉浮大无力或反沉弱、短气乏力、病久不愈者,乃正气虚弱,托邪无力所致。《沈绍九医话》云:“又有阳虚恶寒,脉浮大,似外感者,切不可轻用发散,当用甘温益阳之剂。 浮为表脉,有表证无表脉,法当解表,有表脉而无表证,有系阳虚者。 体虚感受外邪,有脉不浮者,乃正虚祛邪外出乏力,不足之故。治疗此类病用表药宜轻,或与扶正之药同用,免致邪气未尽而正气受伤。”

现代研究表明:脾虚证患者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不足。分泌型IgA有提高粘膜局部免疫力作用,并具有免疫排除作用,若分泌型IgA不足则易招致局部急慢染或过敏性疾病,补脾药可通过提髙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水平,从而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是中医培土生金治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综上所述,列清阳不升脉证如下:

①水谷精微不得上奉心肺,化生气血而心悸失眠、咳嗽气短、神疲乏力。

②水谷精微不得上接头面,营养关窍而面白发焦,鼻端色白,唇淡唇干,牙齿干燥、齿龈淡白,口干、咽干、鼻干、眼干,舌体瘦薄、裂纹、痿软、短缩,目眦淡白、眼窝凹陷、胞睑下垂,小儿囟门凹陷,眩晕、耳鸣、健忘,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但卧不得坐、坐则眩晕。

③四肢肌肉失养而肌肉瘦削,软弱无力,大骨枯槁,大肉下陷,腹壁平坦或下陷,或皮毛不荣。

④不使皮毛腠理固密而恶寒、汗出、易感冒。

⑤脏失升举而肺痿短气、咳吐涎沫,或胸中空洞、心悬欲坠,或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子宫下垂,胃粘膜脱垂、痔核脱出。

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血尿、下肢紫癜,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津失升举,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下则清浊不别而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精失升举,上则头倾髓空、目眩耳聋,下则遗泄不秘。

⑦两寸脉弱,浮取无力。

卫之所出,或云卫出上焦心肺,或云卫出中焦脾胃,或云卫出下焦肝肾。 主气者,肺也;生气者,胃(脾)也;化气者(精气有互化之功),肾也。《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心肺),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故卫之标在天上(上焦心肺),以象天之用;卫之根在地下(下焦肝肾),以象地之体;卫之本在中焦脾胃,实营卫之源泉涌流不息也。中焦脾胃引下焦肝肾之气上奉于天(上焦心肺),是为卫气,故云:卫出三焦。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二节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万密斋《 养生 四要》曰:“阴土坤也,万物之所归也,阳土艮也,万物之所以成始成终也。”故土生万物,土亦藏万物,万物由土所生,亦由土所归,从来处来,向来处去。土生万物,则万物生长壮化,土藏万物,则万物收藏老已,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盖土之中,菁芜并蓄,既有天地精华,亦有糟粕毒素。人之生长,乃土中之精,化生五谷,五谷入胃,化生气血,长养五脏,呵护肌肤,解毒防病;人之老死,乃土之糟粕,毒自外来(如饮食不节),或毒自内生(如脾胃纳运失司),以致气血痰火湿食诸邪停聚,阴阳失衡,水火失调,五脏失养,九窍不通,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正所谓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故长寿之道,大便常调; 养生 之要,常得七分饱。 大黄一味,长生之宝,山楂二芽,轻身不老,人知土生万物,不知土害万物,但知补土之方,不知攻土之法,岂堪重任!攻土之法,未列专篇,读者倘能于书中 细为 搜寻,自有所获。 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化之根,脾胃内伤,一则后天生化乏源,固摄无权;二则升降失司,一身气机皆滞。

一、脾胃虚弱生化乏源

(一)生化乏源,精、神、气、血、津、液不足

《灵枢·决气》篇曰:“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故胃气乃诸气之本。《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脾胃虚则津血不足。《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胃虚则神衰,胃亡则神散。《脾胃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也,非胃气不能滋之。”故后天不足,先天亦衰而肾精暗竭。

