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义解中医养生法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05 17:24:53
文档

义解中医养生法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推荐度:
导读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精神养生法

精神养生法,是指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精神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精神养生的 方法

一、清心静神

清心静神,即保持心神清静,合理地用神。而清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是思想的清静,需要*才能够达到。因为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达到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我们提倡的清心静神主要是心神不妄动,用而不过,思想专一,排除杂念,不可见异思迁,想入非非,从而能专心致志地工作和学习。

近些年来,思想清静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生理学研究证实,人在入静以后,生命活动中枢的大脑又恢复到 儿童 时代大脑电波的慢波状态,也就是人的衰老指标得到了“逆转”。社会调查发现,凡是经过重大精神挫折和思想打击之后,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调摄,多种疾病的发病率都有明显的增加。所以,只有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神养生,练习气功,才可以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益身心健康。

清心静神,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少思寡欲

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欲的嗜欲。少私寡欲这个词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中。中医学认为,妄思嗜欲出于心,嗜欲不止则会扰动精气,无助于健康长寿。这是因为私心太重,*太高或太多,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悲伤、苦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扰乱清静之神,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病。如果能减少私心和*,从实际情况出发,节制对私欲和对名利的奢望,则可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人变得心地坦然,心情舒畅,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那些高寿的老人,他们尽管满头银丝,但依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这与他们光明磊落、性格豁达、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有莫大的关系。

2、抑目静耳,养心敛思

养心,即保养心神;敛思,即专心致志,排除杂念,驱逐烦恼,心神内守。要维持心神内守,应注意避免外界事物对心神的不良刺激。眼耳是心神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中医认为其功能受心神的主宰和调节。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人事相处,耳目所触,都要反映在大脑里,从而影响心神,故耳目清静,不让琐碎之事萦绕于心,自然会使心情舒畅、放松。凝神敛思的养生法,并非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毫无精神寄托的空耗时光,也不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它是指在学习工作时专心致志,把名利*丢在一边,则心神内守,思想清静;在学习工作之余,寄情于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兴趣盎然,自然凝神定志,琐碎烦心之事不能干扰,亦有利于安定心神,此即所谓“动中求静,以静养动”法,这个方法对那些离退休后在家自我感觉无所事事的老年人是尤为适合的。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证明,清静养神这种自我调节方法能避免外界因素对精神的干扰,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良好状态中。只有精神静谧,从容温和,神用专一,排除杂念才能做到安静和调,心胸豁达,神清气和,乐观愉快,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和工作,而且能使整体协调,生活规律,有助于健康长寿。

二、怡养情志

怡养情志,即保持心情舒畅愉悦,并顺应外界刺激的变化,适当地控制情绪,以调节自己的情志活动。情志又称情感,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精神心理的综合反映。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生理现象。因为感情的表露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现,而且各种情志活动都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并起着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

1、七情的调节

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恐、悲、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不同的情感反应。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情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并超过人体本身的心理承受力,使气机逆乱,功能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例如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之中,常可见到大发脾气之人,往往面红耳赤,甚至昏厥,这在中医叫做“怒伤肝”。另外像人逢喜事,激动不已而诱发心脏疾患的,称“喜伤心”;郁闷思虑过度而无食欲的,为“思伤脾”;悲伤哀号导致胸闷气憋的,是“忧伤肺”;突然遭受惊吓以致大小便失禁的,称之为“恐伤肾”。

正因如此,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对七情的*,并 总结 出了一套以情胜情的精神治疗法。以情胜情,是利用情志分属五脏,五脏归属五行,而五行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情志也相应而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此解除情志病因所致的情志病证,使恢复或重建心身平衡的状态。如喜为心志,五行属火,但过极则伤心气和心阴。恐,五行属水,水克火,且恐令气怯,能避免对抗过喜之象,恰是以水折火,故有“恐胜喜”的疗法,这也与现今的情绪转移法相吻合。

2、和畅性情

保持良好的情绪,乐观地对待生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修养,也是健康防病、益寿延年的重要因素。孔子认为,乐观有忘忧而不知老的养生作用,乐观还可使气血流畅,滋养神气,使神志和调,胸怀舒畅,久则能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以尽享天年。特别是老年人,要老有所为,摒除垂暮感和退缩的思想情绪,在闲暇时间参加各种情趣高雅、动静结合的娱乐活动,以陶冶情操。如欣赏音乐,书法绘画,种花养鸟,弈棋垂钓以及外出旅游等。

  中医精神养生治疗抑郁症

中医解析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个现代的词汇,在我们传统的中医学中是没有这个词的,但是根据抑郁症的表现症状来看,和中医学上郁证、虚劳、脏躁、百合病、心悸、不寐等病证是非常相似的。

其表现是:情绪低落,对前途悲观失望,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意志消沉,精神委靡不振,怯懦沮丧,头昏脑沉,严重失眠,耳鸣耳聋,两眼呆滞,怔忡心悸,惊恐易哭,压抑苦恼, 记忆力 减退,反应迟钝,大便秘结,以及其他一些身心严重不适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抑郁症好发于多愁善感,性格孤僻,心胸狭窄,情绪冷漠,缺乏关爱,疏于交往的人群。

中医认为抑郁症之发生与七情内伤、劳逸失调、病后失养、所志不遂、气郁化火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致病因素造成了机体内的脏腑功能失和,使正常的气血升降功能发生阻滞,最终导致了人体的阴阳失衡、气机逆乱而发生本病。清朝医家李用粹在《证治汇补?郁证》中说:“郁病虽多,皆因气不调,法当顺气为先。”

