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视移动端 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手机 - 正文

兴观群怨的意思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0-03-16 02:38:16
导读兴观群怨的意思,意思:激发情志观察社会结交朋友抱怨社会不公。出处:《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译文:诗,可以发,可以看到,可以用群,可以怨恨。扩展资料:近义词报仇雪耻[bàochóuxuěchǐ]意思: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兴观群怨”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意思:激发情志观察社会结交朋友抱怨社会不公。 出处:《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译文:诗,可以发,可以看到,可以用群,可以怨恨。 扩展资料: 近义词 报仇雪耻 [ bào chóu xuě chǐ ] 意思: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兴观群怨”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东张西望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极目远眺 望眼欲穿 望穿秋水 望洋兴叹 瞠目结舌 目不转睛 全神贯注 远瞩 赏心悦目 目之所及 一览无余 一目了然 洞察秋毫 明察秋毫 眼明手快 眼明心亮 一视同仁 惊鸿一瞥

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读音:chǎn shù 解释:阐明陈述并解释。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幽赞太极,阐释元本。”《人民日报》1991.4.6:“在此基础上,对 马克思 这20个问题的答覆逐一作出了详尽而有说服力的阐释。” 造句: 三个字“我爱你”表达永生的情意,两个字“相

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

没有带兴和气 的四字成语,带兴的成语如下: 兴妖作孽妖魔鬼怪到处作乱。比喻小人兴风作浪,为非做歹。 兴云致雨兴云:布下云彩。致雨:使下雨。神话传说,神龙有布云作雨的能力。借喻乐曲诗文,声势雄壮,不同凡响。 偃武兴文停止武事,振

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

四字词语解释安然无恙: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跋山涉水:形容历经路程的辛苦。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满足,比喻非常喜欢。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

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

袖手旁观、 雾里看花、 叹为观止、 望洋兴叹、 惊鸿一瞥、 骇人听闻、 垂帘听政、 坐井观天、 耳濡目染、 面面相觑、 望穿秋水、 走马观花、 虎视眈眈、 眼花缭乱、 琳琅满目、 历历在目、 东张西望、 洗耳恭听、 看朱成碧、 刮目相看、 望眼欲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诗歌社会作用的影响是巨大的,后世文人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过许多重要的意见。

就是说如今重见当初踏青云路的情景,都是些不知世事的少年 有点像:少年锦带配吴钩,独骑匹马觅封侯,去时只道从军乐,不道关山空白头。” 我也来补充下: 我是这样看的呢,白居易晚年是被贬,意志消沉,“栖心梵释,浪迹老庄”,但他晚年的《钱塘

清代文学理论家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兴、观、群、怨”说的文学思想。他从“诗以道情”的思想出发,用“情”把兴、观、群、怨贯通起来,用“兴观群怨”把诗人、作品、读者贯通起来,用博古通今的眼光和心胸,把从孔子起发展演变着的兴观群怨说加以总结、调整、阐发,在有意无意之间创立了他本人的兴观群怨说。

残编断简 详解>> 【成语】:残编断简 【拼音】:cán biān duàn jiǎn 【解释】:指残缺不全的书籍。编,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简,竹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 【出处】: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 深藏简出 详

扩展阅读,以下内容您可能还感兴趣。

筒的成语有什么并且告诉意思

残编断简 详解>>

【成语】:残编断简

【拼音】:cán biān duàn jiǎn

【解释】:指残缺不全的书籍。编,用来穿联竹简的皮条或绳子。简,竹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片。

【出处】: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

深藏简出 详解>>

【成语】:深藏简出

【拼音】:shēn cáng jiǎn chū

【解释】:简:简省。原指野兽藏在深密的地方,很少出现。后指常呆在家里,很少出门。

【出处】: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

芟繁就简 详解>>

【成语】:芟繁就简

【拼音】:shān fán jiù jiǎn

【解释】:芟: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出处】:《尚书·纬》:“删夷繁乱。”宋·严羽《历代诗话·诗法家数》:“绝句之法,要婉曲回

言简义丰 详解>>

【成语】:言简义丰

【拼音】:yán jiǎn yì fēng

【解释】:语言简练,含意丰富。

【出处】:元·德异《〈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夫《坛经》者,言简义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无量法门。”

【示例】:

