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绍南文化的中医养生启蒙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3 10:50:34
文档

绍南文化的中医养生启蒙

简介:《中医养生启蒙》是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绍南文化
推荐度:
导读简介:《中医养生启蒙》是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绍南文化

简介:《中医养生启蒙》是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绍南文化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50个经典中医养生方

  在中医看来养生比治病更为重要,在《黄帝内经》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所以在中医看来未病预防比生病再求医更为重要。那么自古以来中医们又是如何进行养生的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方,希望对你有用!

  50个中医养生方

  1、牙齿变白

  刷牙时在牙膏上加上一点小苏达,刷三次后牙齿洁白如玉,牙锈自然脱落。

  2、怎么戒烟

  槟榔一只,钻个小孔,再往小孔里灌入一点烟代油用水泡两天取出凉干,想吸烟时,闻一下就不吸了,谁闻都可以戒烟。

  3、青春痘 祛痘

  痘产品非常多,但要慎重选择,不能因为想快速祛痘而选择含有激素的祛痘产品。选择具有消炎效果的天然成分的祛痘产品,现在蔡依林都在用的祛痘产品,伊华浓草本祛痘水就不错。蔡依林用她三天急救就把痘痘祛了,很多网友也反馈28天后痘印也不见了!

  4、怎么戒酒

  取生杏仁二两少量味精化成水,然后浸泡二在放在酒里两滴,一同少喝,可以戒酒。

  5、怎样去除口臭

  每天放几片茶叶在口中嚼三遍,这样可使你口中保持清香,三天后除去口臭。

  6、狐臭、腋臭

  取生姜30g,切碎,浸于一般的医用酒精中,封瓶1周后提取滤液,瓶装备用。用棉签或棉球蘸滤液搽于腋窝处,每天2-3次,连搽1个月。或者到网上买瓶“帕芙欧香体露”相对比较简单的方法,坚持半月便能根除。

  7、牛皮廯

  半斤米醋浸泡一两去皮的松树籽,泡二天后,一日擦三次,效果更佳。也可用一匙桔皮粉加半匙香油调勺涂抹。

  8、牙痛绝招

  用桃仁放在火上烧热以后放在痛牙上咬,如此几次永不牙痛。

  9、鼻炎小妙招

  盐水洗鼻法,2克食盐、100毫升的水,煮沸,接入蒸馏出来的水到小瓶。用棉球蘸蒸馏后的盐水,滴入病发的鼻腔,再用手指轻轻的按压鼻子两侧,使鼻腔粘膜充分吸收盐水后,配合善鑫堂鼻舒爽喷剂,每日2-3次效果最佳。

  10、鱼刺卡喉

  用陈醋漱喉部,然后慢慢咽下,反复几次即可治愈。

  11、脚气小窍门

  米醋一斤,将醋倒入盆内,浸泡或浸洗,每日两次,每次约一小时,消炎杀菌,可治脚化,又简单,见效又快,轻者四天根治。

  12、病后耳聋、耳鸣

  大蒜味猫鼻猫自尿。猫尿滴耳三次一次两滴可根治病后耳聋。耳鸣可将蛇皮焙成灰,吹入耳中,连吹三次可治耳鸣。

  13、控制糖尿病新方法

  新鲜玉米粒一斤。加水适量煎煮,至玉米开花后分四次,每天喝一碗,此方不能去根,只能控制病情。可以降低血糖。有浮肿尿量增多的患者服用,效果特别好。

  14、睡觉打呼咬牙

  睡觉时口含桔皮一块,含十五分钟后吐出3-5次可根治打呼咬牙。

  15、脚臭、脚出汗

  白矾研成细末,擦脚掌心10分钟3-4次脚以后不再出汗不臭。可保持七八个月。

  16、癫痫(羊角疯)

  蚯蚓一条,白矾半两放入大碗中用开白水冲开。一次一碗晨起空腹,连喝十天。

  17、口腔炎症

  每天早晚吃梨一个,慢慢咽下,保持3-4天,立即好转。病情严重的也可以用本方治疗。

  18、冠心病

  黄豆50克,煮熟加食盐适量多吃连吃3-4天,此方对控制冠心病不发展,特别理想,犯病以后再用此方。

  19、治偏头痛窍门

  用白色的萝卜皮贴在两面的太阳穴上,每晚贴20分钟,可达速效,头不痛就不用再贴了,此方主治头晕脑涨。

  20、治痔疮偏方

  尿素三两放盆中开水冲开后将毛巾放入沾湿后拧干放凳上腾。一次十分钟一天三次,边腾七天。可治内外痔,便血脱肛。

  21、急速催奶

  芝麻炒熟,加入盐少许,最好是产前10天就开始吃,进餐时作副食,可快速增乳汁,吃得越多奶来的越快。

  22、治失眠小窍门

  将大葱白切碎放在小盘内,临睡前把小盘摆在枕头边便可安然入睡,连续几天可根治,常年睡不着觉者,边疆治疗5天便可去根。

  23、心脏病

  每天早晚各吃菠萝50克,5-7天效果最佳,2年左右不会犯病,犯病以后,再接着吃一次,病重者每天吃二次,可以稳固病情。

  24、视力减弱怎么办

  杏皮晒干撕碎作个小枕头可醒目养神。对视力减弱。见风流泪近视远视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25、手脚裂口

  药用风湿膏,贴在患处,一天后取下即可长好百发百中。

  26、皮炎小窍门

  将线瓜叶搓碎在患处磨擦发红为止,每七天搓一次3次即可,严重者连用6次即可治愈。

  27、鼻炎

  用棉花球沾一滴香油放在鼻内15分钟后取出连续2-3天,每天三次,严重者多用2次。也可用大蒜泡醋插入鼻中。

  28、高血压

  新鲜海带二两,作成一碗海带汤,不要往里放虽的青菜,清晨空腹喝下,连服十日即可,海带能快速恢复血压正常。

  29、肾虚

  新鲜江豆100克,加水煮烂加食盐少许,每顿饭前服用3-5日可恢复健康,如经常吃对强身壮力效果最佳。

  30、脸上祛斑法

  杏会用水泡后去皮,捣烂如泥,加一个蛋清调匀,每晚睡前,次晨用白酒洗去,直至斑退。

  31、胃病

  民间治法取红皮鸡蛋壳二十个放在成瓦片上用火焙干研成细末,用糖水服用,饮前服一小勺,一日2次,服完为止,此方十分珍贵,同时对补钙和软骨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32、跌打伤筋

  将韭菜捣烂,少对一点小男孩尿,贴在伤处几小时即可消肿,三日后可以恢复正常。

  33、快速减肥

  买二两乌龙茶,喝一周乌龙茶能快速融化脂肪促进脂肪代谢,达到减肥,又能预防肥胖症的发生。(茶浓)

  34、长寿秘诀

  经常运动,不气不愁,年年保持多吃糖蒜,糖蒜是延长寿命的最佳良药,它可杀死体内多种有害菌。

  到乡下取苏子叶二两,用热水泡后饮用轻者四杯即可,重者多饮几日,它能速效调经安神作用,对痛经寒大经期不正常有特效。

  36、少白头

  用500克扇贝壳(干贝)煎水洗头,每天洗一次连洗6-8次,使再长出来的头发又黑又粗,如白头特别多可多洗几次。

  37、粗皮肤变嫩

  每口晚上用一个鸡蛋清擦脸,一小时后用清水洗掉,如能经常擦,皮肤越来越嫩。

  38、肩周炎、腰腿痛、坐骨、要脱

  将土元(上憋子)七个焙成灰,黄酒七两,共放一瓶内泡七天七夜,每晚七时喝七钱黄酒,并用拳头用力调皮打患处七七四下九下,病重者多服几疗程可痊愈。

  39、肺结核偏方

  500克活茧蛹用火焙干研成细末,每次用3-5克一日2次,服完为止,效果十分好,此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提供。

  40、关节炎止痛法

  用谷草烧成灰,装入小袋中,哪痛往哪贴,每晚贴一小时,贴3次治愈。此方又简单。效果又好,对腰腿痛有明显好转。

  41、腋下狐臭

  米醋100克,茴香粉5克。调和匀涂擦腑下数次狐臭立即消失。

  42、瘙痒怎么办

  取一块生姜切开擦脚心,男擦左女擦右,一次擦十分钟。

  羊胫骨四根,用大柴火烧成焦后捣碎成面,每天晚饭后用一两黄酒送服,连用数次。

  44、误吞金属硬物

  将韭菜炒熟大口下即可便出,碎玻璃片,吃肚里以后,也可以用此方。

  45、手脚麻木

  浸泡好的黑木耳、桃仁、蜂蜜各120克,共捣如泥,放碗内蒸热,分4天吃完永不麻木,孕妇禁用。

  46、掉头发、起鸡皮

  大白菜根去泥洗净切片放锃锅内加两久水煮开后加醋精洗头,连洗七八天,可使头发柔顺,光亮,头皮很快消失。头发一根不掉。

  47、灰指甲怎么治

  将紫皮大蒜捣烂如泥,再加少许白矾涂在灰指甲上。不要抹的太厚。然后用塑料布将指甲封好。塑料布透光封闭效果好只需七八天,觉得有涨的感觉就好了。

  48、怎么打掉蛔虫

  南瓜子(去壳留仁)50-100个研碎加水糖适量拌成糊状,空腹服用一次可好,本方能打掉小儿多种病虫。

  49、乳腺炎怎么治

  仙人掌一小块研碎加三滴香油后患处。

  50、怎么治脚鸡眼

  用一块胶布中间剪一小眼,贴鸡眼上,小眼出现鸡眼,再撒眼上一点尿素面(化肥)再用一块胶布压住,三日换一次,换六次,鸡眼自消自灭。

  中医养生误区

  1: 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

  西医营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食物的酸碱性,不是凭口感,而是看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是呈酸性还是碱性。用以控制饮食,最终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

