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现在中医养生保健艾炙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06 10:15:52
文档

现在中医养生保健艾炙

脐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推荐度:
导读脐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脐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艾灸的养生作用有哪些?做艾灸要注意些什么?

艾灸是中医中常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式,艾灸的方法其实不难,许多人在家里也会艾灸,来治疗一些疾病,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艾灸的时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那么艾灸的养生作用有哪些?做艾灸要注意些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

1、艾灸的常见养生作用

1、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3、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2、在家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3、哪些人群不宜艾灸

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4、女性艾灸的好处

1、灸后会有经络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灸完后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打通任脉。

3、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4、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5、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6、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7、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8、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9、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0、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艾灸的养生作用有哪些?做艾灸要注意些什么?

艾灸是中医中常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式,艾灸的方法其实不难,许多人在家里也会艾灸,来治疗一些疾病,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艾灸的时候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那么艾灸的养生作用有哪些?做艾灸要注意些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

1、艾灸的常见养生作用

1、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发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气血充足、气机条达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3、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2、在家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3、哪些人群不宜艾灸

1、过度劳累、饥饿或精神紧张患者不宜艾灸治疗。体质虚弱者不宜艾灸过强。

2、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或皮肤感染、溃疡、瘢痕等部位不宜灸;眼区、项区、胸背部等慎灸。

3、孕妇及小儿囟门未闭合者,不宜艾灸。

4、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症患者也需慎用艾灸。

4、女性艾灸的好处

1、灸后会有经络窜感又叫得气,有酥酥的感觉,这是好的现象。

2、灸完后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打通任脉。

3、做完艾灸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4、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5、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6、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7、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8、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9、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0、做艾灸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中医艾灸怎么养生] 中医艾灸养生群

艾灸是常用的清除身体毒素的中医方法,可以舒筋活络、驱寒祛湿、活血止血等。那么,中医艾灸怎么养生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艾灸养生的方法

(1)直接灸:直接灸是艾炷灸中的一种。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燃烧,施灸后,不化脓形成疤痕者,称无疤痕灸;局部化脓形成疤痕者,称疤痕灸。艾炷是用手将艾绒捏成圆锥形的用量单位。分大、中、小三种。如蚕豆大者为大炷,如黄豆大者为中炷,如麦粒大者为小炷。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一壮。实际应用时,艾炷大小可根据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而定。体质强壮、病情重者,可选大艾炷;体质虚弱、病情轻者,可选小艾炷。施灸壮数多少与时间长短,可因人、因时、因部位、因病情而异,总之,因具体情况而定。如健身预防灸,时间可短,康复治疗灸,时间可长。春夏两季,时间可短;秋冬两季,时间宜长。四肢、*,时间宜短;背部、腹部,时间宜长。老人、妇女、儿童,时间宜短;青壮年,时间宜长。

(2)间接灸:间接灸是在艾炷下置衬垫物,使艾绒燃烧的热力与所衬垫的药物发挥协同作用。因艾炷不直接置于穴位上,故称间接灸。常用的间接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葱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只是适应症不同而已。用于养生以隔姜灸、隔附子饼灸为多。

(3)艾条灸:艾条灸又称悬灸。将艾绒铺平于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卷紧成圆柱形即为艾条。将一头点燃之艾条,置于离穴位1.5~3厘米左右,进行薰灸,使局部温热而无痛感,每穴薰灼约3~5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至皮肤潮红为度。由于艾条不直接接触皮肤而是用手悬起施灸,而称悬灸。此法操作简便,感觉舒适,不会烫伤,又可自行施灸,故被广泛采用。

(4)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和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当针刺得气后,将艾绒捏于针柄上或将1~2厘米长的艾卷,套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次留针可灸3~7壮。此法既可留针,又可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可谓一举两得。

(5)灸器灸:器具灸是采用内装艾绒和药物的特制的金属灸具,温熨穴位的办法。本方法为人们乐于接受,尤其妇女,儿童及惧怕针灸者,因此,目前应用很广。

  中医艾灸养生常用的穴位

关元: 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 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 脱证、虚劳羸瘦等等。

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灸涌泉穴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中医艾灸养生要避免的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冬季艾灸养生方法

2.艾灸中医养生

3.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

4.女性艾灸养生

5.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

6.中医艾灸条的用法及艾灸的5种疗法

7.艾灸温补养生

8.常见的艾灸方法有哪些

[中医艾灸怎么养生] 中医艾灸养生群

艾灸是常用的清除身体毒素的中医方法,可以舒筋活络、驱寒祛湿、活血止血等。那么,中医艾灸怎么养生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艾灸养生的方法