【近义

言简意该 详解>>

【成语】:言简意该

【拼音】:yán jiǎn yì gāi

【解释】:简:简练。言辞简练,意思完备

【出处】:清·崔述《读风偶识》第一卷:“若《关雎》、《思无邪》章,诵《诗三百》以及《兴观群怨》、《周南》、《召南�

轻骑简从 详解>>

【成语】:轻骑简从

【拼音】:qīng jì jiǎn cóng

【解释】:指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二回:“闺臣笑道:‘紫菱姐姐这才算得轻骑简从哩。’�

辞简意赅 详解>>

【成语】:辞简意赅

【拼音】:cí jiǎn yì gāi

【解释】:简:简练;赅:完备。言辞简练,意思完备。

【出处】:《清史稿·刑法制》:“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辞简意赅,易致舛讹。”

【示例】:

【近义词】:言

遗篇断简 详解>>

【成语】:遗篇断简

【拼音】:yí piān duàn jiǎn

【解释】: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同“遗编断简”。

【出处】:清·梅曾亮《陈硕士〈学士授经图〉记》:“而苟其学之不足传,与传之不得其人,虽当时为诸儒�

遗编断简 详解>>

【成语】:遗编断简

【拼音】:yí biān duàn jiǎn

【解释】:指散佚而残缺不全的典籍。

【出处】:宋·吕大临《〈考古图〉后记》:“虽遗编断简,仅存二三,然世移俗革,人亡书残,不复想见先王之绪余。”

【示

断简遗编 详解>>

【成语】:断简遗编

【拼音】:duàn jiǎn yí biān

【解释】:简:古时用以书写的竹片。编:穿简的皮条。指残缺不全的古籍。

【出处】:唐·陆龟蒙《药名离合夏日即事三首》诗之三:“青箱有意终须续,断简遗编�

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有眺望是仰望的写出说的意思词语是什么四个

表示已经看到(看见)

表示向四周看(环视)(环顾)

表示向下看(俯视)(鸟瞰)

表示向远处看(远望)(远眺)

表示向上看(仰望)

表示恭敬地看(瞻仰)

表示注意力集中看(注视)(端详)

表示粗略的看(浏览)

表示偷偷地看(窥视) (*)

表示看不起地看(轻视)(蔑视)

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顾)

表示照应地看(看护)(照看)

表示生气地看(怒视)(瞪)

表示斜眼看(瞥)

表示拜访地看(探望)

表示上级查看(视察)

表示仔细地看(观察)

表示回过头看(回眸)

表示注意地看(注视)

僧惧挽之的惧是什么意思

僧惧挽之的惧是什么 担心、害怕的意思。就是和尚担心,拉着我(怕我掉下去一命呜呼)

出自清朝袁枚的游黄山记。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文论传统及其现代命运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体系与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特征密切相关。可以说,作为文学观念之理论化形态的文论话语乃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直接体现。具体言之,与古代士人“社会导师”的文化认同直接相关,形成了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古代士人维护个体精神自由与超越意识直接相关,形成了以道家、佛释之学为思想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与士大夫诗文酬唱的文人情趣直接相关,形成了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系统,是中国古代居于主导地位或者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文论话语。就其产生的动因而言,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周文化之遗存。我们知道,西周是政文合一的社会,文化系统与*系统密不可分,国家意识形态直接表现为*的与文化的制度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所以,诗歌在西周时期乃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与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尊崇的。

  就现存《诗经》作品来看,西周诗歌的功能首先是沟通人与神的关系,那些以祭祀上帝、山川日月之神以及祖先神灵为目的的颂诗和部分“大雅”之作就属于这类作品。其意识形态功能在于:向天下诸侯证明周人统治的合法性,向周人证明贵族等级制的合法性。对神的祭祀从来都是一种特权,因此,祭祀活动本身就已经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了。西周诗歌的第二个重要功能是沟通君臣关系。这里又分为“美”、“刺”两个部分。“美”是臣下对君主的肯定性评价;“刺”是臣下对君主的批评与规谏。根据郑玄《六艺论》和《毛诗序》等汉儒的记载我们知道,西周时期之所以采用诗歌的形式来沟通君臣关系,主要是因为这种形式比较委婉文雅,便于言说与倾听。现在看来,这大约是贵族社会一种言说的特殊方式或权力——可以“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根据《诗经》可以知道,在西周后期,诗的这种功能得到了十分充分的实现。对于诗歌这种功能,我们可以理解为国家意识形态内部的自我调节机制。十分清楚,西周时期诗歌的这两种主要功能都是意识形态性质的。这意味着,西周诗歌本来就是彼时国家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这对于以继承和弘扬西周礼乐文化为天职的儒家思想家来说自然会产生莫大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诗歌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就像母鸡有下蛋的功能一样是天经地义的。

