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美容穴位养生知识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2-24 05:23:31
文档

美容穴位养生知识

美容养颜的穴位介绍:1. 养老穴:按摩可改善面部色斑,预防皱纹和青春痘。2. 攒竹穴:促进眼部微循环,预防皱纹。3. 迎香穴:增强面部血液循环,滋润肌肤。
推荐度:
导读美容养颜的穴位介绍:1. 养老穴:按摩可改善面部色斑,预防皱纹和青春痘。2. 攒竹穴:促进眼部微循环,预防皱纹。3. 迎香穴:增强面部血液循环,滋润肌肤。

美容养颜的穴位介绍:

1. 养老穴:按摩可改善面部色斑,预防皱纹和青春痘。

2. 攒竹穴:促进眼部微循环,预防皱纹。

3. 迎香穴:增强面部血液循环,滋润肌肤。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艾灸的常用穴讲解

《黄帝内经》提倡:夏天要养阳,秋天要潜阳,冬天要养阴。

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夏天吹空调,喝冰镇冷饮食物,熬夜...... 不仅没养阳,反而还消耗了大量的阳气;那么冬天我们要消耗的大量阳气哪儿来?!

如果秋天和冬天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继续养阴,不然肯定阴阳失衡! 因此,现代人在秋天一定要温补阳气,以备整个冬天的使用

艾灸核心点

1,秋天用艾灸温阳,用食物养阴;

2,艾灸时间缩短为每个穴位15-20分钟。

立秋艾灸培补元气4穴位

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

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

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太白穴:

补充气血、美容养颜

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所以脾经常出现脾气虚的症状

我们常说的黄脸婆就是脾虚的象,每天按摩这个穴位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

关元穴:

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

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

《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关元,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围绕关元穴顺时针方向按摩。

气海穴:

扶正固本、培补元气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

”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

怎么养阴?

有的人在艾灸的过程中,往往会大汗淋漓,湿透床单,艾灸一次出一次大汗,有许多顾客很顾虑,如此出汗身体是否会虚脱?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这种现象是艾灸改善体质、扶正祛邪、祛病疗疾的效果反应,无需顾虑继续施灸,随着施灸的药力不断增强,排出的浊水、浊气、浊物越来越多,脏腑逐渐恢复功能。

有的艾灸,觉得汗流的太多了,心里上会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怎么办呢?

实际上,这时我们在继续艾灸的同时,再增加2个止汗的穴位“合谷穴、复溜穴”,这样就安心了!

另外,艾灸疗法是先补充脏腑正气,艾灸到一定时间和数量后,脏腑元气充足,功能恢复,人体元气和艾的纯阳之火联合作用,使体内病邪(浊水、浊气)通过经络、血管、关节、皮肤毛孔,使体内的病邪之气以汗液和放屁、打嗝的形式不断地排出

艾灸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介绍

利用艾火长期温灸五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

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下面就详细介绍艾灸最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足三里、神阙、中脘。

关元穴:

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

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 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 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

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神阙:

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阳之功。此穴多用隔物灸。

《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

具体方法:以药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艾炷每次3-5壮,药末可选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姜片等。

可以配中脘穴:

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

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温和灸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易学易会。

最后介绍一下

中医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

中医认为,湿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一种病因,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湿邪就会侵犯人体,无论是外湿还是内湿,都会让人产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胀、嗜睡、犯困等症状,而艾灸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能够治疗湿邪带来的疾病。下面我们看看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

1、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可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5、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运动、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拒绝湿邪的入侵。

传递健康!传播❤️❤️爱

艾灸的常用穴讲解

《黄帝内经》提倡:夏天要养阳,秋天要潜阳,冬天要养阴。

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夏天吹空调,喝冰镇冷饮食物,熬夜...... 不仅没养阳,反而还消耗了大量的阳气;那么冬天我们要消耗的大量阳气哪儿来?!

如果秋天和冬天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继续养阴,不然肯定阴阳失衡! 因此,现代人在秋天一定要温补阳气,以备整个冬天的使用

艾灸核心点

1,秋天用艾灸温阳,用食物养阴;

2,艾灸时间缩短为每个穴位15-20分钟。

立秋艾灸培补元气4穴位

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

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

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太白穴:

补充气血、美容养颜

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所以脾经常出现脾气虚的症状

我们常说的黄脸婆就是脾虚的象,每天按摩这个穴位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

关元穴:

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

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

《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关元,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围绕关元穴顺时针方向按摩。

气海穴:

扶正固本、培补元气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

”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

怎么养阴?

有的人在艾灸的过程中,往往会大汗淋漓,湿透床单,艾灸一次出一次大汗,有许多顾客很顾虑,如此出汗身体是否会虚脱?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这种现象是艾灸改善体质、扶正祛邪、祛病疗疾的效果反应,无需顾虑继续施灸,随着施灸的药力不断增强,排出的浊水、浊气、浊物越来越多,脏腑逐渐恢复功能。

有的艾灸,觉得汗流的太多了,心里上会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怎么办呢?