这一治疗原则既是抑郁症初发的治疗原则,也是治疗抑郁症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则。本病初发病位尚浅,气血尚调和,脏腑功能失衡不严重,治疗效果较好。明朝大医学家赵献可在其医著《医贯?郁病论》中认为郁症以木郁即肝郁为先导,提出“以一法代五法,神而明之,屡获奇效”。一法即“木郁达之”,抑郁症初发,肝气郁结,枢机不利即见郁证发生,治疗原则首以疏肝解郁为主兼调他脏,则病可速效。

中医如何治疗抑郁症?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辨证中需辨病位、辨病性、辨虚实互相融合,做到全面准确。郁证的发生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失调有着紧密的联系,且五行相因,任何一脏有郁都可影响其他脏腑而致郁,一脏有郁,五脏互累,相互兼夹。最常见的如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肺阴虚、肝肾阴虚等。而气郁实证多见,在脏以肝、脾、肺多见;痰郁或为实证或虚实夹杂,在脏以脾、肺多见;血瘀,多虚实夹杂,在脏以肝、肾多见;气血两虚,在脏以心、肝、脾多见;阴血亏虚,在脏以肝、肾多见。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偏方

补源解郁汤

准备地黄30克,白芍、党参、合欢花、枸杞子各20克,柴胡、远志、木香、当归、白术、茯苓、黄芪、枣仁、甘草、桂枝各10克,薄荷5克,日一剂,水煎。症状消失后制成丸剂,用10—15天。

黄连阿胶汤

准备浮小麦30克,枣仁15克,黄芩、白芍、菖蒲、柴胡、甘草、郁金、阿胶各10克,大枣5枚,黄连3克,日一剂,水煎。

解郁安神汤

准备夜交藤30克,五味子25克,柴胡、茯苓、当归、合欢皮、白芍、炒枣仁各20克,知母10克,日一剂。

平心忘忧汤

准备磁石、礞石各30克,枳实、黄柏、半夏、厚朴、茯苓、神曲各12克,生姜9克,肉桂、苏叶、菖蒲各6克,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

归脾汤

准备茯苓25克,人参20克,白术、黄芪、龙眼肉各15克,当归12克,甘草,枣仁,远志各10克,木香9克,日一剂。

小柴胡汤

准备党参20克,柴胡15克,酒黄芩12克,姜半夏、甘草各10克,生姜6片,大枣6枚,日一剂,水煎。

中医精神养生法

精神养生法,是指通过净化人的精神世界,自动清除贪欲,改变自己的不良性格,纠正错误的认知过程,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态平和、乐观、开朗、豁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中医精神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精神养生的 方法

一、清心静神

清心静神,即保持心神清静,合理地用神。而清静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是思想的清静,需要*才能够达到。因为神气清静而无杂念,可达到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我们提倡的清心静神主要是心神不妄动,用而不过,思想专一,排除杂念,不可见异思迁,想入非非,从而能专心致志地工作和学习。

近些年来,思想清静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生理学研究证实,人在入静以后,生命活动中枢的大脑又恢复到 儿童 时代大脑电波的慢波状态,也就是人的衰老指标得到了“逆转”。社会调查发现,凡是经过重大精神挫折和思想打击之后,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调摄,多种疾病的发病率都有明显的增加。所以,只有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神养生,练习气功,才可以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益身心健康。

清心静神,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少思寡欲

少私,是指减少私心杂念;寡欲,是降低对名利和物欲的嗜欲。少私寡欲这个词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中。中医学认为,妄思嗜欲出于心,嗜欲不止则会扰动精气,无助于健康长寿。这是因为私心太重,*太高或太多,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悲伤、苦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扰乱清静之神,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病。如果能减少私心和*,从实际情况出发,节制对私欲和对名利的奢望,则可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人变得心地坦然,心情舒畅,从而促进身心健康。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那些高寿的老人,他们尽管满头银丝,但依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这与他们光明磊落、性格豁达、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有莫大的关系。

2、抑目静耳,养心敛思

养心,即保养心神;敛思,即专心致志,排除杂念,驱逐烦恼,心神内守。要维持心神内守,应注意避免外界事物对心神的不良刺激。眼耳是心神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中医认为其功能受心神的主宰和调节。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人事相处,耳目所触,都要反映在大脑里,从而影响心神,故耳目清静,不让琐碎之事萦绕于心,自然会使心情舒畅、放松。凝神敛思的养生法,并非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毫无精神寄托的空耗时光,也不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它是指在学习工作时专心致志,把名利*丢在一边,则心神内守,思想清静;在学习工作之余,寄情于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兴趣盎然,自然凝神定志,琐碎烦心之事不能干扰,亦有利于安定心神,此即所谓“动中求静,以静养动”法,这个方法对那些离退休后在家自我感觉无所事事的老年人是尤为适合的。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证明,清静养神这种自我调节方法能避免外界因素对精神的干扰,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良好状态中。只有精神静谧,从容温和,神用专一,排除杂念才能做到安静和调,心胸豁达,神清气和,乐观愉快,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和工作,而且能使整体协调,生活规律,有助于健康长寿。

二、怡养情志

怡养情志,即保持心情舒畅愉悦,并顺应外界刺激的变化,适当地控制情绪,以调节自己的情志活动。情志又称情感,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精神心理的综合反映。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在一般情况下,属于正常的精神生理现象。因为感情的表露乃人之常情,是本能的表现,而且各种情志活动都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并起着协调生理活动的作用。