  促成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形成的另一个主要动因则是儒家士人的身份认同。儒家士人作为一个知识群体, 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以“克己复礼”——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改造社会的*目的为最高任务的。他们的一切话语建构与阐释活动无不以这一目的为核心。对诗歌的阐释自然也不例外。从现存的《论语》、《孟子》、《荀子》和被定名为《孔子诗论》的楚简等涉及诗歌的论述来看,先秦儒家已经在诗歌阐释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工具主义文论话语系统。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孟子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说,再到荀子的“诗言是,其志也”之说,都不离“克己复礼”之宗旨。

  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从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主流,其影响至为深远。汉代是儒家知识群体擎着儒学大旗与统治集团讨价还价、形成“共谋关系”,从而建立起新型官方意识形态的关键时期。所谓经学,实际上乃是统治集团与知识阶层在*上终于形成联盟关系的话语表征,是知识阶层进入权力系统的意识形态保证,也是权力集团获得合法性的直接产物。经学是*权力正式承认知识阶层话语之权威性的标志,是“势”对“道”的妥协;经学也是知识阶层话语压制了其固有的乌托邦精神之后的结果,是“道”向“势”的让步。因此,经学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它最终确定了中国主流文化始终在*与知识之紧密联系中发展的基本格局,从而也决定了这种文化始终不能获得纯粹的知识形态而向自然领域拓展的命运。

  在经学语境中的文论话语自然是彻底的工具主义的。从《毛诗序》和郑玄的《诗谱序》、《六艺论》等文论话语来看,在汉儒的心目中,诗歌直接就是一种规范君权、教化百姓的*工具。诗歌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不能在个体情感世界中去寻找,而必须在人伦关系,特别是君臣关系中去寻找。汉儒说诗,非美即刺。无论美或刺,都是一种具有明显*性的话语建构,是对儒家给出的价值秩序的维护与阐扬。汉代《诗》学四家,无论存在怎样的差异,其主旨都是用工具主义的眼光来解说《诗经》作品,其目的都是借助于对古代诗歌的解说来实施对现实君主的约束与引导。总之,是出于现实的*策略。手段是文化的,目的是*的——这就是经学语境中文论话语的根本特征。

  隋唐之时,儒家工具主义文论大体上继承了汉儒传统。但由于诗文自身的发展,文论话语也相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经过了魏晋六朝的诗文创作大繁荣局面之后,儒家文论家所面临的问题早已不再是如何阐释已有的诗文作品,而是如何创作新的作品。因此,隋唐儒家不再满足于通过阐释古代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工具主义文论观点。他们直接提出诗文要为现实*服务的观点。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说,乃是此期工具主义文论的典型口号。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或功利主义文论观。在这时的价值坐标中,建功立业乃居于最高位置。因此,“有补时政”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工具主义文论的基本宗旨。

  宋代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此期的儒家已经不再把建功立业视为人生最高理想,因此也就不再满足于仅仅赋予诗文直接的*功能。从社会地位看,宋儒与汉唐儒者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幸成为君主集团唯一的合作和依靠对象;而汉唐时代的功臣、外戚、宦官、世族才是君主集团最重要的依靠对象,文人士大夫常常处于被压制与被排挤的地位。宋儒的这种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再以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为人生最高理想,而是要追求更加高远的目标。一般说来,成圣成贤是宋儒普遍存在的人生理想。如此,则宋儒所主张的工具主义文论观也就有别于汉唐儒者。其根本之处是宋儒不仅仅要诗文服务于社会*,而且更要服务于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道”。宋儒的文论处处离不开对“道”的阐扬。这个“道”可以说乃是宋儒乌托邦精神的话语表征而不是现实社会秩序。这种将“道”视为“文”之本体、将“文”视为“道”之发用的观点,本来是唐代中后期韩愈等人提出来的,是所谓“古文运动”的核心主张。但是这种观点在唐代并没有被发扬光大,而只是昙花一现。只是到了宋代,由于言说者的社会境遇发生了变化,才成为人人言之的普遍性的文论观点。

