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胁迫与趁人之危的区别

胁迫与趁人之危的区别

胁迫与趁人之危的区别相关问答
  • 胁迫和趁人之危什么区别?

    (1)胁迫人有胁迫故意和行为;(2)受胁迫人因受胁迫而陷于恐惧,且因此作出了迎合胁迫人意思的不真实意思表示表示。如“你不…我就…了你(全家)”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是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境地而提出苛刻条件迫...
  • 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区别

    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给表意人本人或亲友的身体生命健康自由名誉财产造成损害为要挟,以使表意人产生恐惧作出违背其真实意思的行为。比如某人以你的家人的安全为威胁要求你与他进行你本不会做的交易,这就是胁迫。乘人之危是指...
  • 语言胁迫和乘人之危?

    胁迫:是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接下来是以暴力或者软暴力的方式(例如语言)使得当事人只能接受或者妥协。乘人之危:在别人遇到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得到利益。
  • 趁人之危的人是没有职业道德可言的

    乘人之危与胁迫都涉及到一方因危难而作出违心的意思表示,二者的区别在于因胁迫而订立合同是由于行为人威胁要实施某种行为,使对方出于恐惧而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结果;而乘人之危的行为人只是利用了对方的处境而使其不得已与...
  • 趁人之危的合同是无效合同吗

    2、所谓急迫,是指因情况比较紧急,迫切需要对方提供某种财物、劳务、金钱等。急迫主要包括经济上、生活上各种紧迫的需要,而不包括政治上、文化上等方面的急迫需要。由于乘人之危是一方乘他方危难或急迫而要求对方订立的合同...
  •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属于什么规则

    一般来说,可以将给付与对待给付极不相称视为其标志。“危困”是指由于一时的紧迫,大多数为经济上的窘境而需要他人提供实物或者金钱;“缺乏判断能力”是指未能按照理性的动机行事或正确评价双方的给付以及交易在经济上的结果。
  • 趁人之危和乘人之危有什么区别

    趁人之危和乘人之危没有区别,两者的意思相同。“乘人之危”指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别人的利益,这个词语出自《后汉书·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趁人之危”指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
  • 乘人之危和趁人之危的区别

    乘人之危和趁人之危的区别如下:1、读音不同乘人之危:chéngrénzhīwēi。趁人之危:chènrénzhīwēi。2、出处不同乘人之危: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
  • 乘人之危和趁人之危的意思是什么?

    白话文:策划杀害忠良,这是不忠的做法;利用别人有困难时加以要挟或陷害,这是不仁的表现。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同“趁人之危”。二、趁人之危意思是利用别人有困难或危险时加以要挟或伤害。成语...
  • 乘人之危和显失公平的区别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
热门推荐
最新视频

Copyright © 2019-2022 懂视 51dongshi.com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3002352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