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医养生调理肝郁脾虚穴位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25 13:52:11
文档

中医养生调理肝郁脾虚穴位

肝郁脾虚艾灸最好的穴位:1.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艾灸可发挥疏肝解郁、调理肝脏的作用,改善肝郁脾虚引起的胁肋胀满。2.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艾灸可起到温补肾阳的功效,缓解肝郁脾虚导致的阳痿、早泄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3.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艾灸可发挥益精补肾、滋阴降火的作用,缓解肝郁脾虚导致的眩晕、焦虑等不适症状。
推荐度:
导读肝郁脾虚艾灸最好的穴位:1.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艾灸可发挥疏肝解郁、调理肝脏的作用,改善肝郁脾虚引起的胁肋胀满。2.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艾灸可起到温补肾阳的功效,缓解肝郁脾虚导致的阳痿、早泄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3.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艾灸可发挥益精补肾、滋阴降火的作用,缓解肝郁脾虚导致的眩晕、焦虑等不适症状。

肝郁脾虚艾灸最好的穴位:

1.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艾灸可发挥疏肝解郁、调理肝脏的作用,改善肝郁脾虚引起的胁肋胀满。

2.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艾灸可起到温补肾阳的功效,缓解肝郁脾虚导致的阳痿、早泄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

3.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艾灸可发挥益精补肾、滋阴降火的作用,缓解肝郁脾虚导致的眩晕、焦虑等不适症状。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肝郁脾虚艾灸什么穴位

个人推荐: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胸窝口和肚脐的中间位置气海肚脐向下一个手指宽处关元肚脐向下3根手指宽处由下方开始垂直往下向腹部,以双手重叠波浪式按摩3次,再顺同方向以柔捏手法按摩5次,促进脂肪分解与排水功能。已经经过确认的:脾经:公孙、阴陵泉。胃经:天枢、足三里、梁丘。大肠经:曲池、合谷。脾虚湿阻: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公孙。胃热湿阻:合谷,曲池,丰隆,内庭。肝郁气滞:亶中,期门,阳陵泉,太冲。脾肾两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照海。阴虚内热: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食欲亢进:上脘,手三里,足三里,下巨虚。便秘:腹结,支沟,上巨虚。闭经或月经稀少:合谷,关元,带脉,子宫,血海,三阴交。浮肿:上脘,水分,天枢,太渊,阴陵泉,阴谷,复溜。高血压:风池,太冲。高血脂:足三里,太白,阳陵泉。冠心病:内关,亶中,三阴交。糖尿病:阳池,足三里,三阴交。产后肥胖:曲泉。针对局部的:腹部常用有效减肥穴位主穴:阿是穴,梁丘。全腹:建里,气海,大横。上腹:中脘,下脘,滑肉门。下腹:阴交,关元,腹结。腰部常用有效减肥穴位主穴:带脉,风市。腹部:天枢。后腰:志室。臀部常用减肥穴位主穴:白环俞,环跳。臀部下垂:会阳,承扶。臀部宽大:阿是穴,居寥。上臀肥胖:髂嵴下。臂臑穴位置: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按摩此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臂部肌肉的弹性,使上臂变得紧致。按摩方法:食指中指共同作圈状按压,感到酸痛的力度即可。外关穴位置:小臂背侧,手腕向上两寸,两个骨头中间的夹缝里。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经络,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小臂麻木肿胀的感觉,使小臂变得纤细。望采纳!!