1、七情的调节

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恐、悲、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是人体对客观事物不同的情感反应。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情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精神刺激,并超过人体本身的心理承受力,使气机逆乱,功能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例如我们在生活与工作之中,常可见到大发脾气之人,往往面红耳赤,甚至昏厥,这在中医叫做“怒伤肝”。另外像人逢喜事,激动不已而诱发心脏疾患的,称“喜伤心”;郁闷思虑过度而无食欲的,为“思伤脾”;悲伤哀号导致胸闷气憋的,是“忧伤肺”;突然遭受惊吓以致大小便失禁的,称之为“恐伤肾”。

正因如此,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对七情的*,并 总结 出了一套以情胜情的精神治疗法。以情胜情,是利用情志分属五脏,五脏归属五行,而五行之间相互资生、相互制约,情志也相应而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以此解除情志病因所致的情志病证,使恢复或重建心身平衡的状态。如喜为心志,五行属火,但过极则伤心气和心阴。恐,五行属水,水克火,且恐令气怯,能避免对抗过喜之象,恰是以水折火,故有“恐胜喜”的疗法,这也与现今的情绪转移法相吻合。

2、和畅性情

保持良好的情绪,乐观地对待生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修养,也是健康防病、益寿延年的重要因素。孔子认为,乐观有忘忧而不知老的养生作用,乐观还可使气血流畅,滋养神气,使神志和调,胸怀舒畅,久则能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以尽享天年。特别是老年人,要老有所为,摒除垂暮感和退缩的思想情绪,在闲暇时间参加各种情趣高雅、动静结合的娱乐活动,以陶冶情操。如欣赏音乐,书法绘画,种花养鸟,弈棋垂钓以及外出旅游等。

  中医精神养生治疗抑郁症

中医解析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个现代的词汇,在我们传统的中医学中是没有这个词的,但是根据抑郁症的表现症状来看,和中医学上郁证、虚劳、脏躁、百合病、心悸、不寐等病证是非常相似的。

其表现是:情绪低落,对前途悲观失望,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意志消沉,精神委靡不振,怯懦沮丧,头昏脑沉,严重失眠,耳鸣耳聋,两眼呆滞,怔忡心悸,惊恐易哭,压抑苦恼, 记忆力 减退,反应迟钝,大便秘结,以及其他一些身心严重不适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抑郁症好发于多愁善感,性格孤僻,心胸狭窄,情绪冷漠,缺乏关爱,疏于交往的人群。

中医认为抑郁症之发生与七情内伤、劳逸失调、病后失养、所志不遂、气郁化火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致病因素造成了机体内的脏腑功能失和,使正常的气血升降功能发生阻滞,最终导致了人体的阴阳失衡、气机逆乱而发生本病。清朝医家李用粹在《证治汇补?郁证》中说:“郁病虽多,皆因气不调,法当顺气为先。”

这一治疗原则既是抑郁症初发的治疗原则,也是治疗抑郁症最基本最重要的法则。本病初发病位尚浅,气血尚调和,脏腑功能失衡不严重,治疗效果较好。明朝大医学家赵献可在其医著《医贯?郁病论》中认为郁症以木郁即肝郁为先导,提出“以一法代五法,神而明之,屡获奇效”。一法即“木郁达之”,抑郁症初发,肝气郁结,枢机不利即见郁证发生,治疗原则首以疏肝解郁为主兼调他脏,则病可速效。

中医如何治疗抑郁症?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辨证中需辨病位、辨病性、辨虚实互相融合,做到全面准确。郁证的发生与五脏的生理功能失调有着紧密的联系,且五行相因,任何一脏有郁都可影响其他脏腑而致郁,一脏有郁,五脏互累,相互兼夹。最常见的如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肺阴虚、肝肾阴虚等。而气郁实证多见,在脏以肝、脾、肺多见;痰郁或为实证或虚实夹杂,在脏以脾、肺多见;血瘀,多虚实夹杂,在脏以肝、肾多见;气血两虚,在脏以心、肝、脾多见;阴血亏虚,在脏以肝、肾多见。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偏方

补源解郁汤

准备地黄30克,白芍、党参、合欢花、枸杞子各20克,柴胡、远志、木香、当归、白术、茯苓、黄芪、枣仁、甘草、桂枝各10克,薄荷5克,日一剂,水煎。症状消失后制成丸剂,用10—15天。

黄连阿胶汤

准备浮小麦30克,枣仁15克,黄芩、白芍、菖蒲、柴胡、甘草、郁金、阿胶各10克,大枣5枚,黄连3克,日一剂,水煎。

解郁安神汤

准备夜交藤30克,五味子25克,柴胡、茯苓、当归、合欢皮、白芍、炒枣仁各20克,知母10克,日一剂。

平心忘忧汤

准备磁石、礞石各30克,枳实、黄柏、半夏、厚朴、茯苓、神曲各12克,生姜9克,肉桂、苏叶、菖蒲各6克,日一剂,水煎分3次服。

归脾汤

准备茯苓25克,人参20克,白术、黄芪、龙眼肉各15克,当归12克,甘草,枣仁,远志各10克,木香9克,日一剂。

小柴胡汤

准备党参20克,柴胡15克,酒黄芩12克,姜半夏、甘草各10克,生姜6片,大枣6枚,日一剂,水煎。

有哪些中医养生的实用方法?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背宜常捶阳气旺
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柱神经和脏腑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捶背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治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

