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医实例24节气养生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3 23:28:33
文档

中医实例24节气养生

简介:《失传的24节气养生法》是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推荐度:
导读简介:《失传的24节气养生法》是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简介:《失传的24节气养生法》是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具体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每个气,都要如何去做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立春

  2月4日

  春季的开始。此时阳气初生,养生要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精神方面,戒暴怒,忌忧郁,应心胸开阔,保持心境愉悦。

  立春时节正是肝气升发的时候,饮食宜减咸酸,增辛辣味,可选择芹菜、豆豉、葱、香菜、花生、鸡、猪肉、鱼、牛肉等进行配方选膳,还可选择一些药膳进行食补,如芹菜煲大枣、花生仁拌芹菜、枸杞子饮、芹菜首乌瘦肉粥、八宝饭。

  推荐穴位:百会,升举阳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雨水

  2月19日

  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此时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适当春捂,同时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

  饮食调养上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等。也可结合药膳调养,如金橘山药小米粥、玫瑰花糕、砂仁鲫鱼汤。

  推荐穴位:阴陵泉,健脾化湿。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惊蛰

  3月5日

  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饮食调养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此时正值仲春,肝气正旺,易伤脾,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也可选择食疗方,如山药玉米粉粥、山药扁豆饭、菠菜猪肝汤。

  推荐穴位:阳陵泉,疏肝利胆。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春分

  3月20日

  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保健养生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饮食要戒酸增辛,补肾补肝。同时,进入春分时节后雨水较多,易生湿,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脾祛湿,可多吃姜、葱、荞、淮山、枸杞、土豆、鸡肉、鲫鱼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如山药扁豆鲤鱼汤、茯苓粥、太子参大枣陈皮茶、猪肚白术汤、佛手茯苓瘦肉粥。

  推荐穴位:太冲,疏肝理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清明

  4月4日

  含有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

  此时肾气渐弱,心气渐起,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少吃“发”物,如芋头、鹅等,可以多食枸杞叶、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同时,也可以结合食疗药膳进行调理,如:太子参大枣陈皮茶、枸杞瘦肉汤、菊花枸杞粥、扁豆粟米饭。

  推荐穴位:三阴交,疏肝健脾。以艾条施灸10分钟。

   谷雨

  4月20日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中午气温较高,早晚气温较低,早晚时要适当加穿衣服。

  谷雨时节,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常用药膳有:海带银耳羹、玉米须大枣黑豆粥、山药内金鳝鱼汤。

  推荐穴位:中脘,健脾和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夏满芒夏暑相连

   立夏

  5月5日

  夏季的开始。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养生重在养心。

  立夏时节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应增酸减苦,并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平时可多吃鱼、鸡肉、瘦肉、豆类、玉米、山楂、芥菜、苋菜、冬瓜、芦笋、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还可食用药膳,如鸭肉冬瓜汤、黄鳝饭、山药枣豆糕、山楂麦芽饮。

  推荐穴位:神门,养心安神。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满

  5月20日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此时风火相煸,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要注意调适心情。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瓜、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也可配合药膳调理,如:太子参荷叶粥、陈皮鸭肉汤、茅根饮、荸荠瘦肉汤

  推荐穴位:内关,清心泻火。以艾条施灸10分钟。

   芒种

  6月5日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情志方面,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机体才能轻松自如。

  芒种时节天气炎热,汗出较多,容易耗气伤津,饮食宜减酸增苦,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具有祛暑生津、益气健脾的饮食,如:苦瓜、节瓜、水瓜、黄瓜、绿豆、冬瓜、苋菜、枸杞叶、西红柿、木耳、西瓜等。也可结合清补药膳:茅根竹蔗饮、苡仁淡菜虾仁煲冬瓜、茯苓扁豆苡米粥、泥鳅汤。

  推荐穴位:劳宫,清心泄热。按揉穴位10分钟。

   夏至

  6月21日

  夏天的极致。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年老体弱者应早睡早起。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应及时补充水分。

  夏至在农历五月,属火,此时肝气弱,心气正旺,金气受伤,饮食宜减酸增苦,可多饮绿豆汤,多食新鲜蔬菜、瓜果等,如芥菜、苋菜、西红柿、节瓜、冬瓜、丝瓜、水瓜、荔枝、桂圆、西瓜等。但要注意冷食、冰冻瓜果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可结合以下药膳调理:荸荠竹蔗茅根饮、茄子烧荸荠,冬瓜三豆汤、白术茯苓鲫鱼汤。

  推荐穴位:印堂,开窍醒神。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暑

  7月7日

  小暑是炎热的开始,亦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小暑正值长夏,在饮食方面要增咸减甘,以滋肾脏。此时是脾胃较弱的时候,勿恣意进食生冷,也要少吃油腻、味重之品。注意食热食、软食,以减轻肠胃负担。可多吃黄皮、龙眼、蜜桃、西瓜、冬瓜、丝瓜等,也可结合药膳调养,如海带绿豆粥、生姜泥鳅炖豆腐、绿豆鲜藕炖瘦肉。

  推荐穴位:曲池,调肠通腑。按揉穴位10分钟。

   大暑

  7月22日

  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要做好防暑保健,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并多补充水分。

  大暑节气,脾脏旺而肾气微,饮食宜减肥浓之物。中医认为“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大暑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还可多食绿豆、百合、黄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

  推荐穴位:天枢,可调肠通腑。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秋处露秋寒 霜降

   立秋

  8月7日

  秋季的开始。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天气也是阳气退避,阴气主事的时候,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夜晚别贪凉,尤其入睡后要预防受凉。晨起可做吐纳练习或鸣天鼓等保健运动,不宜做运动量大、出汗多的运动,以保全阳气。

  立秋时肝心少气,肺脏独旺,此时饮食宜“増咸减辛”,以养脾胃。少吃姜、葱、辣椒,可多吃胡萝卜、芥菜、番茄、莲藕、豆角、玉米、梨、龙眼、菠萝、哈密瓜等黄绿色果蔬。

  推荐穴位:列缺,养肺益气。按揉穴位10分钟。

   处暑

  8月23日

  炎热的结束。此时三伏天虽已近尾声,但白天仍较炎热,颇有“秋老虎,毒如虎”的感觉。人体的阳气开始内收,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俗称“秋乏”,适当午睡利于化解秋乏。

  这个时期,气候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饮食上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少吃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多吃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物,以防秋燥。日常起居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

  推荐穴位:足三里,健脾和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白露

  9月7日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注意早晚不要受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这个道理。

  白露时节,肺气清肃,此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宁神定志。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比夏天适当增加,以少量出汗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气血调顺。

  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辛润食物,如梨、百合、甘蔗、芋头、沙葛、萝卜、银耳、蜜枣等。入秋后,胃肠气血仍未充,不宜进食太饱,以免肠胃积滞,变生胃肠疾病。

  推荐穴位:神阙,润肠通腑。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秋分

  9月22日

  这天昼夜等长,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虽会秋雨绵绵,但秋燥越来越明显。

  秋分过后,逐渐步入深秋,注意保暖,但不可一下子添加过多衣被,所谓的“秋冻”,就是让体温调节中枢能得到适当锻炼,以适应随之而来的冬季。

  为防秋燥,多喝水,多吃酸味甘润、降肺气的果蔬,如萝卜、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推荐穴位:合谷,益肺泻热。按揉穴位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寒露

  10月8日

  已是深秋,空气已结露水,大自然肃杀之气明显,“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也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饮食也要适当补益肝肾,顺养元气,以顺应自然界 收藏 之气。多吃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鸡、鸭、牛肉、鱼虾、泥鳅、大枣、山药等食物。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秋游的好时候,极目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所有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时消散。

  推荐穴位:迎香,通窍理气。穴位按揉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霜降

  10月23日

  秋季的最后一节气,天气渐冷。在广州,秋燥越来越明显,此时养生要注意防秋燥,要早卧早起,让身体各个脏腑得到充分的调整。

  秋季体表的气血向体内运行,皮肤纹理开放,易感受外邪致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的保暖。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说法,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宜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玉蜀黍、萝卜、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如冰糖炖雪梨、银耳枸杞百合汤。

  推荐穴位:膻中,理气化痰。穴位按揉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冬雪雪冬小 大寒

   立冬

  11月7日

  冬季的开始。养生原则要顺应冬季阳气潜藏的规律,不要扰动阳气,以“养藏”为根本。起居要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运动要以静态运动为主,可选择八段锦、十六段锦、 太极拳 等,不宜激烈运动。冬季饮食调养,宜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重在养肾。鸡、鸭、鱼类、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都不错,同时配以甘润生津的水果,如梨、冬枣、柑橘等。

  推荐穴位:涌泉,滋阴益肾。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雪

  11月22日

  在北方开始降雪。由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此时宜静养,早睡晚起,以利于阳气的闭藏。不宜剧烈运动,避免扰动阳气。多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经通脉的作用。

  此时饮食应阴阳并重,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宜减辛苦,以养肾气。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腰果、枸杞、茨实、山药、板栗、白果、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桑葚、黄精等。

  推荐穴位:太溪,滋阴温阳。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大雪

  12月7日

  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南方也寒风萧萧,颇为寒冷。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腹部和脚部的保暖。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素体虚弱的人群更要抓住这个进补的大好时机。饮食宜増苦味,忌咸,补理肺胃。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鹌鹑、黄芪、党参、熟地、黄精、枸杞子、花生、山药、板栗等。另外,因大雪时节降水较少,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宜多吃新鲜蔬果,如橘子、苹果、冬枣等以生津润燥。

  推荐穴位:气海,培补元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冬至

  12月21日

  冬天的极致,数九的开始,进补的佳时。此时人体阳气初生,火力方微,保护初生的阳气是养生的要点。

  少运动或不运动。冬至前后要睡好“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晚23时至凌晨1)和午时(中午11时至13时)按时入睡,有助于一天中,甚至一年中阴阳之气的更替。饮食性味宜减咸而増苦,补理脾胃。可选用牛肉、羊肉、狗肉等,多吃核桃、芋头、枸杞、海参、羊肾、杜仲等补益肝肾之品。