实际上,这时我们在继续艾灸的同时,再增加2个止汗的穴位“合谷穴、复溜穴”,这样就安心了!

另外,艾灸疗法是先补充脏腑正气,艾灸到一定时间和数量后,脏腑元气充足,功能恢复,人体元气和艾的纯阳之火联合作用,使体内病邪(浊水、浊气)通过经络、血管、关节、皮肤毛孔,使体内的病邪之气以汗液和放屁、打嗝的形式不断地排出

艾灸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介绍

利用艾火长期温灸五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

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下面就详细介绍艾灸最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足三里、神阙、中脘。

关元穴:

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

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 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 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

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神阙:

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阳之功。此穴多用隔物灸。

《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

具体方法:以药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艾炷每次3-5壮,药末可选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姜片等。

可以配中脘穴:

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

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温和灸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易学易会。

最后介绍一下

中医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

中医认为,湿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一种病因,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湿邪就会侵犯人体,无论是外湿还是内湿,都会让人产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胀、嗜睡、犯困等症状,而艾灸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能够治疗湿邪带来的疾病。下面我们看看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

1、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可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5、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运动、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拒绝湿邪的入侵。

传递健康!传播❤️❤️爱

艾灸的常用穴讲解

《黄帝内经》提倡:夏天要养阳,秋天要潜阳,冬天要养阴。

而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是:夏天吹空调,喝冰镇冷饮食物,熬夜...... 不仅没养阳,反而还消耗了大量的阳气;那么冬天我们要消耗的大量阳气哪儿来?!

如果秋天和冬天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继续养阴,不然肯定阴阳失衡! 因此,现代人在秋天一定要温补阳气,以备整个冬天的使用

艾灸核心点

1,秋天用艾灸温阳,用食物养阴;

2,艾灸时间缩短为每个穴位15-20分钟。

立秋艾灸培补元气4穴位

大椎穴:保健要穴、主宰全身

《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

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

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太白穴:

补充气血、美容养颜

太白是脾经的原穴,健脾补脾效果比其他穴位都强。

脾经为少气多血之经,气不足、血有余,所以脾经常出现脾气虚的症状

我们常说的黄脸婆就是脾虚的象,每天按摩这个穴位能较好地充补脾经经气的不足,为脾经经气的供养之源

关元穴:

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

意味着它是小肠的气积聚在腹部的穴位。

《扁鹊心书》里面的,“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柱,久久不畏寒暑”,艾灸关元,不但可以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以很好地理气和血,补虚益损。

不方便艾灸的可以每日围绕关元穴顺时针方向按摩。

气海穴:

扶正固本、培补元气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

”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

怎么养阴?

有的人在艾灸的过程中,往往会大汗淋漓,湿透床单,艾灸一次出一次大汗,有许多顾客很顾虑,如此出汗身体是否会虚脱?会不会对身体有害?

这种现象是艾灸改善体质、扶正祛邪、祛病疗疾的效果反应,无需顾虑继续施灸,随着施灸的药力不断增强,排出的浊水、浊气、浊物越来越多,脏腑逐渐恢复功能。

有的艾灸,觉得汗流的太多了,心里上会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怎么办呢?

实际上,这时我们在继续艾灸的同时,再增加2个止汗的穴位“合谷穴、复溜穴”,这样就安心了!

另外,艾灸疗法是先补充脏腑正气,艾灸到一定时间和数量后,脏腑元气充足,功能恢复,人体元气和艾的纯阳之火联合作用,使体内病邪(浊水、浊气)通过经络、血管、关节、皮肤毛孔,使体内的病邪之气以汗液和放屁、打嗝的形式不断地排出

艾灸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介绍

利用艾火长期温灸五大养生要穴,具有补益肾气,健脾和胃,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扶养一身正气,使正气不绝,脾土肥沃,肾水充盈。

土沃、水盈、气足便能生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人自然会健康长寿了。

下面就详细介绍艾灸最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足三里、神阙、中脘。

关元穴:

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

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 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 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

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

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神阙:

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阳之功。此穴多用隔物灸。

《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

具体方法:以药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艾炷每次3-5壮,药末可选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姜片等。

可以配中脘穴:

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

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温和灸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易学易会。

最后介绍一下

中医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

中医认为,湿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一种病因,当人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湿邪就会侵犯人体,无论是外湿还是内湿,都会让人产生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腹胀、嗜睡、犯困等症状,而艾灸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能够治疗湿邪带来的疾病。下面我们看看艾灸祛湿的五个穴位。

1、关元穴

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可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2、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3、中脘穴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4、解溪穴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凹陷处。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5、丰隆穴

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胫骨前缘外二横指(中指)处。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运动、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拒绝湿邪的入侵。

传递健康!传播❤️❤️爱

常按6个养生穴位

常按6个养生穴位

风池穴:

作用:明目醒脑。

取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

操作:双手扶住头两侧,两个拇指定点按揉,每次按揉50下左右。

内关穴:

作用:养护心脏。

取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操作: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关元穴:

作用:补肾固元。

取穴: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

操作:每次拇指打圈按揉50次左右。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很多妇科问题。

三阴交:

作用:滋阴养颜。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

操作:单手握住,拇指按揉50次,至酸痛即可女性适合经常按揉,助于疏通瘀堵。

涌泉穴:

作用:安神健体。

取穴: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

操作: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有助睡眠。

中脘穴:

作用:养胃健脾。

取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

操作: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

常按6个养生穴位

常按6个养生穴位

风池穴:

作用:明目醒脑。

取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

操作:双手扶住头两侧,两个拇指定点按揉,每次按揉50下左右。

内关穴:

作用:养护心脏。

取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操作: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关元穴:

作用:补肾固元。

取穴: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

操作:每次拇指打圈按揉50次左右。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很多妇科问题。

三阴交:

作用:滋阴养颜。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

操作:单手握住,拇指按揉50次,至酸痛即可女性适合经常按揉,助于疏通瘀堵。

涌泉穴:

作用:安神健体。

取穴: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

操作: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有助睡眠。

中脘穴:

作用:养胃健脾。

取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

操作: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

常按6个养生穴位

常按6个养生穴位

风池穴:

作用:明目醒脑。

取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

操作:双手扶住头两侧,两个拇指定点按揉,每次按揉50下左右。

内关穴:

作用:养护心脏。

取穴:伸开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离手腕距离两个手指宽的两条筋之间。

操作: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钟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

关元穴:

作用:补肾固元。

取穴:肚脐以下3寸(约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就是关元穴。

操作:每次拇指打圈按揉50次左右。对男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肾虚、腰酸掉发等问题。对女性来说,按揉关元穴可以缓解很多妇科问题。

三阴交:

作用:滋阴养颜。

取穴: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3寸处。

操作:单手握住,拇指按揉50次,至酸痛即可女性适合经常按揉,助于疏通瘀堵。

涌泉穴:

作用:安神健体。

取穴:涌泉穴为肾经之首,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1/3。

操作:每天洗脚后,用双手大拇指摩搓两足底涌泉穴10分钟左右,有助睡眠。

中脘穴:

作用:养胃健脾。

取穴: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按压时会有酸痛感。

操作:急性胃刺痛患者可点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压10秒,松开,再压,如此反复,三五分钟就可缓解症状;慢性胃不适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轻揉,可促进消化。

女性养生8大穴位

  根据中医理论,穴位的保健是很重要的。有些穴位还能起到急救的作用。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穴位的知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女性养生穴位,希望对你有用!

  女性养生穴位

  第一要穴:天柱穴

  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有1个穴位。

  养生功能: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功效。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二要穴:膈俞穴

  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养生功能:用指压的话,可以促使血液流通。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三要穴:命门穴

  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用手指按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养生功能:按摩命门穴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督脉起于少腹内,下出会*,向后行于脊柱内部,上达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上行巅项,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第四要穴:承扶穴

  在臀部横纹线的*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沟中心点。

  养生功能:这个穴位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经常按压可以强化*的收缩力,中医也利用刺激这个穴位来治疗女性性冷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五要穴:肾俞穴强壮肾气

  肾俞穴:与命门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养生功能:这里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有帮助。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六要穴:中府穴丰胸美体

  中府穴: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锁骨外侧下端的三角窝,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门穴,在这个窝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养生功能:中府穴是肺经上的大穴,经常按摩可以顺畅肺的经脉,有丰胸的作用,还可以强化淋巴循环,减轻胸闷、肩背痛。并且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是调理内息的一个重要穴位。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转回,沿胃上口过膈肌,属于肺,由“肺系”横出向下,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拇指内侧端。

  第七要穴:商阳穴促进新陈代谢

  商阳穴:这个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

  养生功能:这也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这里,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沿食指桡侧经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入两筋间,沿小臂桡侧上行至肘外侧,经上臂后侧桡侧缘上肩,出肩峰前侧上行交会于头部,下入缺盆络肺,过膈肌属于大肠。由锁骨上窝分出支脉1上行颈旁,过面颊入齿槽,转回出挟口旁,交会于人中部,然后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挟鼻孔两旁接足阳明胃经。

  第八要穴:委中穴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点。也即是小腿中间关节背后呀,也就是膝盖后正中点。

  养生功能:这个穴道主导生殖器官神经延伸到这里,用手指轻轻抚压穴位,除了可以缓和紧张情绪,并能很好地消除腰酸背痛的疲劳症状。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让女人拥有好肤色的穴位

  外眼角:足少阳胆经

  此为胆经上穴丝竹穴,闭眼,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明目的功能。

  拇指尖端:手太阴肺经

  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此经脉,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对面色白,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消除疲劳,减少皱纹的作用。

  小指尖端:手少阴心经

  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心脏健康,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大腿根部:足厥阴肝经

  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对黄褐斑、妊娠斑、痤疮、面色晦暗,面色黑等有较好的疗效,并能促进乳房发育,解除乳房胀痛。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鼻翼两侧:手阳明大肠经

  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其实是按压了迎香穴,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对症状也有一定改善。

  肩窝:手少阳三焦经

  用力按压肩窝处的肩井穴,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对面部痤疮、酒渣鼻、皮肤虚浮等症有较好疗效。洗澡时利用热水柱按摩肩窝也是不错的方式。

  曲肘外侧凹陷处:手太阳小肠经

  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可改善枯暗无泽的肤色,使皮肤恢复润泽,对皮肤过敏和暗疮,湿疹有一定的作用。女性患贫血症状者经常按摩此处更是好处良多。

  手掌*:手厥阴心包经

  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增加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镇定神经。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女性养生8大穴位

  根据中医理论,穴位的保健是很重要的。有些穴位还能起到急救的作用。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穴位的知识。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女性养生穴位,希望对你有用!