(1)直接灸:直接灸是艾炷灸中的一种。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燃烧,施灸后,不化脓形成疤痕者,称无疤痕灸;局部化脓形成疤痕者,称疤痕灸。艾炷是用手将艾绒捏成圆锥形的用量单位。分大、中、小三种。如蚕豆大者为大炷,如黄豆大者为中炷,如麦粒大者为小炷。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一壮。实际应用时,艾炷大小可根据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而定。体质强壮、病情重者,可选大艾炷;体质虚弱、病情轻者,可选小艾炷。施灸壮数多少与时间长短,可因人、因时、因部位、因病情而异,总之,因具体情况而定。如健身预防灸,时间可短,康复治疗灸,时间可长。春夏两季,时间可短;秋冬两季,时间宜长。四肢、*,时间宜短;背部、腹部,时间宜长。老人、妇女、儿童,时间宜短;青壮年,时间宜长。

(2)间接灸:间接灸是在艾炷下置衬垫物,使艾绒燃烧的热力与所衬垫的药物发挥协同作用。因艾炷不直接置于穴位上,故称间接灸。常用的间接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葱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只是适应症不同而已。用于养生以隔姜灸、隔附子饼灸为多。

(3)艾条灸:艾条灸又称悬灸。将艾绒铺平于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卷紧成圆柱形即为艾条。将一头点燃之艾条,置于离穴位1.5~3厘米左右,进行薰灸,使局部温热而无痛感,每穴薰灼约3~5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至皮肤潮红为度。由于艾条不直接接触皮肤而是用手悬起施灸,而称悬灸。此法操作简便,感觉舒适,不会烫伤,又可自行施灸,故被广泛采用。

(4)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和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当针刺得气后,将艾绒捏于针柄上或将1~2厘米长的艾卷,套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次留针可灸3~7壮。此法既可留针,又可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可谓一举两得。

(5)灸器灸:器具灸是采用内装艾绒和药物的特制的金属灸具,温熨穴位的办法。本方法为人们乐于接受,尤其妇女,儿童及惧怕针灸者,因此,目前应用很广。

  中医艾灸养生常用的穴位

关元: 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 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 脱证、虚劳羸瘦等等。

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灸涌泉穴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中医艾灸养生要避免的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冬季艾灸养生方法

2.艾灸中医养生

3.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

4.女性艾灸养生

5.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

6.中医艾灸条的用法及艾灸的5种疗法

7.艾灸温补养生

8.常见的艾灸方法有哪些

[中医艾灸怎么养生] 中医艾灸养生群

艾灸是常用的清除身体毒素的中医方法,可以舒筋活络、驱寒祛湿、活血止血等。那么,中医艾灸怎么养生呢?下面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艾灸养生的方法

(1)直接灸:直接灸是艾炷灸中的一种。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燃烧,施灸后,不化脓形成疤痕者,称无疤痕灸;局部化脓形成疤痕者,称疤痕灸。艾炷是用手将艾绒捏成圆锥形的用量单位。分大、中、小三种。如蚕豆大者为大炷,如黄豆大者为中炷,如麦粒大者为小炷。每燃烧一个艾炷称一壮。实际应用时,艾炷大小可根据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而定。体质强壮、病情重者,可选大艾炷;体质虚弱、病情轻者,可选小艾炷。施灸壮数多少与时间长短,可因人、因时、因部位、因病情而异,总之,因具体情况而定。如健身预防灸,时间可短,康复治疗灸,时间可长。春夏两季,时间可短;秋冬两季,时间宜长。四肢、*,时间宜短;背部、腹部,时间宜长。老人、妇女、儿童,时间宜短;青壮年,时间宜长。

(2)间接灸:间接灸是在艾炷下置衬垫物,使艾绒燃烧的热力与所衬垫的药物发挥协同作用。因艾炷不直接置于穴位上,故称间接灸。常用的间接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葱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只是适应症不同而已。用于养生以隔姜灸、隔附子饼灸为多。

(3)艾条灸:艾条灸又称悬灸。将艾绒铺平于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卷紧成圆柱形即为艾条。将一头点燃之艾条,置于离穴位1.5~3厘米左右,进行薰灸,使局部温热而无痛感,每穴薰灼约3~5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至皮肤潮红为度。由于艾条不直接接触皮肤而是用手悬起施灸,而称悬灸。此法操作简便,感觉舒适,不会烫伤,又可自行施灸,故被广泛采用。