1.神不足:神疲、懒言、嗜睡、目光呆滞。

2.精不足:头倾、目眩、目盲、耳鸣、耳聋、腰酸、阳痿。

3.气不足:短气乏力、四肢不举。

4.血不足:面白、目胞色白、唇舌淡、爪甲不荣。

5.津液不足:皮毛焦枯、口干、咽干、鼻干、目干、便秘、少尿、少涎、舌上少津。

(二)固摄无权,精、神、气、血、津、液外走

脾主统摄,故精、神、气、血、津、液皆赖脾气摄之。若脾胃虚弱,固摄无权,则精、神、气、血、津、液外走。症见:

1.多涎、多涕、多泪、多痰(清稀如水)。

2.多汗,如自汗、盗汗、汗出等。

3.大便泄泻、小便频多,或二便量可、便次增多,劳则遗精。

4.血自下溢为便血、尿血、血精、崩漏或上走外脱为肌衄、鼻衄、咳血等。

5.四肢肌肉虚浮无力,目胞浮肿,昏睡露睛,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口频繁开合,齿龈不红不痛微肿,四肢不收,手足蠕动,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囟门突起,皆为脾胃虚弱,形体不固之故。

6.舌胖大,边齿印,多津液。

(三)清阳不升,脏腑经脉肌肤失养

脾主升清,清指水谷精微,升清指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故《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脾的升清功能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使水谷精微得以上奉心肺,化生气血;②使水谷精微上接头面,营养关窍,故曰:“清阳出上窍”;③使四肢肌肉得以所养,故曰:“清阳实四肢”;④使皮毛腠理固密,故曰:“清阳发腠理”;⑤升举脏器,人直立行走,由于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之脏器,全赖脾气升举;⑥固摄血液,使血不下溢,升举血液,使血不下流;⑦升腾津液,润泽周身,故曰:“气升水布”。

《脾胃论》曰:“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若脾胃气虚,清阳不升,则四肢九窍、肌肤腠理不得禀水谷之气而诸病生矣。故《脾胃论》又曰:“若胃气一虚无所禀受,则四脏经络皆病,况脾全借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又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后天衰败则先天失养,先天已衰更需后天求之。

1.清阳不升,四肢九窍肌肤筋脉皆病

(1)九窍不利,都是胃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灵枢·口问》)《脾胃论》曰:“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又云:“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 故九窍不通皆因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升清降浊乃九窍之病的基本治法。

(2)清阳不升,四肢肌肉不用,血脉筋骨皆弱

《素问·气交变论》曰:“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故《脾胃论》云:“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脾胃气虚(或兼痰湿停留)则四肢肌肉虚浮不用;脾胃阴虚,则四肢肌肉痿软不用(阴精亏虚,精微不足,脾不散精之故)。

2.清阳不升,脏失升举,血不上行,津不上承

人类由于直立行走,因为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脏器之升,全赖脾气举之。若脾气不升,则脏器下垂不举。肺叶不举者,发为肺痿(肺不张),短气咳嗽吐涎沫;心阳不举者,胸中空洞,心悬欲坠;肝阳不升者,四肢极度乏力、目眩、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子宫下垂,痔核脱出。

脾气摄血之功,亦即脾阳升举之力。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

清阳不升,则津液不行,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而面焦发枯,眼、鼻、口、咽干燥,下则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

3.清阳不升,卫外不固

《难经·四十三难》曰:“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灵枢·邪客》篇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懔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故胃为卫之源,脾为营之本,胃主气属卫,脾主血属营,脾胃健而营卫通。故治中焦,生育营卫(《卫生宝鉴》)。《脾胃论》曰:“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发腠理。”若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以滋养心肺,分布薰蒸皮毛腠理,则表虚无阳,卫外不固,可见下述二证:

(1)内伤证: 脾胃内伤,每见恶寒、发热、汗出、头身疼痛、口渴、鼻流清涕等,形似外感,而误用辛散,为害不浅。《内外伤辨惑论》云:“故内伤饮食,则亦恶风寒,是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皮毛之绝,则心肺之本亦绝矣,盖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滋养心肺,乃不足之证也。计受病之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饮食内伤者多,外伤者间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将元气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肺,是重损其表也,安得不死乎?”故脾胃之病,首当辨明外感内伤。