  女性养生穴位

  第一要穴:天柱穴

  天柱穴就在我们的后颈部正下方凹处,也就是后发际正中线上半寸处约2厘米左右,往两旁各1.3寸各有1个穴位。

  养生功能:感到疲乏困倦的时候按摩这个位置,可以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功效。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二要穴:膈俞穴

  背过手,可以摸到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凹陷,这个地方就是,而且左右各有一个。

  养生功能:用指压的话,可以促使血液流通。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三要穴:命门穴

  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用手指按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养生功能:按摩命门穴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复性功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督脉起于少腹内,下出会*,向后行于脊柱内部,上达项后风府穴,进入脑内,上行巅项,沿前额下行至鼻柱。

  第四要穴:承扶穴

  在臀部横纹线的*下方,位于左右臀下臀沟中心点。

  养生功能:这个穴位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经常按压可以强化*的收缩力,中医也利用刺激这个穴位来治疗女性性冷感。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五要穴:肾俞穴强壮肾气

  肾俞穴:与命门穴的位置持平,就是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个。

  养生功能:这里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有帮助。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第六要穴:中府穴丰胸美体

  中府穴:立正、叉腰站直,用手可以摸到在锁骨外侧下端的三角窝,那里的中心就是云门穴,在这个窝的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的地方就是中府穴。

  养生功能:中府穴是肺经上的大穴,经常按摩可以顺畅肺的经脉,有丰胸的作用,还可以强化淋巴循环,减轻胸闷、肩背痛。并且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是调理内息的一个重要穴位。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络大肠,转回,沿胃上口过膈肌,属于肺,由“肺系”横出向下,于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前,沿上臂前侧下行至肘横纹,沿小臂前侧的桡侧缘入寸口、过大鱼际,沿大鱼际边缘出手拇指内侧端。

  第七要穴:商阳穴促进新陈代谢

  商阳穴:这个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

  养生功能:这也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这个穴位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这里,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末端,沿食指桡侧经第1掌骨与第2掌骨间入两筋间,沿小臂桡侧上行至肘外侧,经上臂后侧桡侧缘上肩,出肩峰前侧上行交会于头部,下入缺盆络肺,过膈肌属于大肠。由锁骨上窝分出支脉1上行颈旁,过面颊入齿槽,转回出挟口旁,交会于人中部,然后左脉向右、右脉向左上挟鼻孔两旁接足阳明胃经。

  第八要穴:委中穴

  委中穴: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点。也即是小腿中间关节背后呀,也就是膝盖后正中点。

  养生功能:这个穴道主导生殖器官神经延伸到这里,用手指轻轻抚压穴位,除了可以缓和紧张情绪,并能很好地消除腰酸背痛的疲劳症状。

  穴位养生按摩路线: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上行颧部,交会于头顶。由头顶分出支脉1至耳上角。其主干(直行脉)由头顶入内络于脑、出于项,入肩胛分为两支下行,主脉1由肩胛内侧夹脊旁下行至腰中,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由腰中分出支脉2经夹脊旁过臀部入腘中。主脉2由肩胛内侧过肩胛下行至髋关节,沿大腿后外侧下行与支脉2会合于腘中,向下过腓肠肌出外踝后侧,沿第5跖骨粗隆至足小趾外侧,下接足少阴肾经。

  让女人拥有好肤色的穴位

  外眼角:足少阳胆经

  此为胆经上穴丝竹穴,闭眼,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明目的功能。

  拇指尖端:手太阴肺经

  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此经脉,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对面色白,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消除疲劳,减少皱纹的作用。

  小指尖端:手少阴心经

  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心脏健康,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大腿根部:足厥阴肝经

  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对黄褐斑、妊娠斑、痤疮、面色晦暗,面色黑等有较好的疗效,并能促进乳房发育,解除乳房胀痛。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鼻翼两侧:手阳明大肠经

  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其实是按压了迎香穴,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对症状也有一定改善。

  肩窝:手少阳三焦经

  用力按压肩窝处的肩井穴,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对面部痤疮、酒渣鼻、皮肤虚浮等症有较好疗效。洗澡时利用热水柱按摩肩窝也是不错的方式。

  曲肘外侧凹陷处:手太阳小肠经

  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可改善枯暗无泽的肤色,使皮肤恢复润泽,对皮肤过敏和暗疮,湿疹有一定的作用。女性患贫血症状者经常按摩此处更是好处良多。