  中医食疗是利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防病治病,用以促进病体康复。

  中医食疗根据食物的气对人体进行调养,把人当,讲究顺天应时,天时、地利、人和;顺应四时,吃应季的食物。用食物来调理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2: 中医养生和年轻人没关系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中医养生就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中医养生在于调和阴阳,疏通气血,保证人体的健康。现代人压力大,工作忙,生活不规律,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对于任何年龄的人来讲,养生都是必不可少的。

  3: 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即中医学。它承载着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的积淀,集结了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知识,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气、血、津、精为人体的组成,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析病因病机,确定病症、分型,从而确立治法治则,后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如中药、针灸、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指导、治疗或调理身体。由此可见,作为中国的国粹,中医有着庞大而又完善的系统;作为一门学科,中医又有各个子学科,因此看中医绝不等同于吃中药。中医除了吃中草药,还有针灸、拔罐、推拿、药浴、刮痧、食疗等各种方法,且疗效甚佳。

  4: 中药疗效慢

  不少人都觉得,中药疗效慢。其实中医为宏观方式,西医为微观方式,西医更多是所见即所得,中医则是祛邪固本养生。另外,中医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甚至对于急病的抢救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效,如从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到现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等等。所以中药应改为疗效“漫”长。

  5: 西医治疗不好的才去找中医

  有些病人到西医疗效不好时才想起找中医,把中医当做是“救命稻草”,此时若中医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其实许多病中医一开始就可以介入,这样效果会更好。

  例如糖尿病,西医治疗糖尿病,多数是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但糖尿病在中医上即为“消渴症”,治疗方式需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并且辅以食疗,即显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多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充盈之效。

中医养生小知识

中医养生小知识

中医养生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养生了,俗话说身体是*的本钱,那么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是一个最基本的事情了,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中医养生小知识,快来看看吧。

  中医养生小知识1

1、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中医养生小知识2

首先,要说冬季如何养生,我们肯定要从《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中找指引,我从《黄帝内经》中悟得一首小诗用来释义养生: 养气养血养形神, 生长收藏和阴阳 , 顺其自然天人合, 养生之道顺四时。

《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认真学习《黄帝内经》,有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就能远离疾病,远离医院。

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医这四家都强调养生就是要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儒重气,道重精,佛重神,医家重保养和治疗,只有精气神三者合养“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的方法有很多,如中医养生、经络养生、食疗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瑜伽养生、泡脚养生等等,其道都在《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里有详细介绍。

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告诉我们: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最后,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命潜伏闭藏的季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较盛,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寒风凛冽,天寒地冻,除了南方的城市,各地会出现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因此,我们应冬气之养藏之道,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冬季天气寒冷,阴气最盛,因此肾与冬气相通应,此时寒邪最易侵袭的就是肾,所以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养气养阴”。冬应肾而养藏,肾是人体生命之源,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的府第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个,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本。此外,肾主水液,主纳气。

如果一个人的肾气亏损,就会表现为腰膝酸软,易生疾病、易衰老。《医方集解》说:“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因为肾脏是五脏中最后衰老的器官。所以要想身体健康,肾气要充足,肾气旺,机能强健,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中医养生小知识

中医养生小知识

中医养生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养生了,俗话说身体是*的本钱,那么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是一个最基本的事情了,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中医养生小知识,快来看看吧。

  中医养生小知识1

1、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中医养生小知识2

首先,要说冬季如何养生,我们肯定要从《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中找指引,我从《黄帝内经》中悟得一首小诗用来释义养生: 养气养血养形神, 生长收藏和阴阳 , 顺其自然天人合, 养生之道顺四时。

《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认真学习《黄帝内经》,有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就能远离疾病,远离医院。

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医这四家都强调养生就是要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儒重气,道重精,佛重神,医家重保养和治疗,只有精气神三者合养“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的方法有很多,如中医养生、经络养生、食疗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瑜伽养生、泡脚养生等等,其道都在《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里有详细介绍。

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告诉我们: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最后,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命潜伏闭藏的季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较盛,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寒风凛冽,天寒地冻,除了南方的城市,各地会出现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因此,我们应冬气之养藏之道,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冬季天气寒冷,阴气最盛,因此肾与冬气相通应,此时寒邪最易侵袭的就是肾,所以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养气养阴”。冬应肾而养藏,肾是人体生命之源,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的府第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个,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本。此外,肾主水液,主纳气。

如果一个人的肾气亏损,就会表现为腰膝酸软,易生疾病、易衰老。《医方集解》说:“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因为肾脏是五脏中最后衰老的器官。所以要想身体健康,肾气要充足,肾气旺,机能强健,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中医养生小知识

中医养生小知识

中医养生小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养生了,俗话说身体是*的本钱,那么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是一个最基本的事情了,下面我就来分享一下中医养生小知识,快来看看吧。

  中医养生小知识1

1、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中医养生小知识2

首先,要说冬季如何养生,我们肯定要从《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中找指引,我从《黄帝内经》中悟得一首小诗用来释义养生: 养气养血养形神, 生长收藏和阴阳 , 顺其自然天人合, 养生之道顺四时。

《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认真学习《黄帝内经》,有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就能远离疾病,远离医院。

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医这四家都强调养生就是要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儒重气,道重精,佛重神,医家重保养和治疗,只有精气神三者合养“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的方法有很多,如中医养生、经络养生、食疗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瑜伽养生、泡脚养生等等,其道都在《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里有详细介绍。

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告诉我们: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最后,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命潜伏闭藏的季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较盛,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寒风凛冽,天寒地冻,除了南方的城市,各地会出现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因此,我们应冬气之养藏之道,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冬季天气寒冷,阴气最盛,因此肾与冬气相通应,此时寒邪最易侵袭的就是肾,所以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养气养阴”。冬应肾而养藏,肾是人体生命之源,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的府第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个,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本。此外,肾主水液,主纳气。

如果一个人的肾气亏损,就会表现为腰膝酸软,易生疾病、易衰老。《医方集解》说:“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因为肾脏是五脏中最后衰老的器官。所以要想身体健康,肾气要充足,肾气旺,机能强健,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中医养生的保健知识有哪些

  中医在养生保健领域十分重视脾胃功能,并将脾胃功能简称为“胃气”。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首先,要说冬季如何养生,我们肯定要从《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中找指引,我从《黄帝内经》中悟得一首小诗用来释义养生:养气养血养形神,生长 收藏 和阴阳 ,顺其自然天人合,养生之道顺四时。

  《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认真学习《黄帝内经》,有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就能远离疾病,远离医院。

  然而,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源于中国 传统 文化 ,儒、道、佛、医这四家都强调养生就是要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儒重气,道重精,佛重神,医家重保养和治疗,只有精气神三者合养“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的 方法 有很多,如中医养生、经络养生、食疗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 瑜伽 养生、泡脚养生等等,其道都在《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里有详细介绍。

  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告诉我们: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最后,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命潜伏闭藏的季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较盛,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寒风凛冽,天寒地冻,除了南方的城市,各地会出现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因此,我们应冬气之养藏之道,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冬季天气寒冷,阴气最盛,因此肾与冬气相通应,此时寒邪最易侵袭的就是肾,所以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养气养阴”。冬应肾而养藏,肾是人体生命之源,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的府第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个,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本。此外,肾主水液,主纳气。

  如果一个人的肾气亏损,就会表现为腰膝酸软,易生疾病、易衰老。《医方集解》说:“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因为肾脏是五脏中最后衰老的器官。所以要想身体健康,肾气要充足,肾气旺,机能强健,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保健饮食原则

  定时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保持食量适度。

  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饮水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多甘多暖

  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比如山药、小米、南瓜等食物,都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且可以提高免疫力。

  如果食疗不能快速达到效果,可以配合穴位按摩、体育锻炼等,通经活络,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中医养生运动保健

  按脚趾

  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

  暖肚脐

  每天上床后,双手搓热,将热掌心(劳宫穴)贴在胃和肚脐上,待热度稍减,再顺时针按摩30~40次。

  搓腹部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床上(天气冷时可在被窝内进行),双手掌重叠,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觉热为止。结束后,再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膝关节外侧膝眼下3寸两骨间)。

  敲胆经

  每天在大腿外侧的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上用力敲打,左右各两百下,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时间大约15分钟。这种做法可以刺激胆经,强迫胆汁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功能,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