面宜多擦气血平
按摩面部,能激发阳气。方法为两手搓热后,用手掌擦面部数十次,或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擦10余次。经常按摩面部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同时还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此时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
目宜常运眼不花
中医称眼球转动为运眼。将眼闭上,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开眼睛。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背宜常暖不疼痛
背主一身阳气,是中医经络督脉及膀胱经所在之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防病治病。日常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法。保护好背部既可防治感冒,又可固肾强腰。中老年应加强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年起床时给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间起床时给背部披件衣服,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背宜常暖,防治受寒。
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平时经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胀,有助于食物消化。仰卧在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两手相叠,用掌心在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
肢体常摇筋骨壮
四肢经常活动,不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先由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然后再反方向转,各转20次,也可先左后右。
皮肤干沐人不老
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及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即将两手搓热,常搓摩周身皮肤,像洗澡一样。一般从头顶百会开始,顺次面部,两边肩

有哪些中医养生的实用方法?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

背宜常捶阳气旺
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脊柱神经和脏腑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捶背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防治慢性腰痛和腰肌劳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

面宜多擦气血平
按摩面部,能激发阳气。方法为两手搓热后,用手掌擦面部数十次,或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擦10余次。经常按摩面部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同时还具有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此时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是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
目宜常运眼不花
中医称眼球转动为运眼。将眼闭上,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突然睁开眼睛。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用能年老目明、事物清晰。
背宜常暖不疼痛
背主一身阳气,是中医经络督脉及膀胱经所在之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防病治病。日常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法。保护好背部既可防治感冒,又可固肾强腰。中老年应加强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年起床时给背部的锻炼与调养,晚间起床时给背部披件衣服,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背宜常暖,防治受寒。
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平时经常用手摩腹,可消除腹胀,有助于食物消化。仰卧在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两手相叠,用掌心在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
肢体常摇筋骨壮
四肢经常活动,不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先由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然后再反方向转,各转20次,也可先左后右。
皮肤干沐人不老
用手掌、干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及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即将两手搓热,常搓摩周身皮肤,像洗澡一样。一般从头顶百会开始,顺次面部,两边肩

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

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

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以前的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开始养生,现在不仅仅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养生,养生分为外调和内调,内调里面包括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慢慢来的,下面是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

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1

1. 养心

①常按劳宫穴和涌泉穴

每天晚上,李老在临睡前都会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他认为这样可以让心肾相交,从而改善睡眠。

劳宫穴:握拳屈指时,当中指尖尽处是穴。

涌泉穴: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②心平气和

养心重在养神,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悲,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

③重视午休

心在午时活动最为活跃,而且这时也是阴阳交合的时候,休息能保住心气。

2. 调肝

①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即四横指),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处即是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②不疲劳

过度疲劳会损害肝脏,平常应尽量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过度运动。

③保证睡眠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固定时间上床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肝。

饮食清淡

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

3. 养肺

①按中府穴、云门穴

中府穴:位于锁骨下外侧,它属于手太阴肺经。

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适当的按摩一下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我们疏通肺部的经络,促进肺部中的毒素和垃圾排出,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吸烟的朋友来说,每天按一下中府穴,排出肺部烟毒,帮助你慢慢养好肺。

云门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位于人的锁骨下窝的凹陷中,在肩胛骨喙突内缘。

每天适当的按摩一下这个穴位,可以起到疏通肺气,缓解咳嗽气喘的.情况。

②深呼吸

李老通常在早晨起床后会做深呼吸,即呼吸速度放慢,每分钟一呼一吸9-10次,这样呼吸便可以养肺。

③做做闭气法

闭气法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先深吸一口气,然后闭住,尽量忍到不能再忍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

4. 健脾

① 36次揉腹,按揉膻中穴、下丹田

平时多做一些运动和按摩,可帮助脾运化。每天起床和睡前可36次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上,以脐为中心,用手掌先顺时针按摩36下,再逆时针按摩36下,然后用手拍打、按摩*的膻中穴120下,脐下的丹田100下。

膻中穴:在前正中线上,两ru头ou连线的中点。

下丹田:位于脐下,气海穴的位置。

② 饮食七八分饱

脾胃共为气血生化的来源,是后天之本,健脾往往与养胃结合起来。在饮食方面,每次吃七八分饱。平时尽量吃一些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夏天可常吃一些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之品。

5. 补肾

① 按摩丹田穴、命门穴和腰阳关

经常用一只手在前按摩下丹田,同时一只手在后按摩命门穴、腰阳关,这样有助于养肾。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和肚脐眼是前后对应的。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② 吃养肾食物

建议常吃核桃、枸杞、黑豆、芝麻等,这样可以滋肾壮阳。

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2

1、饮食调养

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物。这些食物都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2、慎防“久视伤血”

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视”,因此长时间看书、看报、看电视等,不仅会损伤眼睛的视物功能,还会使本来就不足的血更虚。一般目视一个小时左右,应适当活动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以恢复目之疲劳。

3、不要劳心过度

人的血液循环与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挖空心思,就会耗伤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虚体质的老年人不可用脑过度。一旦感到大脑疲劳时,就要调节一下,或欣赏鸟语或观赏风景,使人心情愉快起来,就能很快消除脑的疲劳。

4、保持乐观情绪

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找朋友谈谈心,或听听音乐,或看看幽默剧等,争取主动排解忧愁,使精神尽快振奋起来。

5、药物治疗

积极参加体育,:老年人经常感到这里痛那里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血不够用,血虚老人更是如此。而时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加强气血运行,这样可减少或避免疼痛。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应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还可进行郊游、踏青,这样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

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

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以前的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开始养生,现在不仅仅是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养生,养生分为外调和内调,内调里面包括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慢慢来的,下面是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

