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医养生六个特点口诀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3 09:09:07
文档

中医养生六个特点口诀

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推荐度:
导读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

  中医养生是长寿保健的一个基本,那么要如何养生才能长寿呢?这些顺口溜口诀可能可以帮助到你。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经典篇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汗水没落,冷水莫浇。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男不离韭,女不离藕。青红萝卜,生克熟补。食不过饱,饱不急卧。

  3.养生在动,养心在静。心不清净,思虑妄生。心神安宁,病从何生。闭目养神,静心益智。

  4.药补食补,莫忘心补。以财为草,以身为宝。烟熏火燎,不吃为好。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5.臭鱼烂虾,索命冤家。食服常温,一体皆春。冷勿冰齿,热勿灼唇。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6.多食果菜,少食肉类。饮食有节,起居有时。头部宜冷,足部宜热。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7.养生在勤,养心在静。

  8.人到老年,必须锻练,散步慢跑,练拳舞剑;莫怕严寒,清扫庭院,绘画添趣,心胸广宽;

  9.闻鸡起舞,床不可贪,种花养鸟,习书览篇;奕棋唱戏,房事莫贪,私事勿念,便宜勿占;

  10.活动身体,贵在经常,心情舒畅,长寿健康;遇事勿怒,劳勿过偏,茶水勿浓,学习勿念;

  11.饮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饭勿语,切勿吸烟;低盐低糖,勿食太咸,少吃脂肪,饭莫过量;

  12.每日三餐,调剂适当,蔬菜水果,多吃无防;按时入睡,定时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13.饮酒勿过,名利勿钻,闲气勿生,胸怀要宽。

  14.心无病,防为早,心里健康身体好;心平衡,要知晓,情绪稳定疾病少;

  15.练身体,动与静,弹性生活健心妙;要食养,八分饱,脏腑轻松自疏导;

  16.人生气,易衰老,适当宣泄人欢笑;品书画,溪边钓,选择爱好自由挑;

  17.动脑筋,不疲劳,思睡养心少热闹;有规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协调;

  18.常搓手,可健脑,防止冻疮和感冒。

  19.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20.睡前洗脚,胜吃补药。晚上开窗,一觉都香。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21.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22.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23.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24.枕头不选对,越睡人越累。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

  25.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精选篇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最新篇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注意。

  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外爬。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

  中医养生是长寿保健的一个基本,那么要如何养生才能长寿呢?这些顺口溜口诀可能可以帮助到你。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欢迎大家阅读。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经典篇

  1.饱不洗头,饿不洗澡。冷水洗脸,美容保健。汗水没落,冷水莫浇。温水刷牙,防敏固齿。

  2.吃米带糠,吃菜带帮。男不离韭,女不离藕。青红萝卜,生克熟补。食不过饱,饱不急卧。

  3.养生在动,养心在静。心不清净,思虑妄生。心神安宁,病从何生。闭目养神,静心益智。

  4.药补食补,莫忘心补。以财为草,以身为宝。烟熏火燎,不吃为好。油炸腌泡,少吃为妙。

  5.臭鱼烂虾,索命冤家。食服常温,一体皆春。冷勿冰齿,热勿灼唇。物熟始食,水沸始饮。

  6.多食果菜,少食肉类。饮食有节,起居有时。头部宜冷,足部宜热。知足常乐,无求常安。

  7.养生在勤,养心在静。

  8.人到老年,必须锻练,散步慢跑,练拳舞剑;莫怕严寒,清扫庭院,绘画添趣,心胸广宽;

  9.闻鸡起舞,床不可贪,种花养鸟,习书览篇;奕棋唱戏,房事莫贪,私事勿念,便宜勿占;

  10.活动身体,贵在经常,心情舒畅,长寿健康;遇事勿怒,劳勿过偏,茶水勿浓,学习勿念;

  11.饮食勿暴,少吃晚餐,吃饭勿语,切勿吸烟;低盐低糖,勿食太咸,少吃脂肪,饭莫过量;

  12.每日三餐,调剂适当,蔬菜水果,多吃无防;按时入睡,定时起床,起身要慢,勿急勿慌;

