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医养生之冬病夏治答卷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8 21:20:53
文档

中医养生之冬病夏治答卷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推荐度:
导读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中医健康课堂】“冬病夏治”广为流传的养生方法,做好这几点!

冬病夏治:是指某些冬天容易反复发作的毛病,但要不就是情况不急、要不就是冬天疗效不如意。唯有借助夏天外界气温升高,体内阳气最旺的时候进行处理,这就叫“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那么为什么要冬病夏治呢?

因为这类问题,基本以“虚寒体质”常见。通常伴有: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疲易倦等。中医认为是阳气不足,导致寒从内生。他们即使在盛夏,睡觉可能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

“冬病”的人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冬天外界气温天寒地冻,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就如同我们晾衣服,阴雨季节,衣服半个月都不干是一个道理。到了夏天,外面暑热骄阳,体内也是阳气升散,那些“积寒”会趋向于后背或关节部位。我们知道,后背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所,为一身之表,此时体内的积寒容易被驱散。所以才有“冬病夏治”的做法。

冬病夏治的目的

1.驱疾

夏季身体阳气最盛,皮肤毛孔大开,药物更容易进入穴位和经络,通过经络、气血到达病灶,起到治病效果。

2.固元

中医手法在进行“夏治”时,药物或按摩通过神经反射激发人体的调节作用,促使抗体产生,提高抵抗力。同时,调节内分泌、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起到固元健体的作用。

3.养阳

冬病夏治也符合中医里的“天人合一”思想,夏为阳,借助自然的阳气,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起到固元健体,补益阳气作用。

4.治未病

中医认为百病由寒起,冬天外界环境冰冷一片,如果身体内又有寒气,两寒夹击,不仅疾病不容易好,而还会导致寒气在体内的积累。冬病在冬季治疗只是治标,在夏季为治本。

通过“夏治”的手法,一方面驱除体内的寒气,去除引起的疾病的诱因,改变体质。另一方面冬季的寒气会在体内沉积成为病因,出现气血不畅、关节痛、手脚麻木和畏冷,夏天治疗可以除去病因。从两方面起到治疗未病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人认为冬病夏治的治疗手法只有“三伏贴”,其实不然,三伏贴只是使用最多和最广泛的方法,其实艾灸、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熏洗、药浴等都是冬病夏治的手法。

另外,还有口服的汤剂、丸剂、药片、药膳、食疗,以及 体育 运动等,这些也可以归于冬病夏治的范畴。

但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

冬病夏治的原理

在中医看来冬为阴,冬天因为身体阳气的不足和环境的寒冷,导致病邪入侵而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复发或加重,如咳嗽、哮喘、关节痛等。

而夏主阳,在夏季三伏时令时,人体和自然界的阳气最旺,此时通过中医手法可以温补阳气,驱散寒邪,起到增强抵抗力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排除寒湿的生活调理方法都比较多,并没有特指说哪一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所有的饮食、起居、生活的调养都可以对帮助机体排除寒湿,都是有效的。

例如说寒湿的人,日常生活上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而且饮食上要有节制,不要长期吃生冷的、不洁的食物。

如果有寒湿困脾的,脾胃方面症状比较重的,可以经常做足三里的艾灸来强健脾胃的功能。平常可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身体的气机旺盛,不易受邪。即使是在夏季也不要因热贪凉,尤其也要注意腹部的保暖,避免感邪。生活上也要避免久处湿地,避免冒雨涉水。

如果症状严重的,还可以配合针灸或者是药物熏洗和外敷的方法来综合治理。

如何以“冬病夏治”的方法 养生 ?我认为有如下四点值得注意:

控制进食冰冻冷饮:

“冬病夏治”是因为冬天阳气不足,无力驱散阴寒。阴寒之气在夏天会趋向背部足太阳经。如果夏天进食太多冰冻冷饮,会“挫伤”阳气升散的积极性,阴寒之气也会随之“内敛”。尤其对本来就有少许阳气不足的朋友来说,夏天痛饮如冰镇啤酒、凉茶、水果冰等等,再加上长时间在空调环境里,那效果就是:陈寒未去,新寒又生。我们要知道,寒气是会积聚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气血肯定有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因此,夏天最好能控制进食冰冻冷饮。

适当出汗发散寒湿:

寒湿之邪客阻经络关节,就如同路上的障碍物,引起气血运行不畅。大致来说,如果寒湿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寒湿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症瘕(小腹有结块,或胀,或满,或痛者称为症瘕。症瘕皆因郁怒伤肝,疏泄失职,血循不畅,气滞血瘀;脾虚不运,升降失常,痰食阻滞);寒湿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麻木出现。

而在夏天,很多朋友为了怕出汗,长期呆在空调环境里,运动的频率也更低,出汗的几率也就减少。其实, 在夏天适当出汗,是有利于体内寒湿之气散发出来的 。因此,夏天尽管气温高,最好还是在早晚相对凉爽时段适当运动,适度出汗,既有利于沉寒外越,增加气血流通,也利于新寒发散,对 健康 是很有利的。