  揉太冲

中医养生的保健知识有哪些

  中医在养生保健领域十分重视脾胃功能,并将脾胃功能简称为“胃气”。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首先,要说冬季如何养生,我们肯定要从《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中找指引,我从《黄帝内经》中悟得一首小诗用来释义养生:养气养血养形神,生长 收藏 和阴阳 ,顺其自然天人合,养生之道顺四时。

  《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认真学习《黄帝内经》,有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就能远离疾病,远离医院。

  然而,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源于中国 传统 文化 ,儒、道、佛、医这四家都强调养生就是要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儒重气,道重精,佛重神,医家重保养和治疗,只有精气神三者合养“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的 方法 有很多,如中医养生、经络养生、食疗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 瑜伽 养生、泡脚养生等等,其道都在《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里有详细介绍。

  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告诉我们: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最后,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命潜伏闭藏的季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较盛,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寒风凛冽,天寒地冻,除了南方的城市,各地会出现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因此,我们应冬气之养藏之道,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冬季天气寒冷,阴气最盛,因此肾与冬气相通应,此时寒邪最易侵袭的就是肾,所以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养气养阴”。冬应肾而养藏,肾是人体生命之源,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的府第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个,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本。此外,肾主水液,主纳气。

  如果一个人的肾气亏损,就会表现为腰膝酸软,易生疾病、易衰老。《医方集解》说:“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因为肾脏是五脏中最后衰老的器官。所以要想身体健康,肾气要充足,肾气旺,机能强健,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保健饮食原则

  定时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保持食量适度。

  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饮水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多甘多暖

  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比如山药、小米、南瓜等食物,都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且可以提高免疫力。

  如果食疗不能快速达到效果,可以配合穴位按摩、体育锻炼等,通经活络,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中医养生运动保健

  按脚趾

  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

  暖肚脐

  每天上床后,双手搓热,将热掌心(劳宫穴)贴在胃和肚脐上,待热度稍减,再顺时针按摩30~40次。

  搓腹部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床上(天气冷时可在被窝内进行),双手掌重叠,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觉热为止。结束后,再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膝关节外侧膝眼下3寸两骨间)。

  敲胆经

  每天在大腿外侧的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上用力敲打,左右各两百下,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时间大约15分钟。这种做法可以刺激胆经,强迫胆汁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功能,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

  揉太冲

中医养生的保健知识有哪些

  中医在养生保健领域十分重视脾胃功能,并将脾胃功能简称为“胃气”。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首先,要说冬季如何养生,我们肯定要从《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中找指引,我从《黄帝内经》中悟得一首小诗用来释义养生:养气养血养形神,生长 收藏 和阴阳 ,顺其自然天人合,养生之道顺四时。

  《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健康理念——不治已病,治未病,我们认真学习《黄帝内经》,有正确的生活观、生命观,就能远离疾病,远离医院。

  然而,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源于中国 传统 文化 ,儒、道、佛、医这四家都强调养生就是要养人的“三宝”:精、气、神。儒重气,道重精,佛重神,医家重保养和治疗,只有精气神三者合养“天人合一”才是真正的养生。

  养生的 方法 有很多,如中医养生、经络养生、食疗养生、体质养生、四季养生、节气养生、时辰养生、 瑜伽 养生、泡脚养生等等,其道都在《黄帝内经》这部养生宝典里有详细介绍。

  内经第二篇四气调神大论篇告诉我们: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最后,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命潜伏闭藏的季节,草木凋零,蛰虫伏藏,自然界阳气深藏而阴寒之气较盛,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寒风凛冽,天寒地冻,除了南方的城市,各地会出现水结冰,地冻裂的景象。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因此,我们应冬气之养藏之道,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不要扰动体内的阳气。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在五脏之中,肾属阴中之阴,冬季天气寒冷,阴气最盛,因此肾与冬气相通应,此时寒邪最易侵袭的就是肾,所以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养气养阴”。冬应肾而养藏,肾是人体生命之源,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的府第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个,故有“腰为肾之府”之说。肾主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为全身阴阳之根本。此外,肾主水液,主纳气。

  如果一个人的肾气亏损,就会表现为腰膝酸软,易生疾病、易衰老。《医方集解》说:“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也。”请大家记住这句话“肾经决定你的寿命长短”,因为肾脏是五脏中最后衰老的器官。所以要想身体健康,肾气要充足,肾气旺,机能强健,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

   保健饮食原则

  定时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保持食量适度。

  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饮水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多甘多暖

  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比如山药、小米、南瓜等食物,都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且可以提高免疫力。

  如果食疗不能快速达到效果,可以配合穴位按摩、体育锻炼等,通经活络,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

  中医养生运动保健

  按脚趾

  每天顺时针按摩脚趾肚40~80次,重点是第二个脚趾,对缓解胃痛、养胃都很好。

  暖肚脐

  每天上床后,双手搓热,将热掌心(劳宫穴)贴在胃和肚脐上,待热度稍减,再顺时针按摩30~40次。

  搓腹部

  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觉前,仰卧床上(天气冷时可在被窝内进行),双手掌重叠,置于肚脐部位,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觉热为止。结束后,再用手指点按足三里穴(膝关节外侧膝眼下3寸两骨间)。

  敲胆经

  每天在大腿外侧的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上用力敲打,左右各两百下,以每秒大约两下的节奏,才能有效刺激穴位。时间大约15分钟。这种做法可以刺激胆经,强迫胆汁分泌,提升人体的吸收功能,提供人体造血系统所需的充足材料。

  揉太冲

老中医养生菜谱

  中医的食疗养生注重食物的搭配,营养互补、相辅相成。同样从现代营养科学观点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仅不会“相克”,而且还会“相生”。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老中医养生菜谱,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菜谱

  【菜】三色百合

  原料:鲜百合100克、红椒1只、丝瓜50克、姜一块、花生油、盐、味精、白糖、湿生粉少许。

  做法:百合切片、红椒切片、丝瓜切片、生姜切片;烧锅下花生油,放入生姜、百合、红椒、丝瓜、盐同炒至入味;然后调入白糖,用中火炒匀,再用湿生粉打芡,翻炒几下,淋入油出锅即可。

  点评:百合清热解烦躁,润肺,是中秋时节滋补上品,这道菜做法也很简单。

  【粥】黑芝麻粥

  黑芝麻6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水煮成粥。黑芝麻粥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

  【菜】珊瑚藕片

  原料:鲜藕约300克、红椒半个、白糖、白醋、盐适量。

  做法:藕去皮切片,红椒切丝,取少许再切成丁;将白糖、白醋、盐、红椒粒调匀制成糖醋汁。藕片用糖醋汁浸泡入味,约半小时后装盘。

  点评:藕消炎化淤,清热解燥,这道菜是祛秋燥的佳肴。

  【粥】宜喝鲜藕粥

  粳米250克,鲜藕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鲜藕具有清热生津、开胃进食、凉血止血的作用。鲜藕粥适用于肺胃有热、口渴口臭、咳痰咯血、跌打损伤、淤血滞留等病症。

  白、妇女产后乳少等病症。

  【菜】拍黄瓜

  原料:新鲜黄瓜。

  做法:拍的时候把菜刀横放,将黄瓜置于宽大夯实的砧板之上,暴力拍之,砧板上留下瓜汁才达到了效果。

  点评:黄瓜清热去火,清凉爽口。

  【粥】玉米面粥。

  玉米面50克,精盐少许,加水适量,煮成糊粥。玉米面粥具有调中开胃、利尿止淋的作用。适用于食欲不振或因三焦气化不利而引起小便短少(天下养生网),甚至尿道涩通、石淋等病症。

  【菜】水煮基围虾

  原料:基围虾400克、盐少许、葱、姜少许。

  做法:基围虾洗干净,葱、姜切成丝;锅热后放入基围虾,加少许盐,翻炒几下,等虾红透,放下葱、姜翻炒,即可装盘。

  点评:味鲜美,色泽红艳,做法十分简单。

  【粥】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白木耳粥、具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肾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燥咳、气阴两虚等病症。

  推荐:特级银耳、 古田雪耳

  老中医养生茶

  桑菊蚕茧饮

  饮法:菊花3~5朵,干桑叶一小撮,蚕茧两个,开水冲泡后饮用。

  功效:菊花可平肝明目、散风清热,能清肺热、胃火。桑叶味甘苦寒,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桑菊饮是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经典名方,是缓解咳嗽、体热等症的佳品。蚕茧具有助眠作用,还含丝胶蛋白等有益物质,利于滋养皮肤、美容祛斑。

  个人心得:我今年60多岁,皮肤光滑,几乎没有老年斑。每晚喝完此茶后,我都会用泡完的蚕茧沾水按摩脸部,起到润滑、滋润的作用。

  注意事项:四季皆宜,春、秋、冬三季干燥,此茶能清咽润喉;夏季炎热,可解暑热;菊花种类不限,杭菊、贡菊、雪菊皆可;桑叶可到药店买,但最好在每年春天 桑树抽芽时,去野外采些桑叶尖,晒干后收藏备用;如有咽喉不适等症,可增加1~2朵菊花或多放点桑叶;如大便稀溏,就减少1~2朵菊花;老人可加 10~20粒枸杞,能补肝肾、明目,增加保健功效。