  这样一来,在中国古代儒家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内部就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诗文直接服务于现实*,成为“治教政令”的工具;一是要求诗文从属于某种超验的精神价值,成为载道之具。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为现实*服务与为某种高远难达的理想服务是迥然不同的。可以说,这种不同就是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差异所在。自宋直至晚清,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的发展即是这两种倾向的此消彼长。

  以老庄、佛释为依托的审美主义文论系统

  老庄之学与佛释之学从根本学理上来说都是否定诗文存在价值的,但是这两种思想系统却又都对古代诗文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 毫无疑问,这只能说明无论老庄之学还是佛释之学都与诗文价值具有某种相通之处。在我看来,这种相通之处是一种超越的精神品格,是对物欲横流之现实世界的否定。对此,人们名之曰审美主义。这是在康德的意义上使用“审美”这个概念的,即无直接的功利目的,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老庄、佛释之学当然有诸多差异,它们各自在学理上也是头绪繁多。但究其主旨,可以说正在于否定一切现实世界所奉行的价值观念,将人的心灵提升到一个无知无识、无利无害的价值真空之中。所谓挣脱“名缰利锁”,也就是否弃现实生活中人人信奉的价值观念之意。老庄之“无”,佛释之“空”,根本言之即是将通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统统荡涤之后剩下的空灵心境,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灵在消除了一切内在与外在强制之后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老庄的“体道”、“达道”,佛禅的“顿悟”,大约就是指进入这种精神状态之中了。这种精神状态究竟如何,以平常心境自然很难真正体会得到,但根据老庄、佛释之学的言说以意度之,则这种精神状态与人人都可以体会到的“审美体验”大约有某种重要的相似之处。或者可以说, “达道”或“悟”的境界是恒常的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瞬间的“达道”或“悟”的境界。老庄、佛释之学追求的是这种超越境界的恒常性故而否定诗文之价值。然而诗文和其他审美活动却是在现实中体验老庄、佛释境界的方便形式,故而对其多有汲取。正如人们不能在现实中成为英雄豪杰,就愿意借助于想象在虚拟的世界中实现这一理想一样,老庄之学以自然为指归,但是绝大多数现实社会的人却是无法真正回归自然之中,于是吟咏自然山水与田园生活的诗文就来满足人们这种精神需求了;佛释之学以“四大皆空”为人生至上境界,然而现实生活的人绝大多数都在追求“实”而逃避“空”,于是描绘静谧、空灵、清幽的诗文就来满足人们这种对“空”的向往了。简言之,老庄、佛释之学在现实生活的实际实现是难以确知的,但其于文学审美领域的实现却是有目共睹的。审美主义文论观念于是成为中国古代堪与儒家工具主义文论相媲美的话语系统。

  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念是在魏晋六朝时期才形成的。此期主流文化的承担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而是其变体——士族文人。士族文人是具有实际贵族身份的文人。他们与传统文人士大夫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无须依靠个人奋斗就可以获得社会上、*上、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这一切都来自家族门第。再加上这个时代的世家大族与君主集团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所以他们自然就将家族利益看得远远高于社稷利益,以至于可以说,在士族文人心目中是有家无国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在中国古代十分独特的文化场域——以谈论哲理、品藻人物、赏析诗文书画为主要内容的言说空间形成了,即所谓“清谈”。这个文化空间的形成实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一个时代的精神风尚、价值观念、审美趣味、诗文风格都是在这个文化空间中形成并充分发展起来的。这个文化空间是士族文人开拓出来的,体现了一种贵族化的精神倾向;反过来,它又大大强化和孕育了主流文化的贵族气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开掘出一个具有超越性的、极为精密细微、高远深湛的精神之域。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都是在这个时期臻于成熟的。

  在这样一种贵族气息浓厚的文化空间中产生出来的诗文价值观,当然也不再是两汉经学语境中的诗学观念,“经世致用”的口号也被“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所取代。审美主义文论观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先秦时期道家那种自然主义的社会乌托邦与个体精神乌托邦在这时都成功地转化为诗文书画的审美风格与艺术境界了。