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1

1. 养心

①常按劳宫穴和涌泉穴

每天晚上,李老在临睡前都会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他认为这样可以让心肾相交,从而改善睡眠。

劳宫穴:握拳屈指时,当中指尖尽处是穴。

涌泉穴: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②心平气和

养心重在养神,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悲,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

③重视午休

心在午时活动最为活跃,而且这时也是阴阳交合的时候,休息能保住心气。

2. 调肝

①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3寸(即四横指),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取穴时,由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在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处即是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肝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②不疲劳

过度疲劳会损害肝脏,平常应尽量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过度运动。

③保证睡眠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固定时间上床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肝。

饮食清淡

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

3. 养肺

①按中府穴、云门穴

中府穴:位于锁骨下外侧,它属于手太阴肺经。

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适当的按摩一下这个穴位,可以帮助我们疏通肺部的经络,促进肺部中的毒素和垃圾排出,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吸烟的朋友来说,每天按一下中府穴,排出肺部烟毒,帮助你慢慢养好肺。

云门穴:属于手太阴肺经,位于人的锁骨下窝的凹陷中,在肩胛骨喙突内缘。

每天适当的按摩一下这个穴位,可以起到疏通肺气,缓解咳嗽气喘的.情况。

②深呼吸

李老通常在早晨起床后会做深呼吸,即呼吸速度放慢,每分钟一呼一吸9-10次,这样呼吸便可以养肺。

③做做闭气法

闭气法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先深吸一口气,然后闭住,尽量忍到不能再忍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

4. 健脾

① 36次揉腹,按揉膻中穴、下丹田

平时多做一些运动和按摩,可帮助脾运化。每天起床和睡前可36次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上,以脐为中心,用手掌先顺时针按摩36下,再逆时针按摩36下,然后用手拍打、按摩*的膻中穴120下,脐下的丹田100下。

膻中穴:在前正中线上,两ru头ou连线的中点。

下丹田:位于脐下,气海穴的位置。

② 饮食七八分饱

脾胃共为气血生化的来源,是后天之本,健脾往往与养胃结合起来。在饮食方面,每次吃七八分饱。平时尽量吃一些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夏天可常吃一些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之品。

5. 补肾

① 按摩丹田穴、命门穴和腰阳关

经常用一只手在前按摩下丹田,同时一只手在后按摩命门穴、腰阳关,这样有助于养肾。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和肚脐眼是前后对应的。

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② 吃养肾食物

建议常吃核桃、枸杞、黑豆、芝麻等,这样可以滋肾壮阳。

中医养生调养方法的总结2

1、饮食调养

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平鱼等食物。这些食物都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2、慎防“久视伤血”

中医认为“目得血而能视”,因此长时间看书、看报、看电视等,不仅会损伤眼睛的视物功能,还会使本来就不足的血更虚。一般目视一个小时左右,应适当活动一下,使眼部肌肉得到放松,以恢复目之疲劳。

3、不要劳心过度

人的血液循环与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供给,若思虑过度,挖空心思,就会耗伤心血。因此老年人,尤其是血虚体质的老年人不可用脑过度。一旦感到大脑疲劳时,就要调节一下,或欣赏鸟语或观赏风景,使人心情愉快起来,就能很快消除脑的疲劳。

4、保持乐观情绪

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找朋友谈谈心,或听听音乐,或看看幽默剧等,争取主动排解忧愁,使精神尽快振奋起来。

5、药物治疗

积极参加体育,:老年人经常感到这里痛那里痒,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血不够用,血虚老人更是如此。而时常参加体育运动,能加强气血运行,这样可减少或避免疼痛。但运动量不宜太大,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应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还可进行郊游、踏青,这样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中医怎么养生?440

大家都明白了吗

中医怎么养生?440

大家都明白了吗

中医怎么养生?440

大家都明白了吗

中医夏季养生法

中医夏季养生法大全2017

  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在一年四季,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夏季养生的知识,欢迎阅读。

  饮食调养

  夏天应重视饮食调养,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又导致了了许多营养素从汗液流失。而夏天人们的食欲降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了营养素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他疾病。夏天的饮食调养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是:

  1.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

  (1)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酐和汗氮平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在平常的基础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给量须达到100克左右,并注意补充赖氨酸。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为好。

  (2)要补充维生素

  这是因为热环境下维生素代谢增加,此外,汗液排除水溶性维生素增多,尤其是维生素C.有人测定,每毫升汗液中维生素C可达10微克,如排汗5升,则损失50毫克,此外汗液中还含有维生素B1和B2.因此,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求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剂量维生素B1、B2、C乃至维生素AE等,对提高耐热能力和体力有一定的作用。

  新鲜蔬菜及夏熟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维生素B族在粮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含量较多。夏季人们可以适当补充这些食物,亦可适当口服些酵母片。

  (3)要补充水和无机盐

  当机体内大量出汗或体温过高时,不但体内水分不足,而且还会流失大量的钠、钾。而缺钠可引起严重缺水,所以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水分的补充最好是少量多次,这样可使机体排汗减慢,减少人体水分蒸发量。钠的补充,要视出汗多少而定。如果一个人工作8小时,出汗量不超过4升,则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8克食盐就可以了;出汗量若超过6升,则另需从饮料中补充,但饮料中的氯化钾浓度不宜超过0.2%.钾盐的补充为为日2片钾片,每片钾片含钾25毫摩尔。另外,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类制品、海带、蛋类等。

  汗液中除含有钠、钾外,还含有钙、镁、铁、铜、锌、硫、磷、锰、铬等,若不及时补充,同样能引起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影响耐热能力,极易诱发中暑。所以,夏天一定不要忘了补充水和无机盐。

  2.多吃些能清热利湿的食物

  夏季饮食调养,除了要补充一些营养外,还必须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物,其中清热的食物宜在盛夏时吃,而利湿的食物,应在长夏时吃,因为认为“长夏多湿”.那么,又有哪些食物具有上述作用呢?