  推荐穴位:关元,滋补肾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寒

  1月6日

  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过后,将进入三九天。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故要注意保暖。

  小寒的养生要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此时饮食调理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枸杞、大枣等。日常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山药、栗子、杏仁、松子、葡萄干等。

  推荐穴位:肾俞,养肾收藏。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大寒

  1月20日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万物蛰藏的时令。应早睡晚起,护好阳气。注意防风御寒,不过度操劳,使神志内藏。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大寒时节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此外,建议睡前泡脚。“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能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

  饮食忌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阳虚者可多吃羊肉、鸡肉;阴虚者可多吃鸭肉、藕、木耳等。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分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具体的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每个气,都要如何去做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二十四节气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立春

  2月4日

  春季的开始。此时阳气初生,养生要顺应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精神方面,戒暴怒,忌忧郁,应心胸开阔,保持心境愉悦。

  立春时节正是肝气升发的时候,饮食宜减咸酸,增辛辣味,可选择芹菜、豆豉、葱、香菜、花生、鸡、猪肉、鱼、牛肉等进行配方选膳,还可选择一些药膳进行食补,如芹菜煲大枣、花生仁拌芹菜、枸杞子饮、芹菜首乌瘦肉粥、八宝饭。

  推荐穴位:百会,升举阳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雨水

  2月19日

  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此时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故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适当春捂,同时应采取积极的精神调摄养生锻炼法,保持情绪稳定。

  饮食调养上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可选择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等。也可结合药膳调养,如金橘山药小米粥、玫瑰花糕、砂仁鲫鱼汤。

  推荐穴位:阴陵泉,健脾化湿。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惊蛰

  3月5日

  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

  饮食调养以“春夏养阳”为原则,可适当多吃能升发阳气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荠菜等。此时正值仲春,肝气正旺,易伤脾,要少吃酸,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也可选择食疗方,如山药玉米粉粥、山药扁豆饭、菠菜猪肝汤。

  推荐穴位:阳陵泉,疏肝利胆。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春分

  3月20日

  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保健养生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饮食要戒酸增辛,补肾补肝。同时,进入春分时节后雨水较多,易生湿,饮食方面同时也要注意健脾祛湿,可多吃姜、葱、荞、淮山、枸杞、土豆、鸡肉、鲫鱼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理,如山药扁豆鲤鱼汤、茯苓粥、太子参大枣陈皮茶、猪肚白术汤、佛手茯苓瘦肉粥。

  推荐穴位:太冲,疏肝理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清明

  4月4日

  含有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从中医来说,吐纳调息法对人体阳气有益。

  此时肾气渐弱,心气渐起,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少吃“发”物,如芋头、鹅等,可以多食枸杞叶、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同时,也可以结合食疗药膳进行调理,如:太子参大枣陈皮茶、枸杞瘦肉汤、菊花枸杞粥、扁豆粟米饭。

  推荐穴位:三阴交,疏肝健脾。以艾条施灸10分钟。

   谷雨

  4月20日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阳气渐长,阴气渐消,要早睡早起,不要过度出汗,以调养脏气。中午气温较高,早晚气温较低,早晚时要适当加穿衣服。

  谷雨时节,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正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为安然度过盛夏打下基础。常用药膳有:海带银耳羹、玉米须大枣黑豆粥、山药内金鳝鱼汤。

  推荐穴位:中脘,健脾和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夏满芒夏暑相连

   立夏

  5月5日

  夏季的开始。立夏之后,天气逐渐转热,养生重在养心。

  立夏时节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应增酸减苦,并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平时可多吃鱼、鸡肉、瘦肉、豆类、玉米、山楂、芥菜、苋菜、冬瓜、芦笋、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还可食用药膳,如鸭肉冬瓜汤、黄鳝饭、山药枣豆糕、山楂麦芽饮。

  推荐穴位:神门,养心安神。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满

  5月20日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此时风火相煸,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要注意调适心情。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瓜、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也可配合药膳调理,如:太子参荷叶粥、陈皮鸭肉汤、茅根饮、荸荠瘦肉汤

  推荐穴位:内关,清心泻火。以艾条施灸10分钟。

   芒种

  6月5日

  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情志方面,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不要恼怒忧郁,机体才能轻松自如。

  芒种时节天气炎热,汗出较多,容易耗气伤津,饮食宜减酸增苦,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具有祛暑生津、益气健脾的饮食,如:苦瓜、节瓜、水瓜、黄瓜、绿豆、冬瓜、苋菜、枸杞叶、西红柿、木耳、西瓜等。也可结合清补药膳:茅根竹蔗饮、苡仁淡菜虾仁煲冬瓜、茯苓扁豆苡米粥、泥鳅汤。

  推荐穴位:劳宫,清心泄热。按揉穴位10分钟。

   夏至

  6月21日

  夏天的极致。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年老体弱者应早睡早起。夏至时节,大多数人会有全身困倦乏力以及头痛头晕的症状,应及时补充水分。

  夏至在农历五月,属火,此时肝气弱,心气正旺,金气受伤,饮食宜减酸增苦,可多饮绿豆汤,多食新鲜蔬菜、瓜果等,如芥菜、苋菜、西红柿、节瓜、冬瓜、丝瓜、水瓜、荔枝、桂圆、西瓜等。但要注意冷食、冰冻瓜果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可结合以下药膳调理:荸荠竹蔗茅根饮、茄子烧荸荠,冬瓜三豆汤、白术茯苓鲫鱼汤。

  推荐穴位:印堂,开窍醒神。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暑

  7月7日

  小暑是炎热的开始,亦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小暑正值长夏,在饮食方面要增咸减甘,以滋肾脏。此时是脾胃较弱的时候,勿恣意进食生冷,也要少吃油腻、味重之品。注意食热食、软食,以减轻肠胃负担。可多吃黄皮、龙眼、蜜桃、西瓜、冬瓜、丝瓜等,也可结合药膳调养,如海带绿豆粥、生姜泥鳅炖豆腐、绿豆鲜藕炖瘦肉。

  推荐穴位:曲池,调肠通腑。按揉穴位10分钟。

   大暑

  7月22日

  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要做好防暑保健,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并多补充水分。

  大暑节气,脾脏旺而肾气微,饮食宜减肥浓之物。中医认为“切须饮食温软,不令太饱”。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大暑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还可多食绿豆、百合、黄瓜、西瓜、番茄、赤小豆、薏米。

  推荐穴位:天枢,可调肠通腑。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秋处露秋寒 霜降

   立秋

  8月7日

  秋季的开始。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天气也是阳气退避,阴气主事的时候,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夜晚别贪凉,尤其入睡后要预防受凉。晨起可做吐纳练习或鸣天鼓等保健运动,不宜做运动量大、出汗多的运动,以保全阳气。

  立秋时肝心少气,肺脏独旺,此时饮食宜“増咸减辛”,以养脾胃。少吃姜、葱、辣椒,可多吃胡萝卜、芥菜、番茄、莲藕、豆角、玉米、梨、龙眼、菠萝、哈密瓜等黄绿色果蔬。

  推荐穴位:列缺,养肺益气。按揉穴位10分钟。

   处暑

  8月23日

  炎热的结束。此时三伏天虽已近尾声,但白天仍较炎热,颇有“秋老虎,毒如虎”的感觉。人体的阳气开始内收,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俗称“秋乏”,适当午睡利于化解秋乏。

  这个时期,气候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饮食上多吃咸味食物,如荸荠、沙葛、粉葛等,少吃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八角、茴香等。多吃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物,以防秋燥。日常起居要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

  推荐穴位:足三里,健脾和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白露

  9月7日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注意早晚不要受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这个道理。

  白露时节,肺气清肃,此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宁神定志。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比夏天适当增加,以少量出汗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气血调顺。

  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辛润食物,如梨、百合、甘蔗、芋头、沙葛、萝卜、银耳、蜜枣等。入秋后,胃肠气血仍未充,不宜进食太饱,以免肠胃积滞,变生胃肠疾病。

  推荐穴位:神阙,润肠通腑。以艾条施灸10分钟。

   秋分

  9月22日

  这天昼夜等长,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养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虽会秋雨绵绵,但秋燥越来越明显。

  秋分过后,逐渐步入深秋,注意保暖,但不可一下子添加过多衣被,所谓的“秋冻”,就是让体温调节中枢能得到适当锻炼,以适应随之而来的冬季。

  为防秋燥,多喝水,多吃酸味甘润、降肺气的果蔬,如萝卜、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推荐穴位:合谷,益肺泻热。按揉穴位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寒露

  10月8日

  已是深秋,空气已结露水,大自然肃杀之气明显,“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也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饮食也要适当补益肝肾,顺养元气,以顺应自然界 收藏 之气。多吃芝麻、糯米、蜂蜜、乳制品、鸡、鸭、牛肉、鱼虾、泥鳅、大枣、山药等食物。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秋游的好时候,极目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所有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时消散。

  推荐穴位:迎香,通窍理气。穴位按揉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霜降

  10月23日

  秋季的最后一节气,天气渐冷。在广州,秋燥越来越明显,此时养生要注意防秋燥,要早卧早起,让身体各个脏腑得到充分的调整。

  秋季体表的气血向体内运行,皮肤纹理开放,易感受外邪致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的保暖。民间有“冬补不如补霜降”的说法,秋令属金,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宜平补,尤其应健脾养胃。宜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玉蜀黍、萝卜、秋梨、百合、蜂蜜、淮山、奶白菜、牛肉、鸡肉、泥鳅等。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养,如冰糖炖雪梨、银耳枸杞百合汤。

  推荐穴位:膻中,理气化痰。穴位按揉10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冬雪雪冬小 大寒

   立冬

  11月7日

  冬季的开始。养生原则要顺应冬季阳气潜藏的规律,不要扰动阳气,以“养藏”为根本。起居要做到“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以利于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运动要以静态运动为主,可选择八段锦、十六段锦、 太极拳 等,不宜激烈运动。冬季饮食调养,宜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重在养肾。鸡、鸭、鱼类、芝麻、核桃、花生、黑木耳等都不错,同时配以甘润生津的水果,如梨、冬枣、柑橘等。