(4)温针灸:温针灸是针刺和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当针刺得气后,将艾绒捏于针柄上或将1~2厘米长的艾卷,套在针柄上,点燃施灸。每次留针可灸3~7壮。此法既可留针,又可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可谓一举两得。

(5)灸器灸:器具灸是采用内装艾绒和药物的特制的金属灸具,温熨穴位的办法。本方法为人们乐于接受,尤其妇女,儿童及惧怕针灸者,因此,目前应用很广。

  中医艾灸养生常用的穴位

关元: 古今医学家都认为关元穴是一个能起死回生的重穴,并且都认为刺激该穴的重要手段就是灸。关元穴是人体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在任脉的交会点,此穴有精宫、丹田等别名。艾灸关元穴可以治疗一切阳虚 症、气虚症,如气喘短气、畏寒怕冷、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萎、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食、精冷、中风 脱证、虚劳羸瘦等等。

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涌泉穴: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灸涌泉穴可以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穴道指压法治疗脑溢血后的复原、穴道按摩治疗膀胱炎、指压法治疗白发等等。

  中医艾灸养生要避免的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冬季艾灸养生方法

2.艾灸中医养生

3.黄帝内经艾灸养生法

4.女性艾灸养生

5.艾灸经络养生的方法

6.中医艾灸条的用法及艾灸的5种疗法

7.艾灸温补养生

8.常见的艾灸方法有哪些

9种实用的艾灸养生方法 可惜99%的人不知道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

大椎、身柱、 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

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9种实用的艾灸养生方法 可惜99%的人不知道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

大椎、身柱、 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

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

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那么艾灸的穴位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养生的相关穴位,快来看看吧!
  艾灸养生穴位
  1.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面板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可以灸20~3O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 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3.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4.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艾灸穴位的顺序
  古代著作中关于艾灸的顺序都有详细的论述,被后人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就清楚地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中国古代先民多以农耕为作,脸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有些疾病的调理灸疗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可以先缓解症状,比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点穴位等。总之是以人为本,患者舒适为宜。

  据《内经·灵柩》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一般来说,晚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早晨人的精气神开始生发,病易人体;日中人的精气神最旺,能战胜病邪。所以在一天中灸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午时***中午11~1点***前后。这段时间人体与自然的阳气逐渐转旺,并在正午的时候达到顶点,此时疗效最好;所以古人讲"三伏灸",冬病夏治就是这个道理。而清晨卯时、辰时***上午5~9点***与傍晚酉时***下午5-7点***、戌时***下午7-9点***,人体与自然均处于阴阳之气交接的时候,此时灸疗,效果会因环境气温偏低稍有降低。

  所以,药物加穴位,再加上一个较为恰当的治疗时机,三者完美地结合,才能让灸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夏天艾灸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 *** 、穴位的准确性。 *** 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 *** 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区域性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 *** 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面板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

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那么艾灸的穴位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养生的相关穴位,快来看看吧!
  艾灸养生穴位
  1.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面板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可以灸20~3O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 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3.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4.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艾灸穴位的顺序
  古代著作中关于艾灸的顺序都有详细的论述,被后人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就清楚地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中国古代先民多以农耕为作,脸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有些疾病的调理灸疗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可以先缓解症状,比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点穴位等。总之是以人为本,患者舒适为宜。

  据《内经·灵柩》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一般来说,晚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早晨人的精气神开始生发,病易人体;日中人的精气神最旺,能战胜病邪。所以在一天中灸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午时***中午11~1点***前后。这段时间人体与自然的阳气逐渐转旺,并在正午的时候达到顶点,此时疗效最好;所以古人讲"三伏灸",冬病夏治就是这个道理。而清晨卯时、辰时***上午5~9点***与傍晚酉时***下午5-7点***、戌时***下午7-9点***,人体与自然均处于阴阳之气交接的时候,此时灸疗,效果会因环境气温偏低稍有降低。

  所以,药物加穴位,再加上一个较为恰当的治疗时机,三者完美地结合,才能让灸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夏天艾灸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 *** 、穴位的准确性。 *** 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 *** 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区域性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 *** 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面板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四大养生穴位艾灸顺序_艾灸应该注意什么?