每天喝杯热开水

或者红糖姜水之类的

夏天外界气温较高,阳气散发,体内相对有伏阴之气(伏阴之气和寒湿之邪是不同的)。如果贪图凉爽,长期喝冷饮,会有加重体内阴寒的趋势。建议即使气温高,也能喝杯热开水,尤其以喝完后感觉有点热烘烘、欲汗未汗的程度最为合适,既能减少伏阴,还能帮助沉寒发散,也是不错的一种方式。

如果伏阴较重、寒湿偏重的人,还可以用红糖姜水替代白开水。因 为“生姜”性味辛温,有发汗的可能,如果不想出汗太明显,可以“姜汤冷服”,就是稍冷后饮用,能温胃散寒,也是非常不错的。 “汗为心之液”,夏天适度出汗,能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皮腠的寒邪及时排出,是排出体内寒邪的好方法。

夏宜静养:

古人夏季 养生 ,有“泻心经之气血(火)、补膀胱经之虚弱(寒)”的做法。心属火,应时于夏;足太阳膀胱经为一身之表,相当于人体的“蕃蓠”,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所以夏天适宜静养,也就是适当地做会吐纳冥想,对养心潜阳是很有好处的。

冬病夏治治疗入手:

人容易疲劳: 用药膏贴敷滋补人体的强壮穴,如足三里、关元和气海等

腰酸背痛还怕冷: 说明人体里面寒气太重,肾虚了,要用温阳药膏放在大椎、命门和肾腧穴

睡得不好: 用宁心安神的药,在心腧、膈腧、内关上用药;