(2)气虚外感证: 外感之证,伴见脉浮大无力或反沉弱、短气乏力、病久不愈者,乃正气虚弱,托邪无力所致。《沈绍九医话》云:“又有阳虚恶寒,脉浮大,似外感者,切不可轻用发散,当用甘温益阳之剂。 浮为表脉,有表证无表脉,法当解表,有表脉而无表证,有系阳虚者。 体虚感受外邪,有脉不浮者,乃正虚祛邪外出乏力,不足之故。治疗此类病用表药宜轻,或与扶正之药同用,免致邪气未尽而正气受伤。”

现代研究表明:脾虚证患者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不足。分泌型IgA有提高粘膜局部免疫力作用,并具有免疫排除作用,若分泌型IgA不足则易招致局部急慢染或过敏性疾病,补脾药可通过提髙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水平,从而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是中医培土生金治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综上所述,列清阳不升脉证如下:

①水谷精微不得上奉心肺,化生气血而心悸失眠、咳嗽气短、神疲乏力。

②水谷精微不得上接头面,营养关窍而面白发焦,鼻端色白,唇淡唇干,牙齿干燥、齿龈淡白,口干、咽干、鼻干、眼干,舌体瘦薄、裂纹、痿软、短缩,目眦淡白、眼窝凹陷、胞睑下垂,小儿囟门凹陷,眩晕、耳鸣、健忘,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但卧不得坐、坐则眩晕。

③四肢肌肉失养而肌肉瘦削,软弱无力,大骨枯槁,大肉下陷,腹壁平坦或下陷,或皮毛不荣。

④不使皮毛腠理固密而恶寒、汗出、易感冒。

⑤脏失升举而肺痿短气、咳吐涎沫,或胸中空洞、心悬欲坠,或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子宫下垂,胃粘膜脱垂、痔核脱出。

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血尿、下肢紫癜,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津失升举,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下则清浊不别而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精失升举,上则头倾髓空、目眩耳聋,下则遗泄不秘。

⑦两寸脉弱,浮取无力。

卫之所出,或云卫出上焦心肺,或云卫出中焦脾胃,或云卫出下焦肝肾。 主气者,肺也;生气者,胃(脾)也;化气者(精气有互化之功),肾也。《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心肺),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故卫之标在天上(上焦心肺),以象天之用;卫之根在地下(下焦肝肾),以象地之体;卫之本在中焦脾胃,实营卫之源泉涌流不息也。中焦脾胃引下焦肝肾之气上奉于天(上焦心肺),是为卫气,故云:卫出三焦。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二节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万密斋《 养生 四要》曰:“阴土坤也,万物之所归也,阳土艮也,万物之所以成始成终也。”故土生万物,土亦藏万物,万物由土所生,亦由土所归,从来处来,向来处去。土生万物,则万物生长壮化,土藏万物,则万物收藏老已,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盖土之中,菁芜并蓄,既有天地精华,亦有糟粕毒素。人之生长,乃土中之精,化生五谷,五谷入胃,化生气血,长养五脏,呵护肌肤,解毒防病;人之老死,乃土之糟粕,毒自外来(如饮食不节),或毒自内生(如脾胃纳运失司),以致气血痰火湿食诸邪停聚,阴阳失衡,水火失调,五脏失养,九窍不通,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正所谓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故长寿之道,大便常调; 养生 之要,常得七分饱。 大黄一味,长生之宝,山楂二芽,轻身不老,人知土生万物,不知土害万物,但知补土之方,不知攻土之法,岂堪重任!攻土之法,未列专篇,读者倘能于书中 细为 搜寻,自有所获。 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化之根,脾胃内伤,一则后天生化乏源,固摄无权;二则升降失司,一身气机皆滞。

一、脾胃虚弱生化乏源

(一)生化乏源,精、神、气、血、津、液不足

《灵枢·决气》篇曰:“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故胃气乃诸气之本。《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脾胃虚则津血不足。《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胃虚则神衰,胃亡则神散。《脾胃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也,非胃气不能滋之。”故后天不足,先天亦衰而肾精暗竭。