  我们可以随意挑选几个文论概念来说明这种审美主义文论观的基本特征: (1) 自然。在六朝的文论话语系统中,自然这个概念是指诗文作品看上去像自然生成的一样,没有丝毫人为痕迹。这个概念的深层文化内涵是老庄崇尚自然无为、否定一切人为的文化建构的精神。在玄学风尚熏陶下,六朝文人极为欣赏自然山水,但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总是生活在山水之间,于是他们一方面大造园林,将山水林木搬到自家庭院中来,另一方面又大量创造表现自然山水的诗文及绘画作品,以寄托向往自然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以自然为上、雕琢为下的审美价值观就形成了,于是, “自然”就成为文论话语中的核心范畴之一。(2) 远。这个概念在六朝时期正式成为重要文论范畴。“远”本来指空间距离之大,后来引申为时间距离之大。在《老子》一书中曾用来指“道”循环往复的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即所谓“逝曰远,远曰返”。六朝文人借这个概念意指精神对现实的超越,是诗文的一种重要审美境界。诸如“淡远”、“清远”、“高远”、“玄远”、“深远”以及“意远”、“心远”等等,其文化内涵都是指诗文所言说描绘的意象、意境对现实*生活或通行的价值观念的超越与背离,是指精神对物质、灵魂对肉体、无对有、无为对有为、超验之物对经验之物的超越与背离。(3)韵。这个概念本是关于声音的,由于有韵之音能够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后来引申为言辞表面之意背后隐含的余意、余味。六朝文人将这个概念用之于诗文书画的评价,有神韵、气韵以及风神气韵等用法。老庄之学有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说,认为能够用通常言辞说出的东西不是那个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老庄又有“大象无形”、“大音稀声”之说,意指真正的“象”与“声”是不可以用通常的感官把握的。这样,老庄就给出了一种具有阐释学意义的观念:应该重视没有说出的东西。六朝士族文人秉承了老庄这种精神,在人物品藻上崇尚内涵与风骨,在书画鉴赏上标举“气韵生动”与“传神”,在诗文评价上则讲究“滋味”与“言不尽意”。总之,就是主张含蓄蕴藉而反对浅陋直白,这也是老庄之学在审美层面的显现。

  经过六朝时期的张扬,自隋唐以降,审美主义文论观已然成为堪与儒家工具主义文论观相抗衡的文论话语系统了。以王昌龄(托名)《诗格》、释皎然《诗式》、司空图《诗品》为代表的审美主义文论观与元白的新乐府运动、韩柳的古文运动的工具主义文论观并行不悖,足见这种文论观已经深入人心,获得了言说的合法性。宋、元、明、清同样如此。这说明在长期的碰撞磨合之后,在古代文化场域之中,儒、释、道三家学说已经找到了共存的方式;它们之间的互相渗透、触发,已经构成了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儒学与道、释之学的同时共存现象表征着古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在生存智慧上走向了成熟——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将出世与入世、建功立业与心灵自由、博施济众与人格提升融为一体的新型文化人格。在中国古代,文论或诗学话语、哲学或学术话语、文人士大夫文化人格三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同构关系,可以说是三位一体的。

  以文本分析为核心的诗文评话语系统

  专门关注诗文的文本构成、语言形式、表现技巧等等方面的文论话语在中国古代同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传统,对此以往的古代文论研究重视不够。这个文论话语系统并不直接与某种意识形态或乌托邦精神发生联系,因此可以说是“价值中立”的,也可以说是关于“形式”或“技艺”的言说。《易传》中关于言、象、意关系的论说,可以看作是这种文论话语的滥觞。在六朝时期,这种诗文评话语系统才正式形成并蓬勃发展起来。自隋唐以至清季,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文论话语系统。概而言之,这种文论话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文体论。中国古代文体意识成熟较晚,汉儒刘歆《七略》与班固《汉书·艺文志》的分类标准只能算是文体意识的萌芽状态。只是到了六朝时期,文体意识才算比较成熟起来。曹丕有“四科八体”之分,首次从文体角度将“诗赋”与奏、议、书、论等实用文体区分开来;陆机《文赋》有“体有万殊,物无一量”之说,是讲诗文文体的复杂多样;到了刘勰的《文心雕龙》,则进一步以专篇论述文体之流变与特征,自《明诗》至《*》凡二十篇,论及文体三十余类。而且对这些文体中所包含的更细微的文体差别也言之甚详。因此, 《文心雕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体观念成熟的标志。此后,文体论的演变基本上都离不开刘勰给出的范围。当然,按照现代文学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刘勰依然存在着文学与非文学浑然不分的问题。因为从审美角度看,古代文体几乎没有不讲究审美性的。即使是一封书信,也要写得情文兼至才行。对他们来说,无往而非文学;相比之下,倒是现代人的审美范围缩小了。另外,六朝时期的“言、意之辨”、“文、笔之辨”都是文体意识成熟的表现。