胃口不好, 说明脾胃功能差,在足三里和中脘等穴位上用药(或者按摩也有一定的效果)。

来源于岐黄学社学友会公众号

专家学者热议「冬病夏治」

「第三届全国中医冬病夏治学术交流大会」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名代表参加,1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从理论、操作、方法、经验等各方面发表了主题发言,引发了与会代表对中医冬病夏治疗法的学术讨论与理性思考。
  冬病夏治应「顺时达变」
冬病夏治是具有中医特色、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疗法,但它既不能包罗百病,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必须正确把握,科*用。其应用原则是:整体认知、把握先机、顺时达变、辨证求本。
现在是「夏天敷贴热、冬天膏方热、南方凉茶热、北方药酒热」,归根结底,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东西地势迥异,南北气候不同,民众的生活习性差别很大,疾病的特点和表现也不尽相同。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辨证原则,在不变的主导思想下寻求百变的防治疾病的途径,是中医学活的灵魂。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属阳虚类型者,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冬病夏治」的治疗,它并不是万能的;另一方面,也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继承创新,开拓适宜病种,如现在社会上关注的热点:戒烟。
  「冬病夏治」体现了丰富的中医思维智慧
中医认为,人如果能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变化规律,使生命的节奏随着四时气候变化进行调整,就能延年益寿。
根据阴阳制约关系,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达到稳态。从阴阳互根而论,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储备阳气;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正如张介宾所言:「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中医气机升降出入学说与《易经》的卦象相互为用,《易经》震、离、兑、坎等四卦象则具体演示了春夏秋冬四气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变化。
「冬病夏治」基于中医顺时养生、治病、调体的原则而生,指对冬季好发、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及阳气虚之体,在夏季时借助自然旺盛之阳气,通过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好转甚至治愈。
冬病夏治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运用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势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生活方式与阳虚质的发生率较高存在一定的关联。在现代社会,提倡冬病夏治,不仅要借助药物去养阳祛寒,亦需从生活方式调摄去养护阳气,方能全面突显冬病夏治的意义。
  「冬病夏治」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肺系「冬病」如:慢支、慢阻肺、哮喘、慢性鼻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通常具有反复发作,冬季或受寒后复发加重等特点,这些病人的中医病机大都为素体阳气亏损,伏痰血瘀为病理基础;夏季人体阳气得天助而正盛,寒痰伏饮受制而邪衰,正盛邪衰,病情相对缓解。
冬病夏治开展,一是辨证选药:辨舌象,分虚痰瘀;二是辨病取穴:分疾病,选穴位;三是内外同治:三伏贴,加内服。
对于冬病夏治的内服治疗,患者、医生过去重视不够,应需提高意识,并且一定要强调辨证治疗,以扶正为主,标本兼治。
此外,冬病夏治贵在坚持。「冬病夏治」是针对「冬病」稳定期的治疗,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意义在于减少发病,减缓病情进展。因此即时效果往往不明显。一些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常难以坚持三年的治疗。需要健康知识的普及。
中医「穴位贴敷」外治法不是万能的,只是疾病治疗方法的一种,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医务工作者应科学的去对待。一方面指导患者了解适应症,不能盲目跟风。二则要正确合理的联合内服药物治疗,并指导长期服用其他药物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贴敷期间的合理用药。
  冬病夏治成为医院新品牌
2011年,医院三伏穴位敷贴服务达2.76万人次,较好地带动了医院相关科室发展,三伏天结束后,相关科室住院、门诊人次增长明显提速。同时,医院开展冬病夏治对川滇黔渝地区蓬勃开展冬病夏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医院将「冬病夏治」项目作为医院的一次事件营销活动,产生「眼球经济」,医院社会关注度不断高,取得了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具体做法是,医院充分利用传媒力量,宣传冬病夏治理念。一方面,医院组织专家在电台参加冬病夏治现场直播,在电视台播放冬病夏治专题宣传片,并在在报刊、网站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另一方面,医院依托健康教育学校,宣传冬病夏治。不仅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相关知识讲座,还积极走进机关、走进社区、农村,向广大市民、基层医务人员和农村居民推广冬病夏治。此外,医院先后多次组织义诊活动,提供义诊、咨询达3000余人次,发放健康科普宣传资料5000余份。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儿科肺炎喘嗽协作组牵头单位。本专科开展有多种中医、壮医的特色疗法:药物敷背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纳气敷脐散」、「敷脐疗法」、「药浴风蛋」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火罐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枢经刮痧疗法、壮药清解液雾吸疗法。
