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医经典养生十六法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3-12 10:42:44
文档

中医经典养生十六法

养生之术,长寿之道,古往今来,人皆求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修身养性,祛病延年的锻炼方法。本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功法的精神,笔者将“养生长寿十六法”整理成文以飨读者。虽不敢言人人习之可得道成仙,但若持之以恒勤加修习,自会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之目的。
推荐度:
导读养生之术,长寿之道,古往今来,人皆求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修身养性,祛病延年的锻炼方法。本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功法的精神,笔者将“养生长寿十六法”整理成文以飨读者。虽不敢言人人习之可得道成仙,但若持之以恒勤加修习,自会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之目的。

养生之术,长寿之道,古往今来,人皆求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修身养性,祛病延年的锻炼方法。本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功法的精神,笔者将“养生长寿十六法”整理成文以飨读者。虽不敢言人人习之可得道成仙,但若持之以恒勤加修习,自会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之目的。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

-养生十六宜是以一些简单的导引动作来养生的科学 方法 。我国古代养生经典中也曾有类似的记载。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欢迎大家阅读。

  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

  【养生十六宜】

  发宜常梳,面宜常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齿宜数叩,舌宜胯,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提,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干,大小便宜禁口勿言。

  《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

  【养生十六宜具体做法】

  1、发宜常梳

  古人称为栉发,要求每次梳头101下,动作要轻,可明目祛风。

  2、面宜常擦

  古人称为浴面。搓热两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至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做30次。可使面部光泽,预防皱斑。

  3、目宜常运

  古代称为运睛。双目先从左到右转动14次,再从右向左14次。转时要慢。如此转动后,将双目紧闭一会儿,再突然大睁。此法益于去内障外翳,并能纠正近视、远视。

  4、耳宜常弹

  古人称为击探天鼓,掩耳弹枕。两掌心掩耳,暗计鼻息九次,然后以食指压在中指上,轻叩后脑部,听到咚咚响声,共计24次,此法可醒脑健耳,防治头晕耳鸣。

  5、齿宜数叩

  古人称叩齿,上下齿紧叩24次。此法可以固齿。

  6、舌宜颚

  古人头尖轻上颚数次,直至满口生津。

  7、津宜数咽

  古人对口水极为重视,称为金浆玉醴,是人体之宝,认为咽口水能灌溉五脏六腑,润泽肢节毛发。方法:做完上述叩齿颚,待口水增多满口时,鼓嗽36个,将口水一口一口咽下,喉部汩汩有声,以意送至下丹田。

  8、浊宜常呵

  古人称为鼓呵。鼓动胸腹部,待胸腹部感到气满时,稍抬头缓缓张口,呵吐浊气,做5至7次。此法可消积聚,去胸隔满塞。

  9、腹宜常摩

  古人称为摩脐腹、摩生门,搓热两手,然后相叠,着肉或隔单衣,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按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此法可顺气消积。

  10、谷道宜常提

  古人称为撮其谷道(即)。在吸气时,稍用意用力撮提,连同会阴上升,稍停,放下,呼气,做5至7次。此法可益气养神。

  11、肢节宜常摇

  两手紧握,连两肩向前轮转,如转动辘辘状。先向左侧,后向右侧,各做24次。再平坐,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脚跟稍用力向前下方蹬出,做5次,再换右腿做,此法可舒展四肢关节。

  12、足心宜常擦

  古人称擦涌泉。赤足或隔薄袜,用左手把住左足趾,以右手掌的劳宫穴缓缓擦涌泉处50至100次。然后换擦右足涌泉。此法能固肾暖足,交通心肾,增进睡眠。

  13、皮肤宜常干

  古人称为干浴。方法是:一般是从头顶百会穴开始,治身体各单位往下做干浴。此法可使气流通畅,肌肤光泽。

  注:以上十三宜中,发宜多梳可在早晨为之;面宜多擦可在睡前或起床后为之;足心宜常擦可在睡前洗脚之后为之。其他十宜可按上述顺序每日做两三次。做功时一般采取坐势,要求情绪安宁,精神集中,动作轻柔缓慢。

  14/15、背宜常暖、胸宜常护

  古人认为人体主要有两条经络路线从胸前背后而行。前胸后背都需保暖而勿受寒。

  16、大小便宜禁口勿言

  是要求大小便时,要紧闭口齿,不要讲话,两目上视,古人认为此法可使精气不随大小便而外泄。

  男性日常养生知识

  1、别在疲劳时喝咖啡、抽烟

  尽量不要在身体特别疲劳时喝咖啡或抽烟来提神,否则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心悸、心慌就是严重的症状表现。尤其不要在疲劳时既喝咖啡又抽烟,否则不仅对身体的伤害是翻倍的,咖啡的独特香味和成分还会加重你对香烟的渴望!

  2、不要临睡前才洗热水澡

  体温太高也会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你的睡眠质量。因此,临睡前才洗热水澡绝不明智。聪明的做法是,在睡前90分钟沐浴,这样等到临睡时,体温刚好降到最适宜睡眠的温度。如果迫不得已在临睡前洗澡,就在最后用冷水冷敷一下额头,也有助于体温迅速降低。

  3、一定要用温水洗脸

  一定要用温水洗脸,千万别图省事用凉水,否则毛孔受到刺激突然收缩,其中的油污就不能被及时清除,会导致粉刺。也不要用太热的水,否则面部皮肤迅速扩张,之后就容易早生皱纹。男性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仅要承担工作中的压力,也要撑起家里的一片天,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男性更要注意健康养生,我将要分享男性日常生活养生小常识,当你疲劳时习惯性喝咖啡提神,其实有害身体健康。

  4、身体疲劳时不可硬撑

  疲劳是身体需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正常反应,同时,也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自动控制信号和警告。如果不按警告立即采取 措施 ,那么人体就会积劳成疾,百病缠身。所以,当中年人自我感觉有周身乏力、肌肉酸痛、头昏眼花、思维迟钝、精神不振、心悸、心跳、呼吸加快等症状时,就不要再“硬熬”下去。应立即注意劳逸结合,不宜熬夜,不宜做突击性的工作;思想要放松,胸怀要宽广,心情要舒畅,不要因一些琐事而烦恼,不要过多计较个人得失,应尽快采取保健措施,消除身心疲劳。

  5、如厕时不可硬憋

  大便硬憋,可造成习惯性便秘、痔疮、肛裂、脱肛,除此之外还可诱发直肠结肠癌。憋尿引起下腹胀痛难忍,甚至引起尿路感染和肾炎的发生,对健康均十分有害。因此,要养成定期大便和有了尿意就应立即小便的良好习惯。

  6、身体患病时不可硬扛

  中年人的大脑、心脏、肝肾等重要器官生理功能都在不知不觉中衰退,细胞的免疫力、再生能力和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在下降。中年人对头痛发热、咳嗽、乏力、腰酸、腿痛、便血等不适症状不重视,听之任之,强忍下去,终将拖延耽误,酿成重症。因此,当身体患病时,应早些到医院诊治,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切忌病体硬熬而导致重病染身。

  7、肚子饿时不可硬挺

  不要随便推迟进食时间,否则可能引起胃肠性收缩,出现腹痛、严重低血糖、手脚酸软发抖、头昏眼花,甚至昏迷、休克。经常饥饿不进食,易引起溃疡病、胃炎、消化不良等症。

  8、起居上不可硬熬

  每当晚上感到头昏思睡时也不要硬撑,不可强用浓咖啡、浓茶去刺激神经,以免发生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等。