  13.饮酒勿过,名利勿钻,闲气勿生,胸怀要宽。

  14.心无病,防为早,心里健康身体好;心平衡,要知晓,情绪稳定疾病少;

  15.练身体,动与静,弹性生活健心妙;要食养,八分饱,脏腑轻松自疏导;

  16.人生气,易衰老,适当宣泄人欢笑;品书画,溪边钓,选择爱好自由挑;

  17.动脑筋,不疲劳,思睡养心少热闹;有规律,健身好,正常生活要协调;

  18.常搓手,可健脑,防止冻疮和感冒。

  19.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白天多动,夜里少梦。

  20.睡前洗脚,胜吃补药。晚上开窗,一觉都香。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21.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夜里磨牙,肚里虫爬。

  22.一天吃一头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23.三天吃一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24.枕头不选对,越睡人越累。先睡心,后睡人,睡觉睡出大美人。

  25.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精选篇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中医养生顺口溜口诀最新篇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注意。

  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

  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

  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饮了空腹茶,疾病身外爬。

  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

  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中医养生口诀

  现在的社会,不管是什么病都会有出现,这跟我们平常所吃的食品,喝的水,呼吸的空气等等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现在的人对以养生还是比较关注的,因为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活着的意义。那么,跟随我一起来看看中医养生口诀,让你养生简单又易懂。

   中医养生口诀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朝暮叩齿三百多,七老八十牙不落。

  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中医养生智慧:古人养生“九”口诀

  “一德”养生法: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明确提出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之最高准则。

  “二字”养生法: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就是说,一个人对世界万物要有“安”“和”心态,以达到物我两相宜之养生境界。

  “三戒”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指养生非一朝一夕,乃贯穿于人的一生,要行为检点,了解得失。

  “四法”养生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提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即从保健的角度说,养生要遵从自然规律,并克服不良心态。

  “五知”养生法:宋代名人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五知”养生,勿要使“七情六欲”宣泄。

  “六节”养生法:明代医学家汪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养生重在养身,养身即养好人的“精、气、神”。

  “七食”养生法: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饮食得当,肌体调理,是养生的重要保障。

  “八乐”养生法:石成金认为人生之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高尚、适宜的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养生方法。

  “九思”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思无邪,养正气,养正气,乃养生之精神。

中医养生口诀

  现在的社会,不管是什么病都会有出现,这跟我们平常所吃的食品,喝的水,呼吸的空气等等都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现在的人对以养生还是比较关注的,因为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没有活着的意义。那么,跟随我一起来看看中医养生口诀,让你养生简单又易懂。

   中医养生口诀

  头为精明之府,日梳五百把病除。

  脚底为第二心脏,常搓涌泉益健康。

  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疗疾又延年。

  朝暮叩齿三百多,七老八十牙不落。

  随手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

  人之肾气通于耳,扯拉搓揉健身体。

  消疲健美伸懒腰,血运畅通最为高。

  安心静坐延年寿,调身调息加调神。

   中医养生智慧:古人养生“九”口诀

  “一德”养生法: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者可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明确提出要把道德修养、品德仁爱作为养生之最高准则。

  “二字”养生法: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养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就是说,一个人对世界万物要有“安”“和”心态,以达到物我两相宜之养生境界。

  “三戒”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意指养生非一朝一夕,乃贯穿于人的一生,要行为检点,了解得失。

  “四法”养生法: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提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即从保健的角度说,养生要遵从自然规律,并克服不良心态。

  “五知”养生法:宋代名人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五知”养生,勿要使“七情六欲”宣泄。

  “六节”养生法:明代医学家汪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养生重在养身,养身即养好人的“精、气、神”。

  “七食”养生法: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饮食得当,肌体调理,是养生的重要保障。

  “八乐”养生法:石成金认为人生之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高尚、适宜的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养生方法。

  “九思”养生法: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思无邪,养正气,养正气,乃养生之精神。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平常,但是中医养生却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该如何进行。下面我给大家提供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希望对你有用!
  四季养生口诀
  1、四时养生小口诀

  晨起一杯温开水,舒舒服服通肠胃;

  上午冰糖炖雪梨,幸福永伴不费力;