肝郁脾虚艾灸什么穴位

个人推荐: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胸窝口和肚脐的中间位置气海肚脐向下一个手指宽处关元肚脐向下3根手指宽处由下方开始垂直往下向腹部,以双手重叠波浪式按摩3次,再顺同方向以柔捏手法按摩5次,促进脂肪分解与排水功能。已经经过确认的:脾经:公孙、阴陵泉。胃经:天枢、足三里、梁丘。大肠经:曲池、合谷。脾虚湿阻: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公孙。胃热湿阻:合谷,曲池,丰隆,内庭。肝郁气滞:亶中,期门,阳陵泉,太冲。脾肾两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照海。阴虚内热: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食欲亢进:上脘,手三里,足三里,下巨虚。便秘:腹结,支沟,上巨虚。闭经或月经稀少:合谷,关元,带脉,子宫,血海,三阴交。浮肿:上脘,水分,天枢,太渊,阴陵泉,阴谷,复溜。高血压:风池,太冲。高血脂:足三里,太白,阳陵泉。冠心病:内关,亶中,三阴交。糖尿病:阳池,足三里,三阴交。产后肥胖:曲泉。针对局部的:腹部常用有效减肥穴位主穴:阿是穴,梁丘。全腹:建里,气海,大横。上腹:中脘,下脘,滑肉门。下腹:阴交,关元,腹结。腰部常用有效减肥穴位主穴:带脉,风市。腹部:天枢。后腰:志室。臀部常用减肥穴位主穴:白环俞,环跳。臀部下垂:会阳,承扶。臀部宽大:阿是穴,居寥。上臀肥胖:髂嵴下。臂臑穴位置: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按摩此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臂部肌肉的弹性,使上臂变得紧致。按摩方法:食指中指共同作圈状按压,感到酸痛的力度即可。外关穴位置:小臂背侧,手腕向上两寸,两个骨头中间的夹缝里。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经络,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小臂麻木肿胀的感觉,使小臂变得纤细。望采纳!!

肝郁脾虚艾灸什么穴位

个人推荐:足三里三阴交中脘胸窝口和肚脐的中间位置气海肚脐向下一个手指宽处关元肚脐向下3根手指宽处由下方开始垂直往下向腹部,以双手重叠波浪式按摩3次,再顺同方向以柔捏手法按摩5次,促进脂肪分解与排水功能。已经经过确认的:脾经:公孙、阴陵泉。胃经:天枢、足三里、梁丘。大肠经:曲池、合谷。脾虚湿阻: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公孙。胃热湿阻:合谷,曲池,丰隆,内庭。肝郁气滞:亶中,期门,阳陵泉,太冲。脾肾两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照海。阴虚内热: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食欲亢进:上脘,手三里,足三里,下巨虚。便秘:腹结,支沟,上巨虚。闭经或月经稀少:合谷,关元,带脉,子宫,血海,三阴交。浮肿:上脘,水分,天枢,太渊,阴陵泉,阴谷,复溜。高血压:风池,太冲。高血脂:足三里,太白,阳陵泉。冠心病:内关,亶中,三阴交。糖尿病:阳池,足三里,三阴交。产后肥胖:曲泉。针对局部的:腹部常用有效减肥穴位主穴:阿是穴,梁丘。全腹:建里,气海,大横。上腹:中脘,下脘,滑肉门。下腹:阴交,关元,腹结。腰部常用有效减肥穴位主穴:带脉,风市。腹部:天枢。后腰:志室。臀部常用减肥穴位主穴:白环俞,环跳。臀部下垂:会阳,承扶。臀部宽大:阿是穴,居寥。上臀肥胖:髂嵴下。臂臑穴位置:臂臑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按摩此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臂部肌肉的弹性,使上臂变得紧致。按摩方法:食指中指共同作圈状按压,感到酸痛的力度即可。外关穴位置:小臂背侧,手腕向上两寸,两个骨头中间的夹缝里。按摩此穴,能疏通臂部经络,改善血液循环,消除小臂麻木肿胀的感觉,使小臂变得纤细。望采纳!!