  9、口渴时不可硬忍

  水是人体最需要的物质,中年人必须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每天饮水6~8杯为宜。渴是人体缺水的信号,表示体内细胞处于脱水状态,如果置之不理,硬熬下去则会影响健康。

养生十六宜相关 文章 :

1. 中医养生十六法

2. 乾隆皇帝养生十六宜

3. 传统养生十六宜

4. 中医养生十六宜

5. 古代养生16宜

6. 传统保健体育与养生

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

-养生十六宜是以一些简单的导引动作来养生的科学 方法 。我国古代养生经典中也曾有类似的记载。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欢迎大家阅读。

  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

  【养生十六宜】

  发宜常梳,面宜常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齿宜数叩,舌宜胯,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提,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干,大小便宜禁口勿言。

  《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

  【养生十六宜具体做法】

  1、发宜常梳

  古人称为栉发,要求每次梳头101下,动作要轻,可明目祛风。

  2、面宜常擦

  古人称为浴面。搓热两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至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做30次。可使面部光泽,预防皱斑。

  3、目宜常运

  古代称为运睛。双目先从左到右转动14次,再从右向左14次。转时要慢。如此转动后,将双目紧闭一会儿,再突然大睁。此法益于去内障外翳,并能纠正近视、远视。

  4、耳宜常弹

  古人称为击探天鼓,掩耳弹枕。两掌心掩耳,暗计鼻息九次,然后以食指压在中指上,轻叩后脑部,听到咚咚响声,共计24次,此法可醒脑健耳,防治头晕耳鸣。

  5、齿宜数叩

  古人称叩齿,上下齿紧叩24次。此法可以固齿。

  6、舌宜颚

  古人头尖轻上颚数次,直至满口生津。

  7、津宜数咽

  古人对口水极为重视,称为金浆玉醴,是人体之宝,认为咽口水能灌溉五脏六腑,润泽肢节毛发。方法:做完上述叩齿颚,待口水增多满口时,鼓嗽36个,将口水一口一口咽下,喉部汩汩有声,以意送至下丹田。

  8、浊宜常呵

  古人称为鼓呵。鼓动胸腹部,待胸腹部感到气满时,稍抬头缓缓张口,呵吐浊气,做5至7次。此法可消积聚,去胸隔满塞。

  9、腹宜常摩

  古人称为摩脐腹、摩生门,搓热两手,然后相叠,着肉或隔单衣,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按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此法可顺气消积。

  10、谷道宜常提

  古人称为撮其谷道(即)。在吸气时,稍用意用力撮提,连同会阴上升,稍停,放下,呼气,做5至7次。此法可益气养神。

  11、肢节宜常摇

  两手紧握,连两肩向前轮转,如转动辘辘状。先向左侧,后向右侧,各做24次。再平坐,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脚跟稍用力向前下方蹬出,做5次,再换右腿做,此法可舒展四肢关节。

  12、足心宜常擦

  古人称擦涌泉。赤足或隔薄袜,用左手把住左足趾,以右手掌的劳宫穴缓缓擦涌泉处50至100次。然后换擦右足涌泉。此法能固肾暖足,交通心肾,增进睡眠。

  13、皮肤宜常干

  古人称为干浴。方法是:一般是从头顶百会穴开始,治身体各单位往下做干浴。此法可使气流通畅,肌肤光泽。

  注:以上十三宜中,发宜多梳可在早晨为之;面宜多擦可在睡前或起床后为之;足心宜常擦可在睡前洗脚之后为之。其他十宜可按上述顺序每日做两三次。做功时一般采取坐势,要求情绪安宁,精神集中,动作轻柔缓慢。

  14/15、背宜常暖、胸宜常护

  古人认为人体主要有两条经络路线从胸前背后而行。前胸后背都需保暖而勿受寒。

  16、大小便宜禁口勿言

  是要求大小便时,要紧闭口齿,不要讲话,两目上视,古人认为此法可使精气不随大小便而外泄。

  男性日常养生知识

  1、别在疲劳时喝咖啡、抽烟

  尽量不要在身体特别疲劳时喝咖啡或抽烟来提神,否则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心悸、心慌就是严重的症状表现。尤其不要在疲劳时既喝咖啡又抽烟,否则不仅对身体的伤害是翻倍的,咖啡的独特香味和成分还会加重你对香烟的渴望!

  2、不要临睡前才洗热水澡

  体温太高也会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你的睡眠质量。因此,临睡前才洗热水澡绝不明智。聪明的做法是,在睡前90分钟沐浴,这样等到临睡时,体温刚好降到最适宜睡眠的温度。如果迫不得已在临睡前洗澡,就在最后用冷水冷敷一下额头,也有助于体温迅速降低。

  3、一定要用温水洗脸

  一定要用温水洗脸,千万别图省事用凉水,否则毛孔受到刺激突然收缩,其中的油污就不能被及时清除,会导致粉刺。也不要用太热的水,否则面部皮肤迅速扩张,之后就容易早生皱纹。男性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仅要承担工作中的压力,也要撑起家里的一片天,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男性更要注意健康养生,我将要分享男性日常生活养生小常识,当你疲劳时习惯性喝咖啡提神,其实有害身体健康。

  4、身体疲劳时不可硬撑

  疲劳是身体需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正常反应,同时,也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自动控制信号和警告。如果不按警告立即采取 措施 ,那么人体就会积劳成疾,百病缠身。所以,当中年人自我感觉有周身乏力、肌肉酸痛、头昏眼花、思维迟钝、精神不振、心悸、心跳、呼吸加快等症状时,就不要再“硬熬”下去。应立即注意劳逸结合,不宜熬夜,不宜做突击性的工作;思想要放松,胸怀要宽广,心情要舒畅,不要因一些琐事而烦恼,不要过多计较个人得失,应尽快采取保健措施,消除身心疲劳。

  5、如厕时不可硬憋

  大便硬憋,可造成习惯性便秘、痔疮、肛裂、脱肛,除此之外还可诱发直肠结肠癌。憋尿引起下腹胀痛难忍,甚至引起尿路感染和肾炎的发生,对健康均十分有害。因此,要养成定期大便和有了尿意就应立即小便的良好习惯。

  6、身体患病时不可硬扛

  中年人的大脑、心脏、肝肾等重要器官生理功能都在不知不觉中衰退,细胞的免疫力、再生能力和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在下降。中年人对头痛发热、咳嗽、乏力、腰酸、腿痛、便血等不适症状不重视,听之任之,强忍下去,终将拖延耽误,酿成重症。因此,当身体患病时,应早些到医院诊治,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切忌病体硬熬而导致重病染身。

  7、肚子饿时不可硬挺

  不要随便推迟进食时间,否则可能引起胃肠性收缩,出现腹痛、严重低血糖、手脚酸软发抖、头昏眼花,甚至昏迷、休克。经常饥饿不进食,易引起溃疡病、胃炎、消化不良等症。

  8、起居上不可硬熬

  每当晚上感到头昏思睡时也不要硬撑,不可强用浓咖啡、浓茶去刺激神经,以免发生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等。

  9、口渴时不可硬忍

  水是人体最需要的物质,中年人必须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每天饮水6~8杯为宜。渴是人体缺水的信号,表示体内细胞处于脱水状态,如果置之不理,硬熬下去则会影响健康。