  罗仁:广东省名中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教授

  丝瓜茶汤

  饮法:将一根丝瓜去皮、切成薄片,连同一根葱、适量盐放入锅中,煮软后加入5克绿茶,浸泡入味即可。

  功效:丝瓜味甘性凉,有消热化痰、解暑除烦、通便润肤等功效,主治痰喘咳嗽、痔疮便血等症。研究发现,丝瓜含大量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有抗炎、镇痛、利尿作用。绿茶含茶多酚、茶氨酸等,可提神清心、清热解暑。常饮此茶能加速排出尿酸,是痛风患者的辅助药膳。

  注意事项:丝瓜茶汤不宜空腹或饭后立即饮用,贫血患者和经期女性慎用。

  山楂红糖茶

  饮法:山楂8~10枚,洗净、去核、掰碎,用开水冲泡或煮20分钟,加入红糖调匀。

  功效:山楂是常用药材,生山楂善于活血化瘀,炒山楂善于健胃消食,焦山楂善于止血。药理研究表明,山楂有辅助降压的作用,对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益。红糖性温,可益气补血、活血化淤,适合月经不调的女性以及年老体弱者。

  注意事项:过于劳累的白领女性常有痛经、肤色晦暗、颈肩腰腿疼痛等症,适宜常喝。

  胡随瑜:湖南省名中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

  花椒红茶

  饮法:取花椒10粒,与适量红茶一起冲泡。

  功效:花椒味辛性温,能祛湿醒神、温中止痛、除湿止泻。南方潮湿,用些花椒,春夏可祛湿,冬季能御寒。红茶属全发酵茶,有消食提神、清热降火等功效。

  个人心得:我喝的红茶一般是湖南平江老家熏制的,祛湿、驱邪功效俱佳。常饮此茶可明目、醒脑,还能消食、降火、利尿。饮茶还能修心,让我心神宁静,为此我写过一首小诗:“晨起一杯茶,开卷迎朝霞。欲知个中事,躬身侍嫩芽。”

  注意事项:花椒属热性食物,经常上火的人和孕妇忌服。

老中医养生菜谱

  中医的食疗养生注重食物的搭配,营养互补、相辅相成。同样从现代营养科学观点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如果搭配合理,不仅不会“相克”,而且还会“相生”。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老中医养生菜谱,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菜谱

  【菜】三色百合

  原料:鲜百合100克、红椒1只、丝瓜50克、姜一块、花生油、盐、味精、白糖、湿生粉少许。

  做法:百合切片、红椒切片、丝瓜切片、生姜切片;烧锅下花生油,放入生姜、百合、红椒、丝瓜、盐同炒至入味;然后调入白糖,用中火炒匀,再用湿生粉打芡,翻炒几下,淋入油出锅即可。

  点评:百合清热解烦躁,润肺,是中秋时节滋补上品,这道菜做法也很简单。

  【粥】黑芝麻粥

  黑芝麻6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水煮成粥。黑芝麻粥具有润肠通便、益五脏、壮筋骨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

  【菜】珊瑚藕片

  原料:鲜藕约300克、红椒半个、白糖、白醋、盐适量。

  做法:藕去皮切片,红椒切丝,取少许再切成丁;将白糖、白醋、盐、红椒粒调匀制成糖醋汁。藕片用糖醋汁浸泡入味,约半小时后装盘。

  点评:藕消炎化淤,清热解燥,这道菜是祛秋燥的佳肴。

  【粥】宜喝鲜藕粥

  粳米250克,鲜藕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鲜藕具有清热生津、开胃进食、凉血止血的作用。鲜藕粥适用于肺胃有热、口渴口臭、咳痰咯血、跌打损伤、淤血滞留等病症。

  白、妇女产后乳少等病症。

  【菜】拍黄瓜

  原料:新鲜黄瓜。

  做法:拍的时候把菜刀横放,将黄瓜置于宽大夯实的砧板之上,暴力拍之,砧板上留下瓜汁才达到了效果。

  点评:黄瓜清热去火,清凉爽口。

  【粥】玉米面粥。

  玉米面50克,精盐少许,加水适量,煮成糊粥。玉米面粥具有调中开胃、利尿止淋的作用。适用于食欲不振或因三焦气化不利而引起小便短少(天下养生网),甚至尿道涩通、石淋等病症。

  【菜】水煮基围虾

  原料:基围虾400克、盐少许、葱、姜少许。

  做法:基围虾洗干净,葱、姜切成丝;锅热后放入基围虾,加少许盐,翻炒几下,等虾红透,放下葱、姜翻炒,即可装盘。

  点评:味鲜美,色泽红艳,做法十分简单。

  【粥】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白木耳粥、具有润肺止咳、益气补肾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内热燥咳、气阴两虚等病症。

  推荐:特级银耳、 古田雪耳

  老中医养生茶

  桑菊蚕茧饮

  饮法:菊花3~5朵,干桑叶一小撮,蚕茧两个,开水冲泡后饮用。

  功效:菊花可平肝明目、散风清热,能清肺热、胃火。桑叶味甘苦寒,能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桑菊饮是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经典名方,是缓解咳嗽、体热等症的佳品。蚕茧具有助眠作用,还含丝胶蛋白等有益物质,利于滋养皮肤、美容祛斑。

  个人心得:我今年60多岁,皮肤光滑,几乎没有老年斑。每晚喝完此茶后,我都会用泡完的蚕茧沾水按摩脸部,起到润滑、滋润的作用。

  注意事项:四季皆宜,春、秋、冬三季干燥,此茶能清咽润喉;夏季炎热,可解暑热;菊花种类不限,杭菊、贡菊、雪菊皆可;桑叶可到药店买,但最好在每年春天 桑树抽芽时,去野外采些桑叶尖,晒干后收藏备用;如有咽喉不适等症,可增加1~2朵菊花或多放点桑叶;如大便稀溏,就减少1~2朵菊花;老人可加 10~20粒枸杞,能补肝肾、明目,增加保健功效。

  罗仁:广东省名中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教授

  丝瓜茶汤

  饮法:将一根丝瓜去皮、切成薄片,连同一根葱、适量盐放入锅中,煮软后加入5克绿茶,浸泡入味即可。

  功效:丝瓜味甘性凉,有消热化痰、解暑除烦、通便润肤等功效,主治痰喘咳嗽、痔疮便血等症。研究发现,丝瓜含大量维生素、矿物质、木糖胶等,有抗炎、镇痛、利尿作用。绿茶含茶多酚、茶氨酸等,可提神清心、清热解暑。常饮此茶能加速排出尿酸,是痛风患者的辅助药膳。

  注意事项:丝瓜茶汤不宜空腹或饭后立即饮用,贫血患者和经期女性慎用。

  山楂红糖茶

  饮法:山楂8~10枚,洗净、去核、掰碎,用开水冲泡或煮20分钟,加入红糖调匀。

  功效:山楂是常用药材,生山楂善于活血化瘀,炒山楂善于健胃消食,焦山楂善于止血。药理研究表明,山楂有辅助降压的作用,对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益。红糖性温,可益气补血、活血化淤,适合月经不调的女性以及年老体弱者。

  注意事项:过于劳累的白领女性常有痛经、肤色晦暗、颈肩腰腿疼痛等症,适宜常喝。

  胡随瑜:湖南省名中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

  花椒红茶

  饮法:取花椒10粒,与适量红茶一起冲泡。

  功效:花椒味辛性温,能祛湿醒神、温中止痛、除湿止泻。南方潮湿,用些花椒,春夏可祛湿,冬季能御寒。红茶属全发酵茶,有消食提神、清热降火等功效。

  个人心得:我喝的红茶一般是湖南平江老家熏制的,祛湿、驱邪功效俱佳。常饮此茶可明目、醒脑,还能消食、降火、利尿。饮茶还能修心,让我心神宁静,为此我写过一首小诗:“晨起一杯茶,开卷迎朝霞。欲知个中事,躬身侍嫩芽。”