  西瓜:炎夏盛暑,吃上几块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西瓜所含糖、盐类、蛋白酶,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抗怀血症,治肾炎水肿。研究还表明,有烟酒嗜好和喜食咸的人易患食道癌,但常食西瓜可以减少患食道癌的危险。

  苦瓜:在我国广东省流传着一首客家山歌:“人讲苦瓜苦,我话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苦瓜因味苦而的名。所含维生素C量很高(84毫克/100克),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江苏苦瓜每百克含铁6.6毫克,殊为惊人。

  下面介绍几例苦瓜食用方法。

  用苦瓜做成凉茶,夏季饮用,清火消暑;

  将苦瓜切成片,盐腌片刻,再加以肉糜,用蒜头、豆鼓同煎、色美危鲜;

  治中暑发热,用鲜苦瓜一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合上,悬挂通风处阴干,每次5-10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烦热,口渴,用鲜苦瓜一个,剖开去瓤,切碎,水煎服;

  用鲜苦瓜一个,捣烂如泥,加糖适量,和匀,2小时后将水滤去,一次冷服,可治急性痢疾。

  桃:鲜桃属营养保健型水果,我国古代称佛桃为“寿桃”,蟠桃为“仙桃”,常作贡果或赠品,认为“观之赏心悦目,食之益寿延年”.

  乌梅:盛夏之际,为保全家身体健康,最好多喝些乌梅汁,酸梅汤。乌梅性平、味酸,入肝、脾、肺及大肠。具有解热、除烦、止泻、镇咳、驱虫等功效。据现代医学考证,乌梅含有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谷甾醇蜡样物质等。盛夏多食乌梅,首先可以增加抗菌力,因乌梅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结核、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草莓:原产欧洲,本世纪初传入中国,草莓果肉多汁,酸甜适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有“水果皇后”的美称。草莓不但好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具有清暑、解热、润肺化痰、利尿止泻、助消化等功效。近年有又现它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溢血等具有一定的功效。果实中的维生素及果胶,对治疗痔疮、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均有显著效果;由它提炼的“草莓胺”,对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也有功效。草莓的吃法很多,除鲜食外,还可制成果酱、果汁、果酒、果脯等。

;

中医夏季养生法

中医夏季养生法大全2017

  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在一年四季,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夏季养生的知识,欢迎阅读。

  饮食调养

  夏天应重视饮食调养,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又导致了了许多营养素从汗液流失。而夏天人们的食欲降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了营养素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他疾病。夏天的饮食调养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是:

  1.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

  (1)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酐和汗氮平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在平常的基础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给量须达到100克左右,并注意补充赖氨酸。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为好。

  (2)要补充维生素

  这是因为热环境下维生素代谢增加,此外,汗液排除水溶性维生素增多,尤其是维生素C.有人测定,每毫升汗液中维生素C可达10微克,如排汗5升,则损失50毫克,此外汗液中还含有维生素B1和B2.因此,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求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剂量维生素B1、B2、C乃至维生素AE等,对提高耐热能力和体力有一定的作用。

  新鲜蔬菜及夏熟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维生素B族在粮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含量较多。夏季人们可以适当补充这些食物,亦可适当口服些酵母片。

  (3)要补充水和无机盐

  当机体内大量出汗或体温过高时,不但体内水分不足,而且还会流失大量的钠、钾。而缺钠可引起严重缺水,所以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水分的补充最好是少量多次,这样可使机体排汗减慢,减少人体水分蒸发量。钠的补充,要视出汗多少而定。如果一个人工作8小时,出汗量不超过4升,则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8克食盐就可以了;出汗量若超过6升,则另需从饮料中补充,但饮料中的氯化钾浓度不宜超过0.2%.钾盐的补充为为日2片钾片,每片钾片含钾25毫摩尔。另外,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类制品、海带、蛋类等。

  汗液中除含有钠、钾外,还含有钙、镁、铁、铜、锌、硫、磷、锰、铬等,若不及时补充,同样能引起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影响耐热能力,极易诱发中暑。所以,夏天一定不要忘了补充水和无机盐。

  2.多吃些能清热利湿的食物

  夏季饮食调养,除了要补充一些营养外,还必须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物,其中清热的食物宜在盛夏时吃,而利湿的食物,应在长夏时吃,因为认为“长夏多湿”.那么,又有哪些食物具有上述作用呢?

  西瓜:炎夏盛暑,吃上几块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西瓜所含糖、盐类、蛋白酶,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抗怀血症,治肾炎水肿。研究还表明,有烟酒嗜好和喜食咸的人易患食道癌,但常食西瓜可以减少患食道癌的危险。

  苦瓜:在我国广东省流传着一首客家山歌:“人讲苦瓜苦,我话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苦瓜因味苦而的名。所含维生素C量很高(84毫克/100克),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江苏苦瓜每百克含铁6.6毫克,殊为惊人。

  下面介绍几例苦瓜食用方法。

  用苦瓜做成凉茶,夏季饮用,清火消暑;

  将苦瓜切成片,盐腌片刻,再加以肉糜,用蒜头、豆鼓同煎、色美危鲜;

  治中暑发热,用鲜苦瓜一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合上,悬挂通风处阴干,每次5-10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烦热,口渴,用鲜苦瓜一个,剖开去瓤,切碎,水煎服;

  用鲜苦瓜一个,捣烂如泥,加糖适量,和匀,2小时后将水滤去,一次冷服,可治急性痢疾。

  桃:鲜桃属营养保健型水果,我国古代称佛桃为“寿桃”,蟠桃为“仙桃”,常作贡果或赠品,认为“观之赏心悦目,食之益寿延年”.