1.神不足:神疲、懒言、嗜睡、目光呆滞。

2.精不足:头倾、目眩、目盲、耳鸣、耳聋、腰酸、阳痿。

3.气不足:短气乏力、四肢不举。

4.血不足:面白、目胞色白、唇舌淡、爪甲不荣。

5.津液不足:皮毛焦枯、口干、咽干、鼻干、目干、便秘、少尿、少涎、舌上少津。

(二)固摄无权,精、神、气、血、津、液外走

脾主统摄,故精、神、气、血、津、液皆赖脾气摄之。若脾胃虚弱,固摄无权,则精、神、气、血、津、液外走。症见:

1.多涎、多涕、多泪、多痰(清稀如水)。

2.多汗,如自汗、盗汗、汗出等。

3.大便泄泻、小便频多,或二便量可、便次增多,劳则遗精。

4.血自下溢为便血、尿血、血精、崩漏或上走外脱为肌衄、鼻衄、咳血等。

5.四肢肌肉虚浮无力,目胞浮肿,昏睡露睛,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口频繁开合,齿龈不红不痛微肿,四肢不收,手足蠕动,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囟门突起,皆为脾胃虚弱,形体不固之故。

6.舌胖大,边齿印,多津液。

(三)清阳不升,脏腑经脉肌肤失养

脾主升清,清指水谷精微,升清指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故《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脾的升清功能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使水谷精微得以上奉心肺,化生气血;②使水谷精微上接头面,营养关窍,故曰:“清阳出上窍”;③使四肢肌肉得以所养,故曰:“清阳实四肢”;④使皮毛腠理固密,故曰:“清阳发腠理”;⑤升举脏器,人直立行走,由于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之脏器,全赖脾气升举;⑥固摄血液,使血不下溢,升举血液,使血不下流;⑦升腾津液,润泽周身,故曰:“气升水布”。

《脾胃论》曰:“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若脾胃气虚,清阳不升,则四肢九窍、肌肤腠理不得禀水谷之气而诸病生矣。故《脾胃论》又曰:“若胃气一虚无所禀受,则四脏经络皆病,况脾全借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又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后天衰败则先天失养,先天已衰更需后天求之。

1.清阳不升,四肢九窍肌肤筋脉皆病

(1)九窍不利,都是胃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灵枢·口问》)《脾胃论》曰:“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又云:“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 故九窍不通皆因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升清降浊乃九窍之病的基本治法。

(2)清阳不升,四肢肌肉不用,血脉筋骨皆弱

《素问·气交变论》曰:“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故《脾胃论》云:“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脾胃气虚(或兼痰湿停留)则四肢肌肉虚浮不用;脾胃阴虚,则四肢肌肉痿软不用(阴精亏虚,精微不足,脾不散精之故)。

2.清阳不升,脏失升举,血不上行,津不上承

人类由于直立行走,因为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脏器之升,全赖脾气举之。若脾气不升,则脏器下垂不举。肺叶不举者,发为肺痿(肺不张),短气咳嗽吐涎沫;心阳不举者,胸中空洞,心悬欲坠;肝阳不升者,四肢极度乏力、目眩、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子宫下垂,痔核脱出。

脾气摄血之功,亦即脾阳升举之力。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

清阳不升,则津液不行,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而面焦发枯,眼、鼻、口、咽干燥,下则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

3.清阳不升,卫外不固

《难经·四十三难》曰:“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灵枢·邪客》篇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懔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故胃为卫之源,脾为营之本,胃主气属卫,脾主血属营,脾胃健而营卫通。故治中焦,生育营卫(《卫生宝鉴》)。《脾胃论》曰:“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发腠理。”若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以滋养心肺,分布薰蒸皮毛腠理,则表虚无阳,卫外不固,可见下述二证:

(1)内伤证: 脾胃内伤,每见恶寒、发热、汗出、头身疼痛、口渴、鼻流清涕等,形似外感,而误用辛散,为害不浅。《内外伤辨惑论》云:“故内伤饮食,则亦恶风寒,是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皮毛之绝,则心肺之本亦绝矣,盖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滋养心肺,乃不足之证也。计受病之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饮食内伤者多,外伤者间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将元气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肺,是重损其表也,安得不死乎?”故脾胃之病,首当辨明外感内伤。