  注意事项:花椒属热性食物,经常上火的人和孕妇忌服。

四季养生的节目简介

《四季养生》培训光盘介绍:
经典有趣的轶闻故事 贴近生活的养生之道
专家认可的医疗验方 简单易学的保健方法
《四季养生》内容取材于中国传统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这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医学典籍,倡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在维护好自身健康的前提下,达到事业、家庭和生活的良性循环。
现代社会的人们,面对紧张的工作,生活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往往疲于奔命,健康与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透支。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令人堪忧的状况呢? 只要拥有一部《四季养生》,也许只需要5分钟内学会一个按摩动作、掌握一种推拿方法,普通民众就好比雇佣了一位学识渊博、临床丰富的保健医生。只要拥有一部《四季养生》,也许一棵葱、一头大蒜、一把野菜,她就会产生奇妙功效。不用多久,人们就会无师自通,成为一名深谙保健之道的健康人士。
5000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蕴藏博大精深的保健养生学说。本部《四季养生》集“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经络学说”的整体观念,“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和简便易行的防治方法为一体,密切联系当今人类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趋向,推出了这部不可多得的、造福民众的健康宝典。千百年的中医实践积淀的理论精华、无数的医学名家承前启后的创造性贡献凝聚成这一前所未有的保健巨著,其权威性、实用性、科学性勿容置疑。
这是一部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健康养生方法的影视百科全书,拥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365集涵盖了日常健康养生的各方面,是国内首部按季节进行自我调理的大型影视佳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但保健知识的缺乏成为他们的一大苦恼,这部《四季养生》应运而生,必将满足期待已久的需求。无论是家庭保健备用,还是赠送给长辈、朋友都是一份惊喜异常的盛礼. 一、滋补强身吃山药 二、反复感冒需详查
三、萝卜榨汁能救急 四、冬春常吃鲜荸荠
五、冬春防治腮腺炎 六、寒天莫忘带暖帽
七、傲视严寒话冬泳 八、感冒途径有几多
九、鼻塞不通怎么办 十、高钾低纳降血压 十一、怎样处理鼻出血一 十二、怎样处理鼻出血二
十三、神经衰弱常保养 十四、黑豆配膳有奇效
十五、体内垃圾要常除 十六、水果菜肴也不错
十七、调整饮食防肠癌 十八、食物纤维有哪些
十九、肠癌食疗营养餐 二十、巧治感冒中耳炎 二十一、天然冰场莫放过 二十二、老人睡眠奥妙多
二十三、盲目补锌不可取 二十四、当心身边电磁波
二十五、老人补钙有误区 二十六、节前扫尘好习俗
二十七、家家户户庆有余一 二十八、家家户户庆有余二
二十九、家家户户庆有余三 三十、家家户户庆有余四
三十一、除夕之夜说饺子 三十二、大年初一话年糕 三十三、吃出东西南北中
三十四、冬春开窗防流脑 三十五、春季养生四原则
三十六、自我保养除肝疾 三十七、大小番茄保肝脏
三十八、祛病养生话泥鳅 三十九、药膳保肝巧安排
四十、验方辅助治肝癌 四十一、日常膳食要平衡 四十二、奇妙融水好饮料
四十三、亲近花卉有选择 四十四、智者不贪杯中物
四十五、若想长寿快戒烟 四十六、元宵佳节闹元宵
四十七、过敏鼻炎可食疗 四十八、绿皮土豆不能吃
四十九、药补没有食补好 五十、雨水湿冷防风湿 五十一、*风湿关节炎
五十二、特效补碘食海带 五十三、哪些疾病能传染
五十四、现代眼病须慎防 五十五、健康家具有标准
五十六、清血解毒木耳菜 五十七、功效奇异葵花子
五十八、痛风到底是啥病 五十九、天然良药洽结核 六十、妊娠期间咋治病 六十一、妇科疾病调饮食
六十二、绝对素食不可取 六十三、宠物带来大遗憾
六十四、惊蛰过后防蜈蚣一 六十五、惊蛰过后防蜈蚣二
六十六、面部按摩葆青春 六十七、家庭美容十验方
六十八、科学减肥不伤身 六十九、调整饮食体清香 七十、预防乳癌调饮食 七十一、求美勿忘保健康
七十二、黄瓜药用知多少 七十三、牛奶强身又护肤
七十四、喜忧参半桶装水 七十五、厨房小事也不小
七十六、早期发现乳腺癌 七十七、简方祛除青春痘
七十八、猪肉滋阴祛虚火 七十九、结石初发吃木耳 八十、冬去春来防甲肝 八十一、度命治病英雄菜
八十二、妇女防癌多吃豆 八十三、每天照镜观病象
八十四、顺利度过更年期一 八十五、顺利度过更年期二
八十六、歇斯底里脏躁病一 八十七、歇斯底里脏躁病二
八十八、指甲头发和胎盘 八十九、有方有法才妥当
九十、高度警惕胆石症 九十一、学鹤学虎练臂力 九十二、“献桃”“扫叶”健腰背
九十三、龙展风姿显身手 九十四、海底捞月功效奇
九十五、清明植树绿人间 九十六、踏青莫忘采荠菜
九十七、手眼同练巧配合 九十八、“吸气”“疗养”强心肺
九十九、“扣手”“探海”强腰肾 百、悠闲自在也练功 百一、震动扣打长寿功(上) 百二、震动扣打长寿功(下)
百三、起床之前十件事 百四、第三状态需调理
百五、乾隆御膳皇姑菜 百六、饭后养生强身宝
百七、岁月悠悠说鲤鱼 百八、采采苤苡作佳肴
百九、苦菜平常不寻常 百十、雨生百谷话谷物
第十二盘--第三十六盘内容略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副教授做客《师说》,主讲的《四季养生》系列节目,结合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指导人们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合理起居饮食,科学调整脏腑器官,寻求阴阳平衡,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讲师: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曲黎敏副教授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大学里主讲“中华文化与《黄帝内经》”、“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同时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循环讲演,她的讲演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每一位受众既能领略中华远古盛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曲黎敏副教授主张从生命之道来解读文化和科学,她认为:中国文化之“道”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才有意义。她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编著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等多部医学专著受到广泛好评。 养生箴言
1、以默养气,以瞑养血,以睡养精,以静养神。
2、名过伤肺,色过伤肾,财过伤肝,食过伤脾,睡过伤心。
3、肺病者宜逃名,肾病者宜戒色,肝病者宜散财,脾病者宜节食,心病者宜减睡。
4、减食以助药,增睡以节耗。舒以养体,缓以却劳。
5、无病时以劳动养阳,有病时以安静养阳。动能生阳,亦能散阳。静能伤阳,亦能敛阳。
6、病有百药不痊者,当静室问心,知因达果,可以无惑。治法宜在忏悔中求之,体力不足,辅以心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云:致心一处,无事不办。治病亦如是。
7、子曰: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言少年人也。少男在卦为艮,阳气在外,阴体未成,最忌阴气感召。是以遇少女则为损,遇长女则为蛊,遇老女则为剥,皆阳损阴伤之象也。当以师友之道导之,使进于学,则遇中男为(开)蒙,遇长男为颐(养),遇老男为大畜(存),皆阳生阴长之象也。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之谓欤?
8、肺病者宜逃名,名人每多言,言多则损肺气;肾病者宜戒色,色鬼每亏精,精亏则损肾气;肝病者宜散财,财主每使气,气盛则损肝气。脾病者宜节食,食客每多纳,纳多则损脾气。心病者宜减睡,睡虫每多眠,眠多则损心气。
9、雨,天气之降也,过降无疏泄之途,则发为涝,在人为水肿,治当温升地气,宜真武汤之属;云,地气之升也,过升无敛降之路,则发为旱,在人为气胀,治宜凉降天气,宜生脉散之类。肿胀关乎阴阳升降,天地交通,宜于根本处求之,不可见肿但言利水,见胀惟知破气也。万病皆当作如是观。 师说《四季养生》各集主要内容:
第一集 养生要则
1.顺其自然
2.健康长寿靠自己
3.养性情、养睡眠、养居处、养房事
4.养生之“五难”
案例:孔子之言、端水杯测试、“亡羊补牢”、保健品、富贵所致三患
第二集 春季养生(上)
1.春天要养生发之机
2.春季几种常见病
3.养睡眠的方法
4.情志特点
5.女子伤春,男子悲秋
6.男人与女人在情志上的区别
案例:流行病、非典的袭击、《四气调神大论》、保健品、富贵所致三患
第三集 春季养生(中)
1.情志不疏引起的病症
2.男性与女性病的表现
3.生活的对治法
4.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观念
5.饮食的问题
6.药物的运用
案例:《诗经》提示、孔子教子、中药--香附、倒茶的讲究、立春的习俗、喝茶
第四集 春季养生(下)
1.如何锻炼身体
2.放风筝的好处
3.老年人的养生方式
4.走进大自然为养生之道
5.古代养生秘诀
案例:放风筝、《怡情小录》、静坐、读书、赏花、爬山、《吕氏春秋》
第五集 夏季养生(上)
1.夏天为养生长之机
2.夏天的天气阳光对身体的影响
3.出汗与疾病的关系
4.皮肤病的产生与治疗
5.古代养生秘诀
案例:谈恋爱、病因、美国人与中国人
第六集 夏季养生(下)
1.夏季的饮食
2.夏天不进补的缘由
3.中国传统的养生秘诀
4.夏季调节心情的方法
案例:树的生存、滋补的吃法、中医提示、燕歌虫名
第七集 秋季养生
1.秋天为养收敛之机
2.秋天会出现病的症状
3.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睡眠
4.秋天的养生要则
5.预防疾病的发生
案例:秋天的节气、“秋刑”、熬夜之害、秋天五味
第八集 冬季养生(上)
1.冬天为养收藏之性
2.冬季养生要则
3.保持人体经脉通畅的方法
4.泡脚的好处
案例:私意的感觉、洗脚与泡脚、按摩
第九集 冬季养生(下)
1.冬季适量的饮酒可以进补
2.饮酒注意要点
3.养护肝脏的诀窍
4.欢度佳节时注意养生问题
案例:吃生鱼片、酒与肝、吃饭
第十集 疾病预防
1.日常养生的基本原则
2.生活中“五劳”的定义
3.生活中“五邪”的定义
4.《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秘诀
案例:如何运动、如何吃、如何做
《从头到脚说健康(精装版)》内容简介:
第一讲 病从何来
第二讲 头发
第三讲 脑
第四讲 高血压 中风
第五讲 情志
第六讲 睡眠
第七讲 做梦
第八讲 五官(上)
第九讲 五官(中)
第十讲 五官(下)
第十一讲 颈椎 两臂 手
第十二讲 两腋 两胁 两肩
第十三讲 皮肤
第十四讲 乳房
第十五讲 五脏六腑(上)
第十六讲 五脏六腑(中)
第十七讲 五脏六腑(下)
第十八讲 女七男八
第十九讲 大小肠 姜葱蒜
第二十讲 * 腰背
第二十一讲 腿 总结