艾灸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疾病,更是养生抗衰的好方法。那么艾灸的穴位顺序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养生的相关穴位,快来看看吧!
  艾灸养生穴位
  1.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面板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可以灸20~3O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 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3.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4.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艾灸穴位的顺序
  古代著作中关于艾灸的顺序都有详细的论述,被后人誉为“药王”的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就清楚地记载着:艾灸应当遵循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向上后下的原则。中国古代先民多以农耕为作,脸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所以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中医讲究辩证施治,有些疾病的调理灸疗顺序也不是一成不变,可以先缓解症状,比如先灸阿是穴和其他重点穴位等。总之是以人为本,患者舒适为宜。

  据《内经·灵柩》记载:古人又将一天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时期,早晨为春、日中为夏、日落为秋、半夜为冬。一般来说,晚9点到凌晨3点是一天的冬季,叫日冬;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一天的春季,叫日春;上午9点到下午3点是一天的夏季,叫日夏;下午3点到晚上9点是一天的秋季,叫日秋。

  早晨人的精气神开始生发,病易人体;日中人的精气神最旺,能战胜病邪。所以在一天中灸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午时***中午11~1点***前后。这段时间人体与自然的阳气逐渐转旺,并在正午的时候达到顶点,此时疗效最好;所以古人讲"三伏灸",冬病夏治就是这个道理。而清晨卯时、辰时***上午5~9点***与傍晚酉时***下午5-7点***、戌时***下午7-9点***,人体与自然均处于阴阳之气交接的时候,此时灸疗,效果会因环境气温偏低稍有降低。

  所以,药物加穴位,再加上一个较为恰当的治疗时机,三者完美地结合,才能让灸疗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夏天艾灸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 *** 、穴位的准确性。 *** 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 *** 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区域性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 *** 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面板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面板,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中医艾灸养生有哪些手法】 中医艾灸养生群

  灸法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用火,久远于针法及其他医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朵奇葩。那么,中医艾灸养生有哪些手法呢?我带你去了解一下吧。

  中医艾灸养生的手法

  1.悬灸

  是用艾绒卷起来的长条状圆柱艾条施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距离施灸部位一定高度进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5~10分钟,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出现红晕为度。操作时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温灸器,根据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为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杯等。它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温和。

  3.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作为间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盐,药等,分别称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灸等,因为间隔的物品不同,治疗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也叫艾炷,直接放于身体穴位和病痛处点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直接灸分为两类,灸后不留瘢痕的称为无瘢痕灸;灸后皮肤出现化脓甚至结痂的,称为“瘢痕灸”。

  中医艾灸器具的用法介绍

  1、竹制艾灸盒

  竹制艾灸盒有1-6孔之分,如果要施灸的面积较小,可以选用单孔或双孔灸器,如果施灸的面积较大,像背部,腹部等,可以使用多孔艾灸盒,个人觉得2孔和3孔艾灸盒比较实用,可以灸身体的大部分穴位,而且艾灸时热度也正合适,不会像五孔六孔灸器那么烫。

  2、随身灸

  这也是我们艾灸时常用到的艾灸器具具,这种灸器用着简单,价格低廉且适合身体的任何部位,所以很多人会选择随身灸。

  3、纯铜艾灸棒

  纯铜艾灸棒有三种型号:小号、中号、大号。小号铜棒配合4mm的无烟艾条,适合做面部美容时使用,中号和大号铜棒适合身体等部位艾灸。

  4、火龙灸器

  火龙罐是比较专业的艾灸器具具,一般背部使用较多,使用时要按照经络走向摆放在患者背部督脉上,其功效以温、通、调、补为主。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艾灸器具具,还有艾绒箱、柱式温灸盒、立式艾灸器具等。艾灸器具具使用方便,可以随意的固定在身体穴位上,艾灸者可自行调节艾粒与身体的距离,温度比较好掌握,而且艾条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下,产生的热能不易散发,火力均横、渗透力强,提高了传统艾灸的疗效。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秋季艾灸养生要注意

2.2016年针灸中常用灸法详解

3.2016年三伏天艾灸养生方法

4.三伏天艾灸养生

5.大寒艾灸养生

6.中医理疗刮痧知识大全

7.北京灸久堂艾灸调理养生馆

【中医艾灸养生有哪些手法】 中医艾灸养生群

  灸法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用火,久远于针法及其他医术,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一朵奇葩。那么,中医艾灸养生有哪些手法呢?我带你去了解一下吧。

