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移动端 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股票 - 正文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标准是什么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0-04-15 14:54:10
导读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标准是什么,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计算公式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一、我国当前执行的是:7级超额累进税率来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允许是3500元扣减额,这是2011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2017年工资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

税率表

①个人税率表: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也就是2012年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一、我国当前执行的是:7级超额累进税率来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允许是3500元扣减额,这是2011

个税免征额3500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改革前与改革后对比: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例如:某人某月工资减去社保个人缴纳金额和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金额后为5500 元,个税计算:(5500-3500)*10%-105=95元

②企业税率表: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只对80%的部分征税;

计算方法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2]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35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扣除标准:2011年9月份起,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20%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新个税zhidao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扩展资料:版

新个税法进一步调整优权化了个人所得税的部分税率级距。改革后,工薪所得为综合所得,适用税率仍保持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不变,但对每档税率的级距进行了调整优化,扩大了3%、10%、20%三档低税率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

依据新个税法,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企业员工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企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计算方法:百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度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问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答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版-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权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个人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依据是什么?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1、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2、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3、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4、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和相关的文件法规的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政策主要有: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乡、镇以上(含乡、镇)人民政府或经县以上(含县) 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有机构、有章程的见义勇为基金会或类似组织,奖励见义勇为者的奖金或者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1333431356135奖品,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免征个人所得税。

3、个人持有财政部发行的债券和经国务院批准发行的金融债券的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

4、国务院《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利息所得以及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专项储蓄存款或者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2017年工资的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2017年工资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是:

应纳税所得额 = 工资收入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费 - 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例如,某人工资收入是12000元,其中有3000元是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范围内),那么他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

(12000-3000-3500)×20%-555=545元。

拓展资料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1333365653861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个人所得税的金额是如何计算的?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题:老李本月工资为6000元,那么他应该纳税145元。

扩展资料:

(1)个人所得来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自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百缴纳个人所得税。

(2)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度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名片标准尺寸的一般规定是什么 应该如何选择简易计税和一般计税 企业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应该如何查询 一般纳税人国税报税流程是什么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怎么算 怎么查看航天信息金税盘版开票软件是否抄税清卡 应该怎么写邀请函 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区别 残保金应该如何计算 有何特长应该怎么写 电子怎么打印成标准的大小 出纳的日常工作内容是什么 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之间的区别 k线图基础知识k线基本形态分析 个体工商户怎么交税 钉钉如何退出公司 怎么操作金税三期个人所得税扣缴系统 文员工作内容怎么写 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的方法是什么 番号和磁力链接应该怎么用 如何查询企业公司营业执照注册号以及信息 LOL S8赛季Deft韦鲁斯穿甲poke流符文出装 直系亲属去世后必知的六大禁忌 买房契税什么时候交? 企业没有员工怎么申报个税 基层党组织失联党员规范管理工作 用户如何自行开具顺丰电子 会计专业需要考什么证书 金税三期个人所得税往期补申报的方法 市盈率是什么意思高好还是低好 丢失应该如何处理 公司注册地址变更的流程是什么 新公司注册流程以及需要的材料是什么 京东电子在什么地方看 社保和医保的区别是什么 员工离职流程是什么 怎么网上领用 怎么养好七彩神仙鱼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