(2)气虚外感证: 外感之证,伴见脉浮大无力或反沉弱、短气乏力、病久不愈者,乃正气虚弱,托邪无力所致。《沈绍九医话》云:“又有阳虚恶寒,脉浮大,似外感者,切不可轻用发散,当用甘温益阳之剂。 浮为表脉,有表证无表脉,法当解表,有表脉而无表证,有系阳虚者。 体虚感受外邪,有脉不浮者,乃正虚祛邪外出乏力,不足之故。治疗此类病用表药宜轻,或与扶正之药同用,免致邪气未尽而正气受伤。”

现代研究表明:脾虚证患者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不足。分泌型IgA有提高粘膜局部免疫力作用,并具有免疫排除作用,若分泌型IgA不足则易招致局部急慢染或过敏性疾病,补脾药可通过提髙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水平,从而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是中医培土生金治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综上所述,列清阳不升脉证如下:

①水谷精微不得上奉心肺,化生气血而心悸失眠、咳嗽气短、神疲乏力。

②水谷精微不得上接头面,营养关窍而面白发焦,鼻端色白,唇淡唇干,牙齿干燥、齿龈淡白,口干、咽干、鼻干、眼干,舌体瘦薄、裂纹、痿软、短缩,目眦淡白、眼窝凹陷、胞睑下垂,小儿囟门凹陷,眩晕、耳鸣、健忘,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但卧不得坐、坐则眩晕。

③四肢肌肉失养而肌肉瘦削,软弱无力,大骨枯槁,大肉下陷,腹壁平坦或下陷,或皮毛不荣。

④不使皮毛腠理固密而恶寒、汗出、易感冒。

⑤脏失升举而肺痿短气、咳吐涎沫,或胸中空洞、心悬欲坠,或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子宫下垂,胃粘膜脱垂、痔核脱出。

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血尿、下肢紫癜,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津失升举,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下则清浊不别而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精失升举,上则头倾髓空、目眩耳聋,下则遗泄不秘。

⑦两寸脉弱,浮取无力。

卫之所出,或云卫出上焦心肺,或云卫出中焦脾胃,或云卫出下焦肝肾。 主气者,肺也;生气者,胃(脾)也;化气者(精气有互化之功),肾也。《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心肺),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故卫之标在天上(上焦心肺),以象天之用;卫之根在地下(下焦肝肾),以象地之体;卫之本在中焦脾胃,实营卫之源泉涌流不息也。中焦脾胃引下焦肝肾之气上奉于天(上焦心肺),是为卫气,故云:卫出三焦。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吴雄志:《中医脾胃病学》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二节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万密斋《 养生 四要》曰:“阴土坤也,万物之所归也,阳土艮也,万物之所以成始成终也。”故土生万物,土亦藏万物,万物由土所生,亦由土所归,从来处来,向来处去。土生万物,则万物生长壮化,土藏万物,则万物收藏老已,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盖土之中,菁芜并蓄,既有天地精华,亦有糟粕毒素。人之生长,乃土中之精,化生五谷,五谷入胃,化生气血,长养五脏,呵护肌肤,解毒防病;人之老死,乃土之糟粕,毒自外来(如饮食不节),或毒自内生(如脾胃纳运失司),以致气血痰火湿食诸邪停聚,阴阳失衡,水火失调,五脏失养,九窍不通,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正所谓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故长寿之道,大便常调; 养生 之要,常得七分饱。 大黄一味,长生之宝,山楂二芽,轻身不老,人知土生万物,不知土害万物,但知补土之方,不知攻土之法,岂堪重任!攻土之法,未列专篇,读者倘能于书中 细为 搜寻,自有所获。 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化之根,脾胃内伤,一则后天生化乏源,固摄无权;二则升降失司,一身气机皆滞。

一、脾胃虚弱生化乏源

(一)生化乏源,精、神、气、血、津、液不足

《灵枢·决气》篇曰:“黄帝曰: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薰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何谓血?岐伯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何谓脉?岐伯曰: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黄帝曰:六气者,有余不足,气之多少,脑髓之虚实,血脉之清浊,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脱者,耳聋;气脱者,目不明;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黄帝曰:六气者,贵贱何如?岐伯曰:六气者,各有部主也,其贵贱善恶,可为常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