  中医艾灸养生的手法

  1.悬灸

  是用艾绒卷起来的长条状圆柱艾条施灸。将点燃的艾条悬于距离施灸部位一定高度进行熏烤,一般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5~10分钟,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烧伤皮肤,以出现红晕为度。操作时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三种方法。

  2.艾灸器灸

  又叫温灸器,根据不同的艾灸器具,可分为温灸盒、温灸筒、温灸杯等。它的优点是可以固定在身上,操作方便,刺激作用温和。

  3.间接灸

  又称“隔物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作为间隔的物品通常有姜、蒜、盐,药等,分别称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药灸等,因为间隔的物品不同,治疗作用也就不同。

  4.直接灸

  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也叫艾炷,直接放于身体穴位和病痛处点燃施灸的方法。一般艾炷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直接灸分为两类,灸后不留瘢痕的称为无瘢痕灸;灸后皮肤出现化脓甚至结痂的,称为“瘢痕灸”。

  中医艾灸器具的用法介绍

  1、竹制艾灸盒

  竹制艾灸盒有1-6孔之分,如果要施灸的面积较小,可以选用单孔或双孔灸器,如果施灸的面积较大,像背部,腹部等,可以使用多孔艾灸盒,个人觉得2孔和3孔艾灸盒比较实用,可以灸身体的大部分穴位,而且艾灸时热度也正合适,不会像五孔六孔灸器那么烫。

  2、随身灸

  这也是我们艾灸时常用到的艾灸器具具,这种灸器用着简单,价格低廉且适合身体的任何部位,所以很多人会选择随身灸。

  3、纯铜艾灸棒

  纯铜艾灸棒有三种型号:小号、中号、大号。小号铜棒配合4mm的无烟艾条,适合做面部美容时使用,中号和大号铜棒适合身体等部位艾灸。

  4、火龙灸器

  火龙罐是比较专业的艾灸器具具,一般背部使用较多,使用时要按照经络走向摆放在患者背部督脉上,其功效以温、通、调、补为主。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艾灸器具具,还有艾绒箱、柱式温灸盒、立式艾灸器具等。艾灸器具具使用方便,可以随意的固定在身体穴位上,艾灸者可自行调节艾粒与身体的距离,温度比较好掌握,而且艾条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下,产生的热能不易散发,火力均横、渗透力强,提高了传统艾灸的疗效。

  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1.秋季艾灸养生要注意

2.2016年针灸中常用灸法详解

3.2016年三伏天艾灸养生方法

4.三伏天艾灸养生

5.大寒艾灸养生

6.中医理疗刮痧知识大全

7.北京灸久堂艾灸调理养生馆

艾灸养生法?

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艾灸养生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会去应用,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实用的,欢迎大家的阅读!

  实用的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溼、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大椎、身柱、 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艾灸养生的小知识

1、病从何来?

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里,女性们更是为了美丽穿露脐装,露背装。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骑电动车,损耗了身体的阳气,造成免疫力低下,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被寒凉所伤,而引发了各种疼痛,亚健康,终身病,慢性病。

2、病从何去?

最好的办法是灸关元穴,和足三里,中脘穴。补充身体的元阳。这是治本。同时配合灸区域性疼痛点。这是治标。

跟着艾满堂学习专业系统艾灸技术,做专业艾灸调理!

3、足三里有什么作用?

经过大量的案例表明常灸三里穴,能够防治二十多种疾病,又无一丝的毒副作用,确实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强壮身体、提高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有益寿延年的功效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溼、扶正祛邪的作用。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对于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灸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回圈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能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4、灸能美容吗?

能。

灸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调内而养外,标本兼治,通过调节内分泌等系统调动先天后天之元气,使人体的气血充足而上达头面,具有醒脑提神、五官发肤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淡化、分解面部表皮的黑色素沉淀,消除面部水肿、眼袋、黑眼圈、色斑等等,有效的改善面部倦容,令爱美的广大女性,五官、肌肤色泽红润,富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饱满,神采奕奕。

而且,在美容的同时,可以通过内分泌等系统起到减肥,根除妇科疾病的作用。

艾灸养生法?

艾灸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的最有效的手段。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艾灸养生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会去应用,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实用的,欢迎大家的阅读!

  实用的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溼、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 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大椎、身柱、 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艾灸养生的小知识

1、病从何来?

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从小生活在空调、冰箱、冷饮无处不在里,女性们更是为了美丽穿露脐装,露背装。大量使用寒凉药物,激素。贪食生冷食物,甚至常年穿裙子骑电动车,损耗了身体的阳气,造成免疫力低下,身体各系统功能失调,被寒凉所伤,而引发了各种疼痛,亚健康,终身病,慢性病。

2、病从何去?