肝气郁结,脾虚多半是因为肝郁!中医4个穴位让你摆脱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脾虚多半是因为肝郁!中医4个穴位让你摆脱肝气郁结!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如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烦恼。有烦恼不怕,重要的是自己的调节能力,如果能够及时调节,自己想得开,不过于纠结,那就还好,而且生活中的适当压力,还能够促使我们前进。 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多的烦恼或者压力,会给我们带来较大的负担,如果调整不及时,心里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身体就会出现问题,不仅会情志抑郁,还会伴有爱叹气、胁痛等表现。这时就要小心了,身体是在提示你,身体的气机已经运行不畅了。 在中医里,这样的情况叫做——肝气不舒。 肝气不舒并不指具体的某一个病,而是指身体的一种状态,前些天有个朋友说他最近很不舒服,但是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舒服。看到他这样,感觉他整个人都很压抑,感觉单纯开导不够,得帮他想想办法。 问他下班回家都干什么,他说回家吃了饭啥也不想干,就想静静躺着。想了想告诉他,那反正你回家也没啥事,最近灸一下吧。在背部的心俞、肝俞以及下肢的足三里和脚上的太冲艾灸,背部用艾灸盒,剩下的穴位就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前几次还看不出什么明显效果,做到第四天的时候,他说觉得最近整体状态好了很多,也不知道怎么了,自己确实不像之前那样总是感到压抑了,看来艾灸对他是有效的,就让他灸满5天,然后休息几天,再灸5天。期间也告诉他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起居。前两天他说,自己从前阵子的抑郁状态中走出来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压抑难受了。 希望他能真正地调整心情,这样才不会再次陷入郁闷的状态之中。 人体中肝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肝主疏泄,其中有条畅情志的作用,肝气条达,气机运行通畅,则心境平和,心情开朗。 如果肝气不舒、郁结,疏泄不及或太过,相应的我们的情绪就会表现为抑郁、闷闷不乐,或者性情急躁,易怒等。反过来情志也会影响肝气的运行。 那么今天的正题——哪些穴位可以调理肝气不舒呢? 肝俞(双侧) 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心俞(双侧) 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对于脏腑的疾患,可以选用对应的背俞穴,心俞、肝俞可以调理相应脏腑的气机运行,而且背俞穴也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足三里(双侧)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是人体上的常用穴之一,有很好的调气作用,脾胃病,下肢疾患,体虚等都可以选用足三里来调理。 太冲穴(双侧) 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即是太冲穴。可疏肝解郁,平时也可按揉。 取合适的 *** ,找准穴位后施灸。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宜,注意不要烫伤。每穴灸10分钟,每天1次,连续灸5天。 小结一下 心藏神、肝藏魂,选此二穴,可调节神志;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又为"四关穴"之一,可疏肝解郁,兼有调血的作用。艾灸心俞、肝俞及太冲穴能达到静心安神、平肝疏气的作用,使五脏气机调和,脏腑功能渐趋于正常。足三里是足阳胃经之合穴,为重要穴位,《玉龙歌》提出"心悸虚烦刺三里"。太冲、足三里、百会三穴同用,具有安神定志、解郁除烦的功效。 最后还有几个小的建议告诉大家,在肝气不舒时,可以每日适当外出运动,少食辛辣、 *** 性食品。愿大家每天都能有一个好心情,凡事不要过度执着,自己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肝气郁结,脾虚多半是因为肝郁!中医4个穴位让你摆脱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脾虚多半是因为肝郁!中医4个穴位让你摆脱肝气郁结!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如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烦恼。有烦恼不怕,重要的是自己的调节能力,如果能够及时调节,自己想得开,不过于纠结,那就还好,而且生活中的适当压力,还能够促使我们前进。 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多的烦恼或者压力,会给我们带来较大的负担,如果调整不及时,心里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身体就会出现问题,不仅会情志抑郁,还会伴有爱叹气、胁痛等表现。这时就要小心了,身体是在提示你,身体的气机已经运行不畅了。 在中医里,这样的情况叫做——肝气不舒。 肝气不舒并不指具体的某一个病,而是指身体的一种状态,前些天有个朋友说他最近很不舒服,但是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舒服。看到他这样,感觉他整个人都很压抑,感觉单纯开导不够,得帮他想想办法。 问他下班回家都干什么,他说回家吃了饭啥也不想干,就想静静躺着。想了想告诉他,那反正你回家也没啥事,最近灸一下吧。在背部的心俞、肝俞以及下肢的足三里和脚上的太冲艾灸,背部用艾灸盒,剩下的穴位就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前几次还看不出什么明显效果,做到第四天的时候,他说觉得最近整体状态好了很多,也不知道怎么了,自己确实不像之前那样总是感到压抑了,看来艾灸对他是有效的,就让他灸满5天,然后休息几天,再灸5天。期间也告诉他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起居。前两天他说,自己从前阵子的抑郁状态中走出来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压抑难受了。 希望他能真正地调整心情,这样才不会再次陷入郁闷的状态之中。 人体中肝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肝主疏泄,其中有条畅情志的作用,肝气条达,气机运行通畅,则心境平和,心情开朗。 如果肝气不舒、郁结,疏泄不及或太过,相应的我们的情绪就会表现为抑郁、闷闷不乐,或者性情急躁,易怒等。反过来情志也会影响肝气的运行。 那么今天的正题——哪些穴位可以调理肝气不舒呢? 肝俞(双侧) 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心俞(双侧) 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对于脏腑的疾患,可以选用对应的背俞穴,心俞、肝俞可以调理相应脏腑的气机运行,而且背俞穴也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足三里(双侧)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是人体上的常用穴之一,有很好的调气作用,脾胃病,下肢疾患,体虚等都可以选用足三里来调理。 太冲穴(双侧) 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即是太冲穴。可疏肝解郁,平时也可按揉。 取合适的 *** ,找准穴位后施灸。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宜,注意不要烫伤。每穴灸10分钟,每天1次,连续灸5天。 小结一下 心藏神、肝藏魂,选此二穴,可调节神志;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又为"四关穴"之一,可疏肝解郁,兼有调血的作用。艾灸心俞、肝俞及太冲穴能达到静心安神、平肝疏气的作用,使五脏气机调和,脏腑功能渐趋于正常。足三里是足阳胃经之合穴,为重要穴位,《玉龙歌》提出"心悸虚烦刺三里"。太冲、足三里、百会三穴同用,具有安神定志、解郁除烦的功效。 最后还有几个小的建议告诉大家,在肝气不舒时,可以每日适当外出运动,少食辛辣、 *** 性食品。愿大家每天都能有一个好心情,凡事不要过度执着,自己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肝气郁结,脾虚多半是因为肝郁!中医4个穴位让你摆脱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脾虚多半是因为肝郁!中医4个穴位让你摆脱肝气郁结!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事事如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烦恼。有烦恼不怕,重要的是自己的调节能力,如果能够及时调节,自己想得开,不过于纠结,那就还好,而且生活中的适当压力,还能够促使我们前进。 但凡事都有个度,过多的烦恼或者压力,会给我们带来较大的负担,如果调整不及时,心里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身体就会出现问题,不仅会情志抑郁,还会伴有爱叹气、胁痛等表现。这时就要小心了,身体是在提示你,身体的气机已经运行不畅了。 在中医里,这样的情况叫做——肝气不舒。 肝气不舒并不指具体的某一个病,而是指身体的一种状态,前些天有个朋友说他最近很不舒服,但是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舒服。看到他这样,感觉他整个人都很压抑,感觉单纯开导不够,得帮他想想办法。 问他下班回家都干什么,他说回家吃了饭啥也不想干,就想静静躺着。想了想告诉他,那反正你回家也没啥事,最近灸一下吧。在背部的心俞、肝俞以及下肢的足三里和脚上的太冲艾灸,背部用艾灸盒,剩下的穴位就用手拿着艾条艾灸。前几次还看不出什么明显效果,做到第四天的时候,他说觉得最近整体状态好了很多,也不知道怎么了,自己确实不像之前那样总是感到压抑了,看来艾灸对他是有效的,就让他灸满5天,然后休息几天,再灸5天。期间也告诉他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起居。前两天他说,自己从前阵子的抑郁状态中走出来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压抑难受了。 希望他能真正地调整心情,这样才不会再次陷入郁闷的状态之中。 人体中肝的生理功能之一就是肝主疏泄,其中有条畅情志的作用,肝气条达,气机运行通畅,则心境平和,心情开朗。 如果肝气不舒、郁结,疏泄不及或太过,相应的我们的情绪就会表现为抑郁、闷闷不乐,或者性情急躁,易怒等。反过来情志也会影响肝气的运行。 那么今天的正题——哪些穴位可以调理肝气不舒呢? 肝俞(双侧) 在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心俞(双侧) 在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对于脏腑的疾患,可以选用对应的背俞穴,心俞、肝俞可以调理相应脏腑的气机运行,而且背俞穴也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足三里(双侧)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足三里是人体上的常用穴之一,有很好的调气作用,脾胃病,下肢疾患,体虚等都可以选用足三里来调理。 太冲穴(双侧) 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即是太冲穴。可疏肝解郁,平时也可按揉。 取合适的 *** ,找准穴位后施灸。以局部皮肤温热为宜,注意不要烫伤。每穴灸10分钟,每天1次,连续灸5天。 小结一下 心藏神、肝藏魂,选此二穴,可调节神志;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又为"四关穴"之一,可疏肝解郁,兼有调血的作用。艾灸心俞、肝俞及太冲穴能达到静心安神、平肝疏气的作用,使五脏气机调和,脏腑功能渐趋于正常。足三里是足阳胃经之合穴,为重要穴位,《玉龙歌》提出"心悸虚烦刺三里"。太冲、足三里、百会三穴同用,具有安神定志、解郁除烦的功效。 最后还有几个小的建议告诉大家,在肝气不舒时,可以每日适当外出运动,少食辛辣、 *** 性食品。愿大家每天都能有一个好心情,凡事不要过度执着,自己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了。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肝郁脾虚的最佳治疗方案