  手掌*:手厥阴心包经

  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增加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镇定神经。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有哪些养生穴位?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怎样才能拥有以个好肌肤是每个女性朋友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在护肤美容方面,我们都尝试过很多方法,每天都会按时的涂抹护肤品,有些人还会吃一些美容养颜的圣品了,来保养肌肤。其实除了这些方法,中医美容专家还介绍了几种养生穴位能让你成功养出好肤色。
1、养生穴位
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心脏健康,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此经脉,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对面色白,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消除疲劳,减少皱纹的作用。
手掌*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效用: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增加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镇定神经。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肩窝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效用: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对面部痤疮、酒渣鼻、皮肤虚浮等症有较好疗效。洗澡时利用热水柱按摩肩窝也是不错的方式。
曲肘外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效用: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可改善枯暗无泽的肤色,使皮肤恢复润泽,对皮肤过敏和暗疮,湿疹有一定的作用。女性患贫血症状者经常按摩此处更是好处良多。
鼻翼两侧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效用: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对症状也有一定改善。
脚底中心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效用:睡前按摩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常常按摩更可改善过敏体质,对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肿有较好的作用。建议用弯曲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左右。
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效用: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至感到明显酸胀。经常操作能调理脾脏功能,对面色萎黄、皮肤粗糙、毛细血管破裂有较好的作用,能有效的制止面部痤疮的出现,同时能改善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既可减肥,又能健体。
大腿根部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效用: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对黄褐斑、妊娠斑、痤疮、面色晦暗,面色黑等有较好的疗效,并能促进乳房发育,解除乳房胀痛。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外眼角
所属经络:足少阳胆经
效用:闭眼,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明目的功能。
臀横纹*
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效用:按压臀横纹*有利膀胱健康,可改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雀斑和妊娠期,产后内分泌紊乱所致的蝴蝶斑,可改善皮肤过敏,毛发焦枯,口唇淡白,目痛多泪等症。
足背横纹*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效用:足阳明胃经本身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因此具有减肥的效果。胃经还可调整内分泌,可治疗面部痤疮,改善面部皮肤颜色,治疗口眼歪斜,还有隆胸丰胸,促进乳腺发育的功能,亦可治疗不思饮食,失眠和消化不良等病症。
以上这些养生穴位经常按,就能起到养颜美容的功效了。中医里的美容方法特别多,想按摩穴位这样的简单方有不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护肤需求,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美容法,只要方法得当,皮肤肤质就能变好了。
2、睡前按摩减肥
推背:一方俯卧于床上,不枕枕头,头侧向一方,上肢放松。另一方立于床边,面向俯者头部,双腿拉开小弓字步,双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俯者背上部(注意手掌与背部贴紧),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作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推出,使背部皮肤肌肉在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推至腰部。推10次左右,再令俯者将头倒向另一方,仍按上法推10次左右。然后,操作方右手握拳,用腕力捶背,力量适中,自上而下捶打数遍,即可停止。现代医学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战斗力很强”的免疫细胞,通过推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捏脊:一方俯于床上,暴露整个背部。另一方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双手食指和拇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然后将皮肤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下最高的脊椎部位,算作1遍,由下而上连续捏拿4—6遍,算作1次。第2或第3遍时,每捏3下须将皮肤斜向上方提起,如提法得当,可在第二至五腰椎处听到轻微的响声。最后,再用双手拇指在腰部两侧的肾俞穴上(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4。5厘米)揉按一会儿,每晚1次。长期坚持,可健脾养胃,使人胃口好转,面色红润,并可防治营养不良症的发生发展。
触腋:腋窝部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如他人用手触摸,被触者就会大笑,被专家称为“腋窝运动”,夫妻间行此运动,则更加简便可行。一方可趁另一方不注意时,轻触腋窝,使其发笑,或经常轻抚、轻挠腋窝部,保持笑口常开。其强身奥秘,至少有两点:一是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淋巴结,可以加速神经体液循环,从而带动全身其他器官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分。二是触腋致笑。笑能带动身体所有器官都得到运动,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的分泌,提高肌体的抵抗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对脑、心、肺最为有益。
摩腹:此方可两人操作,亦可自我保健。睡前平卧于床,搓热双手,手在脐腹周围,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数十圈,注意力量适中。尔后以肚脐为中心,再按逆时针方向摩腹数十圈即可。现代医学证实,坚持摩腹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胃的纳谷和消化。而且,摩腹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肌体代谢,能够防止和减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堆积,是减肥的一剂良方。