四季养生的节目简介

《四季养生》培训光盘介绍:
经典有趣的轶闻故事 贴近生活的养生之道
专家认可的医疗验方 简单易学的保健方法
《四季养生》内容取材于中国传统中医名著《黄帝内经》,这部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医学典籍,倡导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在维护好自身健康的前提下,达到事业、家庭和生活的良性循环。
现代社会的人们,面对紧张的工作,生活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往往疲于奔命,健康与生命无时无刻不在透支。那么,该如何改变这一令人堪忧的状况呢? 只要拥有一部《四季养生》,也许只需要5分钟内学会一个按摩动作、掌握一种推拿方法,普通民众就好比雇佣了一位学识渊博、临床丰富的保健医生。只要拥有一部《四季养生》,也许一棵葱、一头大蒜、一把野菜,她就会产生奇妙功效。不用多久,人们就会无师自通,成为一名深谙保健之道的健康人士。
5000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蕴藏博大精深的保健养生学说。本部《四季养生》集“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经络学说”的整体观念,“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和简便易行的防治方法为一体,密切联系当今人类的健康状况和疾病趋向,推出了这部不可多得的、造福民众的健康宝典。千百年的中医实践积淀的理论精华、无数的医学名家承前启后的创造性贡献凝聚成这一前所未有的保健巨著,其权威性、实用性、科学性勿容置疑。
这是一部提供全面、系统、科学的健康养生方法的影视百科全书,拥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365集涵盖了日常健康养生的各方面,是国内首部按季节进行自我调理的大型影视佳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但保健知识的缺乏成为他们的一大苦恼,这部《四季养生》应运而生,必将满足期待已久的需求。无论是家庭保健备用,还是赠送给长辈、朋友都是一份惊喜异常的盛礼. 一、滋补强身吃山药 二、反复感冒需详查
三、萝卜榨汁能救急 四、冬春常吃鲜荸荠
五、冬春防治腮腺炎 六、寒天莫忘带暖帽
七、傲视严寒话冬泳 八、感冒途径有几多
九、鼻塞不通怎么办 十、高钾低纳降血压 十一、怎样处理鼻出血一 十二、怎样处理鼻出血二
十三、神经衰弱常保养 十四、黑豆配膳有奇效
十五、体内垃圾要常除 十六、水果菜肴也不错
十七、调整饮食防肠癌 十八、食物纤维有哪些
十九、肠癌食疗营养餐 二十、巧治感冒中耳炎 二十一、天然冰场莫放过 二十二、老人睡眠奥妙多
二十三、盲目补锌不可取 二十四、当心身边电磁波
二十五、老人补钙有误区 二十六、节前扫尘好习俗
二十七、家家户户庆有余一 二十八、家家户户庆有余二
二十九、家家户户庆有余三 三十、家家户户庆有余四
三十一、除夕之夜说饺子 三十二、大年初一话年糕 三十三、吃出东西南北中
三十四、冬春开窗防流脑 三十五、春季养生四原则
三十六、自我保养除肝疾 三十七、大小番茄保肝脏
三十八、祛病养生话泥鳅 三十九、药膳保肝巧安排
四十、验方辅助治肝癌 四十一、日常膳食要平衡 四十二、奇妙融水好饮料
四十三、亲近花卉有选择 四十四、智者不贪杯中物
四十五、若想长寿快戒烟 四十六、元宵佳节闹元宵
四十七、过敏鼻炎可食疗 四十八、绿皮土豆不能吃
四十九、药补没有食补好 五十、雨水湿冷防风湿 五十一、*风湿关节炎
五十二、特效补碘食海带 五十三、哪些疾病能传染
五十四、现代眼病须慎防 五十五、健康家具有标准
五十六、清血解毒木耳菜 五十七、功效奇异葵花子
五十八、痛风到底是啥病 五十九、天然良药洽结核 六十、妊娠期间咋治病 六十一、妇科疾病调饮食
六十二、绝对素食不可取 六十三、宠物带来大遗憾
六十四、惊蛰过后防蜈蚣一 六十五、惊蛰过后防蜈蚣二
六十六、面部按摩葆青春 六十七、家庭美容十验方
六十八、科学减肥不伤身 六十九、调整饮食体清香 七十、预防乳癌调饮食 七十一、求美勿忘保健康
七十二、黄瓜药用知多少 七十三、牛奶强身又护肤
七十四、喜忧参半桶装水 七十五、厨房小事也不小
七十六、早期发现乳腺癌 七十七、简方祛除青春痘
七十八、猪肉滋阴祛虚火 七十九、结石初发吃木耳 八十、冬去春来防甲肝 八十一、度命治病英雄菜
八十二、妇女防癌多吃豆 八十三、每天照镜观病象
八十四、顺利度过更年期一 八十五、顺利度过更年期二
八十六、歇斯底里脏躁病一 八十七、歇斯底里脏躁病二
八十八、指甲头发和胎盘 八十九、有方有法才妥当
九十、高度警惕胆石症 九十一、学鹤学虎练臂力 九十二、“献桃”“扫叶”健腰背
九十三、龙展风姿显身手 九十四、海底捞月功效奇
九十五、清明植树绿人间 九十六、踏青莫忘采荠菜
九十七、手眼同练巧配合 九十八、“吸气”“疗养”强心肺
九十九、“扣手”“探海”强腰肾 百、悠闲自在也练功 百一、震动扣打长寿功(上) 百二、震动扣打长寿功(下)
百三、起床之前十件事 百四、第三状态需调理
百五、乾隆御膳皇姑菜 百六、饭后养生强身宝
百七、岁月悠悠说鲤鱼 百八、采采苤苡作佳肴
百九、苦菜平常不寻常 百十、雨生百谷话谷物
第十二盘--第三十六盘内容略 北京中医药大学曲黎敏副教授做客《师说》,主讲的《四季养生》系列节目,结合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智慧,指导人们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自然规律,合理起居饮食,科学调整脏腑器官,寻求阴阳平衡,实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讲师:曲黎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道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曲黎敏副教授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和传统医学,又兼通西方人类学。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在大学里主讲“中华文化与《黄帝内经》”、“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同时在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高校循环讲演,她的讲演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每一位受众既能领略中华远古盛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
曲黎敏副教授主张从生命之道来解读文化和科学,她认为:中国文化之“道”只有落实到“人”的层面才有意义。她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编著的《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等多部医学专著受到广泛好评。 养生箴言
1、以默养气,以瞑养血,以睡养精,以静养神。
2、名过伤肺,色过伤肾,财过伤肝,食过伤脾,睡过伤心。
3、肺病者宜逃名,肾病者宜戒色,肝病者宜散财,脾病者宜节食,心病者宜减睡。
4、减食以助药,增睡以节耗。舒以养体,缓以却劳。
5、无病时以劳动养阳,有病时以安静养阳。动能生阳,亦能散阳。静能伤阳,亦能敛阳。
6、病有百药不痊者,当静室问心,知因达果,可以无惑。治法宜在忏悔中求之,体力不足,辅以心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云:致心一处,无事不办。治病亦如是。
7、子曰: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言少年人也。少男在卦为艮,阳气在外,阴体未成,最忌阴气感召。是以遇少女则为损,遇长女则为蛊,遇老女则为剥,皆阳损阴伤之象也。当以师友之道导之,使进于学,则遇中男为(开)蒙,遇长男为颐(养),遇老男为大畜(存),皆阳生阴长之象也。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之谓欤?
8、肺病者宜逃名,名人每多言,言多则损肺气;肾病者宜戒色,色鬼每亏精,精亏则损肾气;肝病者宜散财,财主每使气,气盛则损肝气。脾病者宜节食,食客每多纳,纳多则损脾气。心病者宜减睡,睡虫每多眠,眠多则损心气。
9、雨,天气之降也,过降无疏泄之途,则发为涝,在人为水肿,治当温升地气,宜真武汤之属;云,地气之升也,过升无敛降之路,则发为旱,在人为气胀,治宜凉降天气,宜生脉散之类。肿胀关乎阴阳升降,天地交通,宜于根本处求之,不可见肿但言利水,见胀惟知破气也。万病皆当作如是观。 师说《四季养生》各集主要内容:
第一集 养生要则
1.顺其自然
2.健康长寿靠自己
3.养性情、养睡眠、养居处、养房事
4.养生之“五难”
案例:孔子之言、端水杯测试、“亡羊补牢”、保健品、富贵所致三患
第二集 春季养生(上)
1.春天要养生发之机
2.春季几种常见病
3.养睡眠的方法
4.情志特点
5.女子伤春,男子悲秋
6.男人与女人在情志上的区别
案例:流行病、非典的袭击、《四气调神大论》、保健品、富贵所致三患
第三集 春季养生(中)
1.情志不疏引起的病症
2.男性与女性病的表现
3.生活的对治法
4.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观念
5.饮食的问题
6.药物的运用
案例:《诗经》提示、孔子教子、中药--香附、倒茶的讲究、立春的习俗、喝茶
第四集 春季养生(下)
1.如何锻炼身体
2.放风筝的好处
3.老年人的养生方式
4.走进大自然为养生之道
5.古代养生秘诀
案例:放风筝、《怡情小录》、静坐、读书、赏花、爬山、《吕氏春秋》
第五集 夏季养生(上)
1.夏天为养生长之机
2.夏天的天气阳光对身体的影响
3.出汗与疾病的关系
4.皮肤病的产生与治疗
5.古代养生秘诀
案例:谈恋爱、病因、美国人与中国人
第六集 夏季养生(下)
1.夏季的饮食
2.夏天不进补的缘由
3.中国传统的养生秘诀
4.夏季调节心情的方法
案例:树的生存、滋补的吃法、中医提示、燕歌虫名
第七集 秋季养生
1.秋天为养收敛之机
2.秋天会出现病的症状
3.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睡眠
4.秋天的养生要则
5.预防疾病的发生
案例:秋天的节气、“秋刑”、熬夜之害、秋天五味
第八集 冬季养生(上)
1.冬天为养收藏之性
2.冬季养生要则
3.保持人体经脉通畅的方法
4.泡脚的好处
案例:私意的感觉、洗脚与泡脚、按摩
第九集 冬季养生(下)
1.冬季适量的饮酒可以进补
2.饮酒注意要点
3.养护肝脏的诀窍
4.欢度佳节时注意养生问题
案例:吃生鱼片、酒与肝、吃饭
第十集 疾病预防
1.日常养生的基本原则
2.生活中“五劳”的定义
3.生活中“五邪”的定义
4.《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秘诀
案例:如何运动、如何吃、如何做
《从头到脚说健康(精装版)》内容简介:
第一讲 病从何来
第二讲 头发
第三讲 脑
第四讲 高血压 中风
第五讲 情志
第六讲 睡眠
第七讲 做梦
第八讲 五官(上)
第九讲 五官(中)
第十讲 五官(下)
第十一讲 颈椎 两臂 手
第十二讲 两腋 两胁 两肩
第十三讲 皮肤
第十四讲 乳房
第十五讲 五脏六腑(上)
第十六讲 五脏六腑(中)
第十七讲 五脏六腑(下)
第十八讲 女七男八
第十九讲 大小肠 姜葱蒜
第二十讲 * 腰背
第二十一讲 腿 总结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UhNkzayeFsFLJzEbOdCPA