        首先要判别是不是真的肝郁脾虚,判断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看舌象。
        舌头尖尖的,舌边偏红,舌中间有一条或多条纵纹,好像舌头是被折叠起来一样,是肝郁脾虚的表现。舌质淡,舌体胖,舌尖部是圆的(水湿积聚在舌尖,使舌尖变圆),有齿痕,也是肝郁脾湿的表现。
        肝郁脾虚的症状包括①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大便溏薄、少腹胀痛;②情绪焦虑或抑郁;③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这三个只要有一个符合,就可以断定为肝郁脾虚。
        肝郁疏通可以敲肝经和胆经,穴位一定有很多痛点:
        胆经:可敲击、按揉、艾灸肩井穴、风市穴、悬钟穴、足临泣穴。肝经:可敲击、按揉、艾灸阴包穴、太冲穴、期门穴。
        方剂可尝试舒肝和胃丸、黄芪建中汤等,但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脾虚可以敲脾经和胃经,一定有瘀堵的地方,这几个穴位附近是否有酸、痛点。
        胃经:可敲击、按揉、艾灸髀关穴、梁丘穴、丰隆穴。脾经:可敲击、按揉、艾灸地机穴、三阴交穴、太白穴、公孙穴。
        脾虚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一边吃一边补。这里推荐「赤小豆芡实薏米怀山粉」,药食同源的四味药材一样都不能少,共同组成这个诸多医家推崇的食疗补脾配方。不少人喜欢用红豆薏米粥来祛湿健脾,效果差强人意,不妨试试更专业的赤小豆+芡实+薏米+怀山配方。