最好的办法是灸关元穴,和足三里,中脘穴。补充身体的元阳。这是治本。同时配合灸区域性疼痛点。这是治标。

跟着艾满堂学习专业系统艾灸技术,做专业艾灸调理!

3、足三里有什么作用?

经过大量的案例表明常灸三里穴,能够防治二十多种疾病,又无一丝的毒副作用,确实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强壮身体、提高人体免疫、增强抗病能力、有益寿延年的功效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溼、扶正祛邪的作用。古今大量的实践都,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足三里是抗衰老的有效,对于延年益寿大有裨益。

灸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回圈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能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4、灸能美容吗?

能。

灸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调内而养外,标本兼治,通过调节内分泌等系统调动先天后天之元气,使人体的气血充足而上达头面,具有醒脑提神、五官发肤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淡化、分解面部表皮的黑色素沉淀,消除面部水肿、眼袋、黑眼圈、色斑等等,有效的改善面部倦容,令爱美的广大女性,五官、肌肤色泽红润,富有弹性、无皱纹、无斑点、饱满,神采奕奕。

而且,在美容的同时,可以通过内分泌等系统起到减肥,根除妇科疾病的作用。

经常做艾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老中医是如何看待艾灸的?

艾灸法在我们大中华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艾灸疗法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

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直白讲,就是消除肌肉疼痛。艾灸的好处与功效有哪些?

疏通经络,激活络脉。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的运行。它是连接脏腑和身体各个部位的重要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节系统。因此,如果经络通畅,就有利于气血的运行。一些寒湿邪气常引起经络阻塞,诱发疾病。艾灸可以通过十二经络,进入三阴,温暖体内的穴位及其经络,从而活化血气。

促进血液循环。传统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的调节对女性尤为重要。只有在充满气血的艾灸的六大功效中,人们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活动。艾灸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不仅可以缓解气机,还可以提高中气,从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祛湿散寒。传统中医认为,当血液看到热量时,它就会行走,当血液看到寒冷时,它就会凝结。因此,寒冷侵入体内,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一系列疾病。艾灸可以通过温暖和刺激经络,从而发挥温暖经络的作用。散寒除痹,促进气血顺利运行。

艾灸法的盛行,一是源于人们对于中医的信任,这对于中医来说是一件幸事;另外就是因为灸法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盛行,简单易学,安全可靠,省钱省力,由于艾叶价格低廉,取材方便,方法简单,而且没有副作用,纯属绿色疗法,让灸法成了很多人看病的首选。

经常做艾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老中医是如何看待艾灸的?

艾灸法在我们大中华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艾灸疗法是一种在人体基本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其机制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

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直白讲,就是消除肌肉疼痛。艾灸的好处与功效有哪些?

疏通经络,激活络脉。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的运行。它是连接脏腑和身体各个部位的重要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节系统。因此,如果经络通畅,就有利于气血的运行。一些寒湿邪气常引起经络阻塞,诱发疾病。艾灸可以通过十二经络,进入三阴,温暖体内的穴位及其经络,从而活化血气。

促进血液循环。传统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血的调节对女性尤为重要。只有在充满气血的艾灸的六大功效中,人们才能保持正常的生活活动。艾灸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不仅可以缓解气机,还可以提高中气,从而达到保健的目的。

祛湿散寒。传统中医认为,当血液看到热量时,它就会行走,当血液看到寒冷时,它就会凝结。因此,寒冷侵入体内,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一系列疾病。艾灸可以通过温暖和刺激经络,从而发挥温暖经络的作用。散寒除痹,促进气血顺利运行。

艾灸法的盛行,一是源于人们对于中医的信任,这对于中医来说是一件幸事;另外就是因为灸法的特点决定了它的盛行,简单易学,安全可靠,省钱省力,由于艾叶价格低廉,取材方便,方法简单,而且没有副作用,纯属绿色疗法,让灸法成了很多人看病的首选。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艾灸安全可靠,是养生保健比较好的 方法 。 那么有哪些穴位适用于艾灸养生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10大保健养生必知穴位:

  艾灸养生穴:1.足三里-延年益寿穴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外缘一横指。

【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衰老、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肝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贫血、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遗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盆腔炎、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痫、眼疾、口腔疾病、耳鸣、耳聋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每次10到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前三天每日灸,后可隔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直接灸:在穴位涂抹凡士林,避免艾柱滚落,艾炷燃近皮肤或有灼痛感时移去,继续试第二壮,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2.神阙-补中益气穴