养生十六宜相关 文章 :

1. 中医养生十六法

2. 乾隆皇帝养生十六宜

3. 传统养生十六宜

4. 中医养生十六宜

5. 古代养生16宜

6. 传统保健体育与养生

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

-养生十六宜是以一些简单的导引动作来养生的科学 方法 。我国古代养生经典中也曾有类似的记载。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欢迎大家阅读。

  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

  【养生十六宜】

  发宜常梳,面宜常擦,目宜常运,耳宜常弹,齿宜数叩,舌宜胯,津宜数咽,浊宜常呵,背宜常暖,胸宜常护,腹宜常摩,谷道宜常提,肢节宜常摇,足心宜常擦,皮肤宜常干,大小便宜禁口勿言。

  《养生十六宜》全文解析

  【养生十六宜具体做法】

  1、发宜常梳

  古人称为栉发,要求每次梳头101下,动作要轻,可明目祛风。

  2、面宜常擦

  古人称为浴面。搓热两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至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做30次。可使面部光泽,预防皱斑。

  3、目宜常运

  古代称为运睛。双目先从左到右转动14次,再从右向左14次。转时要慢。如此转动后,将双目紧闭一会儿,再突然大睁。此法益于去内障外翳,并能纠正近视、远视。

  4、耳宜常弹

  古人称为击探天鼓,掩耳弹枕。两掌心掩耳,暗计鼻息九次,然后以食指压在中指上,轻叩后脑部,听到咚咚响声,共计24次,此法可醒脑健耳,防治头晕耳鸣。

  5、齿宜数叩

  古人称叩齿,上下齿紧叩24次。此法可以固齿。

  6、舌宜颚

  古人头尖轻上颚数次,直至满口生津。

  7、津宜数咽

  古人对口水极为重视,称为金浆玉醴,是人体之宝,认为咽口水能灌溉五脏六腑,润泽肢节毛发。方法:做完上述叩齿颚,待口水增多满口时,鼓嗽36个,将口水一口一口咽下,喉部汩汩有声,以意送至下丹田。

  8、浊宜常呵

  古人称为鼓呵。鼓动胸腹部,待胸腹部感到气满时,稍抬头缓缓张口,呵吐浊气,做5至7次。此法可消积聚,去胸隔满塞。

  9、腹宜常摩

  古人称为摩脐腹、摩生门,搓热两手,然后相叠,着肉或隔单衣,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按顺时针方向,分小圈、中圈、大圈各转摩12次。此法可顺气消积。

  10、谷道宜常提

  古人称为撮其谷道(即)。在吸气时,稍用意用力撮提,连同会阴上升,稍停,放下,呼气,做5至7次。此法可益气养神。

  11、肢节宜常摇

  两手紧握,连两肩向前轮转,如转动辘辘状。先向左侧,后向右侧,各做24次。再平坐,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脚尖向上,当要伸直时,脚跟稍用力向前下方蹬出,做5次,再换右腿做,此法可舒展四肢关节。

  12、足心宜常擦

  古人称擦涌泉。赤足或隔薄袜,用左手把住左足趾,以右手掌的劳宫穴缓缓擦涌泉处50至100次。然后换擦右足涌泉。此法能固肾暖足,交通心肾,增进睡眠。

  13、皮肤宜常干

  古人称为干浴。方法是:一般是从头顶百会穴开始,治身体各单位往下做干浴。此法可使气流通畅,肌肤光泽。

  注:以上十三宜中,发宜多梳可在早晨为之;面宜多擦可在睡前或起床后为之;足心宜常擦可在睡前洗脚之后为之。其他十宜可按上述顺序每日做两三次。做功时一般采取坐势,要求情绪安宁,精神集中,动作轻柔缓慢。

  14/15、背宜常暖、胸宜常护

  古人认为人体主要有两条经络路线从胸前背后而行。前胸后背都需保暖而勿受寒。

  16、大小便宜禁口勿言

  是要求大小便时,要紧闭口齿,不要讲话,两目上视,古人认为此法可使精气不随大小便而外泄。

  男性日常养生知识

  1、别在疲劳时喝咖啡、抽烟

  尽量不要在身体特别疲劳时喝咖啡或抽烟来提神,否则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心悸、心慌就是严重的症状表现。尤其不要在疲劳时既喝咖啡又抽烟,否则不仅对身体的伤害是翻倍的,咖啡的独特香味和成分还会加重你对香烟的渴望!

  2、不要临睡前才洗热水澡

  体温太高也会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你的睡眠质量。因此,临睡前才洗热水澡绝不明智。聪明的做法是,在睡前90分钟沐浴,这样等到临睡时,体温刚好降到最适宜睡眠的温度。如果迫不得已在临睡前洗澡,就在最后用冷水冷敷一下额头,也有助于体温迅速降低。

  3、一定要用温水洗脸

  一定要用温水洗脸,千万别图省事用凉水,否则毛孔受到刺激突然收缩,其中的油污就不能被及时清除,会导致粉刺。也不要用太热的水,否则面部皮肤迅速扩张,之后就容易早生皱纹。男性作为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不仅要承担工作中的压力,也要撑起家里的一片天,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男性更要注意健康养生,我将要分享男性日常生活养生小常识,当你疲劳时习惯性喝咖啡提神,其实有害身体健康。

  4、身体疲劳时不可硬撑

  疲劳是身体需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正常反应,同时,也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自动控制信号和警告。如果不按警告立即采取 措施 ,那么人体就会积劳成疾,百病缠身。所以,当中年人自我感觉有周身乏力、肌肉酸痛、头昏眼花、思维迟钝、精神不振、心悸、心跳、呼吸加快等症状时,就不要再“硬熬”下去。应立即注意劳逸结合,不宜熬夜,不宜做突击性的工作;思想要放松,胸怀要宽广,心情要舒畅,不要因一些琐事而烦恼,不要过多计较个人得失,应尽快采取保健措施,消除身心疲劳。

  5、如厕时不可硬憋

  大便硬憋,可造成习惯性便秘、痔疮、肛裂、脱肛,除此之外还可诱发直肠结肠癌。憋尿引起下腹胀痛难忍,甚至引起尿路感染和肾炎的发生,对健康均十分有害。因此,要养成定期大便和有了尿意就应立即小便的良好习惯。

  6、身体患病时不可硬扛

  中年人的大脑、心脏、肝肾等重要器官生理功能都在不知不觉中衰退,细胞的免疫力、再生能力和机体的内分泌功能也在下降。中年人对头痛发热、咳嗽、乏力、腰酸、腿痛、便血等不适症状不重视,听之任之,强忍下去,终将拖延耽误,酿成重症。因此,当身体患病时,应早些到医院诊治,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切忌病体硬熬而导致重病染身。

  7、肚子饿时不可硬挺

  不要随便推迟进食时间,否则可能引起胃肠性收缩,出现腹痛、严重低血糖、手脚酸软发抖、头昏眼花,甚至昏迷、休克。经常饥饿不进食,易引起溃疡病、胃炎、消化不良等症。

  8、起居上不可硬熬

  每当晚上感到头昏思睡时也不要硬撑,不可强用浓咖啡、浓茶去刺激神经,以免发生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等。

  9、口渴时不可硬忍

  水是人体最需要的物质,中年人必须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每天饮水6~8杯为宜。渴是人体缺水的信号,表示体内细胞处于脱水状态,如果置之不理,硬熬下去则会影响健康。