        肝郁脾虚的最佳治疗方案

        首先要判别是不是真的肝郁脾虚,判断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看舌象。
        舌头尖尖的,舌边偏红,舌中间有一条或多条纵纹,好像舌头是被折叠起来一样,是肝郁脾虚的表现。舌质淡,舌体胖,舌尖部是圆的(水湿积聚在舌尖,使舌尖变圆),有齿痕,也是肝郁脾湿的表现。
        肝郁脾虚的症状包括①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大便溏薄、少腹胀痛;②情绪焦虑或抑郁;③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这三个只要有一个符合,就可以断定为肝郁脾虚。
        肝郁疏通可以敲肝经和胆经,穴位一定有很多痛点:
        胆经:可敲击、按揉、艾灸肩井穴、风市穴、悬钟穴、足临泣穴。肝经:可敲击、按揉、艾灸阴包穴、太冲穴、期门穴。
        方剂可尝试舒肝和胃丸、黄芪建中汤等,但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脾虚可以敲脾经和胃经,一定有瘀堵的地方,这几个穴位附近是否有酸、痛点。
        胃经:可敲击、按揉、艾灸髀关穴、梁丘穴、丰隆穴。脾经:可敲击、按揉、艾灸地机穴、三阴交穴、太白穴、公孙穴。
        脾虚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一边吃一边补。这里推荐「赤小豆芡实薏米怀山粉」,药食同源的四味药材一样都不能少,共同组成这个诸多医家推崇的食疗补脾配方。不少人喜欢用红豆薏米粥来祛湿健脾,效果差强人意,不妨试试更专业的赤小豆+芡实+薏米+怀山配方。

