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移动端 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机 - 正文

郑成功是谁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0-03-16 02:38:30
导读郑成功是谁,郑成功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有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称国姓爷。郑成功的母亲是一个日本女人,其父郑芝龙在受明朝朝廷招安前是福建的一个富商-武装海商集团首领(海商兼海上走私)。他的老爸在与日本往来做生意时认识了一您可以介绍一下郑成功这个历史人物吗?郑芝龙(1604年-1661年),号飞黄,小名一官,有飞虹将军的称号,中国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

郑成功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有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称国姓爷。 郑成功的母亲是一个日本女人,其父郑芝龙在受明朝朝廷招安前是福建的一个富商-武装海商集团首领(海商兼海上走私)。他的老爸在与日本往来做生意时认识了一

您可以介绍一下郑成功这个历史人物吗?

郑芝龙(1604年-1661年),号飞黄,小名一官,有飞虹将军的称号,中国福建泉州府南安石井乡人,明朝末年以中国南部及日本等地为活跃舞台的商人兼海盗,以所经营的武装海商集团——一官党著称,发迹於日本平户藩,为台湾郑氏王朝开创者郑成功的父

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曾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击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的驻军,收复了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 是明末清初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更名成功,故又称郑国姓、国姓爷。 公元1661年(顺治十八年)正月,郑成功决定出兵收复台湾。二月,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大小船只数百艘,从厦门出发,渡过台湾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郑成功的为政举措吗?

郑成功是军事家、家、民族英雄。 1、郑成功东南抗清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二月,隆武帝(明唐王朱聿键)移驻延

在军事上,郑成功在延平向南明隆武皇帝“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这几条政策,被隆武皇帝叹为奇策,封郑成功为“忠孝伯”。在上,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后,首先是建立政权,废除荷兰侵略者的一切殖民体制和机构,设立了一个安抚司,专门管理这个地区的事务,从此台湾建立起与祖国相同的府县制度。在经济上,他发展了海外贸易,并且活跃了商品经济,也增加了郑氏政权的财政收入。这些贸易措施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以至在郑成功之后的二十多年里,台湾的经济还是逐渐发展。

郑和和郑成功不是一个人,郑和是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成功是明清之际军事将领。 1、郑和 郑和(1371年?- 1433年?),回族,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

人们是怎么评价郑成功的呢?

郑成功是急病而逝的。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顺治帝崩,皇三子康熙帝继位;郑氏降将黄梧向当权者鳌拜建议“平贼五策”,内容包括长达20年的迁界令,自山东至广东沿海二十里,断绝郑成功的经贸财源;毁沿海船只,寸板不许下水。 同

明末清初,在活跃于中国海面的各路英豪当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比得上郑成功这样一位英勇干练、成就辉煌大业的年轻将帅。他的能力表现在登高一呼而各方景从,不愿做顺民的,受到欺压的,都投到了他的旗下。他执法如山,许多人是年龄长他两三倍的长辈,都能俯首听命,唯令是从,这就是他的威势所在。

郑成功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然而关于他的死,人们一般很少注意。对这一点专门作些考察,便会发现郑成功的死有些蹊跷。 郑成功于1662年6月23日(农历五月初八)在台南去世,年仅38岁,当时正值台湾收复后不久,这使人们深为惋惜。关于郑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郑成功是哪里人 郑成功出生地在哪儿

郑成功是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郑成功,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因受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故世称“国姓爷”,又因受永历帝封延平王,故也称“郑延平”,1624年8月27日出生于母亲的故乡日本肥前平户,先祖由中原固始县入闽。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芝龙降清,他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1661年4月率领两万余名将士跨过海峡,经过数月英勇战斗,打败侵占台湾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还给了台湾人民自由。

扩展资料

清朝末期,为笼络台湾人,清朝逐渐把郑成功宣传为“忠义典范”。1874年,清廷派遣钦差大臣沈葆桢来台办理海防事务,沈葆桢在该年底与其他官员联名上奏,以郑成功“感时仗节,移孝作忠”,值得为民表率,请光绪皇帝准为其建祠祭祀,有助于“正风俗、正人心”。

翌年(1875年)准其奏,正式在台为郑成功立祠,并由礼部追谥为“忠节”。同年三月,沈葆桢拆除了旧的开山王庙,在原址重建一座福州式建筑式样的“延平郡王祠”。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

1646年(清顺治三年,隆武二年)二月,隆武帝(明唐王朱聿键)移驻延平府。三月,郑成功在延平向隆武帝“条陈”:“据险控扼、拣将进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国”(后人称之为“延平条陈”),被隆武帝叹为奇策,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剑,挂“招讨大将军”印。

在延平设军事指挥部、水师训练基地,巡守南平闽浙赣边关。八月下旬,郑成功辞别隆武帝,在延平闽江与清军战斗,“交锋不利,率师南下”。“遂密带一旅遁金门”,以“招讨大将军”之名举义旗于金、厦沿海一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

为什么郑成功被称为民族英雄而不是国家英雄呢?