  推荐穴位:涌泉,滋阴益肾。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雪

  11月22日

  在北方开始降雪。由于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此时宜静养,早睡晚起,以利于阳气的闭藏。不宜剧烈运动,避免扰动阳气。多晒太阳,能起到壮人阳气、温经通脉的作用。

  此时饮食应阴阳并重,宜吃温润益肾的食物,宜减辛苦,以养肾气。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腰果、枸杞、茨实、山药、板栗、白果、核桃、黑木耳、黑芝麻、黑豆、桑葚、黄精等。

  推荐穴位:太溪,滋阴温阳。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大雪

  12月7日

  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了,南方也寒风萧萧,颇为寒冷。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腹部和脚部的保暖。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素体虚弱的人群更要抓住这个进补的大好时机。饮食宜増苦味,忌咸,补理肺胃。可多吃羊肉、牛肉、鸡肉、鹌鹑、黄芪、党参、熟地、黄精、枸杞子、花生、山药、板栗等。另外,因大雪时节降水较少,天气干燥,易伤津液,宜多吃新鲜蔬果,如橘子、苹果、冬枣等以生津润燥。

  推荐穴位:气海,培补元气。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冬至

  12月21日

  冬天的极致,数九的开始,进补的佳时。此时人体阳气初生,火力方微,保护初生的阳气是养生的要点。

  少运动或不运动。冬至前后要睡好“子午觉”,就是每天子时(晚23时至凌晨1)和午时(中午11时至13时)按时入睡,有助于一天中,甚至一年中阴阳之气的更替。饮食性味宜减咸而増苦,补理脾胃。可选用牛肉、羊肉、狗肉等,多吃核桃、芋头、枸杞、海参、羊肾、杜仲等补益肝肾之品。

  推荐穴位:关元,滋补肾元。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小寒

  1月6日

  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过后,将进入三九天。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天气寒冷,关节痛、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故要注意保暖。

  小寒的养生要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此时饮食调理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枸杞、大枣等。日常可多吃羊肉、牛肉、芝麻、核桃、山药、栗子、杏仁、松子、葡萄干等。

  推荐穴位:肾俞,养肾收藏。以艾条施灸10分钟。

  大寒

  1月20日

  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是万物蛰藏的时令。应早睡晚起,护好阳气。注意防风御寒,不过度操劳,使神志内藏。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大寒时节可进行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此外,建议睡前泡脚。“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能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

  饮食忌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阳虚者可多吃羊肉、鸡肉;阴虚者可多吃鸭肉、藕、木耳等。

24节气养生方

  一年四季都是要注重养生,然而天气时节变化保养方法各部相同,下面我准备了24节气养生方,希望24节气养生方对你有帮助!

  24节气养生方

  小寒:补肾御寒核桃仁饼:碎核桃仁50克,面料250克,白糖适量,混合,加水,搅匀,烙薄饼吃。

  大寒:强肝壮胆黄花合欢汤:黄花菜25克,合欢花10克,加水煮半小时,睡前一小时加蜂蜜喝。

  立春:壮胆,多敲胆经和泡脚如果是冠心病,就用川芎30克,香附15克,丹参50克,檀香10克,煎好水后放5克冰片,趁热气先熏再泡脚20至30分钟,早晚泡两次,对于冠心病有很好的帮助。对于心肾不交的泡脚方法是:活磁实50,酸枣仁和柏子仁各30克,当归20克,夜交藤15克,煎水睡前泡脚。

  高血压泡脚方:用钩藤20克切碎加少量的冰片,用布包好,扎紧,放在盆子里面用开水泡一下,早上起来和晚上睡以前都泡20分钟。

  乙肝泡脚方:(此方也适合大众用)柴胡龙胆草元胡佛手路路通丹参鸡骨草珍珠草各10克煎水泡脚。

  雨水:锻炼肺经:枸杞子、黄芪、菊花适量,泡水喝。

  惊蛰:清大肠:柏子仁10克,白芝麻25克,打粉,大米适量,煮粥,吃时加蜂蜜。

  春分:防春困香囊:川芎10克,白芷10克,苍术20克,丁香50克,磨粉,取5克装香囊,带身上,半月一换。

  清明:柔肝养肝:百合60克,大米200克或250克,者粥。

  谷雨:养胃健脾:大米1000克,小米400克,紫米100克,玉米100克,薏米100克,扁豆100克,红豆100克,黄豆100克,绿豆100克,黑豆100克,

  莲子100克,芡实100克,煮粥。

  立夏:健脾护心:菊花30克,麦冬15克,加水煮沸,弃渣留汁,喝时加蜂蜜。

  小满:祛湿:山药冬瓜汤

  芒种:旺心脏:四物汤: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

  夏至:滋阴养肾:夏至养生茶:五味子5克,西洋参5克,龙眼肉5克,冰糖20克,炖服,多放点水,当茶喝。

  小暑:清淡:大枣50克,龙眼肉15克,黑豆50克,煮汤喝。

  大暑:祛寒:早一汤:生姜切细,用开水泡,兑蜂蜜喝。

  晚一丸:金匮肾气丸,每晚临睡前一小时吃一粒。

  立秋:清热排湿:鱼腥草、白梨、冰糖适量,炖汤喝。

  处暑:排毒祛湿:黄金粥:小米、玉米、南瓜、大枣适量,煮粥。

  白露:养肾:养肾元气茶:制何首乌5克,生地5克,黄芪3克,菊花3克,大枣3粒,冰糖适量。

  秋分:养肺:黄芪适量煮水,弃渣留汁,加薏苡仁、扁豆、绿豆、莲子、大枣适量来煮,将熟时加枸杞子适量。

  寒露:润燥清咽喉:桔梗清咽茶:桔梗5克,百合5克,菊花3克,炙甘草3克,胖大海1粒,冰糖适量,开水反复冲。

  霜降:平补:茯苓10克,大枣3粒,当归3克,枸杞子10克,煎水喝。 立冬:清补:制何首粥:制何首乌25克熬水,弃渣留汁,加红枣5粒,粳米适量,煮粥,熟时加红糖适量。

  小雪:清肠:苹果胡萝卜粥:苹果150克,包菜150克,胡萝卜100克,榨汁,先煮粥适量,将熟,放汁,吃时加蜂蜜。

  大雪:进补:如果湿热重的要先清湿热。 八珍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各15克,喝十五天。

  冬至:养阳气:制附片10克先煎一小时,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24节气养生方

  一年四季都是要注重养生,然而天气时节变化保养方法各部相同,下面我准备了24节气养生方,希望24节气养生方对你有帮助!

  24节气养生方

  小寒:补肾御寒核桃仁饼:碎核桃仁50克,面料250克,白糖适量,混合,加水,搅匀,烙薄饼吃。

  大寒:强肝壮胆黄花合欢汤:黄花菜25克,合欢花10克,加水煮半小时,睡前一小时加蜂蜜喝。

  立春:壮胆,多敲胆经和泡脚如果是冠心病,就用川芎30克,香附15克,丹参50克,檀香10克,煎好水后放5克冰片,趁热气先熏再泡脚20至30分钟,早晚泡两次,对于冠心病有很好的帮助。对于心肾不交的泡脚方法是:活磁实50,酸枣仁和柏子仁各30克,当归20克,夜交藤15克,煎水睡前泡脚。

  高血压泡脚方:用钩藤20克切碎加少量的冰片,用布包好,扎紧,放在盆子里面用开水泡一下,早上起来和晚上睡以前都泡20分钟。

  乙肝泡脚方:(此方也适合大众用)柴胡龙胆草元胡佛手路路通丹参鸡骨草珍珠草各10克煎水泡脚。

  雨水:锻炼肺经:枸杞子、黄芪、菊花适量,泡水喝。

  惊蛰:清大肠:柏子仁10克,白芝麻25克,打粉,大米适量,煮粥,吃时加蜂蜜。

  春分:防春困香囊:川芎10克,白芷10克,苍术20克,丁香50克,磨粉,取5克装香囊,带身上,半月一换。

  清明:柔肝养肝:百合60克,大米200克或250克,者粥。

  谷雨:养胃健脾:大米1000克,小米400克,紫米100克,玉米100克,薏米100克,扁豆100克,红豆100克,黄豆100克,绿豆100克,黑豆100克,

  莲子100克,芡实100克,煮粥。

  立夏:健脾护心:菊花30克,麦冬15克,加水煮沸,弃渣留汁,喝时加蜂蜜。

  小满:祛湿:山药冬瓜汤

  芒种:旺心脏:四物汤: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

  夏至:滋阴养肾:夏至养生茶:五味子5克,西洋参5克,龙眼肉5克,冰糖20克,炖服,多放点水,当茶喝。

  小暑:清淡:大枣50克,龙眼肉15克,黑豆50克,煮汤喝。

  大暑:祛寒:早一汤:生姜切细,用开水泡,兑蜂蜜喝。

  晚一丸:金匮肾气丸,每晚临睡前一小时吃一粒。

  立秋:清热排湿:鱼腥草、白梨、冰糖适量,炖汤喝。

  处暑:排毒祛湿:黄金粥:小米、玉米、南瓜、大枣适量,煮粥。

  白露:养肾:养肾元气茶:制何首乌5克,生地5克,黄芪3克,菊花3克,大枣3粒,冰糖适量。

  秋分:养肺:黄芪适量煮水,弃渣留汁,加薏苡仁、扁豆、绿豆、莲子、大枣适量来煮,将熟时加枸杞子适量。

  寒露:润燥清咽喉:桔梗清咽茶:桔梗5克,百合5克,菊花3克,炙甘草3克,胖大海1粒,冰糖适量,开水反复冲。

  霜降:平补:茯苓10克,大枣3粒,当归3克,枸杞子10克,煎水喝。 立冬:清补:制何首粥:制何首乌25克熬水,弃渣留汁,加红枣5粒,粳米适量,煮粥,熟时加红糖适量。