  中午来碗绿豆汤,清热解毒保健康;

  清凉西瓜桌上摆,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克口诀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
  书中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面板,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百话注解:

  春天3个月,草木发芽,天地一派生机,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缓步而行,披散头发,舒展形体,使意志顺应春生之气而舒畅条达,而不要损害、克伐它。要顺应春天的生养法则,违背这个法则,就要伤及肝气,生长之气不足,到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3个月,是万物繁盛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不断相交,植物开花结果。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适应夏天的阳光,让精神充实饱满,并使腠理宣通,卫气疏泄,使人心舒畅向外,如同所喜欢的东西在外界。这是与夏季相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心气。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供给秋天收养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秋天3个月,是万物成实的季节。此时天高气爽,西风渐起,地气清肃明朗,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闻鸡起床,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从而使得肺气清平。这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方法,如果与之相违背,肺气则会受伤,到了冬天就会变生腹泻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给冬季闭藏的精气就少了。

  冬季3个月,是万物潜伏的季节。此时水结成冰,地冻开裂,这时节,人们不要扰乱阳气,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阳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态,还要避免寒气侵袭,保持温暖,但不要过热而致面板开泄出汗,以致阳气频繁耗伤。这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蓄的道理,若违背这一原则,就会伤及肾气,到了春天,就会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供给春季发生的精气也就少了。

  白话翻译出来的部分,相信大家也知道了《皇帝内经》一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主张的养生观念,身体以养为主,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意思就是主张疾病的预防。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说的预防大于治疗的意思。
  四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中医重视人体环境

  人患感冒,发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化验血液也好,按西医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使人患病,这恐怕是现代医院首先要查的。从上世纪40年代到现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研究出了7000多种抗生素,但是今天在临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过几十种。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现代医学面临困惑。而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中医治病靠的是草根、树皮,现在用的药方大多是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方子。两千年前的中药方还有效,中医解决的是人体的内在环境,是依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养生要顺应四时

  养生首先要顺应四时,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记载。中医认为要研究四季与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人活在气交之中,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则,完成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这是中医学特有的一面。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要顺应四时,如果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规律养生,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中医把许多致病因素、异常气候等叫做虚邪贼风,这些都会导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调开得太凉,冬天暖气烧得过热,这些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为,中医认为冬天气血是潜藏的,如果太热,令气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温病。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认为,人的气血执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而五脏又对应四季。春季易肝阴不足,产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闷、气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气血应该潜藏于内。所以说肝、心、肺、肾这四个脏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季进补,春宜养肝

  春天时,气血从内向外调动,此时应该注意养肝,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女性以肝为先天,以血为主,乌鸡白凤丸更多地是使用在女性身上。可是春天时气血达表,无论男女都会出现肝血不足的状况。如果男士每天早上吃一粒乌鸡白凤丸,就会觉得不疲劳了,春困的感觉也消失了;到了夏天,天气闷热,阳气不足,会出现胸闷、气短、汗多等症状,此时中老年朋友应该喝一点生脉饮,生脉饮里面就三味药,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有助于滋养心气;而秋天应吃点秋梨膏,梨有润肺、止咳作用,可入肺经,它可以有助于气血从外向内走;到了冬天时,气血都到里面去了,这时应注重补肾,过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黄丸来补肾。中青年女性还应补血,可吃一点阿胶、大枣、冰糖、核桃仁做成的膏。吃了这些富有营养的东西,通过在身体内的充分运化,就能达到四季养生的目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医认为,人的气血执行与五脏是直接相关的。春天时,气血从里往外流,里面的气血相对不足。这时,很多人会有肝气、肝血不足的情况,常常感到失眠、春困。这时,我们应注意养肝。无论男女,最好服用些乌鸡白凤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子,疗效经过上百年的实践检验。女性以肝为先天,养血为主,服用此药自然不在话下。但不要以为这只是妇科圣药,男性也会在春天存在肝血相对不足的情况。有此证之男士,可每天早上适量服用。到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去了。天气特别热,汗出得特别多,你往往会感到气短、胸闷,这是因为夏气影响了你的心气。我建议多喝点生脉饮人参100克,麦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尤其是中老年人。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的方药。其中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总体效果有助滋养心气,抵御暑热。秋天则是气血由外往里走的季节。秋气与肺气相通。这时,可吃点秋梨膏精选白梨,配合其他润肺生津的药物,加蜂蜜、红枣等佐料制成。梨有润肺、止渴作用,可入肺经,有助气血速降,帮助人们把气血吸纳回体内。冬天户外大雪飘飘,人体气血都藏起来了,正是补养的好时机。冬天重在补肾,男性以精气为主,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服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女性更年期前重在补血,可服用阿胶、大枣、核桃仁,用冰糖把三者做成膏剂服用;更年期后,可服用六味地黄丸。中医称这种养生方法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在身体功能正常情况下的滋补方法。若是感冒了,或患了其他病,则应先治疗原发疾病。

