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国家保护国防资产不受侵害,保障国防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损害和侵占国防资产。未经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授权的机构批准,国防资产的占有,使用单位不得改变国防资产用于国防的目的。国防资产中的技术成果,在坚持国防优先,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其他用途。国防资产的管理机构或者占有,使用单位对不再用于国防目的的国防资产,应当按照规定报批,依法改作其他用途或者进行处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四十五条 国防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国防教育的组织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职责做好国防教育工作。军事机关应当支持有关机关和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工作,依法提供有关便利条件。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都应当组织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国防教育。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组织学生军事训练。公职人员应当积极参加国防教育,提升国防素养,发挥在全民国防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第五十条 国家国防动员领导机构、中央国家机关、中央军事委员会机关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国防动员准备和实施工作。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社会组织、其他组织和公民,都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完成国防动员准备工作;在国家发布动员令后,必须完成规定的国防动员任务。
第3种观点: 我国国防法规按立法权限区分为四个层次。具体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2、法规。法规是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制定的;3、规章。由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的为军事规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与军委有关总部联合制定的为军事行政规章;4、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贯彻执行国家国防法规的实施办法等。国家的国防法规按调整领域划分为以下十六个门类:1、国防基本法类;2、国防组织法类;3、兵役法类;4、军事管理法类;5、军事刑法类;6、军事诉讼法类;7、国防经济法类;8、国防科技工业法类;9、国防动员法类;10、国防教育法类;11、军人权益保护法类;12、军事设施保护法类;13、特区驻军法类;14、紧急状态法类;15、战争法类;16、对外军事关系法类。国防法是国家国防政策的法律体现,是指导国防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可以与国家的法律制度相适应,基本上可以满足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需要。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三条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和边防、海防、空防建设,发展国防科研生产,普及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动员体制,实现国防现代化。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实行积极防御,坚持全民国防。国家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平衡、兼容发展,依法开展国防活动,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人民防空疏散必须根据(国家)发布的命令实施,任何组织不得擅自行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三十七条 人民防空疏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组织。人民防空疏散必须根据国家发布的命令实施,任何组织不得擅自行动。第三十八条 城市人民防空疏散计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制定。预定的疏散地区,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由本级人民政府确定;跨越本行政区域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确定。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城市疏散人口安置和物资储运、供应的准备工作。第四十条 农村人口在有必要疏散时,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就近的原则组织实施。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人民防空疏散必须根据(国家)发布的命令实施,任何组织不得擅自行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第三十七条 人民防空疏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组织。人民防空疏散必须根据国家发布的命令实施,任何组织不得擅自行动。
第3种观点: 法律主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二条 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颁布时间是1997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四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第七十条 本法自1997年3月14日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2种观点: 国防动员法是2010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国家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建立健全与国防安全需要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相衔接的国防动员体系,增强国防动员能力。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国防动员坚持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全民参与、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统筹兼顾、有序高效的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予担负国防勤务:1、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孤儿院、养老院、残疾人康复机构、救助站等社会福利机构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公民;2、从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公民;3、怀孕和在哺乳期内的女性公民;4、患病无法担负国防勤务的公民;5、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6、在联合国等政府间国际组织任职的公民;7、其他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免予担负国防勤务的公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完善国防动员制度,保障国防动员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根据 宪法,制定本法。
第3种观点: 国防法颁布时间是1997年3月14日。根据《国防法》第一条,为了建设和巩固国防,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国防法规的特性:国防法规的特性是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共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1.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 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 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2.国防法规作为国防活动的基本法规规范,其主要任务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仲的各种关系,把国防建设纳入到法律化轨道,确保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总目标的实现。3.国防法规的制定,是统治阶级把自己有关国防建设的意志以及国家的意志,通过具体的规范性文件体现出来的立法活动。国防法规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国防建设领域中的法律体现。国防法规与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一样,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防法律属于什么法:国防法律属于特别法。特别法是“一般法”的对称。指适用于特别的法律关系主体、特别时间、特别地区的法律。我国的国防法规,除了具有无产阶级的根本性质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国防法规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权威性本是所有法律的共性;2.国防法规具有较强的从属性;3.国防法规具有一定程度的保密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一条 为了建设和巩固国防,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适用本法。第三条 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国家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加强边防、海防、空防和其他重大安全领域防卫建设,发展国防科研生产,普及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实现国防现代化。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