小儿皮肤嫩薄,毛细血管丰富,穴位贴敷时药物更易吸收,疗效较*更迅速,有研究证明,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提高呼吸道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呼吸道抗病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同时,穴位贴敷对于小儿来说,无打针之无痛、无吃药之苦,接受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高。因此冬病夏治位贴敷是防治小儿肺系疾病的有效方法。
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感邪后有易虚易实的特点,治疗上在开闭宣肺清热化痰的同时强调保护正气,注重扶正早期介入。须注意的是,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体质、不同的疾病种类进行判断,是否适宜使用贴敷疗法。
如:平喘咳外敷散(自拟方),由白芥子、细辛、甘遂、皂荚、五倍子、冰片组成。第1穴位组方:大椎、定喘、肺俞——阳气相对不足者。第2穴位组方:膏肓、肺俞、天突——用于痰湿明显者。加减配穴脾俞、肾俞穴。适用于: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穴位贴敷疗法的技术评价
穴位贴敷疗法的优点可以用「简便廉验」来总结。
「简」:组方简单,伏灸穴位贴敷疗法所采用的药物为4~5味,另有1味引经药。组成简单,有效成分明确。操作简单,所选腧穴体表标志明显,即使没有中医基础的基层医生经培训亦能实施治疗。配制简单:白芥子等数味药物,共研成细粉,用生姜汁调成1×1×1立方厘米的药饼,伏灸贴膏现用现配。
「便」:配药方便,伏灸穴位贴敷疗法所采用的药物均为中医临床常用饮片,获取方便。治疗方便,施治过程短,无创操作,有经验的贴敷医生1~2分钟内即可完成全部操作。社区诊室和农村卫生室均能开展。患者方便,夏季入伏日起,每10天贴1次,患者贴敷后即可离开,0.5~4小时自行取下贴膏,无打针吃药之苦,不影响日常生活。
「廉」:成本低廉,穴位贴敷的药物、耗材均简单易得,不需要器械辅助,成本低廉。特别适宜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推广应用。患者负担较低,每3次贴敷收费不足200元,相对舒利迭等进口西药,患者负担轻,依从性好。
「验」:有效,远期疗效明显,对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消除和预防复发均大有裨益,深受患者的认同与信赖。医院20余年来共有10余万人次接受了贴敷治疗,总有效率在95%以上。安全,伏灸穴位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药物完全采用中药,根据中医辨证取穴,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
但是,穴位贴敷在技术推广上也遇到一些困难:1、辽宁接受过系统中医教育与培训的乡村医生比例偏低(11.2%),现阶段农村和社区基层的治疗手段主要以西医为主;2、部分地区一些疗效确切的中医适宜技术未能纳入新农合报销体系;3、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往城市流动人口巨大,导致一定比例的患者失访;4、因基层条件*,肺功能检查等客观指标无法纳入疗效评价,主观指标偏多,更加科学客观结合农村实际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5、麝香作为名贵中药,无法在更大推广地区应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疗效和技术的信誉度;6、条件所限,未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循证医学证据不足;7、经济与患者分布原因,部分村医推广适宜技术的积极性不高;8、基层医疗机构诊断能力有限,少部分纳入患者诊断,依据欠充分。
  冬病夏治治疗哮喘
中医认为哮喘病变主要在肺、脾、肾。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作喘;脾主运化水湿,脾虚痰壅,肾不纳气而作喘。
所以治疗哮喘应以宣肺、定喘为主。采取扶正培本、加强健脾、益气、补肾的方法,运用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方法治疗哮喘,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坚持贴敷,即可收到益肺健脾的功效。穴位敷贴疗法在三伏天治疗哮喘的外治法,属「冬病夏治」范畴。无毒副作用,对于增强机体「正气」,防止哮喘复发或减轻哮喘症状有明显的作用。
夏天是大多数哮喘病患者的相对缓解期,这时期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在穴位所贴药物更易由皮肤进入穴位。
这时通过中药,穴位和经皮给药系统,再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用一些温养的药物来调和脏腑,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有助于辛香,逐痰,通经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而达到温阳利气,祛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增强