  小雪:清肠:苹果胡萝卜粥:苹果150克,包菜150克,胡萝卜100克,榨汁,先煮粥适量,将熟,放汁,吃时加蜂蜜。

  大雪:进补:如果湿热重的要先清湿热。 八珍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各15克,喝十五天。

  冬至:养阳气:制附片10克先煎一小时,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24节气立春的养生食谱

24节气 立春 的养生食谱有哪些你知道吗?入春后,天气会变得更加温暖宜人,我们需要做好饮食保健。那么,第一个 立春 节气的 健康食谱 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24节气立春的养生食谱,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目录

立春节气养生食谱

立春养生要点

立春身识养生

立 春节 气养生食谱

立春节气养生食谱:首乌粥

原料:制首乌15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先将制首乌入沙锅,加水适量煮取药汁,再用药汁与粳米以文火共煮稀粥,待粥熟烂后,调入白糖搅匀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忌用铁器煎煮。

功效:益精血、补肝肾。

应用: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肢体麻木等。

立春节气养生食谱:薏苡仁粥

原料:薏苡仁粉30-60克,陈粳米50-100克。

制作:将生薏苡仁洗净晒干,碾成细粉,每次取30克(或60克),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胃、利水湿、抗癌肿。

应用:脾胃气虚、水湿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便溏腹泻、脚气水肿、风湿关节痹痛、白带量多,并常作为防治胃癌、肠癌、肝癌、宫颈癌的一种辅助食疗 方法 。

注意:本粥系性缓清补之品,须较长时期的食用,其效方佳。

立春节气养生食谱:枸杞粥

原料:枸杞15-20克,糯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将枸杞洗净与糯米同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煮至米开花,汤稠有油时即停火焖5分钟后,再放入白糖搅匀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补血明目、滋阴益肾。

应用:肝肾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昏眼花、视力减退、目眩昏暗、腰膝酸软、阳萎不举、遗精滑泄等。

注意:感冒时及常胸闷腹胀、纳差泄泻者不宜服食。

立春节气养生食谱:萝卜饼

原料:白萝卜250克,面粉250克,瘦猪肉100克,精盐、菜油、生姜、葱各适量。

制作:将白萝卜洗净切丝,用菜油炒至五成熟,备用。将猪肉剁细,加精盐、姜葱末与萝卜丝调和成馅子。将面粉加水适量,和成面团,分成若干小团,擀成薄片,将馅子填入,制成夹心小饼,烙熟即成。

用法:作主食。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化痰。应用:脾胃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饱胀、食后尤甚、咳喘痰多、小便不利等。

<<<

立春养生要点

1.沐浴涤尘

立春时抢占最佳时空点,使用五种草药煎水沐浴,可以使五种草药中的五气借助立春天地阳气发动、互动的强大力量,对我们的身识进行推动、温煦、清理,达到清静身心、健康身心的效果。

古代典籍《云笈七鉴·卷四十一杂法部》中记载:“《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云:上学之士,服日月皇华金精飞根黄气之道,当以立春之日清朝,煮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种,东向沐浴。”

立春之日的清晨,可以用白芷、桃树皮、扁柏叶、零陵香、青木香适量煎水洗澡。像一家人洗澡,可以各用半斤,熬一大锅,这样就可以利用五 种植 物的香气,借着立春的那一刹那之间,由外及内,与天地能量一起震动、发动、启动。那一刻,使五种植物的能量透过自己的体表能够进入到体内,由外及内清理身识。立春早上,向着东方,在礼敬太阳、礼敬东方紫气之后,再开始洗澡。为什么要如此沐浴呢?为什么立春要用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种?实际上也预示着三生万物。

2.立春根治寒湿之病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曰:“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

对于医生或者养生 爱好 者,如果能够把握好立春这一天,则会有非常好的疗效。凡是存在湿邪侵入到体内关节骨胳和肌肉情况的,例如关节炎、肌肉痛、腰肌劳损、肩周炎等病症,经历了秋天和冬天以后,治疗的难度会比较大。特别是 立秋 立冬 以后受寒的,即使经过治疗,骨节寒痛表面看起来好像是治好了,其实湿邪仍难以完全透发于外,里面仍然会残留晦气。所以应当把握好立春这一天,运用相应的方法,祛除体内的寒气,例如温泉泡浴、药袋浸浴、桑拿药蒸等。

3.防风邪致病

朱自清的 散文 中形容春风说:“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怡人,但是也多变,在多风的春天,需要注意防止风邪致病。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会乘虚而入,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

传导、幅射、对流是各种能量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而风是其中最强大的媒介。《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风邪是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而其他五邪(寒、暑、湿、燥、火)往往是依附于风邪来袭击人体的。

尤其是在立春节气,风邪能通过侵犯体表,使毛孔打开而进入人体,特别容易攻击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如背部、头部、上肢等。如果风邪窜到人体表面,会引起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等问题;如果窜到头部,就会使人头痛,整天发困;如果窜到关节上,会引发关节疼痛;如果窜到肌肉里,就会导致肌肉酸痛,等等。所以,很多人在春季里容易感觉到腿重、乏力。

防风邪致病,平日要注意防风避风,适时增添衣物,夜间一定要关好门窗;通过修身和养生的实践,主动提升体表的卫气,是最佳的防治方法。再者,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沐浴或者泡脚后,要及时穿好衣服,避免被风邪袭击。

4.夜卧早起

立春以后就可以比冬季时睡得晚一点。如果在冬季时晚上九、十点就睡,那么在春季可以到十点、十点半再睡,睡觉前最好坚持调息静养一段时间,最晚也要在晚上十一点之前上床睡觉。早晨可以比冬季时起得早一些,六点钟起床,到户外去散散步,并做一些体能锻炼。

有一部分人一到春天,经常会睡到半夜就醒来,好半天睡不着,到了早上反倒困得起不来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肝臓气血不足。到了春天,人的阳气与气血都是从里往外调动。阳气白天行于外,晚上归于内,如果肝血充盈,到了晚上阳气容易蛰伏起来,人的睡眠就会比较好;如果肝臓的气血不足,气的推动力弱而造成血不归经,那么阳气就找不到藏身之处,到了晚上人就会睡不着觉,或是睡着了也容易醒。而到了清晨五点左右肺经当令的时候,血液推陈出新,人就又能再小睡一会儿了。肝喜润不喜燥,水生木,肾水智德能量的强弱,肾水能否滋养肝木,决定着人在春天里是否焦燥不安和失眠,所以,解决春天不宜入睡或是睡着易醒的问题,关键是要滋补肝肾。

5.经常运动

一年之中,人体内的气血在五运六气的强大作用力下,经历了冬季的收敛藏伏,而进入生发的春季。伴随着一阳来复,二阳降临,以及三阳开泰的天地自然运气,人体内的活力重新萌发,春季也就是进行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机。一天之中,清晨又是阳气始生之时,最适合运动。太极修身、经络韵拍操、 太极拳 、 体操 、慢跑、散步、郊游、登山及骑脚踏车等,都可以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活力。从立春至 春分 ,人体的经气分别运行于肝胆脾胃,如果以上脏腑素有旧疾,则可能在春季复发,所以立春期间的保健运动格外重要。春季运动调养到位,气血充沛而且活跃,全年就会很少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也会增强。

6.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是妇孺皆知的养生保健常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寒邪容易乘风袭人成疾,因而不要过早地减少衣物,要以保暖防止风寒侵袭为预防。通常来说,当气温低于15℃时,都要注意“春捂”,等温度超过这一临界值后,再考虑穿薄一些的衣服。

《摄生消息》中说:“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绵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初春时候,天气寒暖不一致,不适合立刻减衣服;特别是一些老人,气虚血弱,骨头疏松,身体怯弱而很容易受风寒。“不可令背寒,寒即伤肺,令鼻塞咳嗽。身觉热甚。少去上衣,稍冷莫强忍,即便加服。肺腧五臓之表,胃腧经络之长,二处不可失寒热之节,谚云‘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是也。”人的背部很容易受寒,用背心、夹衣、小棉袄将后背保护好,否则容易招致寒气伤肺。

现在有的年轻女子为了赶时髦,刚开春就穿上裙子和薄丝袜,觉得自己特别美,实际却为了满足一点虚荣心而在不知不觉当中伤害了自己的健康。所以,我们要引导自己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违背节气特点,而去做伤损身体的傻事。

<<<

立春身识养生

《摄生消息》:“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摅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他郁。” 春天风和日丽之时,应当主动登高望远,用外环境调适肝木喜疏达的需求,舒畅体内的生气,使其活跃而生机盎然。肝开窍于目,应主动开阔视野,多视空旷之地,并且关注疏肝理气,主动吸收天地间的生气,使木德能量进入到自己体内。穿着应当选择宽松的衣服,不要为了爱美而穿得束腰紧带的,那样将会影响生气的生发和运动,而且不可以久坐,影响体内气机的运行。所谓“生气”就是一种动态的能量,《黄帝四经》中说“动有害”,要想动而不生害,就需像老子所说的“正善治”,进行正确的有为而治的动,才能与自然界的信度数高度吻合。

1.肝脏导引法(正、二月、三月行之)

《遵生八笺》:“治肝以两 手相 重,按肩上,徐徐缓捩身,左右各三遍。又可正坐,两手相叉,翻覆向胸三五遍。此能去肝家积聚风邪毒气,不令病作。一春早暮,须念念为之,不可懈惰,使一曝十寒,方有成效。

⒉《灵剑子》导引法式(补肝藏三势春用之)

“一势。以两手掩口,取热汗及津液摩面,上下三五十遍。食后为之,令人华润。又以两手摩拭面,使极热,令人光泽不皱。行之三年,色如少女,兼明目,散诸故疾。从肝藏中出肩背,然引元和,补肝臓入下元。行导引之法,皆闭气为之。先使血脉通流,从遍身中出,百病皆痊。慎勿开口,舒气为之。用力之际,勿以外邪气所入于臓腑中,返招祸害,慎护之。