《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曰:“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营气、卫气、春升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故胃气乃诸气之本。《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伤寒论·平脉法第二》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脾胃虚则津血不足。《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故胃虚则神衰,胃亡则神散。《脾胃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也,非胃气不能滋之。”故后天不足,先天亦衰而肾精暗竭。

1.神不足:神疲、懒言、嗜睡、目光呆滞。

2.精不足:头倾、目眩、目盲、耳鸣、耳聋、腰酸、阳痿。

3.气不足:短气乏力、四肢不举。

4.血不足:面白、目胞色白、唇舌淡、爪甲不荣。

5.津液不足:皮毛焦枯、口干、咽干、鼻干、目干、便秘、少尿、少涎、舌上少津。

(二)固摄无权,精、神、气、血、津、液外走

脾主统摄,故精、神、气、血、津、液皆赖脾气摄之。若脾胃虚弱,固摄无权,则精、神、气、血、津、液外走。症见:

1.多涎、多涕、多泪、多痰(清稀如水)。

2.多汗,如自汗、盗汗、汗出等。

3.大便泄泻、小便频多,或二便量可、便次增多,劳则遗精。

4.血自下溢为便血、尿血、血精、崩漏或上走外脱为肌衄、鼻衄、咳血等。

5.四肢肌肉虚浮无力,目胞浮肿,昏睡露睛,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口频繁开合,齿龈不红不痛微肿,四肢不收,手足蠕动,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囟门突起,皆为脾胃虚弱,形体不固之故。

6.舌胖大,边齿印,多津液。

(三)清阳不升,脏腑经脉肌肤失养

脾主升清,清指水谷精微,升清指脾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故《素问·厥论》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也。”脾的升清功能包括以下七个方面:①使水谷精微得以上奉心肺,化生气血;②使水谷精微上接头面,营养关窍,故曰:“清阳出上窍”;③使四肢肌肉得以所养,故曰:“清阳实四肢”;④使皮毛腠理固密,故曰:“清阳发腠理”;⑤升举脏器,人直立行走,由于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之脏器,全赖脾气升举;⑥固摄血液,使血不下溢,升举血液,使血不下流;⑦升腾津液,润泽周身,故曰:“气升水布”。

《脾胃论》曰:“积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若脾胃气虚,清阳不升,则四肢九窍、肌肤腠理不得禀水谷之气而诸病生矣。故《脾胃论》又曰:“若胃气一虚无所禀受,则四脏经络皆病,况脾全借土平和,则有所受而生荣,周身四脏皆旺,十二神守职,皮毛固密,筋骨柔和,九窍通利,外邪不能侮也。”

《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又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后天衰败则先天失养,先天已衰更需后天求之。

1.清阳不升,四肢九窍肌肤筋脉皆病

(1)九窍不利,都是胃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谷气通于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素问·通评虚实论》云:“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灵枢·口问》)《脾胃论》曰:“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又云:“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夫阳气走空窍者也……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则九窍通利也。” 故九窍不通皆因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升清降浊乃九窍之病的基本治法。

(2)清阳不升,四肢肌肉不用,血脉筋骨皆弱

《素问·气交变论》曰:“其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肢。”《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故《脾胃论》云:“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脾胃气虚(或兼痰湿停留)则四肢肌肉虚浮不用;脾胃阴虚,则四肢肌肉痿软不用(阴精亏虚,精微不足,脾不散精之故)。

2.清阳不升,脏失升举,血不上行,津不上承

人类由于直立行走,因为地心引力,加之负重、饱食等故,气机易降难升,全身脏器之升,全赖脾气举之。若脾气不升,则脏器下垂不举。肺叶不举者,发为肺痿(肺不张),短气咳嗽吐涎沫;心阳不举者,胸中空洞,心悬欲坠;肝阳不升者,四肢极度乏力、目眩、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子宫下垂,痔核脱出。

脾气摄血之功,亦即脾阳升举之力。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

清阳不升,则津液不行,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而面焦发枯,眼、鼻、口、咽干燥,下则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