    专家学者热议「冬病夏治」

    「第三届全国中医冬病夏治学术交流大会」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名代表参加,1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从理论、操作、方法、经验等各方面发表了主题发言,引发了与会代表对中医冬病夏治疗法的学术讨论与理性思考。
      冬病夏治应「顺时达变」
    冬病夏治是具有中医特色、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疗法,但它既不能包罗百病,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必须正确把握,科*用。其应用原则是:整体认知、把握先机、顺时达变、辨证求本。
    现在是「夏天敷贴热、冬天膏方热、南方凉茶热、北方药酒热」,归根结底,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东西地势迥异,南北气候不同,民众的生活习性差别很大,疾病的特点和表现也不尽相同。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辨证原则,在不变的主导思想下寻求百变的防治疾病的途径,是中医学活的灵魂。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属阳虚类型者,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冬病夏治」的治疗,它并不是万能的;另一方面,也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继承创新,开拓适宜病种,如现在社会上关注的热点:戒烟。
      「冬病夏治」体现了丰富的中医思维智慧
    中医认为,人如果能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变化规律,使生命的节奏随着四时气候变化进行调整,就能延年益寿。
    根据阴阳制约关系,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达到稳态。从阴阳互根而论,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储备阳气;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正如张介宾所言:「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中医气机升降出入学说与《易经》的卦象相互为用,《易经》震、离、兑、坎等四卦象则具体演示了春夏秋冬四气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变化。
    「冬病夏治」基于中医顺时养生、治病、调体的原则而生,指对冬季好发、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及阳气虚之体,在夏季时借助自然旺盛之阳气,通过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好转甚至治愈。
    冬病夏治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运用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势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生活方式与阳虚质的发生率较高存在一定的关联。在现代社会,提倡冬病夏治,不仅要借助药物去养阳祛寒,亦需从生活方式调摄去养护阳气,方能全面突显冬病夏治的意义。
      「冬病夏治」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肺系「冬病」如:慢支、慢阻肺、哮喘、慢性鼻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通常具有反复发作,冬季或受寒后复发加重等特点,这些病人的中医病机大都为素体阳气亏损,伏痰血瘀为病理基础;夏季人体阳气得天助而正盛,寒痰伏饮受制而邪衰,正盛邪衰,病情相对缓解。
    冬病夏治开展,一是辨证选药:辨舌象,分虚痰瘀;二是辨病取穴:分疾病,选穴位;三是内外同治:三伏贴,加内服。
    对于冬病夏治的内服治疗,患者、医生过去重视不够,应需提高意识,并且一定要强调辨证治疗,以扶正为主,标本兼治。
    此外,冬病夏治贵在坚持。「冬病夏治」是针对「冬病」稳定期的治疗,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意义在于减少发病,减缓病情进展。因此即时效果往往不明显。一些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常难以坚持三年的治疗。需要健康知识的普及。
    中医「穴位贴敷」外治法不是万能的,只是疾病治疗方法的一种,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医务工作者应科学的去对待。一方面指导患者了解适应症,不能盲目跟风。二则要正确合理的联合内服药物治疗,并指导长期服用其他药物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贴敷期间的合理用药。
      冬病夏治成为医院新品牌
    2011年,医院三伏穴位敷贴服务达2.76万人次,较好地带动了医院相关科室发展,三伏天结束后,相关科室住院、门诊人次增长明显提速。同时,医院开展冬病夏治对川滇黔渝地区蓬勃开展冬病夏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医院将「冬病夏治」项目作为医院的一次事件营销活动,产生「眼球经济」,医院社会关注度不断高,取得了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具体做法是,医院充分利用传媒力量,宣传冬病夏治理念。一方面,医院组织专家在电台参加冬病夏治现场直播,在电视台播放冬病夏治专题宣传片,并在在报刊、网站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另一方面,医院依托健康教育学校,宣传冬病夏治。不仅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相关知识讲座,还积极走进机关、走进社区、农村,向广大市民、基层医务人员和农村居民推广冬病夏治。此外,医院先后多次组织义诊活动,提供义诊、咨询达3000余人次,发放健康科普宣传资料5000余份。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儿科肺炎喘嗽协作组牵头单位。本专科开展有多种中医、壮医的特色疗法:药物敷背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纳气敷脐散」、「敷脐疗法」、「药浴风蛋」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火罐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枢经刮痧疗法、壮药清解液雾吸疗法。
    小儿皮肤嫩薄,毛细血管丰富,穴位贴敷时药物更易吸收,疗效较*更迅速,有研究证明,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提高呼吸道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呼吸道抗病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同时,穴位贴敷对于小儿来说,无打针之无痛、无吃药之苦,接受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高。因此冬病夏治位贴敷是防治小儿肺系疾病的有效方法。
    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感邪后有易虚易实的特点,治疗上在开闭宣肺清热化痰的同时强调保护正气,注重扶正早期介入。须注意的是,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体质、不同的疾病种类进行判断,是否适宜使用贴敷疗法。
    如:平喘咳外敷散(自拟方),由白芥子、细辛、甘遂、皂荚、五倍子、冰片组成。第1穴位组方:大椎、定喘、肺俞——阳气相对不足者。第2穴位组方:膏肓、肺俞、天突——用于痰湿明显者。加减配穴脾俞、肾俞穴。适用于: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穴位贴敷疗法的技术评价
    穴位贴敷疗法的优点可以用「简便廉验」来总结。
    「简」:组方简单,伏灸穴位贴敷疗法所采用的药物为4~5味,另有1味引经药。组成简单,有效成分明确。操作简单,所选腧穴体表标志明显,即使没有中医基础的基层医生经培训亦能实施治疗。配制简单:白芥子等数味药物,共研成细粉,用生姜汁调成1×1×1立方厘米的药饼,伏灸贴膏现用现配。
    「便」:配药方便,伏灸穴位贴敷疗法所采用的药物均为中医临床常用饮片,获取方便。治疗方便,施治过程短,无创操作,有经验的贴敷医生1~2分钟内即可完成全部操作。社区诊室和农村卫生室均能开展。患者方便,夏季入伏日起,每10天贴1次,患者贴敷后即可离开,0.5~4小时自行取下贴膏,无打针吃药之苦,不影响日常生活。
    「廉」:成本低廉,穴位贴敷的药物、耗材均简单易得,不需要器械辅助,成本低廉。特别适宜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推广应用。患者负担较低,每3次贴敷收费不足200元,相对舒利迭等进口西药,患者负担轻,依从性好。
    「验」:有效,远期疗效明显,对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消除和预防复发均大有裨益,深受患者的认同与信赖。医院20余年来共有10余万人次接受了贴敷治疗,总有效率在95%以上。安全,伏灸穴位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药物完全采用中药,根据中医辨证取穴,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
    但是,穴位贴敷在技术推广上也遇到一些困难:1、辽宁接受过系统中医教育与培训的乡村医生比例偏低(11.2%),现阶段农村和社区基层的治疗手段主要以西医为主;2、部分地区一些疗效确切的中医适宜技术未能纳入新农合报销体系;3、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往城市流动人口巨大,导致一定比例的患者失访;4、因基层条件*,肺功能检查等客观指标无法纳入疗效评价,主观指标偏多,更加科学客观结合农村实际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5、麝香作为名贵中药,无法在更大推广地区应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疗效和技术的信誉度;6、条件所限,未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循证医学证据不足;7、经济与患者分布原因,部分村医推广适宜技术的积极性不高;8、基层医疗机构诊断能力有限,少部分纳入患者诊断,依据欠充分。
      冬病夏治治疗哮喘
    中医认为哮喘病变主要在肺、脾、肾。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作喘;脾主运化水湿,脾虚痰壅,肾不纳气而作喘。
    所以治疗哮喘应以宣肺、定喘为主。采取扶正培本、加强健脾、益气、补肾的方法,运用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方法治疗哮喘,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坚持贴敷,即可收到益肺健脾的功效。穴位敷贴疗法在三伏天治疗哮喘的外治法,属「冬病夏治」范畴。无毒副作用,对于增强机体「正气」,防止哮喘复发或减轻哮喘症状有明显的作用。
    夏天是大多数哮喘病患者的相对缓解期,这时期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在穴位所贴药物更易由皮肤进入穴位。
    这时通过中药,穴位和经皮给药系统,再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用一些温养的药物来调和脏腑,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有助于辛香,逐痰,通经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而达到温阳利气,祛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增强