二势,平身正坐,两手相叉,争力为之。治肝中风,掩项后,使面仰视之。使项与手争力,去热毒、肩疼痛、目视不明。积聚风气,不散元和,心气焚之,令出散。然调冲和之气补肝,下气海,添内珠尔。

三势。以两手相重,按陛拔去左右,极力去腰间风毒之气及胸膈,补肝兼能明目。”

3.陈夷孟春二气导引坐功图势——立春

运主:厥阴初气。

时配:手少阳三焦相火。

坐功:宜每日子、丑时,叠手按髀,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三次。

即:每天23时至凌晨3时之间,盘坐。两手相叠按左大腿上。上体连头向右转,目视右后上方,呈耸引势,略停几秒钟,再缓缓转向左方,动作如右。左右各十五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三十六次,漱津数次,待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观想把津液送至下丹田。如此漱津三次,一呼一吸为一息,三十六息而止。

治病:风气积滞,顶痛、耳后痛、肩臑痛、背痛、肘臂痛,诸痛悉治。

<<<


24节气立春的养生食谱相关 文章 :

★ 立春节气的养生食谱

★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篇

★ 详解二十四节气——立春

★ 关于24节气中立春时节艾灸的养生知识

★ 24节气中立春时节吃什么食物

★ 立春吃什么蔬菜比较好

★ 关于24节气中立春时节的知识

★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节气的知识介绍

★ 关于24个节气中立春时节的说明

★ 关于24节气中立春时节的传说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f3deb3e38843798ce8b6783fc0959c85";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4节气立春的养生食谱

24节气 立春 的养生食谱有哪些你知道吗?入春后,天气会变得更加温暖宜人,我们需要做好饮食保健。那么,第一个 立春 节气的 健康食谱 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24节气立春的养生食谱,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目录

立春节气养生食谱

立春养生要点

立春身识养生

立 春节 气养生食谱

立春节气养生食谱:首乌粥

原料:制首乌15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先将制首乌入沙锅,加水适量煮取药汁,再用药汁与粳米以文火共煮稀粥,待粥熟烂后,调入白糖搅匀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忌用铁器煎煮。

功效:益精血、补肝肾。

应用:肝肾精血亏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肢体麻木等。

立春节气养生食谱:薏苡仁粥

原料:薏苡仁粉30-60克,陈粳米50-100克。

制作:将生薏苡仁洗净晒干,碾成细粉,每次取30克(或60克),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胃、利水湿、抗癌肿。

应用:脾胃气虚、水湿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便溏腹泻、脚气水肿、风湿关节痹痛、白带量多,并常作为防治胃癌、肠癌、肝癌、宫颈癌的一种辅助食疗 方法 。

注意:本粥系性缓清补之品,须较长时期的食用,其效方佳。

立春节气养生食谱:枸杞粥

原料:枸杞15-20克,糯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将枸杞洗净与糯米同入沙锅内,加水500毫升左右,用文火熬煮至米开花,汤稠有油时即停火焖5分钟后,再放入白糖搅匀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补血明目、滋阴益肾。

应用:肝肾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昏眼花、视力减退、目眩昏暗、腰膝酸软、阳萎不举、遗精滑泄等。

注意:感冒时及常胸闷腹胀、纳差泄泻者不宜服食。

立春节气养生食谱:萝卜饼

原料:白萝卜250克,面粉250克,瘦猪肉100克,精盐、菜油、生姜、葱各适量。

制作:将白萝卜洗净切丝,用菜油炒至五成熟,备用。将猪肉剁细,加精盐、姜葱末与萝卜丝调和成馅子。将面粉加水适量,和成面团,分成若干小团,擀成薄片,将馅子填入,制成夹心小饼,烙熟即成。

用法:作主食。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化痰。应用:脾胃气虚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饱胀、食后尤甚、咳喘痰多、小便不利等。

<<<

立春养生要点

1.沐浴涤尘

立春时抢占最佳时空点,使用五种草药煎水沐浴,可以使五种草药中的五气借助立春天地阳气发动、互动的强大力量,对我们的身识进行推动、温煦、清理,达到清静身心、健康身心的效果。

古代典籍《云笈七鉴·卷四十一杂法部》中记载:“《黄气阳精三道顺行经》云:上学之士,服日月皇华金精飞根黄气之道,当以立春之日清朝,煮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种,东向沐浴。”

立春之日的清晨,可以用白芷、桃树皮、扁柏叶、零陵香、青木香适量煎水洗澡。像一家人洗澡,可以各用半斤,熬一大锅,这样就可以利用五 种植 物的香气,借着立春的那一刹那之间,由外及内,与天地能量一起震动、发动、启动。那一刻,使五种植物的能量透过自己的体表能够进入到体内,由外及内清理身识。立春早上,向着东方,在礼敬太阳、礼敬东方紫气之后,再开始洗澡。为什么要如此沐浴呢?为什么立春要用白芷、桃皮、青木香三种?实际上也预示着三生万物。

2.立春根治寒湿之病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论》曰:“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

对于医生或者养生 爱好 者,如果能够把握好立春这一天,则会有非常好的疗效。凡是存在湿邪侵入到体内关节骨胳和肌肉情况的,例如关节炎、肌肉痛、腰肌劳损、肩周炎等病症,经历了秋天和冬天以后,治疗的难度会比较大。特别是 立秋 立冬 以后受寒的,即使经过治疗,骨节寒痛表面看起来好像是治好了,其实湿邪仍难以完全透发于外,里面仍然会残留晦气。所以应当把握好立春这一天,运用相应的方法,祛除体内的寒气,例如温泉泡浴、药袋浸浴、桑拿药蒸等。

3.防风邪致病

朱自清的 散文 中形容春风说:“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怡人,但是也多变,在多风的春天,需要注意防止风邪致病。人体的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风、寒、暑、湿、燥、火会乘虚而入,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种情况下的六气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为“六邪”。

传导、幅射、对流是各种能量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而风是其中最强大的媒介。《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风邪是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而其他五邪(寒、暑、湿、燥、火)往往是依附于风邪来袭击人体的。

尤其是在立春节气,风邪能通过侵犯体表,使毛孔打开而进入人体,特别容易攻击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如背部、头部、上肢等。如果风邪窜到人体表面,会引起荨麻疹、皮疹、皮肤瘙痒等问题;如果窜到头部,就会使人头痛,整天发困;如果窜到关节上,会引发关节疼痛;如果窜到肌肉里,就会导致肌肉酸痛,等等。所以,很多人在春季里容易感觉到腿重、乏力。

防风邪致病,平日要注意防风避风,适时增添衣物,夜间一定要关好门窗;通过修身和养生的实践,主动提升体表的卫气,是最佳的防治方法。再者,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沐浴或者泡脚后,要及时穿好衣服,避免被风邪袭击。

4.夜卧早起

立春以后就可以比冬季时睡得晚一点。如果在冬季时晚上九、十点就睡,那么在春季可以到十点、十点半再睡,睡觉前最好坚持调息静养一段时间,最晚也要在晚上十一点之前上床睡觉。早晨可以比冬季时起得早一些,六点钟起床,到户外去散散步,并做一些体能锻炼。

有一部分人一到春天,经常会睡到半夜就醒来,好半天睡不着,到了早上反倒困得起不来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肝臓气血不足。到了春天,人的阳气与气血都是从里往外调动。阳气白天行于外,晚上归于内,如果肝血充盈,到了晚上阳气容易蛰伏起来,人的睡眠就会比较好;如果肝臓的气血不足,气的推动力弱而造成血不归经,那么阳气就找不到藏身之处,到了晚上人就会睡不着觉,或是睡着了也容易醒。而到了清晨五点左右肺经当令的时候,血液推陈出新,人就又能再小睡一会儿了。肝喜润不喜燥,水生木,肾水智德能量的强弱,肾水能否滋养肝木,决定着人在春天里是否焦燥不安和失眠,所以,解决春天不宜入睡或是睡着易醒的问题,关键是要滋补肝肾。

5.经常运动

一年之中,人体内的气血在五运六气的强大作用力下,经历了冬季的收敛藏伏,而进入生发的春季。伴随着一阳来复,二阳降临,以及三阳开泰的天地自然运气,人体内的活力重新萌发,春季也就是进行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机。一天之中,清晨又是阳气始生之时,最适合运动。太极修身、经络韵拍操、 太极拳 、 体操 、慢跑、散步、郊游、登山及骑脚踏车等,都可以给我们的身心带来活力。从立春至 春分 ,人体的经气分别运行于肝胆脾胃,如果以上脏腑素有旧疾,则可能在春季复发,所以立春期间的保健运动格外重要。春季运动调养到位,气血充沛而且活跃,全年就会很少罹患呼吸系统疾病,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也会增强。

6.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是妇孺皆知的养生保健常识。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寒邪容易乘风袭人成疾,因而不要过早地减少衣物,要以保暖防止风寒侵袭为预防。通常来说,当气温低于15℃时,都要注意“春捂”,等温度超过这一临界值后,再考虑穿薄一些的衣服。

《摄生消息》中说:“天气寒暄不一,不可顿去绵衣。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里,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渐减一重,不可暴去。”初春时候,天气寒暖不一致,不适合立刻减衣服;特别是一些老人,气虚血弱,骨头疏松,身体怯弱而很容易受风寒。“不可令背寒,寒即伤肺,令鼻塞咳嗽。身觉热甚。少去上衣,稍冷莫强忍,即便加服。肺腧五臓之表,胃腧经络之长,二处不可失寒热之节,谚云‘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是也。”人的背部很容易受寒,用背心、夹衣、小棉袄将后背保护好,否则容易招致寒气伤肺。

现在有的年轻女子为了赶时髦,刚开春就穿上裙子和薄丝袜,觉得自己特别美,实际却为了满足一点虚荣心而在不知不觉当中伤害了自己的健康。所以,我们要引导自己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要违背节气特点,而去做伤损身体的傻事。