1.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

2.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篇

3.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4.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5.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6.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吃什么

7.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_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在我们看来是多么的平常,但是中医养生却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该如何进行。下面我给大家提供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希望对你有用!
  四季养生口诀
  1、四时养生小口诀

  晨起一杯温开水,舒舒服服通肠胃;

  上午冰糖炖雪梨,幸福永伴不费力;

  中午来碗绿豆汤,清热解毒保健康;

  清凉西瓜桌上摆,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克口诀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强金得水,方挫其锋。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为砍折。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变。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济。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强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见销熔。

  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缩;强水得木,方泄其势。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灭。

  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变;强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为淤塞。

  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栋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强木得火,方化其顽。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为倾陷。

  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缩。
  黄帝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
  书中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12,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面板,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百话注解:

  春天3个月,草木发芽,天地一派生机,万物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缓步而行,披散头发,舒展形体,使意志顺应春生之气而舒畅条达,而不要损害、克伐它。要顺应春天的生养法则,违背这个法则,就要伤及肝气,生长之气不足,到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3个月,是万物繁盛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不断相交,植物开花结果。此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适应夏天的阳光,让精神充实饱满,并使腠理宣通,卫气疏泄,使人心舒畅向外,如同所喜欢的东西在外界。这是与夏季相应的保养“长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心气。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供给秋天收养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会得重病。

  秋天3个月,是万物成实的季节。此时天高气爽,西风渐起,地气清肃明朗,此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闻鸡起床,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从而使得肺气清平。这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方法,如果与之相违背,肺气则会受伤,到了冬天就会变生腹泻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给冬季闭藏的精气就少了。

  冬季3个月,是万物潜伏的季节。此时水结成冰,地冻开裂,这时节,人们不要扰乱阳气,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阳升起后而起床,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态,还要避免寒气侵袭,保持温暖,但不要过热而致面板开泄出汗,以致阳气频繁耗伤。这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蓄的道理,若违背这一原则,就会伤及肾气,到了春天,就会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供给春季发生的精气也就少了。

  白话翻译出来的部分,相信大家也知道了《皇帝内经》一书中的主要内容和主张的养生观念,身体以养为主,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意思就是主张疾病的预防。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说的预防大于治疗的意思。
  四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中医重视人体环境

  人患感冒,发烧咳嗽了要到医院去,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我们知道,到医院查体温也好,测血压也好,化验血液也好,按西医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么细菌和病毒使人患病,这恐怕是现代医院首先要查的。从上世纪40年代到现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研究出了7000多种抗生素,但是今天在临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过几十种。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现代医学面临困惑。而中医是怎么治病的呢?中医治病靠的是草根、树皮,现在用的药方大多是使用了两千多年的方子。两千年前的中药方还有效,中医解决的是人体的内在环境,是依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

  养生要顺应四时

  养生首先要顺应四时,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记载。中医认为要研究四季与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人活在气交之中,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根据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则,完成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这是中医学特有的一面。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要顺应四时,如果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规律养生,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中医把许多致病因素、异常气候等叫做虚邪贼风,这些都会导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调开得太凉,冬天暖气烧得过热,这些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因为,中医认为冬天气血是潜藏的,如果太热,令气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温病。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认为,人的气血执行状态和五脏是直接相关的,而五脏又对应四季。春季易肝阴不足,产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闷、气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干咳、少痰;到了冬季,气血应该潜藏于内。所以说肝、心、肺、肾这四个脏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养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季进补,春宜养肝