有哪些养生穴位?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怎样才能拥有以个好肌肤是每个女性朋友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在护肤美容方面,我们都尝试过很多方法,每天都会按时的涂抹护肤品,有些人还会吃一些美容养颜的圣品了,来保养肌肤。其实除了这些方法,中医美容专家还介绍了几种养生穴位能让你成功养出好肤色。
1、养生穴位
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心脏健康,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此经脉,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对面色白,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消除疲劳,减少皱纹的作用。
手掌*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效用: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增加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镇定神经。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肩窝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效用: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对面部痤疮、酒渣鼻、皮肤虚浮等症有较好疗效。洗澡时利用热水柱按摩肩窝也是不错的方式。
曲肘外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效用: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可改善枯暗无泽的肤色,使皮肤恢复润泽,对皮肤过敏和暗疮,湿疹有一定的作用。女性患贫血症状者经常按摩此处更是好处良多。
鼻翼两侧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效用: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对症状也有一定改善。
脚底中心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效用:睡前按摩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常常按摩更可改善过敏体质,对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肿有较好的作用。建议用弯曲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左右。
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效用: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至感到明显酸胀。经常操作能调理脾脏功能,对面色萎黄、皮肤粗糙、毛细血管破裂有较好的作用,能有效的制止面部痤疮的出现,同时能改善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既可减肥,又能健体。
大腿根部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效用: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对黄褐斑、妊娠斑、痤疮、面色晦暗,面色黑等有较好的疗效,并能促进乳房发育,解除乳房胀痛。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外眼角
所属经络:足少阳胆经
效用:闭眼,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明目的功能。
臀横纹*
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效用:按压臀横纹*有利膀胱健康,可改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雀斑和妊娠期,产后内分泌紊乱所致的蝴蝶斑,可改善皮肤过敏,毛发焦枯,口唇淡白,目痛多泪等症。
足背横纹*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效用:足阳明胃经本身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因此具有减肥的效果。胃经还可调整内分泌,可治疗面部痤疮,改善面部皮肤颜色,治疗口眼歪斜,还有隆胸丰胸,促进乳腺发育的功能,亦可治疗不思饮食,失眠和消化不良等病症。
以上这些养生穴位经常按,就能起到养颜美容的功效了。中医里的美容方法特别多,想按摩穴位这样的简单方有不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护肤需求,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美容法,只要方法得当,皮肤肤质就能变好了。
2、睡前按摩减肥
推背:一方俯卧于床上,不枕枕头,头侧向一方,上肢放松。另一方立于床边,面向俯者头部,双腿拉开小弓字步,双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俯者背上部(注意手掌与背部贴紧),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作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推出,使背部皮肤肌肉在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推至腰部。推10次左右,再令俯者将头倒向另一方,仍按上法推10次左右。然后,操作方右手握拳,用腕力捶背,力量适中,自上而下捶打数遍,即可停止。现代医学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战斗力很强”的免疫细胞,通过推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捏脊:一方俯于床上,暴露整个背部。另一方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双手食指和拇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然后将皮肤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下最高的脊椎部位,算作1遍,由下而上连续捏拿4—6遍,算作1次。第2或第3遍时,每捏3下须将皮肤斜向上方提起,如提法得当,可在第二至五腰椎处听到轻微的响声。最后,再用双手拇指在腰部两侧的肾俞穴上(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4。5厘米)揉按一会儿,每晚1次。长期坚持,可健脾养胃,使人胃口好转,面色红润,并可防治营养不良症的发生发展。
触腋:腋窝部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如他人用手触摸,被触者就会大笑,被专家称为“腋窝运动”,夫妻间行此运动,则更加简便可行。一方可趁另一方不注意时,轻触腋窝,使其发笑,或经常轻抚、轻挠腋窝部,保持笑口常开。其强身奥秘,至少有两点:一是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淋巴结,可以加速神经体液循环,从而带动全身其他器官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分。二是触腋致笑。笑能带动身体所有器官都得到运动,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的分泌,提高肌体的抵抗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对脑、心、肺最为有益。
摩腹:此方可两人操作,亦可自我保健。睡前平卧于床,搓热双手,手在脐腹周围,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数十圈,注意力量适中。尔后以肚脐为中心,再按逆时针方向摩腹数十圈即可。现代医学证实,坚持摩腹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胃的纳谷和消化。而且,摩腹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肌体代谢,能够防止和减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堆积,是减肥的一剂良方。