<<<

立春身识养生

《摄生消息》:“春日融和,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摅滞怀,以畅生气,不可兀坐以生他郁。” 春天风和日丽之时,应当主动登高望远,用外环境调适肝木喜疏达的需求,舒畅体内的生气,使其活跃而生机盎然。肝开窍于目,应主动开阔视野,多视空旷之地,并且关注疏肝理气,主动吸收天地间的生气,使木德能量进入到自己体内。穿着应当选择宽松的衣服,不要为了爱美而穿得束腰紧带的,那样将会影响生气的生发和运动,而且不可以久坐,影响体内气机的运行。所谓“生气”就是一种动态的能量,《黄帝四经》中说“动有害”,要想动而不生害,就需像老子所说的“正善治”,进行正确的有为而治的动,才能与自然界的信度数高度吻合。

1.肝脏导引法(正、二月、三月行之)

《遵生八笺》:“治肝以两 手相 重,按肩上,徐徐缓捩身,左右各三遍。又可正坐,两手相叉,翻覆向胸三五遍。此能去肝家积聚风邪毒气,不令病作。一春早暮,须念念为之,不可懈惰,使一曝十寒,方有成效。

⒉《灵剑子》导引法式(补肝藏三势春用之)

“一势。以两手掩口,取热汗及津液摩面,上下三五十遍。食后为之,令人华润。又以两手摩拭面,使极热,令人光泽不皱。行之三年,色如少女,兼明目,散诸故疾。从肝藏中出肩背,然引元和,补肝臓入下元。行导引之法,皆闭气为之。先使血脉通流,从遍身中出,百病皆痊。慎勿开口,舒气为之。用力之际,勿以外邪气所入于臓腑中,返招祸害,慎护之。

二势,平身正坐,两手相叉,争力为之。治肝中风,掩项后,使面仰视之。使项与手争力,去热毒、肩疼痛、目视不明。积聚风气,不散元和,心气焚之,令出散。然调冲和之气补肝,下气海,添内珠尔。

三势。以两手相重,按陛拔去左右,极力去腰间风毒之气及胸膈,补肝兼能明目。”

3.陈夷孟春二气导引坐功图势——立春

运主:厥阴初气。

时配:手少阳三焦相火。

坐功:宜每日子、丑时,叠手按髀,转身拗颈,左右耸引,各三五度,叩齿,吐纳,漱咽三次。

即:每天23时至凌晨3时之间,盘坐。两手相叠按左大腿上。上体连头向右转,目视右后上方,呈耸引势,略停几秒钟,再缓缓转向左方,动作如右。左右各十五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三十六次,漱津数次,待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观想把津液送至下丹田。如此漱津三次,一呼一吸为一息,三十六息而止。

治病:风气积滞,顶痛、耳后痛、肩臑痛、背痛、肘臂痛,诸痛悉治。

<<<


24节气立春的养生食谱相关 文章 :

★ 立春节气的养生食谱

★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篇

★ 详解二十四节气——立春

★ 关于24节气中立春时节艾灸的养生知识

★ 24节气中立春时节吃什么食物

★ 立春吃什么蔬菜比较好

★ 关于24节气中立春时节的知识

★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节气的知识介绍

★ 关于24个节气中立春时节的说明

★ 关于24节气中立春时节的传说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f3deb3e38843798ce8b6783fc0959c85";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4节气养生药方

“天人合一,顺应四时”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养生智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24节气养生药方,希望对你有用!

  24节气养生药方:春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方能预防疾病保健康春季养生得法,将有益于全年的健康。

总说

立春 养生药方(老人保健及感冒方)

雨水 养生药方(腮腺炎、痔疮及月经不调方)

惊蛰 养生药方(荨麻疹、皮肤炎、肝炎、麻疹及水痘方)

春分 养生药方(春瘟、外感风寒、小儿水痘方)

清明 养生药方。(小儿感冒、急性病症方)

谷雨 养生药方(胃溃疡、胃炎、神经痛及关节炎方)

  24节气养生药方:夏

夏季暑热为阳邪,易伤人之阴,阴伤人则病。

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食豆类食品。

夏季注意调节心肾功能,不使心偏盛、不使肾衰,就能保健康。

总说

立夏 养生药方(黄褐斑、神经性皮炎药方)

小满 养生药方(脚气、湿疹、汗斑方)

芒种 养生药方(感冒、乙型脑炎方)

夏至 养生药方(暑湿感冒、尿结石、头痛方)

小暑 养生药方(防中暑、消化不良方)

大暑 养生药方(中暑、糖尿病药方)

  24节气养生药方:秋

秋气燥,肺旺肝弱,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宜食芝麻以润其燥,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

总说

立秋 养生药方(腹痛腹泻药方)

处暑 养生药方(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药方)

白露 养生药方(哮喘、鼻炎鼻血药方)

秋分 养生药方(感冒咳嗽、小儿感冒药方)

寒露 养生药方(中风及阳痿药方)

霜降 养生药方(慢性胃炎、关节痛药方)

  24节气养生药方:冬

冬季性寒,要补肾藏精、养精蓄锐、去寒就温,冬季早睡养阳气,迟起养阴气、冬今进补重在养阴,阴精坚固方可补阳。

总说

立冬 养生药方(流行*冒药方)

小雪 养生药方(治风湿方)

大雪 养生药方(感冒、关节炎、神经痛方)

冬至 养生药方(冻疮与高血压药方)

小寒 养生药方(治高血压药方)

大寒 养生药方(感冒、支气管炎药方)

24节气养生药方

“天人合一,顺应四时”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养生智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24节气养生药方,希望对你有用!

  24节气养生药方:春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方能预防疾病保健康春季养生得法,将有益于全年的健康。

总说

立春 养生药方(老人保健及感冒方)

雨水 养生药方(腮腺炎、痔疮及月经不调方)

惊蛰 养生药方(荨麻疹、皮肤炎、肝炎、麻疹及水痘方)

春分 养生药方(春瘟、外感风寒、小儿水痘方)

清明 养生药方。(小儿感冒、急性病症方)

谷雨 养生药方(胃溃疡、胃炎、神经痛及关节炎方)

  24节气养生药方:夏

夏季暑热为阳邪,易伤人之阴,阴伤人则病。

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食豆类食品。

夏季注意调节心肾功能,不使心偏盛、不使肾衰,就能保健康。

总说

立夏 养生药方(黄褐斑、神经性皮炎药方)

小满 养生药方(脚气、湿疹、汗斑方)

芒种 养生药方(感冒、乙型脑炎方)

夏至 养生药方(暑湿感冒、尿结石、头痛方)

小暑 养生药方(防中暑、消化不良方)

大暑 养生药方(中暑、糖尿病药方)

  24节气养生药方:秋

秋气燥,肺旺肝弱,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宜食芝麻以润其燥,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

总说

立秋 养生药方(腹痛腹泻药方)

处暑 养生药方(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药方)

白露 养生药方(哮喘、鼻炎鼻血药方)

秋分 养生药方(感冒咳嗽、小儿感冒药方)

寒露 养生药方(中风及阳痿药方)

霜降 养生药方(慢性胃炎、关节痛药方)

  24节气养生药方:冬

冬季性寒,要补肾藏精、养精蓄锐、去寒就温,冬季早睡养阳气,迟起养阴气、冬今进补重在养阴,阴精坚固方可补阳。

总说

立冬 养生药方(流行*冒药方)

小雪 养生药方(治风湿方)

大雪 养生药方(感冒、关节炎、神经痛方)

冬至 养生药方(冻疮与高血压药方)

小寒 养生药方(治高血压药方)

大寒 养生药方(感冒、支气管炎药方)

24节气养生药方

“天人合一,顺应四时”是我们祖先在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养生智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24节气养生药方,希望对你有用!

  24节气养生药方:春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方能预防疾病保健康春季养生得法,将有益于全年的健康。

总说

立春 养生药方(老人保健及感冒方)

雨水 养生药方(腮腺炎、痔疮及月经不调方)

惊蛰 养生药方(荨麻疹、皮肤炎、肝炎、麻疹及水痘方)

春分 养生药方(春瘟、外感风寒、小儿水痘方)

清明 养生药方。(小儿感冒、急性病症方)

谷雨 养生药方(胃溃疡、胃炎、神经痛及关节炎方)

  24节气养生药方:夏

夏季暑热为阳邪,易伤人之阴,阴伤人则病。

夏季饮食宜清淡,少食肥甘厚味,多食豆类食品。

夏季注意调节心肾功能,不使心偏盛、不使肾衰,就能保健康。

总说

立夏 养生药方(黄褐斑、神经性皮炎药方)

小满 养生药方(脚气、湿疹、汗斑方)

芒种 养生药方(感冒、乙型脑炎方)

夏至 养生药方(暑湿感冒、尿结石、头痛方)

小暑 养生药方(防中暑、消化不良方)

大暑 养生药方(中暑、糖尿病药方)

  24节气养生药方:秋

秋气燥,肺旺肝弱,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宜食芝麻以润其燥,禁冷饮及穿寒湿内衣。

总说

立秋 养生药方(腹痛腹泻药方)

处暑 养生药方(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药方)

白露 养生药方(哮喘、鼻炎鼻血药方)

秋分 养生药方(感冒咳嗽、小儿感冒药方)

寒露 养生药方(中风及阳痿药方)

霜降 养生药方(慢性胃炎、关节痛药方)

  24节气养生药方:冬

冬季性寒,要补肾藏精、养精蓄锐、去寒就温,冬季早睡养阳气,迟起养阴气、冬今进补重在养阴,阴精坚固方可补阳。

总说

立冬 养生药方(流行*冒药方)

小雪 养生药方(治风湿方)

大雪 养生药方(感冒、关节炎、神经痛方)

冬至 养生药方(冻疮与高血压药方)

小寒 养生药方(治高血压药方)