养生十六宜相关 文章 :

1. 中医养生十六法

2. 乾隆皇帝养生十六宜

3. 传统养生十六宜

4. 中医养生十六宜

5. 古代养生16宜

6. 传统保健体育与养生

如何养生如何养生长寿保持健康

十六法首先见于明代冷谦所撰的《修龄要旨》。这套养生法,动作轻缓,简便易学,不受条件的*,若能坚持实施,定能强身健体、预防早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养生十六法的具体内容及操练方法如下:

  1.发宜常梳

  方法 用梳子轻轻梳头100—300下,或将两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数十遍,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早晚各梳一次。脑力劳动者,当用脑疲劳时,亦可随时运用此法,以解除脑疲劳。

  功效 梳发可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和头皮的新陈代谢,并可改善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增强脑部的生理机能。因此,常梳发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聪耳明目、乌发等作用。

  2.面宜多擦

  方法 站立或取坐位,两眼微闭,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覆于两腮及下颌部,五指并拢,手小指贴于鼻侧,掌指上推,经眉间印堂,上推至额部发际,然后向两侧擦至两鬓(掌指部经眉头、眉腰、眉尾),再向下搓擦,经面颊(十指沿耳根进行)至腮部、下颌。如此反复,搓擦至面部有热感为止。早晚各搓擦面部一次。

  功效 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常搓擦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滋润皮肤,增加颜面的光泽和增强面部皮肤肌肉的弹性,有利于除皱消斑和延缓面容的衰老,并有提神明目和预防感冒、眼疾、耳疾等作用。

  3.目宜常运

  方法 取坐位,两眼微闭,缓缓转动眼球。先按左、上、右、下方向连续转动9圈,再向右、上、左、下反方向转动9圈。然后,将眼睛缓缓睁开。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或在用眼疲劳时进行。

  功效 运动眼球可以锻炼眼外肌,增进睫状肌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能力,改善视力,消除视疲劳,推迟眼的老花。另外,运动眼球还能促进眼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动眼神经及眼肌的功能,对眼球能起到保护、滑润作用,而不易发生眼疾。

  4.耳宜常弹

  方法 取坐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手掌的掌心分别掩紧两耳,手指并拢贴于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让食指着力下滑弹击枕部,使耳能听到鼓鸣的声响。每次弹击20-40下,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

  功效 耳常弹,可增强听神经的功能,可使退化的耳膜、耳咽管的功能得到恢复,促进耳部血液循环,起到提神醒脑,聪耳助听的作用,对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5.齿宜常叩

  方法 取坐位或卧位,全身放松,闭目,静心凝神,口唇轻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地相互轻轻叩击。先叩臼齿36次,再叩门齿36次,要使每个牙齿都相互叩击到。可在晨起和睡前进行,亦可在半夜或早晨睡醒后取卧位进行。

  功效 叩齿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促使牙根血管扩张,加速牙龈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改善牙齿、耳朵及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防治牙齿松动、耳鸣和健脑的作用。

  6.舌宜*腭

  方法 经常用舌尖轻轻抵住上腭,或用舌尖轻轻地*上腭。每次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各*20—30下,每天进行2—3次。

  功效 *腭能产生唾液,防止口舌干燥,增进食欲。此外,常*腭还能起到宁心安神、防治神经衰弱的作用。

  7.津(唾液)宜常咽

  方法 将舌伸出齿外,用舌尖搅动上下牙龈数下,再*上腭数下,然后鼓腮用产生的唾液漱口数次,分三小口咽下。咽时要稍用力,以能听到“汩汩”的声音为宜,同时可用意念将唾液送至丹田(脐下3寸处)。

  功效 常咽唾液能滋润咽喉、清润肠胃、帮助消化,对咽干喉燥、厌食、腹胀、腹痛、便秘、肠胃功能紊乱等有防治作用。
  8.腹宜常摩

  方法 取仰卧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左掌心按于肚脐部,右手叠放在左手背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摩36次。按摩的力量要适度,速度宜缓慢,呼吸要自然。一般宜选择在晚上睡前、早上醒来时进行,按摩前要排空小便。

  功效 摩腹可使胃肠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强胃肠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具有顺气消积、健脾和胃的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及肾炎等疾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9.浊宜常呵呵

  方法 闭口,用鼻深吸气,鼓胸腹,待感到气满时,抬头张口,呵出浊气,每天数次。

  功效 吐故纳新,有助于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久之能强健身体。

  10.胸宜常护

  *为人的重要脏器心、肺所居之处,其下为胃腑。因此,平时应注意保护*,避免外伤的发生。带肚兜有防风寒、护胸腹的双重意义。

  11.背宜常暖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背部受寒邪侵袭,尤其是气候变冷时,应及时添加衣服。老人、儿童和体弱者,最好能随着季节的变冷穿上毛质或棉质的坎肩,即便在夏季,也应穿上汗衫或背心,避免背部直接让风吹袭。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溃疡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应注意背部的保暖,以避免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功效 注意背部保暖,能预防背痛、落枕及感冒等病症。
  12.皮肤宜常干浴

  方法 睡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摩擦全身皮肤。先从头顶百会穴(头顶正中心)开始,然后摩擦面部、颈部、两肩、两臂、*、两肋、腹部、腰部下至两腿,自上而下擦遍全身。

  功效 常摩擦皮肤可使全身气血畅通,改善皮肤的呼吸功能和汗腺与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度和弹性,有利于强壮体魄,预防感冒。

  13.肢节宜常摇

  方法 站立,右手叉腰,左上肢以肩关节为轴,顺时针摇转10周,再逆时针摇转10周,然后以同法摇转右上肢肩关节 接着双手叉腰,做腰椎环转运动,左右各转10次 最后,双手叉腰,双脚并拢,呈半蹲位,以踝关节为轴,顺时针旋转10次,逆时针旋转10次。

  功效 常旋转这些关节,可舒筋通络、滑利关节,预防肩周炎、增生性腰椎炎及下肢膝关节、踝关节疼痛。

  14.足心宜常搓

  方法 每晚睡前先用温热水洗脚,把脚擦干后坐在床上或方凳上,将两手掌搓热,以左手握左足趾,用右手的小鱼际或掌心缓慢地搓擦左脚的足心部,以产生温热感为度,然后再以同法换搓右脚足心。

  功效 常搓足心可补肾强腰、滋阴降火、聪耳明目、颐养五脏六腑,对眩晕、头痛、头昏、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15.谷道(*)宜常提

  方法 站立或取坐位、卧位均可,深吸一口气,同时有意识地上提*及会*,保持5秒钟左右后,再缓慢呼气放松*,同时内收小腹,以助浊气排出,反复做10次。每天可进行数遍。

  功效 有意识地反复做收缩*的运动,可促进*周围的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淤血,对预防痔疮、脱肛、子宫脱垂、遗精、遗尿等均有作用。

  16.大小便时宜闭口

  方法 大小便时要闭口,咬紧牙关,用心排便,不讲话。

  功效 大小便时紧闭口齿,可使精气不随大小便外泄,有补肾、健齿的作用。

如何养生如何养生长寿保持健康

十六法首先见于明代冷谦所撰的《修龄要旨》。这套养生法,动作轻缓,简便易学,不受条件的*,若能坚持实施,定能强身健体、预防早衰、防病祛病、延年益寿。

  养生十六法的具体内容及操练方法如下:

  1.发宜常梳

  方法 用梳子轻轻梳头100—300下,或将两手十指插入发间,从前发际梳至后发际,反复数十遍,以头皮有温热感为宜。早晚各梳一次。脑力劳动者,当用脑疲劳时,亦可随时运用此法,以解除脑疲劳。

  功效 梳发可刺激头皮的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和头皮的新陈代谢,并可改善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增强脑部的生理机能。因此,常梳发可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聪耳明目、乌发等作用。

  2.面宜多擦

  方法 站立或取坐位,两眼微闭,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覆于两腮及下颌部,五指并拢,手小指贴于鼻侧,掌指上推,经眉间印堂,上推至额部发际,然后向两侧擦至两鬓(掌指部经眉头、眉腰、眉尾),再向下搓擦,经面颊(十指沿耳根进行)至腮部、下颌。如此反复,搓擦至面部有热感为止。早晚各搓擦面部一次。

  功效 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常搓擦可促进面部的血液循环,滋润皮肤,增加颜面的光泽和增强面部皮肤肌肉的弹性,有利于除皱消斑和延缓面容的衰老,并有提神明目和预防感冒、眼疾、耳疾等作用。

  3.目宜常运

  方法 取坐位,两眼微闭,缓缓转动眼球。先按左、上、右、下方向连续转动9圈,再向右、上、左、下反方向转动9圈。然后,将眼睛缓缓睁开。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或在用眼疲劳时进行。

  功效 运动眼球可以锻炼眼外肌,增进睫状肌对晶状体凸度的调节能力,改善视力,消除视疲劳,推迟眼的老花。另外,运动眼球还能促进眼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增强视神经、动眼神经及眼肌的功能,对眼球能起到保护、滑润作用,而不易发生眼疾。

  4.耳宜常弹

  方法 取坐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手掌的掌心分别掩紧两耳,手指并拢贴于枕部,食指叠在中指上,然后让食指着力下滑弹击枕部,使耳能听到鼓鸣的声响。每次弹击20-40下,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

  功效 耳常弹,可增强听神经的功能,可使退化的耳膜、耳咽管的功能得到恢复,促进耳部血液循环,起到提神醒脑,聪耳助听的作用,对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5.齿宜常叩

  方法 取坐位或卧位,全身放松,闭目,静心凝神,口唇轻闭,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地相互轻轻叩击。先叩臼齿36次,再叩门齿36次,要使每个牙齿都相互叩击到。可在晨起和睡前进行,亦可在半夜或早晨睡醒后取卧位进行。

  功效 叩齿产生的冲击波不仅能促使牙根血管扩张,加速牙龈部的血液循环,而且还能改善牙齿、耳朵及脑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起到防治牙齿松动、耳鸣和健脑的作用。

  6.舌宜*腭

  方法 经常用舌尖轻轻抵住上腭,或用舌尖轻轻地*上腭。每次从左向右和从右向左各*20—30下,每天进行2—3次。

  功效 *腭能产生唾液,防止口舌干燥,增进食欲。此外,常*腭还能起到宁心安神、防治神经衰弱的作用。

  7.津(唾液)宜常咽

  方法 将舌伸出齿外,用舌尖搅动上下牙龈数下,再*上腭数下,然后鼓腮用产生的唾液漱口数次,分三小口咽下。咽时要稍用力,以能听到“汩汩”的声音为宜,同时可用意念将唾液送至丹田(脐下3寸处)。

  功效 常咽唾液能滋润咽喉、清润肠胃、帮助消化,对咽干喉燥、厌食、腹胀、腹痛、便秘、肠胃功能紊乱等有防治作用。
  8.腹宜常摩

  方法 取仰卧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以左掌心按于肚脐部,右手叠放在左手背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36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方向按摩36次。按摩的力量要适度,速度宜缓慢,呼吸要自然。一般宜选择在晚上睡前、早上醒来时进行,按摩前要排空小便。

  功效 摩腹可使胃肠及腹壁肌肉强健,增强胃肠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血液循环,从而具有顺气消积、健脾和胃的作用,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及肾炎等疾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9.浊宜常呵呵

  方法 闭口,用鼻深吸气,鼓胸腹,待感到气满时,抬头张口,呵出浊气,每天数次。

  功效 吐故纳新,有助于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久之能强健身体。

  10.胸宜常护

  *为人的重要脏器心、肺所居之处,其下为胃腑。因此,平时应注意保护*,避免外伤的发生。带肚兜有防风寒、护胸腹的双重意义。

  11.背宜常暖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背部受寒邪侵袭,尤其是气候变冷时,应及时添加衣服。老人、儿童和体弱者,最好能随着季节的变冷穿上毛质或棉质的坎肩,即便在夏季,也应穿上汗衫或背心,避免背部直接让风吹袭。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胃溃疡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应注意背部的保暖,以避免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功效 注意背部保暖,能预防背痛、落枕及感冒等病症。
  12.皮肤宜常干浴

  方法 睡前,将两手掌相互搓热后摩擦全身皮肤。先从头顶百会穴(头顶正中心)开始,然后摩擦面部、颈部、两肩、两臂、*、两肋、腹部、腰部下至两腿,自上而下擦遍全身。

  功效 常摩擦皮肤可使全身气血畅通,改善皮肤的呼吸功能和汗腺与皮脂腺的分泌功能,增强皮肤的光泽度和弹性,有利于强壮体魄,预防感冒。

  13.肢节宜常摇

  方法 站立,右手叉腰,左上肢以肩关节为轴,顺时针摇转10周,再逆时针摇转10周,然后以同法摇转右上肢肩关节 接着双手叉腰,做腰椎环转运动,左右各转10次 最后,双手叉腰,双脚并拢,呈半蹲位,以踝关节为轴,顺时针旋转10次,逆时针旋转10次。

  功效 常旋转这些关节,可舒筋通络、滑利关节,预防肩周炎、增生性腰椎炎及下肢膝关节、踝关节疼痛。

  14.足心宜常搓

  方法 每晚睡前先用温热水洗脚,把脚擦干后坐在床上或方凳上,将两手掌搓热,以左手握左足趾,用右手的小鱼际或掌心缓慢地搓擦左脚的足心部,以产生温热感为度,然后再以同法换搓右脚足心。

  功效 常搓足心可补肾强腰、滋阴降火、聪耳明目、颐养五脏六腑,对眩晕、头痛、头昏、失眠、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15.谷道(*)宜常提

  方法 站立或取坐位、卧位均可,深吸一口气,同时有意识地上提*及会*,保持5秒钟左右后,再缓慢呼气放松*,同时内收小腹,以助浊气排出,反复做10次。每天可进行数遍。

  功效 有意识地反复做收缩*的运动,可促进*周围的血液循环,避免静脉淤血,对预防痔疮、脱肛、子宫脱垂、遗精、遗尿等均有作用。

  16.大小便时宜闭口

  方法 大小便时要闭口,咬紧牙关,用心排便,不讲话。

  功效 大小便时紧闭口齿,可使精气不随大小便外泄,有补肾、健齿的作用。

修龄要旨养生十六宜

修龄要旨养生十六宜是明代冷谦《修龄要旨》中16个适宜养生的 方法 介绍,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欢迎大家的阅读!