想要明白这个原因,首先得了解民族英雄与国家英雄的区别,民族英雄是在本国家的变革中做出杰出贡献,或者为本民族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而国家英雄是指在抵御国外侵略者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为维护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人。

其次需要明白郑成功的主要贡献,他最大的贡献是在清军攻入江南时,率领部下攻退清军,郑成功作为一名中国的汉族人,清朝也是中国经历的一个时代,他的这一举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用好的民主的政策与行动推翻不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因此他会被称为民族英雄。

但称郑成功是民族英雄也不完全准确,因为郑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击退荷兰东印度公司,收复台湾。这个时候他面对的敌人是国外侵略者,也可以说他是国家英雄。但后来他的个人贡献主要集中在台湾,比如在台湾建立政权。因此对于广大的内地人,对他的这段经历了解比较少。

但按照国人平时的习惯,一般会将自己认为对自己影响比较大,自己体会比较深,发生比较早的功绩,认为是这个人最重要的功绩。因此在大家看来,郑成功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事实上他即使国家英雄又是民族英雄。无论怎么称呼都改变不了郑成功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他永远是人们心中的英雄。

郑成功名字的来历是什么?

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 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郑成功是太监吗

郑成功不是太监,是南明后期的军事将领。

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

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1、北上抗清:

崇祯帝殉国后,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后即皇帝位,改元弘光。随后清军快速南下,围攻扬州,扬州城池破,清军屠城,史称“扬州十日”。不久南京陷落,弘光帝被俘。

1645年闰六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隆武帝在大臣黄道周的主持下发动了短暂的北伐,同时还采取联寇抗清政策,但随着郑芝龙降清,局势恶化,隆武帝被俘后绝食而亡,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

在局势危机的情况下大西军余部和明朝官僚联合起来,在西南地区拥护桂王朱由榔为帝,改元永历。与此同时,郑成功在东南沿海也乘势崛起,东西两面打击清军,抗清局面出现了*。但是随着三王内讧和清军的加大进攻,明军滇黔防线被清军迅速击破。

1661年吴三桂率清军入缅,缅王莽白将永历帝执送清军。次年四月,永历帝与太子朱慈煊在昆明被吴三桂所弑,明统始亡。

此后郑成功仍奉大明正朔,东征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建立明郑王朝,明郑政权继续沿用永历年号,但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称帝或监国。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延平王郑克塽降清,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明朔始亡。

2、收复台湾:

台湾城是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统治中心,城堡坚固,防御设施完整。城周长200多丈,高3丈多,分3层,下层深入地下1丈多,“城垣用糖水调灰垒砖,坚于石”。城四隅向外突出,置炮数十尊。荷军炮火密集,射程远,封锁了周围每条通道。

城内荷军尚有870人,凭借城堡继续顽抗。但是赤嵌城被郑军占领之后,台湾城已是一座孤城,城内缺粮、缺水,荷军处境十分困难;

加之当时南信风季节刚刚开始,要等待6个月进入北信风季节后,才能将台湾的有关情况告知巴达维亚,然后再等6个月才能利用下一次南信风季节取得巴达维亚的援助,防守更加困难。

台湾城的荷军被围数月,军粮得不到补给,因而士气低落,不愿再战。十月,揆一为了挽救行将灭亡的命运,企图与清军勾结,夹击郑成功军。

揆一的使者到福建后,清军要求荷兰人先派战舰帮助他们攻打厦门,然后再解荷军之围,揆一无可奈何,只好派雅科布·考乌率领漂泊在海上的3艘战舰、2只小艇前去攻袭厦门。

考乌心存畏惧,中途转舵驶往暹罗(今泰国),以后又逃回巴达维亚。于是,荷军勾结清军夹击郑军的企图完全落空了,士气更加低落,不少士兵力求活命,陆续向郑军投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明

《郑成功》的作者是谁?

《郑成功》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小林。

本书以生动的笔墨,记述了郑成功短暂而又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内容包括他的生活和他率部抗清、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光辉业绩。

《郑成功》是《世界大人物》丛书之郑成功人物传记故事。郑成功,中国历史上不朽的名字,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既有*家的韬略,又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是他统率大军战胜强敌,是他把荷兰殖民者彻底赶出台湾,虽然他英年早逝,但他收复台湾的伟大功绩永远彪炳史册。

扩展资料

《郑成功》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郑成功短暂而又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他出生在日本,7岁回国,从小接受儒家教育。明朝灭亡后,他的父亲投降清朝,郑成功则举起抗清大旗,发展海外贸易,与清军对抗将近20年。

抗清失败后,他统帅大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被荷兰人强占38年之久的台湾,使宝岛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去世后,其子郑经参与“三藩之乱”。此后,清朝康熙皇帝派施琅平定台湾,招抚郑氏子孙,台湾回归清朝版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成功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标签: 宜昌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读书推荐:《人间词话》 怎么向女朋友道歉 男人变心怎么办 立秋一般吃什么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什么是发光二极管 什么是质能方程 《孟子》是什么 抢劫罪的量刑标准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 贝壳是什么意思 读书推荐:《撒哈拉的故事》 怎么向领导汇报工作 主父偃是谁 扁鹊是谁 龙抬头一般吃什么 立冬一般吃什么 头孢是什么 冰雹是怎样形成的 无线电是什么 拘留和拘役有什么区别 子非鱼是什么意思 兴观群怨的意思 能量守恒定律是什么 什么是肥皂 鬼谷子是谁 婚内出轨财产怎么分割 凤凰于飞是什么意思 送女朋友什么礼物比较好 李自成是谁 海市蜃楼的意思 箪食壶浆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小孔成像 什么是电荷守恒定律 什么是电影音乐 太阳黑子是什么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春节应该吃什么好 昭君出塞的故事 夏至有什么习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