有哪些养生穴位?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怎样才能拥有以个好肌肤是每个女性朋友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在护肤美容方面,我们都尝试过很多方法,每天都会按时的涂抹护肤品,有些人还会吃一些美容养颜的圣品了,来保养肌肤。其实除了这些方法,中医美容专家还介绍了几种养生穴位能让你成功养出好肤色。
1、养生穴位
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心脏健康,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此经脉,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对面色白,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消除疲劳,减少皱纹的作用。
手掌*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效用: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增加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镇定神经。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肩窝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效用: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对面部痤疮、酒渣鼻、皮肤虚浮等症有较好疗效。洗澡时利用热水柱按摩肩窝也是不错的方式。
曲肘外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效用: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可改善枯暗无泽的肤色,使皮肤恢复润泽,对皮肤过敏和暗疮,湿疹有一定的作用。女性患贫血症状者经常按摩此处更是好处良多。
鼻翼两侧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效用: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对症状也有一定改善。
脚底中心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效用:睡前按摩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常常按摩更可改善过敏体质,对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肿有较好的作用。建议用弯曲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左右。
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效用: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至感到明显酸胀。经常操作能调理脾脏功能,对面色萎黄、皮肤粗糙、毛细血管破裂有较好的作用,能有效的制止面部痤疮的出现,同时能改善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既可减肥,又能健体。
大腿根部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效用: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对黄褐斑、妊娠斑、痤疮、面色晦暗,面色黑等有较好的疗效,并能促进乳房发育,解除乳房胀痛。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外眼角
所属经络:足少阳胆经
效用:闭眼,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明目的功能。
臀横纹*
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效用:按压臀横纹*有利膀胱健康,可改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雀斑和妊娠期,产后内分泌紊乱所致的蝴蝶斑,可改善皮肤过敏,毛发焦枯,口唇淡白,目痛多泪等症。
足背横纹*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效用:足阳明胃经本身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因此具有减肥的效果。胃经还可调整内分泌,可治疗面部痤疮,改善面部皮肤颜色,治疗口眼歪斜,还有隆胸丰胸,促进乳腺发育的功能,亦可治疗不思饮食,失眠和消化不良等病症。
以上这些养生穴位经常按,就能起到养颜美容的功效了。中医里的美容方法特别多,想按摩穴位这样的简单方有不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护肤需求,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美容法,只要方法得当,皮肤肤质就能变好了。
2、睡前按摩减肥
推背:一方俯卧于床上,不枕枕头,头侧向一方,上肢放松。另一方立于床边,面向俯者头部,双腿拉开小弓字步,双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俯者背上部(注意手掌与背部贴紧),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作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推出,使背部皮肤肌肉在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推至腰部。推10次左右,再令俯者将头倒向另一方,仍按上法推10次左右。然后,操作方右手握拳,用腕力捶背,力量适中,自上而下捶打数遍,即可停止。现代医学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战斗力很强”的免疫细胞,通过推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捏脊:一方俯于床上,暴露整个背部。另一方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双手食指和拇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然后将皮肤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下最高的脊椎部位,算作1遍,由下而上连续捏拿4—6遍,算作1次。第2或第3遍时,每捏3下须将皮肤斜向上方提起,如提法得当,可在第二至五腰椎处听到轻微的响声。最后,再用双手拇指在腰部两侧的肾俞穴上(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4。5厘米)揉按一会儿,每晚1次。长期坚持,可健脾养胃,使人胃口好转,面色红润,并可防治营养不良症的发生发展。
触腋:腋窝部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如他人用手触摸,被触者就会大笑,被专家称为“腋窝运动”,夫妻间行此运动,则更加简便可行。一方可趁另一方不注意时,轻触腋窝,使其发笑,或经常轻抚、轻挠腋窝部,保持笑口常开。其强身奥秘,至少有两点:一是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淋巴结,可以加速神经体液循环,从而带动全身其他器官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分。二是触腋致笑。笑能带动身体所有器官都得到运动,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的分泌,提高肌体的抵抗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对脑、心、肺最为有益。
摩腹:此方可两人操作,亦可自我保健。睡前平卧于床,搓热双手,手在脐腹周围,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数十圈,注意力量适中。尔后以肚脐为中心,再按逆时针方向摩腹数十圈即可。现代医学证实,坚持摩腹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胃的纳谷和消化。而且,摩腹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肌体代谢,能够防止和减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堆积,是减肥的一剂良方。