  修龄要旨养生十六宜
  养生十六宜首见于明代冷谦撰的《修龄要旨》中,后经清代汪昂的《勿药元诠》又加以修订,在国内受到推崇,近年来在国外亦甚为流传,据说日本北海道有个小村子是著名的长寿村,流行的就是这个是十六宜。十六宜多属于推拿(按摩)导引(气功)之类,我个人理解它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循规蹈矩,什么时候有时间,信手拈来,一则两则,做了就好;时间允许,都做一遍,自然更好。时间长了,自然有大裨益。

  1.发宜多梳 用木梳每日梳头3—5遍,每遍60次左右。可以疏通头部经络,防止脱发和头发早白。

  2.面宜多擦 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

  3.目宜常运 即眼球转动,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个节拍,限睛疲劳适当休息。运目可加速眼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视力衰退,明目清神,

  4.耳宜常弹 用两掌心掩耳,用食指放在中指上,向下弹响十次,然后突然张口。弹耳可预防耳聋,增强记忆。

  5.舌宜抵腭 舌轻抵上腭又称搭鹊桥,意在使任督两脉相通,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6.齿宜常叩 叩齿即上、下排牙轻轻咬合,每次轻叩牙齿36次,先叩大牙,再叩门齿。可达到固齿清热疗牙疾之效。

  7.津宜数咽 光鼓腮干漱口,待唾液充满后分三次咽下。能起到滋阴益气的作用。

  8.浊气常呵 体内浊气要慢慢呼出。有清理浊气、补益脏腑的作用。

  9.背宜常暖 背主一身之阳气,是督脉所在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起防病治病作用,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方法。

  10.胸宜常护 胸为心、肺所在,需特别保护,以防外邪侵袭。

  11.腹宜常摩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

  12.谷道宜常撮 谷道指*,平时有意识撮提*,可防治痔疮、肛裂等疾病。

  13.肢体宜常摇 四肢经常活动,平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

  14.足心宜常擦 以右手心(劳宫穴)擦左足心(涌泉穴),可以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能防治失眠、多梦。

  15.皮肤宜常干沐浴 用手掌、于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即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

  16.大小便宜闭口勿言 古代养生家主张大小便时要精神专注,即不宜开口呼吸,同时轻轻咬住牙齿,可保住气血,有利于浊气糟粕的排泄。
  养生小窍门
  胆固醇高每天吃两块红薯

  红薯含8%的膳食纤维,大多是可溶性膳食纤维,通便功能很强。李时珍曾说过,“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充粮食延年益寿”。日本东京大学对130种食物抑制胆固醇的功效进行研究,发现红薯的作用是其他食物的10倍。所以,如果你胆固醇高,就可以每天早晚吃两块红薯。

  但红薯不宜生吃,因为细胞膜未经高温破坏,淀粉难以消化;二是红薯含“气化酶”,食之过多,会出现腹胀、烧心、打嗝等不适。因此一定要蒸煮或烤熟,最好与玉米搭配,这样食之甘爽,保健益寿。

  心脏不好吃些土豆

  土豆含碳水化合物高达15%~25%,超过其他所有的蔬菜,其含蛋白质也比一般蔬菜多,因为土豆产热量高,在欧洲普遍作为主食。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化妆师:hf3660 教你零起步 学化妆 !有人曾经说:“如果没有土豆,就不会有欧洲的工业*”,原因是当时广大工人群众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是土豆。

  土豆还含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以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土豆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肿,常服用利尿消肿的药物,易导致体内钾的丢失,导致低钾倾向。

  因此,常吃土豆既可补充钾,又可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

  老人多吃栗子防治腰腿痛

  每天早晚各吃两个生栗子。把栗子放到嘴里仔细地嚼,使劲儿地嚼,把它嚼成浆,然后再咽下去,能够有效地解决腰腿疼。

  栗子能治肾虚,腰腿无力,它能够通肾益气,厚胃肠,古代有很详细的记载。“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老了, 腰腿都有毛病了,上山碰见一个老头在山上给一个方,干吗啊?吃栗子。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不宜多食。

  萝卜最好生吃细嚼

  常言道:“萝卜上市,郎中下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些民间 谚语 其中都隐含着萝卜所具有的防病、治病功效。

  我们日常经常食用的白萝卜、青萝卜和心里美萝卜等都含有这种抗癌成分,但如果想让干扰素充分释放出来,最好生吃细嚼,而且在吃萝卜半小时内不要吃别的食物, 这样就能有效发挥作用。

  胃口不好吃点醋泡生花生

  花生我们叫“长生果”。如果老年人发现胃口不好,堵住了,你就弄几颗生花生仁仔细嚼,嚼完咽下去。

  生花生仁拿醋泡,这个菜具有非常好的消食作用。但是,大家吃花生一定要注意,因为花生如果长了霉,发了芽,就非常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所以,买花生一定要挑新鲜的、干净的、没有发霉和发芽的。

  油菜可以消肿化瘀

  油菜既可消肿又能化瘀。唐代名医孙思邈头部曾长一肿物,疼得死去活来,忽然想起古书中有芸苔(油菜的学名)治风游丹肿的记载,于是立即取油菜叶捣烂外敷,很快肿痛停止,此病得愈。后人也随之仿效,外用油菜治丹毒、乳痈、疮疖、无名肿毒等。

  油菜性凉味辛,归肝、肺、脾经。油菜含膳食纤维丰富,可促进脂类排泄,减少脂肪吸收,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发生,对预防肠癌有好处。油菜中还含有类似植物激素的物质,可增加某些酶的形成,从而吸附分解某些致癌物质。对上焦热盛引起的口腔溃疡、牙龈出血也有调养作用。

  老年人便秘多吃菠菜

  老年人便秘比较多,可以多吃菠菜,菠菜滑利,它就可以通便。《随息居饮食谱》认为,菠菜能“开胸膈,通肠胃,润燥活血,大便涩滞及患痔人宜食之”。

  同时,美国哈佛大学发现,菠菜对保护我们视网膜的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每周食用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视网膜退化的危险。常吃菠菜,还可增强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促进 儿童 生长发育。对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炎也有很好的效果。

  菜花被称作”穷人医生”

  菜花原产地中海沿岸,18世纪中期欧洲有一种被称为“布哈尔夫糖浆”的药液,便是菜花汁加蜂蜜配制而成,其治疗肺结核与咳嗽疗效甚好,救了不少穷人的命,故菜花有“穷人医生”之美名。

  患胃癌时人体内血清硒水平下降,胃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也低于正常人。菜花不但能够补充硒和维生素C,还提供丰富的胡萝卜素,阻止癌前病变,遏制癌肿生长,对防治胃癌、乳腺癌有效。

  现在得了乳腺癌的病人,或是要预防乳腺癌的人,就应该多吃菜花。因为,乳腺癌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菜花含有一种含氮化合物吲哚,能降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从而阻止活性雌激素对乳房细胞的刺激,起到抗癌、防癌的作用。

  便秘每天十滴醋

  便秘是个老大难问题,其实我们的山西老陈醋比很多药都管用。因为,陈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大量具有促进消化功能的酶类,能促进肠道蠕动,而且没有毒副作用。

  每天早上空腹,一勺蜂蜜加十滴陈醋,就着一杯温水喝进去。一个星期左右就能有效果。

养生相关 文章 :

1. 养生励志名言

2.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警句

3.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格言

4. 有关养生的经典名言谚语集锦

5. 老子养生名言

6. 养生经典语录

修龄要旨养生十六宜

修龄要旨养生十六宜是明代冷谦《修龄要旨》中16个适宜养生的 方法 介绍,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欢迎大家的阅读!