  乌梅:盛夏之际,为保全家身体健康,最好多喝些乌梅汁,酸梅汤。乌梅性平、味酸,入肝、脾、肺及大肠。具有解热、除烦、止泻、镇咳、驱虫等功效。据现代医学考证,乌梅含有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谷甾醇蜡样物质等。盛夏多食乌梅,首先可以增加抗菌力,因乌梅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结核、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草莓:原产欧洲,本世纪初传入中国,草莓果肉多汁,酸甜适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有“水果皇后”的美称。草莓不但好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具有清暑、解热、润肺化痰、利尿止泻、助消化等功效。近年有又现它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溢血等具有一定的功效。果实中的维生素及果胶,对治疗痔疮、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均有显著效果;由它提炼的“草莓胺”,对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也有功效。草莓的吃法很多,除鲜食外,还可制成果酱、果汁、果酒、果脯等。

;

中医夏季养生法

中医夏季养生法大全2017

  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在一年四季,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夏季养生的知识,欢迎阅读。

  饮食调养

  夏天应重视饮食调养,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又导致了了许多营养素从汗液流失。而夏天人们的食欲降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了营养素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他疾病。夏天的饮食调养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是:

  1.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

  (1)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酐和汗氮平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在平常的基础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给量须达到100克左右,并注意补充赖氨酸。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为好。

  (2)要补充维生素

  这是因为热环境下维生素代谢增加,此外,汗液排除水溶性维生素增多,尤其是维生素C.有人测定,每毫升汗液中维生素C可达10微克,如排汗5升,则损失50毫克,此外汗液中还含有维生素B1和B2.因此,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求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剂量维生素B1、B2、C乃至维生素AE等,对提高耐热能力和体力有一定的作用。

  新鲜蔬菜及夏熟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维生素B族在粮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含量较多。夏季人们可以适当补充这些食物,亦可适当口服些酵母片。

  (3)要补充水和无机盐

  当机体内大量出汗或体温过高时,不但体内水分不足,而且还会流失大量的钠、钾。而缺钠可引起严重缺水,所以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水分的补充最好是少量多次,这样可使机体排汗减慢,减少人体水分蒸发量。钠的补充,要视出汗多少而定。如果一个人工作8小时,出汗量不超过4升,则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8克食盐就可以了;出汗量若超过6升,则另需从饮料中补充,但饮料中的氯化钾浓度不宜超过0.2%.钾盐的补充为为日2片钾片,每片钾片含钾25毫摩尔。另外,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类制品、海带、蛋类等。

  汗液中除含有钠、钾外,还含有钙、镁、铁、铜、锌、硫、磷、锰、铬等,若不及时补充,同样能引起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影响耐热能力,极易诱发中暑。所以,夏天一定不要忘了补充水和无机盐。

  2.多吃些能清热利湿的食物

  夏季饮食调养,除了要补充一些营养外,还必须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物,其中清热的食物宜在盛夏时吃,而利湿的食物,应在长夏时吃,因为认为“长夏多湿”.那么,又有哪些食物具有上述作用呢?

  西瓜:炎夏盛暑,吃上几块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西瓜所含糖、盐类、蛋白酶,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抗怀血症,治肾炎水肿。研究还表明,有烟酒嗜好和喜食咸的人易患食道癌,但常食西瓜可以减少患食道癌的危险。

  苦瓜:在我国广东省流传着一首客家山歌:“人讲苦瓜苦,我话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苦瓜因味苦而的名。所含维生素C量很高(84毫克/100克),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江苏苦瓜每百克含铁6.6毫克,殊为惊人。

  下面介绍几例苦瓜食用方法。

  用苦瓜做成凉茶,夏季饮用,清火消暑;

  将苦瓜切成片,盐腌片刻,再加以肉糜,用蒜头、豆鼓同煎、色美危鲜;

  治中暑发热,用鲜苦瓜一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合上,悬挂通风处阴干,每次5-10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烦热,口渴,用鲜苦瓜一个,剖开去瓤,切碎,水煎服;

  用鲜苦瓜一个,捣烂如泥,加糖适量,和匀,2小时后将水滤去,一次冷服,可治急性痢疾。

  桃:鲜桃属营养保健型水果,我国古代称佛桃为“寿桃”,蟠桃为“仙桃”,常作贡果或赠品,认为“观之赏心悦目,食之益寿延年”.