【定位】:位于腹中部,脐*。

【功能】:固本培元、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昏厥、下痢、便秘、小便不利、失禁、淋证、不孕、身体虚弱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艾条点燃后对准神阙,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灸10到15分钟。

隔盐灸:将食盐放入脐中,填平脐孔,把艾柱放置在盐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有灼痛感或艾炷燃尽时立即更换艾炷,避免烫伤。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3.关元-培肾固本穴

【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

【功能】: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功效。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能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外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艾灸疗法】

温和灸:距皮肤3-5cm处施灸,感到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潮红、身体舒适为宜。每两日施灸1次。

  艾灸养生穴:4.中脘-健脾益胃穴

【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

【功能】:健脾益胃,培补后天。

【主治】:食欲缺乏、腹胀、腹泻、腹痛、肠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目眩、耳鸣、座疮、精力不济、神经衰弱、恶心、烧心、嗳气、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痛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距皮肤3-5cm处施灸,感到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对知觉迟钝患者或小儿应把食指和中指放在穴位皮肤两侧感受温度,以免灼伤皮肤。灸10-15分钟,以患者局部皮肤潮红、身体感觉舒适为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艾灸养生穴:5.命门-补肾壮阳穴

【定位】: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与神阙穴前后相对,取一绳子过脐水平绕腹一周,与后正中线交点即为命门穴。

【功能】:对肾气不足、精力衰退者有固本培元的作用。

【主治】: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汗不出、寒热疟、胃下垂、前列腺炎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灸10-15分钟,以患者局部皮肤潮红、身体感觉舒适为度。

隔姜灸:生姜切片0.2-0.5cm厚,用针扎数孔,把姜片放在命门穴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中心施灸,若有痛疼可提起姜片,反复进行。每次灸3-5壮,每日或隔日一次。

  艾灸养生穴:6.涌泉-清脑醒神穴

【定位】: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足底第二趾、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于后2/3交点上。

【功能】:清脑醒神、安神定志、清热散风。

【主治】: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症、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病、心绞痛、心肌炎、扁桃体炎、咽炎、咳嗽、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直接灸。直接灸每次3-7壮,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若起水泡不必处理,2-3天后会结痂脱落。

  艾灸养生穴:7.大椎-清热解表穴

【定位】: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

【功能】:解表清热、疏风散寒、息风止痉、安神益髓。

【主治】:扁桃体炎、咳嗽、气喘、热病、疟疾、咽炎、项强、肩背痛、腰脊强、小儿惊风、癫痫、精神病、血液病、中暑、霍乱、呕吐、黄疸、皮肤病及一切虚弱病症。

【艾灸疗法】

温和灸:用艾条距皮肤3-5cm处施灸,感到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灸20分钟,局部皮肤潮红、身体感觉舒适为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艾灸养生穴:8.曲池-清热解毒穴

【定位】: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在尺泽穴与肱骨外上踝连线中点上。

【功能】:凉血润燥、清热解毒。

【主治】:流行*冒、发热、肺炎、扁桃体炎、痢疾、肩周炎、肘关节骨关节炎、咽喉炎、牙痛、睑腺炎、高血压病、乳腺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用艾条距皮肤3-5cm处施灸,10到20分钟,患者感到舒适、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艾灸养生穴:9.气海-升发阳气穴

【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功能】:升发阳气。

【主治】:下腹疼痛、大便不通、泻痢不止、遗尿、阳痿、遗精、滑精、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子宫脱垂、脘腹胀满、疝气、肠炎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用艾条距皮肤3-5cm处施灸,10到20分钟,患者感到舒适、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施灸者应把食指和中指放在穴位皮肤两侧感受温度,以免灼伤皮肤。

  艾灸养生穴:10.三阴交-养血补气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能】:健脾和胃、调肝补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主治】: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遗精、阳痿、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用艾条距皮肤3-5cm处施灸,以皮肤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为度。灸10-2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艾灸安全可靠,是养生保健比较好的 方法 。 那么有哪些穴位适用于艾灸养生呢?下面我给大家介绍10大保健养生必知穴位:

  艾灸养生穴:1.足三里-延年益寿穴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外缘一横指。

【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衰老、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肝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贫血、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遗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盆腔炎、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痫、眼疾、口腔疾病、耳鸣、耳聋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每次10到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前三天每日灸,后可隔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直接灸:在穴位涂抹凡士林,避免艾柱滚落,艾炷燃近皮肤或有灼痛感时移去,继续试第二壮,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2.神阙-补中益气穴