  二是创作技巧、技法。先秦乃至两汉时期,文人普遍相信“有德者必有言”以及“诚实在胸臆,文章著竹帛”的观点,不大重视诗文的写作技巧问题。同样也是在六朝时代,由于精神生活成为士族文人首要关注的事情,并且因此而在各个精神生活门类中都形成了独立而细致的评价系统,于是各种“技艺”也就被空前地重视起来了。刘勰根据各种文体的特征,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写作要求,已经涉及到写作技法问题。沈约等人更进一步提出“四声八病”之说,从声律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诗歌创作技法方面的原则。隋唐之时,诗人沿着六朝开创的创作习惯写作,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和丰富了创作技法与技巧。到了宋代,诗人们开始关注所谓“诗法”、“句法”问题。由于宋代新产生了“诗话”这种文论体裁,所以宋、元、明、清几代关于“体”、“格”、“音律”、“句法”等诗歌写作技巧和修辞方式的议论大大发展起来。涉及这方面的文字远远超过了那些工具主义和审美主义的文论。

  三是关于诗文发展源流的观点。这也是这派文论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钟嵘《诗品》分析魏晋六朝时期诗人们的渊源,虽多有牵强附会之处,但注意到诗歌创作的前后继承关系应该是一项重要贡献。唐宋以后的诗文评,都把梳理诗人对前人的承继关系作为重要内容。例如,宋人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梳理江西诗派源流关系;明人许学夷《诗源辩体》从体制、格律、风格等角度入手,对自《诗经》以迄宋代的诗歌发展演变源流进行梳理,等等。这种着眼于形式诸因素的源流辨析并不属于工具主义或审美主义文论话语系统,而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论说,故而应归于诗文评系统。

  传统文论的现代命运

  现代以来,中国传统文论陷于窘境。由于现代汉语的言说方式代替了古代汉语的言说方式,面对现代汉语语境中的文学创作,传统文论似乎失去了阐释能力。但是,传统文论毕竟是曾经延绵千百年的主流话语,事实上,它们构成了现代文论话语形成的基础,并且以改头换面的方式进入到现代文论话语系统之中。如果说中国现代文论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中国现代知识阶层接受西方文论话语的过程,那么,古代文论话语也就自然而然地构成了这一接受过程的“前理解”或“前结构”,从而对接受对象的选择、接受方式以及接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在现代以来一直拥有很大市场。无论是“启蒙”、“救亡”,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都需要将文学这种具有莫大社会效果的言说方式当作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来看待。于是,现代文论就与传统工具主义文论建立起极为亲密的关系——后者成为前者最有力的话语资源之一,前者则成为后者合乎逻辑的现代发展。从晚清改良主义者对文学社会功用的空前阐扬,到自由主义者主张的“为人生的艺术”、左翼作家主张的“文学*论”,再到20 世纪50 —70 年代一系列文艺政策的推出,其间无论存在着多大的差异,有一条一以贯之的精神却是比较鲜明的,这就是文学应该服务于社会。可以说,正是由于有根深蒂固的传统工具主义文论做基础,才使得这种以现实服务为宗旨的现代文论话语以压倒性优势获得主导地位。从1980 年代至今,由于来自中国传统与西方的工具主义文论话语资源在一个时期内被过度使用,导致了文论话语主流地位先后被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精神分析主义等等五花八门的西方文论话语所占据;倡导文学社会功用的言论空间受到挤压,日益被淡化和边缘化了。