  春天时,气血从内向外调动,此时应该注意养肝,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女性以肝为先天,以血为主,乌鸡白凤丸更多地是使用在女性身上。可是春天时气血达表,无论男女都会出现肝血不足的状况。如果男士每天早上吃一粒乌鸡白凤丸,就会觉得不疲劳了,春困的感觉也消失了;到了夏天,天气闷热,阳气不足,会出现胸闷、气短、汗多等症状,此时中老年朋友应该喝一点生脉饮,生脉饮里面就三味药,人参、麦冬、五味子,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有助于滋养心气;而秋天应吃点秋梨膏,梨有润肺、止咳作用,可入肺经,它可以有助于气血从外向内走;到了冬天时,气血都到里面去了,这时应注重补肾,过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黄丸来补肾。中青年女性还应补血,可吃一点阿胶、大枣、冰糖、核桃仁做成的膏。吃了这些富有营养的东西,通过在身体内的充分运化,就能达到四季养生的目的。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中医认为,人的气血执行与五脏是直接相关的。春天时,气血从里往外流,里面的气血相对不足。这时,很多人会有肝气、肝血不足的情况,常常感到失眠、春困。这时,我们应注意养肝。无论男女,最好服用些乌鸡白凤丸。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子,疗效经过上百年的实践检验。女性以肝为先天,养血为主,服用此药自然不在话下。但不要以为这只是妇科圣药,男性也会在春天存在肝血相对不足的情况。有此证之男士,可每天早上适量服用。到了夏天,人的气血都到外面去了。天气特别热,汗出得特别多,你往往会感到气短、胸闷,这是因为夏气影响了你的心气。我建议多喝点生脉饮人参100克,麦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尤其是中老年人。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的方药。其中人参补气,麦冬清肺热,五味子收敛心气,总体效果有助滋养心气,抵御暑热。秋天则是气血由外往里走的季节。秋气与肺气相通。这时,可吃点秋梨膏精选白梨,配合其他润肺生津的药物,加蜂蜜、红枣等佐料制成。梨有润肺、止渴作用,可入肺经,有助气血速降,帮助人们把气血吸纳回体内。冬天户外大雪飘飘,人体气血都藏起来了,正是补养的好时机。冬天重在补肾,男性以精气为主,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服用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女性更年期前重在补血,可服用阿胶、大枣、核桃仁,用冰糖把三者做成膏剂服用;更年期后,可服用六味地黄丸。中医称这种养生方法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在身体功能正常情况下的滋补方法。若是感冒了,或患了其他病,则应先治疗原发疾病。

1.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

2.黄帝内经四季养生篇

3.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4.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原文

5.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6.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吃什么

7.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智慧

中医养生学的六个基本特点

中医养生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它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理论等,对传统的养生学说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得中医养生学更加具备科学性、实用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学的六个基本特点,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1、以养气为要。

气是中国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养气。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化生的,因此养生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保养人体之气,以保养正气为本。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2、强调治未病。

“未病”是指可能发生的疾病或可能出现的继发症。《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的原则。所谓治未病,简言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当未病之时,采取 措施 防止疾病的发生;而在既病之后,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展、传变、恶化。由此可见,从治未病的第一方面意义看,它与养生学的内容相一致。从第二方面的意义看,如果患者自觉的或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药疗、食疗或起居、气功、 体操 等 方法 防止疾病发展,促进恢复,那也是养生行为。张仲景的“养慎”说就是治未病思想。《金匮要略》第一篇就提出这种思想。养慎的核心就是外避六淫,内养正气。“治未病”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学家所重视。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3、重视厚德养生。