      专家学者热议「冬病夏治」

      「第三届全国中医冬病夏治学术交流大会」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名代表参加,1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从理论、操作、方法、经验等各方面发表了主题发言,引发了与会代表对中医冬病夏治疗法的学术讨论与理性思考。
        冬病夏治应「顺时达变」
      冬病夏治是具有中医特色、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疗法,但它既不能包罗百病,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必须正确把握,科*用。其应用原则是:整体认知、把握先机、顺时达变、辨证求本。
      现在是「夏天敷贴热、冬天膏方热、南方凉茶热、北方药酒热」,归根结底,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东西地势迥异,南北气候不同,民众的生活习性差别很大,疾病的特点和表现也不尽相同。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辨证原则,在不变的主导思想下寻求百变的防治疾病的途径,是中医学活的灵魂。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属阳虚类型者,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冬病夏治」的治疗,它并不是万能的;另一方面,也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继承创新,开拓适宜病种,如现在社会上关注的热点:戒烟。
        「冬病夏治」体现了丰富的中医思维智慧
      中医认为,人如果能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变化规律,使生命的节奏随着四时气候变化进行调整,就能延年益寿。
      根据阴阳制约关系,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达到稳态。从阴阳互根而论,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储备阳气;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正如张介宾所言:「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中医气机升降出入学说与《易经》的卦象相互为用,《易经》震、离、兑、坎等四卦象则具体演示了春夏秋冬四气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变化。
      「冬病夏治」基于中医顺时养生、治病、调体的原则而生,指对冬季好发、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及阳气虚之体,在夏季时借助自然旺盛之阳气,通过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好转甚至治愈。
      冬病夏治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运用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势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生活方式与阳虚质的发生率较高存在一定的关联。在现代社会,提倡冬病夏治,不仅要借助药物去养阳祛寒,亦需从生活方式调摄去养护阳气,方能全面突显冬病夏治的意义。
        「冬病夏治」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肺系「冬病」如:慢支、慢阻肺、哮喘、慢性鼻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通常具有反复发作,冬季或受寒后复发加重等特点,这些病人的中医病机大都为素体阳气亏损,伏痰血瘀为病理基础;夏季人体阳气得天助而正盛,寒痰伏饮受制而邪衰,正盛邪衰,病情相对缓解。
      冬病夏治开展,一是辨证选药:辨舌象,分虚痰瘀;二是辨病取穴:分疾病,选穴位;三是内外同治:三伏贴,加内服。
      对于冬病夏治的内服治疗,患者、医生过去重视不够,应需提高意识,并且一定要强调辨证治疗,以扶正为主,标本兼治。
      此外,冬病夏治贵在坚持。「冬病夏治」是针对「冬病」稳定期的治疗,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意义在于减少发病,减缓病情进展。因此即时效果往往不明显。一些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常难以坚持三年的治疗。需要健康知识的普及。
      中医「穴位贴敷」外治法不是万能的,只是疾病治疗方法的一种,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医务工作者应科学的去对待。一方面指导患者了解适应症,不能盲目跟风。二则要正确合理的联合内服药物治疗,并指导长期服用其他药物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贴敷期间的合理用药。
        冬病夏治成为医院新品牌
      2011年,医院三伏穴位敷贴服务达2.76万人次,较好地带动了医院相关科室发展,三伏天结束后,相关科室住院、门诊人次增长明显提速。同时,医院开展冬病夏治对川滇黔渝地区蓬勃开展冬病夏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医院将「冬病夏治」项目作为医院的一次事件营销活动,产生「眼球经济」,医院社会关注度不断高,取得了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具体做法是,医院充分利用传媒力量,宣传冬病夏治理念。一方面,医院组织专家在电台参加冬病夏治现场直播,在电视台播放冬病夏治专题宣传片,并在在报刊、网站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另一方面,医院依托健康教育学校,宣传冬病夏治。不仅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相关知识讲座,还积极走进机关、走进社区、农村,向广大市民、基层医务人员和农村居民推广冬病夏治。此外,医院先后多次组织义诊活动,提供义诊、咨询达3000余人次,发放健康科普宣传资料5000余份。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儿科肺炎喘嗽协作组牵头单位。本专科开展有多种中医、壮医的特色疗法:药物敷背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纳气敷脐散」、「敷脐疗法」、「药浴风蛋」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火罐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枢经刮痧疗法、壮药清解液雾吸疗法。
      小儿皮肤嫩薄,毛细血管丰富,穴位贴敷时药物更易吸收,疗效较*更迅速,有研究证明,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提高呼吸道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呼吸道抗病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同时,穴位贴敷对于小儿来说,无打针之无痛、无吃药之苦,接受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高。因此冬病夏治位贴敷是防治小儿肺系疾病的有效方法。
      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感邪后有易虚易实的特点,治疗上在开闭宣肺清热化痰的同时强调保护正气,注重扶正早期介入。须注意的是,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体质、不同的疾病种类进行判断,是否适宜使用贴敷疗法。
      如:平喘咳外敷散(自拟方),由白芥子、细辛、甘遂、皂荚、五倍子、冰片组成。第1穴位组方:大椎、定喘、肺俞——阳气相对不足者。第2穴位组方:膏肓、肺俞、天突——用于痰湿明显者。加减配穴脾俞、肾俞穴。适用于: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穴位贴敷疗法的技术评价
      穴位贴敷疗法的优点可以用「简便廉验」来总结。
      「简」:组方简单,伏灸穴位贴敷疗法所采用的药物为4~5味,另有1味引经药。组成简单,有效成分明确。操作简单,所选腧穴体表标志明显,即使没有中医基础的基层医生经培训亦能实施治疗。配制简单:白芥子等数味药物,共研成细粉,用生姜汁调成1×1×1立方厘米的药饼,伏灸贴膏现用现配。
      「便」:配药方便,伏灸穴位贴敷疗法所采用的药物均为中医临床常用饮片,获取方便。治疗方便,施治过程短,无创操作,有经验的贴敷医生1~2分钟内即可完成全部操作。社区诊室和农村卫生室均能开展。患者方便,夏季入伏日起,每10天贴1次,患者贴敷后即可离开,0.5~4小时自行取下贴膏,无打针吃药之苦,不影响日常生活。
      「廉」:成本低廉,穴位贴敷的药物、耗材均简单易得,不需要器械辅助,成本低廉。特别适宜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推广应用。患者负担较低,每3次贴敷收费不足200元,相对舒利迭等进口西药,患者负担轻,依从性好。
      「验」:有效,远期疗效明显,对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消除和预防复发均大有裨益,深受患者的认同与信赖。医院20余年来共有10余万人次接受了贴敷治疗,总有效率在95%以上。安全,伏灸穴位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药物完全采用中药,根据中医辨证取穴,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
      但是,穴位贴敷在技术推广上也遇到一些困难:1、辽宁接受过系统中医教育与培训的乡村医生比例偏低(11.2%),现阶段农村和社区基层的治疗手段主要以西医为主;2、部分地区一些疗效确切的中医适宜技术未能纳入新农合报销体系;3、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往城市流动人口巨大,导致一定比例的患者失访;4、因基层条件*,肺功能检查等客观指标无法纳入疗效评价,主观指标偏多,更加科学客观结合农村实际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5、麝香作为名贵中药,无法在更大推广地区应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疗效和技术的信誉度;6、条件所限,未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循证医学证据不足;7、经济与患者分布原因,部分村医推广适宜技术的积极性不高;8、基层医疗机构诊断能力有限,少部分纳入患者诊断,依据欠充分。
        冬病夏治治疗哮喘
      中医认为哮喘病变主要在肺、脾、肾。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作喘;脾主运化水湿,脾虚痰壅,肾不纳气而作喘。
      所以治疗哮喘应以宣肺、定喘为主。采取扶正培本、加强健脾、益气、补肾的方法,运用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方法治疗哮喘,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坚持贴敷,即可收到益肺健脾的功效。穴位敷贴疗法在三伏天治疗哮喘的外治法,属「冬病夏治」范畴。无毒副作用,对于增强机体「正气」,防止哮喘复发或减轻哮喘症状有明显的作用。
      夏天是大多数哮喘病患者的相对缓解期,这时期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在穴位所贴药物更易由皮肤进入穴位。
      这时通过中药,穴位和经皮给药系统,再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用一些温养的药物来调和脏腑,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有助于辛香,逐痰,通经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而达到温阳利气,祛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增强