3.清阳不升,卫外不固

《难经·四十三难》曰:“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灵枢·邪客》篇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懔疾,而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故胃为卫之源,脾为营之本,胃主气属卫,脾主血属营,脾胃健而营卫通。故治中焦,生育营卫(《卫生宝鉴》)。《脾胃论》曰:“饮食入胃,先行阳道,而阳气升浮也。浮者,阳气散满皮毛;升者,充塞头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发腠理。”若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以滋养心肺,分布薰蒸皮毛腠理,则表虚无阳,卫外不固,可见下述二证:

(1)内伤证: 脾胃内伤,每见恶寒、发热、汗出、头身疼痛、口渴、鼻流清涕等,形似外感,而误用辛散,为害不浅。《内外伤辨惑论》云:“故内伤饮食,则亦恶风寒,是荣卫失守,皮肤间无阳以滋养,不能任风寒也。皮毛之绝,则心肺之本亦绝矣,盖胃气不升,元气不生,无滋养心肺,乃不足之证也。计受病之人,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饮食内伤者多,外伤者间而有之。世俗不知,往往将元气不足之证,便作外伤风寒表实之证而反泻肺,是重损其表也,安得不死乎?”故脾胃之病,首当辨明外感内伤。

(2)气虚外感证: 外感之证,伴见脉浮大无力或反沉弱、短气乏力、病久不愈者,乃正气虚弱,托邪无力所致。《沈绍九医话》云:“又有阳虚恶寒,脉浮大,似外感者,切不可轻用发散,当用甘温益阳之剂。 浮为表脉,有表证无表脉,法当解表,有表脉而无表证,有系阳虚者。 体虚感受外邪,有脉不浮者,乃正虚祛邪外出乏力,不足之故。治疗此类病用表药宜轻,或与扶正之药同用,免致邪气未尽而正气受伤。”

现代研究表明:脾虚证患者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不足。分泌型IgA有提高粘膜局部免疫力作用,并具有免疫排除作用,若分泌型IgA不足则易招致局部急慢染或过敏性疾病,补脾药可通过提髙呼吸道粘膜分泌型IgA水平,从而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是中医培土生金治法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综上所述,列清阳不升脉证如下:

①水谷精微不得上奉心肺,化生气血而心悸失眠、咳嗽气短、神疲乏力。

②水谷精微不得上接头面,营养关窍而面白发焦,鼻端色白,唇淡唇干,牙齿干燥、齿龈淡白,口干、咽干、鼻干、眼干,舌体瘦薄、裂纹、痿软、短缩,目眦淡白、眼窝凹陷、胞睑下垂,小儿囟门凹陷,眩晕、耳鸣、健忘,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但卧不得坐、坐则眩晕。

③四肢肌肉失养而肌肉瘦削,软弱无力,大骨枯槁,大肉下陷,腹壁平坦或下陷,或皮毛不荣。

④不使皮毛腠理固密而恶寒、汗出、易感冒。

⑤脏失升举而肺痿短气、咳吐涎沫,或胸中空洞、心悬欲坠,或阳事不兴,或胃、肾、直肠、、子宫下垂,胃粘膜脱垂、痔核脱出。

⑥血失升举,或血自下溢而便血、血崩、血尿、下肢紫癜,或血自下瘀而少腹不仁或疼痛,月经不调,大便色黑反坚,下肢青筋暴露。津失升举,上则无以濡养九窍心肺,下则清浊不别而大便溏泻、小便频多、下肢浮肿。精失升举,上则头倾髓空、目眩耳聋,下则遗泄不秘。

⑦两寸脉弱,浮取无力。

卫之所出,或云卫出上焦心肺,或云卫出中焦脾胃,或云卫出下焦肝肾。 主气者,肺也;生气者,胃(脾)也;化气者(精气有互化之功),肾也。《脾胃论》曰:“脾主五脏之气,肾主五脏之精,皆上奉于天(心肺),二者俱主生化以奉升浮,是知春生夏长皆从胃中出也。”故卫之标在天上(上焦心肺),以象天之用;卫之根在地下(下焦肝肾),以象地之体;卫之本在中焦脾胃,实营卫之源泉涌流不息也。中焦脾胃引下焦肝肾之气上奉于天(上焦心肺),是为卫气,故云:卫出三焦。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中医养生书关于脾胃的书

简介:《养好脾胃不生病》是2016年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中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