  修龄要旨养生十六宜
  养生十六宜首见于明代冷谦撰的《修龄要旨》中,后经清代汪昂的《勿药元诠》又加以修订,在国内受到推崇,近年来在国外亦甚为流传,据说日本北海道有个小村子是著名的长寿村,流行的就是这个是十六宜。十六宜多属于推拿(按摩)导引(气功)之类,我个人理解它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循规蹈矩,什么时候有时间,信手拈来,一则两则,做了就好;时间允许,都做一遍,自然更好。时间长了,自然有大裨益。

  1.发宜多梳 用木梳每日梳头3—5遍,每遍60次左右。可以疏通头部经络,防止脱发和头发早白。

  2.面宜多擦 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

  3.目宜常运 即眼球转动,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个节拍,限睛疲劳适当休息。运目可加速眼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视力衰退,明目清神,

  4.耳宜常弹 用两掌心掩耳,用食指放在中指上,向下弹响十次,然后突然张口。弹耳可预防耳聋,增强记忆。

  5.舌宜抵腭 舌轻抵上腭又称搭鹊桥,意在使任督两脉相通,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6.齿宜常叩 叩齿即上、下排牙轻轻咬合,每次轻叩牙齿36次,先叩大牙,再叩门齿。可达到固齿清热疗牙疾之效。

  7.津宜数咽 光鼓腮干漱口,待唾液充满后分三次咽下。能起到滋阴益气的作用。

  8.浊气常呵 体内浊气要慢慢呼出。有清理浊气、补益脏腑的作用。

  9.背宜常暖 背主一身之阳气,是督脉所在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起防病治病作用,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方法。

  10.胸宜常护 胸为心、肺所在,需特别保护,以防外邪侵袭。

  11.腹宜常摩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

  12.谷道宜常撮 谷道指*,平时有意识撮提*,可防治痔疮、肛裂等疾病。

  13.肢体宜常摇 四肢经常活动,平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

  14.足心宜常擦 以右手心(劳宫穴)擦左足心(涌泉穴),可以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能防治失眠、多梦。

  15.皮肤宜常干沐浴 用手掌、于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即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

  16.大小便宜闭口勿言 古代养生家主张大小便时要精神专注,即不宜开口呼吸,同时轻轻咬住牙齿,可保住气血,有利于浊气糟粕的排泄。
  养生小窍门
  胆固醇高每天吃两块红薯

  红薯含8%的膳食纤维,大多是可溶性膳食纤维,通便功能很强。李时珍曾说过,“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充粮食延年益寿”。日本东京大学对130种食物抑制胆固醇的功效进行研究,发现红薯的作用是其他食物的10倍。所以,如果你胆固醇高,就可以每天早晚吃两块红薯。

  但红薯不宜生吃,因为细胞膜未经高温破坏,淀粉难以消化;二是红薯含“气化酶”,食之过多,会出现腹胀、烧心、打嗝等不适。因此一定要蒸煮或烤熟,最好与玉米搭配,这样食之甘爽,保健益寿。

  心脏不好吃些土豆

  土豆含碳水化合物高达15%~25%,超过其他所有的蔬菜,其含蛋白质也比一般蔬菜多,因为土豆产热量高,在欧洲普遍作为主食。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化妆师:hf3660 教你零起步 学化妆 !有人曾经说:“如果没有土豆,就不会有欧洲的工业*”,原因是当时广大工人群众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是土豆。

  土豆还含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以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土豆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肿,常服用利尿消肿的药物,易导致体内钾的丢失,导致低钾倾向。

  因此,常吃土豆既可补充钾,又可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

  老人多吃栗子防治腰腿痛

  每天早晚各吃两个生栗子。把栗子放到嘴里仔细地嚼,使劲儿地嚼,把它嚼成浆,然后再咽下去,能够有效地解决腰腿疼。

  栗子能治肾虚,腰腿无力,它能够通肾益气,厚胃肠,古代有很详细的记载。“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老了, 腰腿都有毛病了,上山碰见一个老头在山上给一个方,干吗啊?吃栗子。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不宜多食。

  萝卜最好生吃细嚼

  常言道:“萝卜上市,郎中下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些民间 谚语 其中都隐含着萝卜所具有的防病、治病功效。

  我们日常经常食用的白萝卜、青萝卜和心里美萝卜等都含有这种抗癌成分,但如果想让干扰素充分释放出来,最好生吃细嚼,而且在吃萝卜半小时内不要吃别的食物, 这样就能有效发挥作用。

  胃口不好吃点醋泡生花生

  花生我们叫“长生果”。如果老年人发现胃口不好,堵住了,你就弄几颗生花生仁仔细嚼,嚼完咽下去。

  生花生仁拿醋泡,这个菜具有非常好的消食作用。但是,大家吃花生一定要注意,因为花生如果长了霉,发了芽,就非常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所以,买花生一定要挑新鲜的、干净的、没有发霉和发芽的。

  油菜可以消肿化瘀

  油菜既可消肿又能化瘀。唐代名医孙思邈头部曾长一肿物,疼得死去活来,忽然想起古书中有芸苔(油菜的学名)治风游丹肿的记载,于是立即取油菜叶捣烂外敷,很快肿痛停止,此病得愈。后人也随之仿效,外用油菜治丹毒、乳痈、疮疖、无名肿毒等。

  油菜性凉味辛,归肝、肺、脾经。油菜含膳食纤维丰富,可促进脂类排泄,减少脂肪吸收,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发生,对预防肠癌有好处。油菜中还含有类似植物激素的物质,可增加某些酶的形成,从而吸附分解某些致癌物质。对上焦热盛引起的口腔溃疡、牙龈出血也有调养作用。

  老年人便秘多吃菠菜

  老年人便秘比较多,可以多吃菠菜,菠菜滑利,它就可以通便。《随息居饮食谱》认为,菠菜能“开胸膈,通肠胃,润燥活血,大便涩滞及患痔人宜食之”。

  同时,美国哈佛大学发现,菠菜对保护我们视网膜的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每周食用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视网膜退化的危险。常吃菠菜,还可增强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促进 儿童 生长发育。对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炎也有很好的效果。

  菜花被称作”穷人医生”

  菜花原产地中海沿岸,18世纪中期欧洲有一种被称为“布哈尔夫糖浆”的药液,便是菜花汁加蜂蜜配制而成,其治疗肺结核与咳嗽疗效甚好,救了不少穷人的命,故菜花有“穷人医生”之美名。

  患胃癌时人体内血清硒水平下降,胃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也低于正常人。菜花不但能够补充硒和维生素C,还提供丰富的胡萝卜素,阻止癌前病变,遏制癌肿生长,对防治胃癌、乳腺癌有效。

  现在得了乳腺癌的病人,或是要预防乳腺癌的人,就应该多吃菜花。因为,乳腺癌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菜花含有一种含氮化合物吲哚,能降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从而阻止活性雌激素对乳房细胞的刺激,起到抗癌、防癌的作用。

  便秘每天十滴醋

  便秘是个老大难问题,其实我们的山西老陈醋比很多药都管用。因为,陈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大量具有促进消化功能的酶类,能促进肠道蠕动,而且没有毒副作用。

  每天早上空腹,一勺蜂蜜加十滴陈醋,就着一杯温水喝进去。一个星期左右就能有效果。

养生相关 文章 :

1. 养生励志名言

2.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警句

3.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格言

4. 有关养生的经典名言谚语集锦

5. 老子养生名言

6. 养生经典语录

修龄要旨养生十六宜

修龄要旨养生十六宜是明代冷谦《修龄要旨》中16个适宜养生的 方法 介绍,不妨和我一起来了解下,欢迎大家的阅读!