中医养生学强调道德修养对于养生长寿的重要性。德高者寿高,这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论语·雍也》及《孔记·中庸》中均记载孔子关于仁者寿的观点,认为仁慈的人,有爱心、心地善良的人,能享长寿。老子把慈善、节俭和不为天下先,视为人生三件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重视道德修养。庄子论养生也是强调精神生命的重要性。有仁爱之心不仅自己健康长寿,也能使他人健康长寿。为君者仁,则其民亦寿。《汉书·董仲舒传》说:尧舜行德,*仁寿。上行下效,全社会都具有真诚的爱心,自然能出现一个健康长寿的社会。崇仁修德,这便是内养正气,属于养生学之养神养心的范畴。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4、强调中和有节。

中国传统养生学始终视中和节度,无太过、无不及。过犹不及。比如动静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如此即可达到阴阳气血平和,有益健康和长寿。汉·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能使极耳。”这正是中和原则的体现。晋·陶弘景说:能中和者必久寿。中国古代五禽戏、八段锦、 太极拳 等养生保健体操都体现了中和的追求。中医养生学主张通过适宜的手段,在必要的时候用药物调整人体之偏使其气血阴阳归于平和。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5、重视饮食养生。

历代养生家都最为重视饮食养生。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见《千金要方·食治·序论》)本文重点讲一讲医学之圣张的饮食养生。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特别强调了饮食养生的意义,他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他指出,饮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一个节字,就将饮食应该注意质和量二个方面的合理性表达明白。节就是无太过不及。过食任何一种性味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脏腑功能失调,疾病从而生焉。他还说: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疹竟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禽兽虫鱼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这段话简明扼要:人们的食物及饮食方法,适宜则对身体有益,否则便身体有害。珍惜生命者,应该善于通过饮食养生,对身体进行调摄。否则就可能引起疾病,影响生命的质量和数量。仲景又说:人体平和,唯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藏气不平,易受外患。夫含气之类,未有不资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见《千金要方·食治》)按照孙思邈的说法,他之所以作《食治》一卷,正是因为受到了仲景此段语言的影响。

张仲景的饮食养生法有如下几个基本原则和内容:

(1)摄取对生命有益的饮食物。

(2)避免进食对身体有害的食物。

(3)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

(4)注意进食时间。

(5)注意食量。

(6)食物与身体状态相宜,如因身体之虚实而用补泻饮食,补不足,损有余。

(7)掌握食物中毒解毒方法。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6、强调顺天应时。

中医养生学也十分重视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阴阳寒暑的变化。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灵枢·本神篇》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例》说:“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人应该春养生发之气,夏养成长之气,秋养收敛之气,冬养闭藏之气。这是中医“天人相应”观点的反映。

中医养生学的六个基本特点

中医养生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它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经络理论等,对传统的养生学说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得中医养生学更加具备科学性、实用性。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学的六个基本特点,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1、以养气为要。

气是中国医学特有的概念。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养气。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化生的,因此养生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保养人体之气,以保养正气为本。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2、强调治未病。

“未病”是指可能发生的疾病或可能出现的继发症。《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治未病”的原则。所谓治未病,简言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当未病之时,采取 措施 防止疾病的发生;而在既病之后,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发展、传变、恶化。由此可见,从治未病的第一方面意义看,它与养生学的内容相一致。从第二方面的意义看,如果患者自觉的或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药疗、食疗或起居、气功、 体操 等 方法 防止疾病发展,促进恢复,那也是养生行为。张仲景的“养慎”说就是治未病思想。《金匮要略》第一篇就提出这种思想。养慎的核心就是外避六淫,内养正气。“治未病”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学家所重视。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3、重视厚德养生。

中医养生学强调道德修养对于养生长寿的重要性。德高者寿高,这是中医养生学的一个基本观点。《论语·雍也》及《孔记·中庸》中均记载孔子关于仁者寿的观点,认为仁慈的人,有爱心、心地善良的人,能享长寿。老子把慈善、节俭和不为天下先,视为人生三件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样重视道德修养。庄子论养生也是强调精神生命的重要性。有仁爱之心不仅自己健康长寿,也能使他人健康长寿。为君者仁,则其民亦寿。《汉书·董仲舒传》说:尧舜行德,*仁寿。上行下效,全社会都具有真诚的爱心,自然能出现一个健康长寿的社会。崇仁修德,这便是内养正气,属于养生学之养神养心的范畴。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4、强调中和有节。