  乌梅:盛夏之际,为保全家身体健康,最好多喝些乌梅汁,酸梅汤。乌梅性平、味酸,入肝、脾、肺及大肠。具有解热、除烦、止泻、镇咳、驱虫等功效。据现代医学考证,乌梅含有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谷甾醇蜡样物质等。盛夏多食乌梅,首先可以增加抗菌力,因乌梅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结核、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草莓:原产欧洲,本世纪初传入中国,草莓果肉多汁,酸甜适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有“水果皇后”的美称。草莓不但好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具有清暑、解热、润肺化痰、利尿止泻、助消化等功效。近年有又现它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溢血等具有一定的功效。果实中的维生素及果胶,对治疗痔疮、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均有显著效果;由它提炼的“草莓胺”,对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也有功效。草莓的吃法很多,除鲜食外,还可制成果酱、果汁、果酒、果脯等。

;

中医夏季养生法

中医夏季养生法大全2017

  夏天,指阴历4月至6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其间包括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在一年四季,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为适应炎热的气候,皮肤毛孔开泄,而使汗液排出,通过出汗,以调节体温,适应暑热的气候。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夏季养生的知识,欢迎阅读。

  饮食调养

  夏天应重视饮食调养,这是因为当人在炎热的环境中劳动时,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又导致了了许多营养素从汗液流失。而夏天人们的食欲降低和消化吸收不良又*了营养素的正常摄取,所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机体营养素代谢紊乱,甚至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症或其他疾病。夏天的饮食调养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方法是:

  1.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素

  (1)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

  这是因为高温条件下,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增加,尿中肌酐和汗氮平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取量应在平常的基础上增加10%-15%,每天的供给量须达到100克左右,并注意补充赖氨酸。蛋白质以鱼、肉、蛋、奶和豆类中的蛋白为好。

  (2)要补充维生素

  这是因为热环境下维生素代谢增加,此外,汗液排除水溶性维生素增多,尤其是维生素C.有人测定,每毫升汗液中维生素C可达10微克,如排汗5升,则损失50毫克,此外汗液中还含有维生素B1和B2.因此,在夏天人体维生素需求量比普通标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大剂量维生素B1、B2、C乃至维生素AE等,对提高耐热能力和体力有一定的作用。

  新鲜蔬菜及夏熟水果如西红柿、西瓜、杨梅、甜瓜、桃、李等含维生素C尤为丰富。维生素B族在粮谷类、豆类、动物肝脏、瘦肉、蛋类中含量较多。夏季人们可以适当补充这些食物,亦可适当口服些酵母片。

  (3)要补充水和无机盐

  当机体内大量出汗或体温过高时,不但体内水分不足,而且还会流失大量的钠、钾。而缺钠可引起严重缺水,所以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水分的补充最好是少量多次,这样可使机体排汗减慢,减少人体水分蒸发量。钠的补充,要视出汗多少而定。如果一个人工作8小时,出汗量不超过4升,则每天从食物中摄取18克食盐就可以了;出汗量若超过6升,则另需从饮料中补充,但饮料中的氯化钾浓度不宜超过0.2%.钾盐的补充为为日2片钾片,每片钾片含钾25毫摩尔。另外,可食用含钾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类或豆类制品、海带、蛋类等。

  汗液中除含有钠、钾外,还含有钙、镁、铁、铜、锌、硫、磷、锰、铬等,若不及时补充,同样能引起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影响耐热能力,极易诱发中暑。所以,夏天一定不要忘了补充水和无机盐。

  2.多吃些能清热利湿的食物

  夏季饮食调养,除了要补充一些营养外,还必须多吃一些能够清热、利湿的食物,其中清热的食物宜在盛夏时吃,而利湿的食物,应在长夏时吃,因为认为“长夏多湿”.那么,又有哪些食物具有上述作用呢?

  西瓜:炎夏盛暑,吃上几块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西瓜所含糖、盐类、蛋白酶,能降低血压,软化血管,抗怀血症,治肾炎水肿。研究还表明,有烟酒嗜好和喜食咸的人易患食道癌,但常食西瓜可以减少患食道癌的危险。

  苦瓜:在我国广东省流传着一首客家山歌:“人讲苦瓜苦,我话苦瓜甜;甘苦任君择,不苦哪有甜”,苦瓜因味苦而的名。所含维生素C量很高(84毫克/100克),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江苏苦瓜每百克含铁6.6毫克,殊为惊人。

  下面介绍几例苦瓜食用方法。

  用苦瓜做成凉茶,夏季饮用,清火消暑;

  将苦瓜切成片,盐腌片刻,再加以肉糜,用蒜头、豆鼓同煎、色美危鲜;

  治中暑发热,用鲜苦瓜一个,截断去瓤,纳入茶叶,再合上,悬挂通风处阴干,每次5-10克,水煎或泡开水代茶饮;

  烦热,口渴,用鲜苦瓜一个,剖开去瓤,切碎,水煎服;

  用鲜苦瓜一个,捣烂如泥,加糖适量,和匀,2小时后将水滤去,一次冷服,可治急性痢疾。

  桃:鲜桃属营养保健型水果,我国古代称佛桃为“寿桃”,蟠桃为“仙桃”,常作贡果或赠品,认为“观之赏心悦目,食之益寿延年”.

  乌梅:盛夏之际,为保全家身体健康,最好多喝些乌梅汁,酸梅汤。乌梅性平、味酸,入肝、脾、肺及大肠。具有解热、除烦、止泻、镇咳、驱虫等功效。据现代医学考证,乌梅含有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谷甾醇蜡样物质等。盛夏多食乌梅,首先可以增加抗菌力,因乌梅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结核、绿脓杆菌及各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草莓:原产欧洲,本世纪初传入中国,草莓果肉多汁,酸甜适口,香味浓郁,营养丰富,有“水果皇后”的美称。草莓不但好吃,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具有清暑、解热、润肺化痰、利尿止泻、助消化等功效。近年有又现它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及脑溢血等具有一定的功效。果实中的维生素及果胶,对治疗痔疮、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均有显著效果;由它提炼的“草莓胺”,对治疗白血病、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病也有功效。草莓的吃法很多,除鲜食外,还可制成果酱、果汁、果酒、果脯等。

;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义解中医养生法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2008年6月7日,中医养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4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试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