大寒 养生药方(感冒、支气管炎药方)

二十四节气养生精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它细致地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含有时令顺序、物候变化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标志性意义,是监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实用指标。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二十四节气立夏养生的方法

  【精神起居养生】

  立夏时节,虽说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中医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心主神明”,是说心在五行中属火,主管人的精神活动,火热之邪最容易损伤心,常导致心病,如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烦躁不安等症状,所以夏季宜注重“养心”。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还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立夏时节,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特别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按照中医养生的观念,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阴气盛则入眠,阳气旺则醒来,所以《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子时是晚11时至凌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在这两个时间段熟睡对人身体有好处。尤其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质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子时也是中医的经脉执行到肝、胆的时间,此养肝的时间应该熟睡。如果因熬夜而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表现为面板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午时“合阳”时间则要小寐,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睡子午觉还有几个注意事项:天气再热也要在肚子上盖点东西;不要在有穿堂风口的地方休息;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变。

  午休虽是打个盹,但也不可太随便,不要坐着或趴在桌子上睡,否则会影响头部血液供应,让人醒后头昏、眼花、乏力。午休姿势应该是舒服地躺下,平卧或侧卧,最好的是头高脚低、向右侧卧。睡觉是有很多讲究的。床铺要头北脚南。枕头要适宜,我国古代医书里曾指出:“高下尺寸,令侧卧恰与肩平,即仰卧亦觉安舒。”也就是说,枕头的高度,以仰卧时头与躯干保持水平为宜,即仰卧时枕高一拳,侧卧时枕高一拳半。一般来说枕高以10~15厘米较为合适,具体尺寸还要因每个人的生理弧度而定。要保持卧室尽量黑暗。睡觉的姿势尽量选择平卧或侧卧,以右侧卧最好。

  【饮食养生】

  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番茄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另外,夏季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季节好发病及认识误区】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明显升高,手足口病、急性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和胃肠消化疾病等开始侵害人们的健康。因此,房间要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饭前便后要注意勤洗手,还要勤洗澡、勤换洗衣服,生冷食物要慎吃。西瓜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暑、利尿除烦之功。西瓜虽然味美可口,但并非人人皆宜。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以免增加肾脏负担。脾胃虚弱、寒溼较盛的中老年人,胃肠功能发育未全的小儿,切不可贪图一时之快,吃得太多而损伤脾胃导致腹胀腹泻,更不要经冰箱冷藏后食用,否则会伤脾胃阳气。

  【预防本节气疾病饮食攻略】

  桂圆粥: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点评: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及气血两虚证患者。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与神志,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提供全身的营养。如果人们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可导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功善补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实为补心健脾之佳品。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执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执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共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共12个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一两天。二十四节气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联。

  中华养生,源远流长。中华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产生于上古先民为了增强体质、抗御疾病、抵御严酷自然环境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中医养生理论精髓、中国古典哲学智慧和祖先宝贵的生命体验及养生经验,形成了以预防、整体、平衡、辩证为核心观念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健康长寿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老而深邃的中华养生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关爱。其注重营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生态环境、顺应“天人相应”的客观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与现代预防医学“追求健康,回归自然”的思想不谋而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养生文化的一朵奇葩。

  博采众长,荟萃精华。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肩负著“发展民族产业,造福人类健康”的光荣使命,继承和弘扬中华养生文化和“药食同源”文化,强调“治未病”,将“预防”作为消费者的健康大计,致力于解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问题。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将中华养生文化精髓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中华养生,荟萃精华”的产品理念为指引,荟萃全世界中华养生研究的精华,荟萃原料精华、产品精华、技术精华,倾力打造天然、绿色、高科技、高附加值、安全可靠的养生保健精品,推出了一系列饱蘸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珍系列营养保健食品、香兰阁系列化妆品和竹珍系列保洁用品。同时,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还通过新时代健康大课堂、新时代健康体验馆、国珍健康长走活动等载体,大力推广中华养生理念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专业的健康服务。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央企,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在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同时,努力打造回圈共赢的生态产业链,追求企业、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尽心尽力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环境。

  天人合一,顺时养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黄帝内经》***两千年前,华夏祖先就已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体的机能要和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才能维持生命的健康。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黄帝内经》***四时节气的不同变化,使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执行也与四时节气的变化息息相关。一年四季共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养生法则各有不同。“中华养生 荟萃精华——新时代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案”综合了历代养生经典和养生名家的理论,破解顺应节气养生的奥秘,根据二十四节气规律以及各节气对人体的不同影响,推出相应的饮食调理、起居养生、精神调摄、运动健身等综合养生方案,帮助大家调整自身以顺四时、适寒暑,充分利用二十四节气变化的有利因素,抵抗自然变化中的不利因素,“扶正祛邪”,最终达到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十四节气养生精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它细致地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含有时令顺序、物候变化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标志性意义,是监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实用指标。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二十四节气立夏养生的方法

  【精神起居养生】

  立夏时节,虽说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中医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心主神明”,是说心在五行中属火,主管人的精神活动,火热之邪最容易损伤心,常导致心病,如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烦躁不安等症状,所以夏季宜注重“养心”。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还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立夏时节,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特别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按照中医养生的观念,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阴气盛则入眠,阳气旺则醒来,所以《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子时是晚11时至凌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在这两个时间段熟睡对人身体有好处。尤其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质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子时也是中医的经脉执行到肝、胆的时间,此养肝的时间应该熟睡。如果因熬夜而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表现为面板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午时“合阳”时间则要小寐,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睡子午觉还有几个注意事项:天气再热也要在肚子上盖点东西;不要在有穿堂风口的地方休息;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变。

  午休虽是打个盹,但也不可太随便,不要坐着或趴在桌子上睡,否则会影响头部血液供应,让人醒后头昏、眼花、乏力。午休姿势应该是舒服地躺下,平卧或侧卧,最好的是头高脚低、向右侧卧。睡觉是有很多讲究的。床铺要头北脚南。枕头要适宜,我国古代医书里曾指出:“高下尺寸,令侧卧恰与肩平,即仰卧亦觉安舒。”也就是说,枕头的高度,以仰卧时头与躯干保持水平为宜,即仰卧时枕高一拳,侧卧时枕高一拳半。一般来说枕高以10~15厘米较为合适,具体尺寸还要因每个人的生理弧度而定。要保持卧室尽量黑暗。睡觉的姿势尽量选择平卧或侧卧,以右侧卧最好。

  【饮食养生】

  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番茄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另外,夏季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季节好发病及认识误区】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明显升高,手足口病、急性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和胃肠消化疾病等开始侵害人们的健康。因此,房间要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饭前便后要注意勤洗手,还要勤洗澡、勤换洗衣服,生冷食物要慎吃。西瓜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暑、利尿除烦之功。西瓜虽然味美可口,但并非人人皆宜。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以免增加肾脏负担。脾胃虚弱、寒溼较盛的中老年人,胃肠功能发育未全的小儿,切不可贪图一时之快,吃得太多而损伤脾胃导致腹胀腹泻,更不要经冰箱冷藏后食用,否则会伤脾胃阳气。

  【预防本节气疾病饮食攻略】

  桂圆粥: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点评: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及气血两虚证患者。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与神志,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提供全身的营养。如果人们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可导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功善补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实为补心健脾之佳品。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执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执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共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共12个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一两天。二十四节气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联。

  中华养生,源远流长。中华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产生于上古先民为了增强体质、抗御疾病、抵御严酷自然环境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中医养生理论精髓、中国古典哲学智慧和祖先宝贵的生命体验及养生经验,形成了以预防、整体、平衡、辩证为核心观念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健康长寿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老而深邃的中华养生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关爱。其注重营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生态环境、顺应“天人相应”的客观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与现代预防医学“追求健康,回归自然”的思想不谋而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养生文化的一朵奇葩。

  博采众长,荟萃精华。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肩负著“发展民族产业,造福人类健康”的光荣使命,继承和弘扬中华养生文化和“药食同源”文化,强调“治未病”,将“预防”作为消费者的健康大计,致力于解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问题。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将中华养生文化精髓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中华养生,荟萃精华”的产品理念为指引,荟萃全世界中华养生研究的精华,荟萃原料精华、产品精华、技术精华,倾力打造天然、绿色、高科技、高附加值、安全可靠的养生保健精品,推出了一系列饱蘸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珍系列营养保健食品、香兰阁系列化妆品和竹珍系列保洁用品。同时,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还通过新时代健康大课堂、新时代健康体验馆、国珍健康长走活动等载体,大力推广中华养生理念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专业的健康服务。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央企,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在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同时,努力打造回圈共赢的生态产业链,追求企业、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尽心尽力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环境。

  天人合一,顺时养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黄帝内经》***两千年前,华夏祖先就已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体的机能要和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才能维持生命的健康。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黄帝内经》***四时节气的不同变化,使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执行也与四时节气的变化息息相关。一年四季共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养生法则各有不同。“中华养生 荟萃精华——新时代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案”综合了历代养生经典和养生名家的理论,破解顺应节气养生的奥秘,根据二十四节气规律以及各节气对人体的不同影响,推出相应的饮食调理、起居养生、精神调摄、运动健身等综合养生方案,帮助大家调整自身以顺四时、适寒暑,充分利用二十四节气变化的有利因素,抵抗自然变化中的不利因素,“扶正祛邪”,最终达到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十四节气养生精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它细致地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含有时令顺序、物候变化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标志性意义,是监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实用指标。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二十四节气立夏养生的方法

  【精神起居养生】

  立夏时节,虽说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中医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心主神明”,是说心在五行中属火,主管人的精神活动,火热之邪最容易损伤心,常导致心病,如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烦躁不安等症状,所以夏季宜注重“养心”。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还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立夏时节,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特别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按照中医养生的观念,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阴气盛则入眠,阳气旺则醒来,所以《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子时是晚11时至凌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在这两个时间段熟睡对人身体有好处。尤其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质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子时也是中医的经脉执行到肝、胆的时间,此养肝的时间应该熟睡。如果因熬夜而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表现为面板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午时“合阳”时间则要小寐,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睡子午觉还有几个注意事项:天气再热也要在肚子上盖点东西;不要在有穿堂风口的地方休息;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变。