【定位】:位于腹中部,脐*。

【功能】:固本培元、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昏厥、下痢、便秘、小便不利、失禁、淋证、不孕、身体虚弱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艾条点燃后对准神阙,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灸10到15分钟。

隔盐灸:将食盐放入脐中,填平脐孔,把艾柱放置在盐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有灼痛感或艾炷燃尽时立即更换艾炷,避免烫伤。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3.关元-培肾固本穴

【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

【功能】: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功效。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能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外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艾灸疗法】

温和灸:距皮肤3-5cm处施灸,感到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灸10-20分钟,灸至皮肤潮红、身体舒适为宜。每两日施灸1次。

  艾灸养生穴:4.中脘-健脾益胃穴

【定位】: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处。

【功能】:健脾益胃,培补后天。

【主治】:食欲缺乏、腹胀、腹泻、腹痛、肠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目眩、耳鸣、座疮、精力不济、神经衰弱、恶心、烧心、嗳气、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痛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距皮肤3-5cm处施灸,感到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对知觉迟钝患者或小儿应把食指和中指放在穴位皮肤两侧感受温度,以免灼伤皮肤。灸10-15分钟,以患者局部皮肤潮红、身体感觉舒适为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艾灸养生穴:5.命门-补肾壮阳穴

【定位】: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与神阙穴前后相对,取一绳子过脐水平绕腹一周,与后正中线交点即为命门穴。

【功能】:对肾气不足、精力衰退者有固本培元的作用。

【主治】: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汗不出、寒热疟、胃下垂、前列腺炎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灸10-15分钟,以患者局部皮肤潮红、身体感觉舒适为度。

隔姜灸:生姜切片0.2-0.5cm厚,用针扎数孔,把姜片放在命门穴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中心施灸,若有痛疼可提起姜片,反复进行。每次灸3-5壮,每日或隔日一次。

  艾灸养生穴:6.涌泉-清脑醒神穴

【定位】:位于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足底第二趾、第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于后2/3交点上。

【功能】:清脑醒神、安神定志、清热散风。

【主治】: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症、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病、心绞痛、心肌炎、扁桃体炎、咽炎、咳嗽、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直接灸。直接灸每次3-7壮,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若起水泡不必处理,2-3天后会结痂脱落。

  艾灸养生穴:7.大椎-清热解表穴

【定位】: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

【功能】:解表清热、疏风散寒、息风止痉、安神益髓。

【主治】:扁桃体炎、咳嗽、气喘、热病、疟疾、咽炎、项强、肩背痛、腰脊强、小儿惊风、癫痫、精神病、血液病、中暑、霍乱、呕吐、黄疸、皮肤病及一切虚弱病症。

【艾灸疗法】

温和灸:用艾条距皮肤3-5cm处施灸,感到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灸20分钟,局部皮肤潮红、身体感觉舒适为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艾灸养生穴:8.曲池-清热解毒穴

【定位】: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在尺泽穴与肱骨外上踝连线中点上。

【功能】:凉血润燥、清热解毒。

【主治】:流行*冒、发热、肺炎、扁桃体炎、痢疾、肩周炎、肘关节骨关节炎、咽喉炎、牙痛、睑腺炎、高血压病、乳腺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皮肤病、过敏性疾病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用艾条距皮肤3-5cm处施灸,10到20分钟,患者感到舒适、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艾灸养生穴:9.气海-升发阳气穴

【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功能】:升发阳气。

【主治】:下腹疼痛、大便不通、泻痢不止、遗尿、阳痿、遗精、滑精、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子宫脱垂、脘腹胀满、疝气、肠炎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用艾条距皮肤3-5cm处施灸,10到20分钟,患者感到舒适、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施灸者应把食指和中指放在穴位皮肤两侧感受温度,以免灼伤皮肤。

  艾灸养生穴:10.三阴交-养血补气穴

【定位】:位于小腿内侧,在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功能】:健脾和胃、调肝补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主治】: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脱垂、难产、产后血晕、遗精、阳痿、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高血压病等。

【艾灸疗法】

温和灸:用艾条距皮肤3-5cm处施灸,以皮肤有温热感但无灼痛感为度。灸10-2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现在中医养生保健艾炙

脐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纯阳热力,透入肌肤,刺激组织,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