  传统的审美主义文论在现代文论话语中的影响则比较微妙,现代只有那些具有唯美主义倾向的文论家才与之结缘。审美主义文论虽然以老庄佛释之学为理论依托,但它并不一定直接体现具体的老庄、佛释思想,后者只是为前者提供了进入纯精神、无功利的意义空间的阶梯而已。对于那些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奉行老庄清静自然或佛释无住无执修身原则的大多数文人士大夫来说,偶尔躲进空灵、超越的审美境界之中小憩一刻,也是对心灵的抚慰与净化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传统文人士大夫,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几乎人人对这种审美境界钟爱有加。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积淀,审美主义文论在现代知识阶层那里也依然时时有所显露,这也就是他们接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论话语的文化心理基础。我们知道,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是在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其核心口号就是“为艺术而艺术”。20 世纪20 年代,中国文学界有不少作家、文论家(主要是创造社成员)接受了这个口号,成为与“为生活而艺术”相对立的重要文艺主张。从表面来看,这种主张毫无疑问是从西方唯美主义文论话语“拿”过来的,但是如果细加考察就不难发现,他们所“唯”之“美”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传统审美主义文论的东西。例如,周作人、林语堂、宗白华、朱光潜等人的文论观点就是如此。再看看那些在“为艺术而艺术”口号下进行的创作实绩,例如小品文、抒情诗之类,所表现的艺术境界也同样带有明清小品文的鲜明印记。这就足以说明,中国传统的审美主义文论观在现代唯美主义思潮中实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传统诗文评可以说是中国式的文本中心主义文论,它只关注文学文本构成方面的事情。这种文论传统构成了中国现代文论对西方以“新批评”和“意象批评”为代表的文本中心主义文论接受的文化心理基础。例如,英美“新批评”的代表人物燕卜荪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先后两次来中国任教,他的诗歌批评方法对当时中国诗歌创作与批评都产生了很大影响。中国人对燕氏提出的著名的“含混七型”说颇能心领神会,因为他们是从中国传统文论中固有的“含蓄蕴藉”角度来接受这种观点的。20 世纪80 年代,*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在中国文论界掀起热潮,将人们的眼光从社会历史拉向文本自身,这当然主要是当时文化历史语境所决定的,但是中国传统文论对于文本分析的重视以及积累的大量经验肯定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出自《论语》《孟子》中成语及含义40个

  论语

  字斟句酌 斟、酌:反复考虑。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众星环极 〖解释〗比喻众物围绕一物或众人拥戴一人。

  中庸之道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志士仁人 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事业出力的人。

  直道而行 比喻办事公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解释〗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知命之年 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知过能改 〖解释〗认识到自己错了就能够改正。

  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造次颠沛 流离失所,生活困顿。

  允执其中 指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悦近来远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

  怨天尤人 怨:怨恨;天:命运;尤:责怪,归罪。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怨天忧人 怨:怨恨;天:命运;忧:责怪。怨恨天命,责怪别人。形容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一味归咎客观,埋怨别人。

  欲速则不达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欲速反迟 〖解释〗速:快;迟:慢。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很快达到目的。

  欲速不达 欲:想要。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欲罢不能 欲:想;罢:停,歇。要停止也不能停止。

  玉毁椟中 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

  愚不可及 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则:就;加:加以。对别人给自己指出的缺点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用来勉励自己。

  有勇知方 有勇气且知道义。

  有头有尾 有开头,有结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有始有终 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有教无类 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有过之无不及 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用行舍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用舍行藏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勇者不惧 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隐居求志 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饮水曲肱 形容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生活。

  因材施教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以紫乱朱 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以直报怨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以文会友 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以身作则 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以德报怨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衣马轻肥 〖解释〗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一隅三反 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一以贯之 贯:贯穿。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一言以蔽之 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一息尚存 息:呼吸,气息;尚:还。还有一口气。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一日三省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一仍旧贯 一:都,全;仍:因袭,依照;贯:习惯的办法。执照老规矩办事,没有丝毫改变。

  仰之弥高 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洋洋盈耳 〖解释〗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言而有信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言不及义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一句正经的。

  言必有中 中:正对上。指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言必信,行必果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循循善诱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循序渐进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血气方刚 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青人精力正旺盛。

  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秀而不实 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朽木粪土 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朽木粪墙 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朽木不雕 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

  行不由径 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兴灭继绝 使灭绝的重新振兴起来,延续下去。

  兴观群怨 〖解释〗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里非常想做,但是力量不够。

  小德出入 〖解释〗小德:小节;出入:偏离标准。指不必严格要求的一些小节。

  小大由之 指用途可大可小。

  小不忍则乱大谋 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

  贤贤易色 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

  先难后获 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下愚不移 〖解释〗移:改变。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