  午休虽是打个盹,但也不可太随便,不要坐着或趴在桌子上睡,否则会影响头部血液供应,让人醒后头昏、眼花、乏力。午休姿势应该是舒服地躺下,平卧或侧卧,最好的是头高脚低、向右侧卧。睡觉是有很多讲究的。床铺要头北脚南。枕头要适宜,我国古代医书里曾指出:“高下尺寸,令侧卧恰与肩平,即仰卧亦觉安舒。”也就是说,枕头的高度,以仰卧时头与躯干保持水平为宜,即仰卧时枕高一拳,侧卧时枕高一拳半。一般来说枕高以10~15厘米较为合适,具体尺寸还要因每个人的生理弧度而定。要保持卧室尽量黑暗。睡觉的姿势尽量选择平卧或侧卧,以右侧卧最好。

  【饮食养生】

  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番茄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另外,夏季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季节好发病及认识误区】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明显升高,手足口病、急性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和胃肠消化疾病等开始侵害人们的健康。因此,房间要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饭前便后要注意勤洗手,还要勤洗澡、勤换洗衣服,生冷食物要慎吃。西瓜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暑、利尿除烦之功。西瓜虽然味美可口,但并非人人皆宜。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以免增加肾脏负担。脾胃虚弱、寒溼较盛的中老年人,胃肠功能发育未全的小儿,切不可贪图一时之快,吃得太多而损伤脾胃导致腹胀腹泻,更不要经冰箱冷藏后食用,否则会伤脾胃阳气。

  【预防本节气疾病饮食攻略】

  桂圆粥: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点评: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及气血两虚证患者。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与神志,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提供全身的营养。如果人们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可导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功善补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实为补心健脾之佳品。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执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执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共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共12个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一两天。二十四节气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联。

  中华养生,源远流长。中华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产生于上古先民为了增强体质、抗御疾病、抵御严酷自然环境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中医养生理论精髓、中国古典哲学智慧和祖先宝贵的生命体验及养生经验,形成了以预防、整体、平衡、辩证为核心观念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健康长寿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老而深邃的中华养生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关爱。其注重营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生态环境、顺应“天人相应”的客观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与现代预防医学“追求健康,回归自然”的思想不谋而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养生文化的一朵奇葩。

  博采众长,荟萃精华。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肩负著“发展民族产业,造福人类健康”的光荣使命,继承和弘扬中华养生文化和“药食同源”文化,强调“治未病”,将“预防”作为消费者的健康大计,致力于解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问题。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将中华养生文化精髓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中华养生,荟萃精华”的产品理念为指引,荟萃全世界中华养生研究的精华,荟萃原料精华、产品精华、技术精华,倾力打造天然、绿色、高科技、高附加值、安全可靠的养生保健精品,推出了一系列饱蘸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珍系列营养保健食品、香兰阁系列化妆品和竹珍系列保洁用品。同时,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还通过新时代健康大课堂、新时代健康体验馆、国珍健康长走活动等载体,大力推广中华养生理念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专业的健康服务。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央企,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在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同时,努力打造回圈共赢的生态产业链,追求企业、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尽心尽力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环境。

  天人合一,顺时养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黄帝内经》***两千年前,华夏祖先就已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体的机能要和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才能维持生命的健康。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黄帝内经》***四时节气的不同变化,使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执行也与四时节气的变化息息相关。一年四季共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养生法则各有不同。“中华养生 荟萃精华——新时代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案”综合了历代养生经典和养生名家的理论,破解顺应节气养生的奥秘,根据二十四节气规律以及各节气对人体的不同影响,推出相应的饮食调理、起居养生、精神调摄、运动健身等综合养生方案,帮助大家调整自身以顺四时、适寒暑,充分利用二十四节气变化的有利因素,抵抗自然变化中的不利因素,“扶正祛邪”,最终达到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二十四节气养生精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它细致地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含有时令顺序、物候变化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标志性意义,是监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实用指标。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希望对你有用!

  二十四节气立夏养生的方法

  【精神起居养生】

  立夏时节,虽说天气逐渐炎热,温度明显升高,但此时早晚仍比较凉,日夜温差仍较大,早晚要适当添衣。中医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心主神明”,是说心在五行中属火,主管人的精神活动,火热之邪最容易损伤心,常导致心病,如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烦躁不安等症状,所以夏季宜注重“养心”。立夏后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因此立夏养生要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要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还可多做偏静的文体活动,如绘画、钓鱼、书法、下棋、种花等。立夏后,随着气温升高,人们容易出汗,“汗”为心之液,立夏时节要注意不可过度出汗,运动后要适当饮温水,补充体液。立夏时节,运动不要过于剧烈,可选择相对平和的运动,如太极拳、太极剑、散步、慢跑等。

  进入立夏后,昼长夜短更明显,此时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睡眠方面也应相对晚睡早起,以接受天地的清明之气,特别应注意睡好“子午觉”,尤其要适当午睡,以保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按照中医养生的观念,睡眠与醒寤是阴阳交替的结果。阴气盛则入眠,阳气旺则醒来,所以《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子时是晚11时至凌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及“合阳”的时候,有利于养阴及养阳,在这两个时间段熟睡对人身体有好处。尤其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这个时候休息,最能养阴,睡眠效果最好,而且睡眠质量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子时也是中医的经脉执行到肝、胆的时间,此养肝的时间应该熟睡。如果因熬夜而错过了这个时间的睡眠,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表现为面板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午时“合阳”时间则要小寐,即使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睡子午觉还有几个注意事项:天气再热也要在肚子上盖点东西;不要在有穿堂风口的地方休息;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饱,否则,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变。

  午休虽是打个盹,但也不可太随便,不要坐着或趴在桌子上睡,否则会影响头部血液供应,让人醒后头昏、眼花、乏力。午休姿势应该是舒服地躺下,平卧或侧卧,最好的是头高脚低、向右侧卧。睡觉是有很多讲究的。床铺要头北脚南。枕头要适宜,我国古代医书里曾指出:“高下尺寸,令侧卧恰与肩平,即仰卧亦觉安舒。”也就是说,枕头的高度,以仰卧时头与躯干保持水平为宜,即仰卧时枕高一拳,侧卧时枕高一拳半。一般来说枕高以10~15厘米较为合适,具体尺寸还要因每个人的生理弧度而定。要保持卧室尽量黑暗。睡觉的姿势尽量选择平卧或侧卧,以右侧卧最好。

  【饮食养生】

  立夏时节,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是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此时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番茄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另外,夏季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大葱、香葱等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季节好发病及认识误区】

  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明显升高,手足口病、急性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和胃肠消化疾病等开始侵害人们的健康。因此,房间要经常进行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饭前便后要注意勤洗手,还要勤洗澡、勤换洗衣服,生冷食物要慎吃。西瓜性味甘、寒,有清热解暑、利尿除烦之功。西瓜虽然味美可口,但并非人人皆宜。肾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以免增加肾脏负担。脾胃虚弱、寒溼较盛的中老年人,胃肠功能发育未全的小儿,切不可贪图一时之快,吃得太多而损伤脾胃导致腹胀腹泻,更不要经冰箱冷藏后食用,否则会伤脾胃阳气。

  【预防本节气疾病饮食攻略】

  桂圆粥:桂圆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许。桂圆同粳米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熬煮成粥,调入白糖即成。

  点评:补益心脾,养血安神。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适用于心脾两虚证及气血两虚证患者。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与神志,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有关。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提供全身的营养。如果人们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可导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神疲乏力等症状。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功善补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实为补心健脾之佳品。

  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执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执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共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共12个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一两天。二十四节气与养生有着密切的关联。

  中华养生,源远流长。中华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产生于上古先民为了增强体质、抗御疾病、抵御严酷自然环境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中医养生理论精髓、中国古典哲学智慧和祖先宝贵的生命体验及养生经验,形成了以预防、整体、平衡、辩证为核心观念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健康长寿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老而深邃的中华养生文化历经千年而不衰,处处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关爱。其注重营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生态环境、顺应“天人相应”的客观规律、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与现代预防医学“追求健康,回归自然”的思想不谋而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养生文化的一朵奇葩。

  博采众长,荟萃精华。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肩负著“发展民族产业,造福人类健康”的光荣使命,继承和弘扬中华养生文化和“药食同源”文化,强调“治未病”,将“预防”作为消费者的健康大计,致力于解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问题。

  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将中华养生文化精髓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中华养生,荟萃精华”的产品理念为指引,荟萃全世界中华养生研究的精华,荟萃原料精华、产品精华、技术精华,倾力打造天然、绿色、高科技、高附加值、安全可靠的养生保健精品,推出了一系列饱蘸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珍系列营养保健食品、香兰阁系列化妆品和竹珍系列保洁用品。同时,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还通过新时代健康大课堂、新时代健康体验馆、国珍健康长走活动等载体,大力推广中华养生理念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专业的健康服务。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央企,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在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同时,努力打造回圈共赢的生态产业链,追求企业、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尽心尽力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造福于环境。

  天人合一,顺时养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黄帝内经》***两千年前,华夏祖先就已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体的机能要和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一致才能维持生命的健康。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黄帝内经》***四时节气的不同变化,使万物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人体的脏腑功能、气血执行也与四时节气的变化息息相关。一年四季共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养生法则各有不同。“中华养生 荟萃精华——新时代二十四节气养生方案”综合了历代养生经典和养生名家的理论,破解顺应节气养生的奥秘,根据二十四节气规律以及各节气对人体的不同影响,推出相应的饮食调理、起居养生、精神调摄、运动健身等综合养生方案,帮助大家调整自身以顺四时、适寒暑,充分利用二十四节气变化的有利因素,抵抗自然变化中的不利因素,“扶正祛邪”,最终达到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中医实例24节气养生

简介:《失传的24节气养生法》是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