中国传统养生学始终视中和节度,无太过、无不及。过犹不及。比如动静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如此即可达到阴阳气血平和,有益健康和长寿。汉·华佗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能使极耳。”这正是中和原则的体现。晋·陶弘景说:能中和者必久寿。中国古代五禽戏、八段锦、 太极拳 等养生保健体操都体现了中和的追求。中医养生学主张通过适宜的手段,在必要的时候用药物调整人体之偏使其气血阴阳归于平和。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5、重视饮食养生。

历代养生家都最为重视饮食养生。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见《千金要方·食治·序论》)本文重点讲一讲医学之圣张的饮食养生。在《金匮要略》中,张仲景特别强调了饮食养生的意义,他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他指出,饮食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一》一个节字,就将饮食应该注意质和量二个方面的合理性表达明白。节就是无太过不及。过食任何一种性味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脏腑功能的偏盛偏衰,脏腑功能失调,疾病从而生焉。他还说: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疹竟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禽兽虫鱼禁忌并治第二十四》)这段话简明扼要:人们的食物及饮食方法,适宜则对身体有益,否则便身体有害。珍惜生命者,应该善于通过饮食养生,对身体进行调摄。否则就可能引起疾病,影响生命的质量和数量。仲景又说:人体平和,唯须好将养,勿妄服药,药势偏有所助,令人藏气不平,易受外患。夫含气之类,未有不资食以存生,而不知食之有成败。百姓日用而不知,水火至近而难识。(见《千金要方·食治》)按照孙思邈的说法,他之所以作《食治》一卷,正是因为受到了仲景此段语言的影响。

张仲景的饮食养生法有如下几个基本原则和内容:

(1)摄取对生命有益的饮食物。

(2)避免进食对身体有害的食物。

(3)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

(4)注意进食时间。

(5)注意食量。

(6)食物与身体状态相宜,如因身体之虚实而用补泻饮食,补不足,损有余。

(7)掌握食物中毒解毒方法。

  中医养生学基本特点6、强调顺天应时。

中医养生学也十分重视养生要顺应自然界阴阳寒暑的变化。中医学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灵枢·本神篇》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例》说:“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人应该春养生发之气,夏养成长之气,秋养收敛之气,冬养闭藏之气。这是中医“天人相应”观点的反映。

黄帝内经养生口诀是什么?

黄帝内经养生口诀: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白天多动,夜里少梦,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晚上开窗,一觉都香,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一天吃一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三天吃一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人要想健康,延年益寿,需遵守古人的二十字养生方针,即“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

意思说,应自然的法规,运用各种恰当的养生方法, 饮食要有规律,不挑食起居要有规律,不过度劳累,也不要过度安逸,这样人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寿。

现代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些,所以生病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年纪大时,很少有不得病的。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对此,强调一点,起居的作息时间一定要有规律。

黄帝内经养生口诀是什么?

黄帝内经养生口诀: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白天多动,夜里少梦,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晚上开窗,一觉都香,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一天吃一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三天吃一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人要想健康,延年益寿,需遵守古人的二十字养生方针,即“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

意思说,应自然的法规,运用各种恰当的养生方法, 饮食要有规律,不挑食起居要有规律,不过度劳累,也不要过度安逸,这样人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寿。

现代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些,所以生病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年纪大时,很少有不得病的。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对此,强调一点,起居的作息时间一定要有规律。

黄帝内经养生口诀是什么?

黄帝内经养生口诀:

夏不睡石,秋不睡板,春不露脐,冬不蒙头。

白天多动,夜里少梦,睡前洗脚,胜吃补药。

晚上开窗,一觉都香,贪凉失盖,不病才怪。

早睡早起,怡神爽气,贪房贪睡,添病减岁。

夜里磨牙,肚里虫爬,一天吃一猪,不如床上打呼噜。

三天吃一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人要想健康,延年益寿,需遵守古人的二十字养生方针,即“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做劳“。

意思说,应自然的法规,运用各种恰当的养生方法, 饮食要有规律,不挑食起居要有规律,不过度劳累,也不要过度安逸,这样人才能保持健康,延年益寿。

现代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些,所以生病的人越来越多 ,到了年纪大时,很少有不得病的。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对此,强调一点,起居的作息时间一定要有规律。