        专家学者热议「冬病夏治」

        「第三届全国中医冬病夏治学术交流大会」在广西南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名代表参加,10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从理论、操作、方法、经验等各方面发表了主题发言,引发了与会代表对中医冬病夏治疗法的学术讨论与理性思考。
          冬病夏治应「顺时达变」
        冬病夏治是具有中医特色、经过实践验证的有效疗法,但它既不能包罗百病,也不是唯一的方法,必须正确把握,科*用。其应用原则是:整体认知、把握先机、顺时达变、辨证求本。
        现在是「夏天敷贴热、冬天膏方热、南方凉茶热、北方药酒热」,归根结底,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东西地势迥异,南北气候不同,民众的生活习性差别很大,疾病的特点和表现也不尽相同。按照中医「天人相应」的思想和「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辨证原则,在不变的主导思想下寻求百变的防治疾病的途径,是中医学活的灵魂。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属阳虚类型者,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一方面,要理性看待「冬病夏治」的治疗,它并不是万能的;另一方面,也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继承创新,开拓适宜病种,如现在社会上关注的热点:戒烟。
          「冬病夏治」体现了丰富的中医思维智慧
        中医认为,人如果能顺应自然,遵循自然变化规律,使生命的节奏随着四时气候变化进行调整,就能延年益寿。
        根据阴阳制约关系,在夏季三伏天,阳气最旺和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可达到祛寒目的,从而使失衡阴阳达到稳态。从阴阳互根而论,春夏养阳,是为秋冬储备阳气;秋冬养阴是为春夏养阳奠定基础。正如张介宾所言:「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计。」中医气机升降出入学说与《易经》的卦象相互为用,《易经》震、离、兑、坎等四卦象则具体演示了春夏秋冬四气的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变化。
        「冬病夏治」基于中医顺时养生、治病、调体的原则而生,指对冬季好发、感寒后易发的一些宿疾及阳气虚之体,在夏季时借助自然旺盛之阳气,通过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阴阳,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宿疾得以好转甚至治愈。
        冬病夏治是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运用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势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生活方式与阳虚质的发生率较高存在一定的关联。在现代社会,提倡冬病夏治,不仅要借助药物去养阳祛寒,亦需从生活方式调摄去养护阳气,方能全面突显冬病夏治的意义。
          「冬病夏治」在肺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肺系「冬病」如:慢支、慢阻肺、哮喘、慢性鼻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通常具有反复发作,冬季或受寒后复发加重等特点,这些病人的中医病机大都为素体阳气亏损,伏痰血瘀为病理基础;夏季人体阳气得天助而正盛,寒痰伏饮受制而邪衰,正盛邪衰,病情相对缓解。
        冬病夏治开展,一是辨证选药:辨舌象,分虚痰瘀;二是辨病取穴:分疾病,选穴位;三是内外同治:三伏贴,加内服。
        对于冬病夏治的内服治疗,患者、医生过去重视不够,应需提高意识,并且一定要强调辨证治疗,以扶正为主,标本兼治。
        此外,冬病夏治贵在坚持。「冬病夏治」是针对「冬病」稳定期的治疗,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意义在于减少发病,减缓病情进展。因此即时效果往往不明显。一些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常难以坚持三年的治疗。需要健康知识的普及。
        中医「穴位贴敷」外治法不是万能的,只是疾病治疗方法的一种,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医务工作者应科学的去对待。一方面指导患者了解适应症,不能盲目跟风。二则要正确合理的联合内服药物治疗,并指导长期服用其他药物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贴敷期间的合理用药。
          冬病夏治成为医院新品牌
        2011年,医院三伏穴位敷贴服务达2.76万人次,较好地带动了医院相关科室发展,三伏天结束后,相关科室住院、门诊人次增长明显提速。同时,医院开展冬病夏治对川滇黔渝地区蓬勃开展冬病夏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医院将「冬病夏治」项目作为医院的一次事件营销活动,产生「眼球经济」,医院社会关注度不断高,取得了社会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具体做法是,医院充分利用传媒力量,宣传冬病夏治理念。一方面,医院组织专家在电台参加冬病夏治现场直播,在电视台播放冬病夏治专题宣传片,并在在报刊、网站等媒体发表科普文章。另一方面,医院依托健康教育学校,宣传冬病夏治。不仅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相关知识讲座,还积极走进机关、走进社区、农村,向广大市民、基层医务人员和农村居民推广冬病夏治。此外,医院先后多次组织义诊活动,提供义诊、咨询达3000余人次,发放健康科普宣传资料5000余份。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小儿哮喘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儿科肺炎喘嗽协作组牵头单位。本专科开展有多种中医、壮医的特色疗法:药物敷背疗法、穴位贴敷疗法、「纳气敷脐散」、「敷脐疗法」、「药浴风蛋」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火罐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枢经刮痧疗法、壮药清解液雾吸疗法。