有哪些养生穴位?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怎样才能拥有以个好肌肤是每个女性朋友都比较关注的话题。在护肤美容方面,我们都尝试过很多方法,每天都会按时的涂抹护肤品,有些人还会吃一些美容养颜的圣品了,来保养肌肤。其实除了这些方法,中医美容专家还介绍了几种养生穴位能让你成功养出好肤色。
1、养生穴位
小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少阴心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小指尖端有利心脏健康,胸闷,心慌,晕车,晕船时,用力重掐小指尖端,也能迅速缓解不适症状。
拇指尖端
所属经络:手太阴肺经
效用:经常摩擦、按压拇指尖端有宣肺、利肺的功效,有助于维持呼吸系统健康。尤其是在秋季,经络运行到手太阴肺经,更是进行呼吸系统保健的最佳时机。此外,咳嗽时用力重掐拇指尖端,还能缓解咳嗽症状。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按摩此经脉,具有增加面部色泽的作用,对面色白,指甲苍白或暗紫效果较好,同时可起到改善情绪激动、消除疲劳,减少皱纹的作用。
手掌*
所属经络:手厥阴心包经
效用:经常用食指指关节挤压手掌中心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能增加面部红润,减少皱纹,并能宁心安神,镇定神经。对调理月经,肤色都有一定功效。此外,还有利于心脏健康。
肩窝
所属经络:手少阳三焦经
效用:用力按压肩窝处,不仅能调节全身体液循环,增强免疫能力,还能刺激大脑皮层,放松神经,改善头痛、耳鸣、目痛、咽喉痛等身体不适。对面部痤疮、酒渣鼻、皮肤虚浮等症有较好疗效。洗澡时利用热水柱按摩肩窝也是不错的方式。
曲肘外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手太阳小肠经
效用:按摩手肘外侧凹陷处能进行小肠保健,促进营养吸收。可改善枯暗无泽的肤色,使皮肤恢复润泽,对皮肤过敏和暗疮,湿疹有一定的作用。女性患贫血症状者经常按摩此处更是好处良多。
鼻翼两侧
所属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效用:用食指指腹轻轻按压鼻翼两侧对大肠健康有益,便秘或腹泻时按压此处对症状也有一定改善。
脚底中心
所属经络:足少阴肾经
效用:睡前按摩能提高睡眠质量,清晨按摩能带来一天的旺盛精力。常常按摩更可改善过敏体质,对色斑,面色晦暗,面部浮肿有较好的作用。建议用弯曲的食指关节挤压2分钟左右。
腿伸直时膝盖内侧凹陷处
所属经络:足太阴脾经
效用:可用拇指按压或热水热敷。按压时尽量用力至感到明显酸胀。经常操作能调理脾脏功能,对面色萎黄、皮肤粗糙、毛细血管破裂有较好的作用,能有效的制止面部痤疮的出现,同时能改善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既可减肥,又能健体。
大腿根部
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
效用:摩擦大腿根部至发热,能促进肝脏造血和排毒。对黄褐斑、妊娠斑、痤疮、面色晦暗,面色黑等有较好的疗效,并能促进乳房发育,解除乳房胀痛。为避免皮肤受损,建议在润肤露或沐浴露的滋润下进行。
外眼角
所属经络:足少阳胆经
效用:闭眼,用中指指腹按压外眼角是促进胆囊健康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明目的功能。
臀横纹*
所属经络:足太阳膀胱经
效用:按压臀横纹*有利膀胱健康,可改善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雀斑和妊娠期,产后内分泌紊乱所致的蝴蝶斑,可改善皮肤过敏,毛发焦枯,口唇淡白,目痛多泪等症。
足背横纹*
所属经络:足阳明胃经
效用:足阳明胃经本身有双向良性调整作用,因此具有减肥的效果。胃经还可调整内分泌,可治疗面部痤疮,改善面部皮肤颜色,治疗口眼歪斜,还有隆胸丰胸,促进乳腺发育的功能,亦可治疗不思饮食,失眠和消化不良等病症。
以上这些养生穴位经常按,就能起到养颜美容的功效了。中医里的美容方法特别多,想按摩穴位这样的简单方有不少,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护肤需求,来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美容法,只要方法得当,皮肤肤质就能变好了。
2、睡前按摩减肥
推背:一方俯卧于床上,不枕枕头,头侧向一方,上肢放松。另一方立于床边,面向俯者头部,双腿拉开小弓字步,双手五指展伸,并列平放于俯者背上部(注意手掌与背部贴紧),然后将腰腿部的力量作用于前臂和掌上,力量适中,向前推出,使背部皮肤肌肉在瞬间随手掌迅速推移,自上而下,推至腰部。推10次左右,再令俯者将头倒向另一方,仍按上法推10次左右。然后,操作方右手握拳,用腕力捶背,力量适中,自上而下捶打数遍,即可停止。现代医学证实,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战斗力很强”的免疫细胞,通过推背,可以激活这些免疫细胞,达到疏通经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捏脊:一方俯于床上,暴露整个背部。另一方沿脊椎两旁二指处,用双手食指和拇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然后将皮肤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下最高的脊椎部位,算作1遍,由下而上连续捏拿4—6遍,算作1次。第2或第3遍时,每捏3下须将皮肤斜向上方提起,如提法得当,可在第二至五腰椎处听到轻微的响声。最后,再用双手拇指在腰部两侧的肾俞穴上(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4。5厘米)揉按一会儿,每晚1次。长期坚持,可健脾养胃,使人胃口好转,面色红润,并可防治营养不良症的发生发展。
触腋:腋窝部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如他人用手触摸,被触者就会大笑,被专家称为“腋窝运动”,夫妻间行此运动,则更加简便可行。一方可趁另一方不注意时,轻触腋窝,使其发笑,或经常轻抚、轻挠腋窝部,保持笑口常开。其强身奥秘,至少有两点:一是刺激此处的神经、血管、淋巴结,可以加速神经体液循环,从而带动全身其他器官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分。二是触腋致笑。笑能带动身体所有器官都得到运动,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的分泌,提高肌体的抵抗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尤对脑、心、肺最为有益。
摩腹:此方可两人操作,亦可自我保健。睡前平卧于床,搓热双手,手在脐腹周围,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数十圈,注意力量适中。尔后以肚脐为中心,再按逆时针方向摩腹数十圈即可。现代医学证实,坚持摩腹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改善胃肠功能,有利于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利于胃的纳谷和消化。而且,摩腹可以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肌体代谢,能够防止和减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堆积,是减肥的一剂良方。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美容穴位养生知识

美容养颜的穴位介绍:1. 养老穴:按摩可改善面部色斑,预防皱纹和青春痘。2. 攒竹穴:促进眼部微循环,预防皱纹。3. 迎香穴:增强面部血液循环,滋润肌肤。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