  下学上达 指学习人情事理,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

  五谷不分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无所用心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无所措手足 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无所不至 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无可无不可 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无可非议 非议:责备,批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无动于中 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闻一知十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闻一知二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文质彬彬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文武之道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温良恭俭让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

  温故知新 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危言危行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望而生畏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通力合作 通力:一起出力。不分彼此,一齐出力。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天理昭昭 〖解释〗昭昭: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岁寒知松柏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岁寒松柏 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岁不我与 年岁是不等人的。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松柏后凋 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驷不及舌 一句话说出口,驷马拉的车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话说出来,再也无法收回。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四体不勤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世界各国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样。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解释〗指万事皆由天命注定。

  死而后已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司马牛之叹 〖解释〗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顺理成章 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述而不作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逝者如斯 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适可而止 适可:恰好可以。到适当的程度就停下来,不要过头。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这个;孰:那个。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意思是绝不能容忍。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诗礼之训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生荣死衰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生荣死哀 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升堂入室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慎终追远 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舍己为人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杀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杀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色仁行违 表面上主张仁德,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

  色厉内荏 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三思而行 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三十而立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三纲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任重道远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群起而攻之 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犬马之养 供养父母的谦辞。

  求仁得仁 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轻裘肥马 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千方百计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杞宋无征 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片言折狱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披发左衽 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匏瓜空悬 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涅而不缁 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念念不忘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年富力强 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能近取譬 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讷言敏行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鸣鼓而攻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明鼓而攻之 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名正言顺 指名分正当,说话顺理成章。后多指说话做事理由正当而充分

  名不正,言不顺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敏于事,慎于言 〖解释〗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苗而不秀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陋巷箪瓢 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六尺之孤 指没有成年的孤儿。

  临危致命 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临危授命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临事而惧 临:遭遇,碰到;惧:或惧。遇事谨慎戒惧。

  了如指掌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立人达人 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拉。

  理屈词穷 屈:短,亏;穷:尽。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乐在其中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乐而不淫 快乐而不放荡

  老而不死是为贼 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来者可追 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空空如也 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克己复礼 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侃侃而言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侃侃谔谔 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谔谔:说话正直。说话正直,理直气壮。

  开柙出虎 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举直措枉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举一反三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举枉措直 举:选拔,任用;枉:弯曲,比喻*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鞠躬屏气 指弯腰曲体,屏住呼吸,一副恭谨畏葸的样子

  居下讪上 〖解释〗指属员背地里讥笑上级。

  敬而远之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精益求精 精:完美;益:更加。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浸润之谮 指中伤他人的谗言逐渐发生作用

  近悦远来 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尽美尽善 〖解释〗尽:极。极其完善,极其美好。形容事物完无缺。同“尽善尽美”。

  节用爱民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降志辱身 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分。指与世俗同流合污。

  见义勇为 看到正义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见贤思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见危授命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见利思义 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简在帝心 〖解释〗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既往不咎 原指已经做完或做过的事,就不必再责怪了。现指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责备。

  既来之,则安之 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季孟之间 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计过自讼 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祸起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惠而不费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诲人不倦 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患得患失 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怀宝迷邦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孟子

  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释:(射箭)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

  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离娄》)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标签: 三日游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子非鱼是什么意思 拘留和拘役有什么区别 郑成功是谁 读书推荐:《人间词话》 怎么向女朋友道歉 男人变心怎么办 立秋一般吃什么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什么是发光二极管 什么是质能方程 《孟子》是什么 抢劫罪的量刑标准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 贝壳是什么意思 读书推荐:《撒哈拉的故事》 怎么向领导汇报工作 主父偃是谁 扁鹊是谁 龙抬头一般吃什么 立冬一般吃什么 能量守恒定律是什么 什么是肥皂 鬼谷子是谁 婚内出轨财产怎么分割 凤凰于飞是什么意思 送女朋友什么礼物比较好 李自成是谁 海市蜃楼的意思 箪食壶浆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小孔成像 什么是电荷守恒定律 什么是电影音乐 太阳黑子是什么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春节应该吃什么好 昭君出塞的故事 夏至有什么习俗 什么是电弧 颜色是什么 什么是工业酒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