        小儿皮肤嫩薄,毛细血管丰富,穴位贴敷时药物更易吸收,疗效较*更迅速,有研究证明,冬病夏治中药穴位贴敷,能够提高呼吸道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呼吸道抗病能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同时,穴位贴敷对于小儿来说,无打针之无痛、无吃药之苦,接受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高。因此冬病夏治位贴敷是防治小儿肺系疾病的有效方法。
        小儿肺常不足,卫外不固,感邪后有易虚易实的特点,治疗上在开闭宣肺清热化痰的同时强调保护正气,注重扶正早期介入。须注意的是,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体质、不同的疾病种类进行判断,是否适宜使用贴敷疗法。
        如:平喘咳外敷散(自拟方),由白芥子、细辛、甘遂、皂荚、五倍子、冰片组成。第1穴位组方:大椎、定喘、肺俞——阳气相对不足者。第2穴位组方:膏肓、肺俞、天突——用于痰湿明显者。加减配穴脾俞、肾俞穴。适用于: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穴位贴敷疗法的技术评价
        穴位贴敷疗法的优点可以用「简便廉验」来总结。
        「简」:组方简单,伏灸穴位贴敷疗法所采用的药物为4~5味,另有1味引经药。组成简单,有效成分明确。操作简单,所选腧穴体表标志明显,即使没有中医基础的基层医生经培训亦能实施治疗。配制简单:白芥子等数味药物,共研成细粉,用生姜汁调成1×1×1立方厘米的药饼,伏灸贴膏现用现配。
        「便」:配药方便,伏灸穴位贴敷疗法所采用的药物均为中医临床常用饮片,获取方便。治疗方便,施治过程短,无创操作,有经验的贴敷医生1~2分钟内即可完成全部操作。社区诊室和农村卫生室均能开展。患者方便,夏季入伏日起,每10天贴1次,患者贴敷后即可离开,0.5~4小时自行取下贴膏,无打针吃药之苦,不影响日常生活。
        「廉」:成本低廉,穴位贴敷的药物、耗材均简单易得,不需要器械辅助,成本低廉。特别适宜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推广应用。患者负担较低,每3次贴敷收费不足200元,相对舒利迭等进口西药,患者负担轻,依从性好。
        「验」:有效,远期疗效明显,对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消除和预防复发均大有裨益,深受患者的认同与信赖。医院20余年来共有10余万人次接受了贴敷治疗,总有效率在95%以上。安全,伏灸穴位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疗法,药物完全采用中药,根据中医辨证取穴,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
        但是,穴位贴敷在技术推广上也遇到一些困难:1、辽宁接受过系统中医教育与培训的乡村医生比例偏低(11.2%),现阶段农村和社区基层的治疗手段主要以西医为主;2、部分地区一些疗效确切的中医适宜技术未能纳入新农合报销体系;3、因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往城市流动人口巨大,导致一定比例的患者失访;4、因基层条件*,肺功能检查等客观指标无法纳入疗效评价,主观指标偏多,更加科学客观结合农村实际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探索;5、麝香作为名贵中药,无法在更大推广地区应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疗效和技术的信誉度;6、条件所限,未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循证医学证据不足;7、经济与患者分布原因,部分村医推广适宜技术的积极性不高;8、基层医疗机构诊断能力有限,少部分纳入患者诊断,依据欠充分。
          冬病夏治治疗哮喘
        中医认为哮喘病变主要在肺、脾、肾。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作喘;脾主运化水湿,脾虚痰壅,肾不纳气而作喘。
        所以治疗哮喘应以宣肺、定喘为主。采取扶正培本、加强健脾、益气、补肾的方法,运用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方法治疗哮喘,可以收到很好的疗效,坚持贴敷,即可收到益肺健脾的功效。穴位敷贴疗法在三伏天治疗哮喘的外治法,属「冬病夏治」范畴。无毒副作用,对于增强机体「正气」,防止哮喘复发或减轻哮喘症状有明显的作用。
        夏天是大多数哮喘病患者的相对缓解期,这时期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在穴位所贴药物更易由皮肤进入穴位。
        这时通过中药,穴位和经皮给药系统,再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用一些温养的药物来调和脏腑,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有助于辛香,逐痰,通经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而达到温阳利气,祛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增强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中医养生之冬病夏治答卷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