密码:cpbs 

   书名: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作者名:曲黎敏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11
页数:181
内容介绍: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奇异之书。它不像西医书籍那样总在解析生理、病理等专业词汇,它还在帮助我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聆听曲黎敏教授的精彩解读,是一次对自我身体与心灵的全新认知与精心呵护,是一次捕捉天地自然光影流转的美丽旅程。曲教授不是在机械地教我们如何“治疗”疾病,而是像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让我们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如何改掉导致身体衰弱的坏习惯,如何养成符合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惯,掌握十二时辰养生秘诀、四季养生精髓……
作者介绍: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名家论坛》专家。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西方人类学。近年来,曲黎敏不仅在大学里主讲“中医文化”、“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还致力于传统医道的公开推广,经常受邀到各大机构演讲。她的演讲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主要著作有《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等。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UhNkzayeFsFLJzEbOdCPA

密码:cpbs 

   书名: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作者名:曲黎敏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11
页数:181
内容介绍: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奇异之书。它不像西医书籍那样总在解析生理、病理等专业词汇,它还在帮助我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聆听曲黎敏教授的精彩解读,是一次对自我身体与心灵的全新认知与精心呵护,是一次捕捉天地自然光影流转的美丽旅程。曲教授不是在机械地教我们如何“治疗”疾病,而是像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让我们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如何改掉导致身体衰弱的坏习惯,如何养成符合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惯,掌握十二时辰养生秘诀、四季养生精髓……
作者介绍: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名家论坛》专家。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西方人类学。近年来,曲黎敏不仅在大学里主讲“中医文化”、“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还致力于传统医道的公开推广,经常受邀到各大机构演讲。她的演讲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主要著作有《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等。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曲黎敏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UhNkzayeFsFLJzEbOdCPA

密码:cpbs 

   书名:黄帝内经·养生智慧
作者名:曲黎敏
豆瓣评分:7.9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7-11
页数:181
内容介绍: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著名、最古老的中医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奇异之书。它不像西医书籍那样总在解析生理、病理等专业词汇,它还在帮助我们认知日常事物中的玄妙智慧,比如东西南北、春夏秋冬……聆听曲黎敏教授的精彩解读,是一次对自我身体与心灵的全新认知与精心呵护,是一次捕捉天地自然光影流转的美丽旅程。曲教授不是在机械地教我们如何“治疗”疾病,而是像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让我们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如何改掉导致身体衰弱的坏习惯,如何养成符合生命本性的生活习惯,掌握十二时辰养生秘诀、四季养生精髓……
作者介绍:
曲黎敏,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名家论坛》专家。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西方人类学。近年来,曲黎敏不仅在大学里主讲“中医文化”、“周易与中医学”、“道家思想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等课程,还致力于传统医道的公开推广,经常受邀到各大机构演讲。她的演讲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让听众既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玄妙,又能学到切实好用的养生智慧,实现对自身生命切实的人文关怀……主要著作有《中医与传统文化》、《中华养生智慧》、《易学气功养生》等。    

制定一个传统养生练习方法,并详细说明其作用

自古以来,我国养生健身的理论与实践,就有其丰富的内容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保健康复、防病治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养生健身的哲学和中医学等较完整的理论。传统的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我们不仅需要继承,而且需要开发,并不断的发展。 一、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发展养生一词,即护养(也有的称养护)、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与古代人们追求长寿的思想有关。关于长寿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有关商周史料的典籍《尚书》。《尚书·洪范》中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修命。”其中“寿”“康宁”“考修命”都是关于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也影响到养生的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的影响较大,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修其天命”的思想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了养生主张动和静的不同思想的争论。如苟子《天论篇》主张“养备而时动,则天不能病”;而《庄子·在剧》中却提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之说。前者主张要保养身体,就要经常运动,而后者则认为“静以养生”。战国时期,出现了“吹向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术,从身体外形的锻炼,发展到“呼吸吐纳”的行气配合独特的健身方法,即气功。 养生术。秦汉至隋唐佛家和道家的养生术流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相信“炼丹术”和“神仙术”,热衷于“仙丹妙法”,使中国的养生术走了一段弯路。但是,即使在这一时期我国民间的养生术仍不间断地向前发展。例如,东汉末期的名医华伦,他精于医术,擅长外科手术,创编了以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为素材的“五禽戏”,这是对“导引”术的发展,是一套流传至今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医疗体操。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提出了养生要身心并重,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理生活,以求身心健康和长寿。孙思邈介绍了“天竺国的按摩法”(婆罗门十八势),这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操,今天我们练习的气功*,其中有的就是源于他的有关著作。宋代由于程朱理学的泛滥,重文轻武,“主静鄙动”在部分人中有所发展,但民间流传的导引养生仍不断创新与发展,此间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法“八段锦”得到了完善与提高。明清时代,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术,有关的健身术和*著作颇多,养生的理论也逐渐完整,实践的实效性很强。例如,这时的八段锦强调“静思”、“集神”以及行气(呼吸吐纳)等要求。特别是明末流传于清代的易筋经练*,提出“内壮神勇”(即内脏器官的锻炼与坚实)与“外壮神勇”(即运动系统的锻炼与强壮),这近乎要求人的身体要全面发展。二、我国传统的养生基础理论知识 (一)天人合一理论 天人合一论是传统养生中顺应自然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中国养生家将人体养生活动置于一个大的系统环境中去考虑和认识,按自然法则的规律来养护生命,从而构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体内环境系统与外部客观自然环境系统是统一的。《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是受天地之间的变化规律支配的,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到人体生理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养生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利用自然变化的规律来进行养生实践活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人天观不只是“顺天”、“顺乎自然”,而是用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关系,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 的思想,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和长寿。 (二)形神共养理论形,指形体。神,指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形神共养既要注重形体的养护,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整。使形体康健,精神健旺,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稳发展。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神和形是构*体生命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形是神之宅,而神为形之主。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不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附,神与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魏末晋初的著名养生家城康说:“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神的生机旺盛,是建立在形体健康的基础上的,所以,欲养神,必先养形。另一方面,神的昌盛与否,也直接影响形的盛衰存亡,《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在《神灭论》中说:“形神相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形神共养是延年益寿的主要手段。 (三)阴阳协调理论《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认为生命现象是由阴阳构成的。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单独存在。在人体阴阳的消长运动中,对立双方,总是保持动态的相对平稳,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阴阳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转化,互相制约的。如果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即产生由阴转阳或由阳转阴的变化,人体的生理活动,就会出现紊乱,引起疾病。养生,就是企图使阴阳保持和恢复平衡、协调。 (四)整体观理论中国传统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互相联系的整体。人体各个系统、器官是有机联系的,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护内环境的统一性和稳定性。若脏腑发生变化,就可以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并反映于体表。反之,体表组织器官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体内所属的脏腑。人体是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我国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从整体观出发,主张促进人体整体的平衡和稳定,主张“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注重整体性和防衰保健措施。三、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在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大量论述。如《黄帝内经》中就有关饮食、起居、劳作、房事、情态的调摄;呼吸、导引、按摩的方法,以及药物、针灸的使用等记载。概括起来讲,传统的养生方法主要有:气功养生、太极拳健身、导引、按摩保健等。现仅就气功养生作简要介绍。 气功养生。气功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气功流派很多,方法各异,但无论哪种*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通过气功练习充分发挥练功者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对身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调整,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我国气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锻炼为主要形式,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目的的健身气功和由医者向患者实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气功医疗两大类。气功的练功过程主要由练功姿势、练意和练气三个环节组成。 (一)练功姿势。分为动功和静功两类,凡具有形体运动的统称为动功。保持静态姿势的称静功。动功多是外动而内静,动中求静。静功则是外静而内动,强调意和气的锻炼。具体可分为行、立、坐、卧四种姿势。总的要求是全身放松,呼吸协调,动作柔和圆滑,以感到舒适、愉快、轻松为宜。 (二)练意。又称意守和调心。是指练功时,通过意念活动的锻炼,影响生理机能活动的一种方法。其要领是排除杂念,达到“人静”状态(即似睡非睡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大脑皮层的主动内抑制过程,是大脑的一种特殊休息形式。因此,“人静”的深浅是练功的关键,也是自我*的集中体现,一般来说,人静的状态越深,练功的效果也越好。 (三)练气。又称为调息和气息。是指练功时的呼吸,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环节之一。练气可以增加肺活量,促进气体代谢和血液循环。也可以“按摩”内脏,促进消化和吸收,从而起到保健强身的作用。练气包括呼吸锻炼和内气锻炼两种。呼吸锻炼是指练功时,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逐渐把呼吸练得柔和、细缓、均匀、深长,从而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内气锻炼是指在练功过程中,在特定状态*内产生的一种“气”的感觉。 科学地进行气功锻炼对强身健体具有积极的作用。对高中学生而言,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练功,不可盲目锻炼,以免出现偏差。