中医将养生法浓缩为8个顺口溜,简单却非常实用

古老的中医不仅是一门治病的技艺,更是中国人对个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看法。中医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重视治病于未病,强调顺其自然;它不只指导我们生理和心理上的调节,还与道德涵养息息相关。 中医养生其实就是从生活习惯开始! 一 1.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2.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 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4.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5. 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二 1. 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2. 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3. 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 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很管用。 三 1. 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2.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 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4.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5.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四 1. 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2. 一日一枣,长生不老。 3. 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4.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养生不健康。 五 1. 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 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 常吃素,好养肚。 4. 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5. 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六 1.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 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3. 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4.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5. 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七 1. 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2. 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3. 先睡心,后睡眼。 4. 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5. 饭养人,歌养心。 八 1. 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2. 笑一笑,十年少。 3.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4.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5. 哭一哭,解千愁。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中医将养生法浓缩为8个顺口溜,简单却非常实用

古老的中医不仅是一门治病的技艺,更是中国人对个人与天地自然关系的看法。中医养生是一种生活方式,它重视治病于未病,强调顺其自然;它不只指导我们生理和心理上的调节,还与道德涵养息息相关。 中医养生其实就是从生活习惯开始! 一 1.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2. 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3. 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4.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5. 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二 1. 胡萝卜,小人参;经常吃,长精神。 2. 西红柿,营养好,貌美年轻疾病少。 3. 小小黄瓜是个宝,减肥美容少不了。 4. 多吃芹菜不用问,降低血压很管用。 三 1. 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2.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 3. 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4.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 5.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 四 1. 一日两苹果,毛病绕道过。 2. 一日一枣,长生不老。 3. 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4. 铁不冶炼不成钢,人不养生不健康。 五 1. 宁可锅中存放,不让肚子饱胀。 2. 每餐留一口,活到九十九。 3. 常吃素,好养肚。 4. 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5. 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六 1. 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巧。 2. 暴饮暴食会生病,定时定量可安宁。 3. 吃得慌,咽得忙,伤了胃口害了肠。 4. 若要身体壮,饭菜嚼成浆。 5. 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 七 1. 有泪尽情流,疾病自然愈。 2. 丈夫有泪尽情弹,英雄流血也流泪。 3. 先睡心,后睡眼。 4. 药补食补,不如心补。 5. 饭养人,歌养心。 八 1. 人有童心,一世年轻。 2. 笑一笑,十年少。 3. 一日三笑,人生难老。 4. 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5. 哭一哭,解千愁。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是什么?

《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也必须与季节相适宜。

《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

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练习“丹田吸”的同时,吞咽唾沫,配合调津,养生效果更好。

扩展资料

养生必须静心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

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

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

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

四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是什么?

《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也必须与季节相适宜。

《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

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练习“丹田吸”的同时,吞咽唾沫,配合调津,养生效果更好。

扩展资料

养生必须静心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

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

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

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

四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口诀是什么?

《黄帝内经》说:“顺天时地利。”这里的“时”,指的是四时阴阳,具体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养肺、养阴,早卧早起,情绪须安宁,否则会伤肺。饮食起居、衣食住行也必须与季节相适宜。

《黄帝内经》说:应该根据四季的变化调养精神意志,调养七情六欲。其中还强调了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吐纳。

建议大家平时多做深长、缓慢、均匀的呼吸。可以练习“丹田息”,鼻子吸气后,通过意念把气送到下丹田气海的位置,即在肚脐下1.5寸。然后再把气慢慢呼出来。练习“丹田吸”的同时,吞咽唾沫,配合调津,养生效果更好。

扩展资料

养生必须静心

《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安静下来,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特别是“气”的消耗,做到身体“节能”,这样才能预防疾病、益寿延年。

大家不妨把生活节奏放慢,采取静坐、闭目养神的方式来静养身、慢养心。

一要减少耗气,少说话;

二要多晒太阳,补充阳气;

三要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

四睡眠能养五脏之气,绝对不能熬夜;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中医养生六个特点口诀

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