        肝郁脾虚的最佳治疗方案

        首先要判别是不是真的肝郁脾虚,判断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看舌象。
        舌头尖尖的,舌边偏红,舌中间有一条或多条纵纹,好像舌头是被折叠起来一样,是肝郁脾虚的表现。舌质淡,舌体胖,舌尖部是圆的(水湿积聚在舌尖,使舌尖变圆),有齿痕,也是肝郁脾湿的表现。
        肝郁脾虚的症状包括①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大便溏薄、少腹胀痛;②情绪焦虑或抑郁;③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这三个只要有一个符合,就可以断定为肝郁脾虚。
        肝郁疏通可以敲肝经和胆经,穴位一定有很多痛点:
        胆经:可敲击、按揉、艾灸肩井穴、风市穴、悬钟穴、足临泣穴。肝经:可敲击、按揉、艾灸阴包穴、太冲穴、期门穴。
        方剂可尝试舒肝和胃丸、黄芪建中汤等,但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脾虚可以敲脾经和胃经,一定有瘀堵的地方,这几个穴位附近是否有酸、痛点。
        胃经:可敲击、按揉、艾灸髀关穴、梁丘穴、丰隆穴。脾经:可敲击、按揉、艾灸地机穴、三阴交穴、太白穴、公孙穴。
        脾虚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一边吃一边补。这里推荐「赤小豆芡实薏米怀山粉」,药食同源的四味药材一样都不能少,共同组成这个诸多医家推崇的食疗补脾配方。不少人喜欢用红豆薏米粥来祛湿健脾,效果差强人意,不妨试试更专业的赤小豆+芡实+薏米+怀山配方。

        肝郁脾虚的最佳治疗方案

        首先要判别是不是真的肝郁脾虚,判断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看舌象。
        舌头尖尖的,舌边偏红,舌中间有一条或多条纵纹,好像舌头是被折叠起来一样,是肝郁脾虚的表现。舌质淡,舌体胖,舌尖部是圆的(水湿积聚在舌尖,使舌尖变圆),有齿痕,也是肝郁脾湿的表现。
        肝郁脾虚的症状包括①与情绪密切相关的大便溏薄、少腹胀痛;②情绪焦虑或抑郁;③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这三个只要有一个符合,就可以断定为肝郁脾虚。
        肝郁疏通可以敲肝经和胆经,穴位一定有很多痛点:
        胆经:可敲击、按揉、艾灸肩井穴、风市穴、悬钟穴、足临泣穴。肝经:可敲击、按揉、艾灸阴包穴、太冲穴、期门穴。
        方剂可尝试舒肝和胃丸、黄芪建中汤等,但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脾虚可以敲脾经和胃经,一定有瘀堵的地方,这几个穴位附近是否有酸、痛点。
        胃经:可敲击、按揉、艾灸髀关穴、梁丘穴、丰隆穴。脾经:可敲击、按揉、艾灸地机穴、三阴交穴、太白穴、公孙穴。
        脾虚也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一边吃一边补。这里推荐「赤小豆芡实薏米怀山粉」,药食同源的四味药材一样都不能少,共同组成这个诸多医家推崇的食疗补脾配方。不少人喜欢用红豆薏米粥来祛湿健脾,效果差强人意,不妨试试更专业的赤小豆+芡实+薏米+怀山配方。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中医养生调理肝郁脾虚穴位

        肝郁脾虚艾灸最好的穴位:1.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艾灸可发挥疏肝解郁、调理肝脏的作用,改善肝郁脾虚引起的胁肋胀满。2.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艾灸可起到温补肾阳的功效,缓解肝郁脾虚导致的阳痿、早泄以及腰膝酸软等症状。3.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艾灸可发挥益精补肾、滋阴降火的作用,缓解肝郁脾虚导致的眩晕、焦虑等不适症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