制定一个传统养生练习方法,并详细说明其作用

自古以来,我国养生健身的理论与实践,就有其丰富的内容和优秀的文化传统。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保健康复、防病治病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养生健身的哲学和中医学等较完整的理论。传统的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我们不仅需要继承,而且需要开发,并不断的发展。 一、我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产生发展养生一词,即护养(也有的称养护)、保养身体,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我国传统的养生思想,与古代人们追求长寿的思想有关。关于长寿一词的记载,最早见于有关商周史料的典籍《尚书》。《尚书·洪范》中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日修好德,五日考修命。”其中“寿”“康宁”“考修命”都是关于对健康长寿的要求。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也影响到养生的理论,特别是《黄帝内经》的影响较大,如“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修其天命”的思想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了养生主张动和静的不同思想的争论。如苟子《天论篇》主张“养备而时动,则天不能病”;而《庄子·在剧》中却提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之说。前者主张要保养身体,就要经常运动,而后者则认为“静以养生”。战国时期,出现了“吹向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的“导引”术,从身体外形的锻炼,发展到“呼吸吐纳”的行气配合独特的健身方法,即气功。 养生术。秦汉至隋唐佛家和道家的养生术流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相信“炼丹术”和“神仙术”,热衷于“仙丹妙法”,使中国的养生术走了一段弯路。但是,即使在这一时期我国民间的养生术仍不间断地向前发展。例如,东汉末期的名医华伦,他精于医术,擅长外科手术,创编了以虎、鹿、熊、猿、鸟的动作为素材的“五禽戏”,这是对“导引”术的发展,是一套流传至今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医疗体操。唐代的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提出了养生要身心并重,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理生活,以求身心健康和长寿。孙思邈介绍了“天竺国的按摩法”(婆罗门十八势),这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操,今天我们练习的气功*,其中有的就是源于他的有关著作。宋代由于程朱理学的泛滥,重文轻武,“主静鄙动”在部分人中有所发展,但民间流传的导引养生仍不断创新与发展,此间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法“八段锦”得到了完善与提高。明清时代,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术,有关的健身术和*著作颇多,养生的理论也逐渐完整,实践的实效性很强。例如,这时的八段锦强调“静思”、“集神”以及行气(呼吸吐纳)等要求。特别是明末流传于清代的易筋经练*,提出“内壮神勇”(即内脏器官的锻炼与坚实)与“外壮神勇”(即运动系统的锻炼与强壮),这近乎要求人的身体要全面发展。二、我国传统的养生基础理论知识 (一)天人合一理论 天人合一论是传统养生中顺应自然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中国养生家将人体养生活动置于一个大的系统环境中去考虑和认识,按自然法则的规律来养护生命,从而构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体内环境系统与外部客观自然环境系统是统一的。《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人是受天地之间的变化规律支配的,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影响到人体生理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故养生者必谨奉天时也。”养生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利用自然变化的规律来进行养生实践活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中国传统养生思想的人天观不只是“顺天”、“顺乎自然”,而是用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命与自然规律的关系,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 的思想,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主动进取的精神去探索和追求人类的健康和长寿。 (二)形神共养理论形,指形体。神,指人体的精神思维活动。形神共养既要注重形体的养护,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整。使形体康健,精神健旺,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稳发展。中国传统养生学认为:神和形是构*体生命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形是神之宅,而神为形之主。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不可不先养此形以为神明之宅。”无神则形不可活,无形则神无所附,神与形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魏末晋初的著名养生家城康说:“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神的生机旺盛,是建立在形体健康的基础上的,所以,欲养神,必先养形。另一方面,神的昌盛与否,也直接影响形的盛衰存亡,《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南北朝时期的范缜在《神灭论》中说:“形神相即”,“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主要保证,形神共养是延年益寿的主要手段。 (三)阴阳协调理论《黄帝内经》指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认为生命现象是由阴阳构成的。在人的生命活动中,阴阳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单独存在。在人体阴阳的消长运动中,对立双方,总是保持动态的相对平稳,从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阴阳两个方面又是相互转化,互相制约的。如果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即产生由阴转阳或由阳转阴的变化,人体的生理活动,就会出现紊乱,引起疾病。养生,就是企图使阴阳保持和恢复平衡、协调。 (四)整体观理论中国传统医学把人体看成是一个以脏腑为核心,以经络互相联系的整体。人体各个系统、器官是有机联系的,脏腑之间相互依赖,以维护内环境的统一性和稳定性。若脏腑发生变化,就可以通过经络,互相影响,并反映于体表。反之,体表组织器官有病,也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体内所属的脏腑。人体是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我国历代养生家都十分重视从整体观出发,主张促进人体整体的平衡和稳定,主张“治病求本”,“未病先防”,注重整体性和防衰保健措施。三、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在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大量论述。如《黄帝内经》中就有关饮食、起居、劳作、房事、情态的调摄;呼吸、导引、按摩的方法,以及药物、针灸的使用等记载。概括起来讲,传统的养生方法主要有:气功养生、太极拳健身、导引、按摩保健等。现仅就气功养生作简要介绍。 气功养生。气功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气功流派很多,方法各异,但无论哪种*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通过气功练习充分发挥练功者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对身心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调整,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我国气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自我锻炼为主要形式,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目的的健身气功和由医者向患者实施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气功医疗两大类。气功的练功过程主要由练功姿势、练意和练气三个环节组成。 (一)练功姿势。分为动功和静功两类,凡具有形体运动的统称为动功。保持静态姿势的称静功。动功多是外动而内静,动中求静。静功则是外静而内动,强调意和气的锻炼。具体可分为行、立、坐、卧四种姿势。总的要求是全身放松,呼吸协调,动作柔和圆滑,以感到舒适、愉快、轻松为宜。 (二)练意。又称意守和调心。是指练功时,通过意念活动的锻炼,影响生理机能活动的一种方法。其要领是排除杂念,达到“人静”状态(即似睡非睡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大脑皮层的主动内抑制过程,是大脑的一种特殊休息形式。因此,“人静”的深浅是练功的关键,也是自我*的集中体现,一般来说,人静的状态越深,练功的效果也越好。 (三)练气。又称为调息和气息。是指练功时的呼吸,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环节之一。练气可以增加肺活量,促进气体代谢和血液循环。也可以“按摩”内脏,促进消化和吸收,从而起到保健强身的作用。练气包括呼吸锻炼和内气锻炼两种。呼吸锻炼是指练功时,改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改浅呼吸为深呼吸,逐渐把呼吸练得柔和、细缓、均匀、深长,从而练成自发的丹田呼吸。内气锻炼是指在练功过程中,在特定状态*内产生的一种“气”的感觉。 科学地进行气功锻炼对强身健体具有积极的作用。对高中学生而言,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练功,不可盲目锻炼,以免出现偏差。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绍南文化的中医养生启蒙

简介:《中医养生启蒙》是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绍南文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