  修龄要旨养生十六宜
  养生十六宜首见于明代冷谦撰的《修龄要旨》中,后经清代汪昂的《勿药元诠》又加以修订,在国内受到推崇,近年来在国外亦甚为流传,据说日本北海道有个小村子是著名的长寿村,流行的就是这个是十六宜。十六宜多属于推拿(按摩)导引(气功)之类,我个人理解它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循规蹈矩,什么时候有时间,信手拈来,一则两则,做了就好;时间允许,都做一遍,自然更好。时间长了,自然有大裨益。

  1.发宜多梳 用木梳每日梳头3—5遍,每遍60次左右。可以疏通头部经络,防止脱发和头发早白。

  2.面宜多擦 用双手轻擦或拍打面部,每次1—2分钟,每日2—3次。因经络系统中足三阳经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并有面部美容作用。

  3.目宜常运 即眼球转动,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作2—4个节拍,限睛疲劳适当休息。运目可加速眼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视力衰退,明目清神,

  4.耳宜常弹 用两掌心掩耳,用食指放在中指上,向下弹响十次,然后突然张口。弹耳可预防耳聋,增强记忆。

  5.舌宜抵腭 舌轻抵上腭又称搭鹊桥,意在使任督两脉相通,从而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6.齿宜常叩 叩齿即上、下排牙轻轻咬合,每次轻叩牙齿36次,先叩大牙,再叩门齿。可达到固齿清热疗牙疾之效。

  7.津宜数咽 光鼓腮干漱口,待唾液充满后分三次咽下。能起到滋阴益气的作用。

  8.浊气常呵 体内浊气要慢慢呼出。有清理浊气、补益脏腑的作用。

  9.背宜常暖 背主一身之阳气,是督脉所在处,常暖可使阳气运行并畅达全身经脉,起防病治病作用,可采用按摩、晒太阳等方法。

  10.胸宜常护 胸为心、肺所在,需特别保护,以防外邪侵袭。

  11.腹宜常摩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作腹部按摩有利消化。

  12.谷道宜常撮 谷道指*,平时有意识撮提*,可防治痔疮、肛裂等疾病。

  13.肢体宜常摇 四肢经常活动,平仅锻炼四肢肌肉、筋骨,也能通过四肢运动促进内脏气血运动,增强体质。

  14.足心宜常擦 以右手心(劳宫穴)擦左足心(涌泉穴),可以交通心肾,使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能防治失眠、多梦。

  15.皮肤宜常干沐浴 用手掌、于毛巾沐浴周身皮肤,即全身按摩,能疏通经络,活跃气血,抗衰老防疾病。

  16.大小便宜闭口勿言 古代养生家主张大小便时要精神专注,即不宜开口呼吸,同时轻轻咬住牙齿,可保住气血,有利于浊气糟粕的排泄。
  养生小窍门
  胆固醇高每天吃两块红薯

  红薯含8%的膳食纤维,大多是可溶性膳食纤维,通便功能很强。李时珍曾说过,“红薯食之使人长寿少疾”、“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充粮食延年益寿”。日本东京大学对130种食物抑制胆固醇的功效进行研究,发现红薯的作用是其他食物的10倍。所以,如果你胆固醇高,就可以每天早晚吃两块红薯。

  但红薯不宜生吃,因为细胞膜未经高温破坏,淀粉难以消化;二是红薯含“气化酶”,食之过多,会出现腹胀、烧心、打嗝等不适。因此一定要蒸煮或烤熟,最好与玉米搭配,这样食之甘爽,保健益寿。

  心脏不好吃些土豆

  土豆含碳水化合物高达15%~25%,超过其他所有的蔬菜,其含蛋白质也比一般蔬菜多,因为土豆产热量高,在欧洲普遍作为主食。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化妆师:hf3660 教你零起步 学化妆 !有人曾经说:“如果没有土豆,就不会有欧洲的工业*”,原因是当时广大工人群众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是土豆。

  土豆还含较多的维生素C和钠、钾、铁等,尤以钾含量最为丰富,每100克土豆含钾502毫克,是少有的高钾蔬菜。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浮肿,常服用利尿消肿的药物,易导致体内钾的丢失,导致低钾倾向。

  因此,常吃土豆既可补充钾,又可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矿物质、维生素。

  老人多吃栗子防治腰腿痛

  每天早晚各吃两个生栗子。把栗子放到嘴里仔细地嚼,使劲儿地嚼,把它嚼成浆,然后再咽下去,能够有效地解决腰腿疼。

  栗子能治肾虚,腰腿无力,它能够通肾益气,厚胃肠,古代有很详细的记载。“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老了, 腰腿都有毛病了,上山碰见一个老头在山上给一个方,干吗啊?吃栗子。但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所以不宜多食。

  萝卜最好生吃细嚼

  常言道:“萝卜上市,郎中下乡”、“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些民间 谚语 其中都隐含着萝卜所具有的防病、治病功效。

  我们日常经常食用的白萝卜、青萝卜和心里美萝卜等都含有这种抗癌成分,但如果想让干扰素充分释放出来,最好生吃细嚼,而且在吃萝卜半小时内不要吃别的食物, 这样就能有效发挥作用。

  胃口不好吃点醋泡生花生

  花生我们叫“长生果”。如果老年人发现胃口不好,堵住了,你就弄几颗生花生仁仔细嚼,嚼完咽下去。

  生花生仁拿醋泡,这个菜具有非常好的消食作用。但是,大家吃花生一定要注意,因为花生如果长了霉,发了芽,就非常容易感染黄曲霉毒素。所以,买花生一定要挑新鲜的、干净的、没有发霉和发芽的。

  油菜可以消肿化瘀

  油菜既可消肿又能化瘀。唐代名医孙思邈头部曾长一肿物,疼得死去活来,忽然想起古书中有芸苔(油菜的学名)治风游丹肿的记载,于是立即取油菜叶捣烂外敷,很快肿痛停止,此病得愈。后人也随之仿效,外用油菜治丹毒、乳痈、疮疖、无名肿毒等。

  油菜性凉味辛,归肝、肺、脾经。油菜含膳食纤维丰富,可促进脂类排泄,减少脂肪吸收,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发生,对预防肠癌有好处。油菜中还含有类似植物激素的物质,可增加某些酶的形成,从而吸附分解某些致癌物质。对上焦热盛引起的口腔溃疡、牙龈出血也有调养作用。

  老年人便秘多吃菠菜

  老年人便秘比较多,可以多吃菠菜,菠菜滑利,它就可以通便。《随息居饮食谱》认为,菠菜能“开胸膈,通肠胃,润燥活血,大便涩滞及患痔人宜食之”。

  同时,美国哈佛大学发现,菠菜对保护我们视网膜的功能有非常好的作用。每周食用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视网膜退化的危险。常吃菠菜,还可增强抵抗传染病的能力,促进 儿童 生长发育。对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炎也有很好的效果。

  菜花被称作”穷人医生”

  菜花原产地中海沿岸,18世纪中期欧洲有一种被称为“布哈尔夫糖浆”的药液,便是菜花汁加蜂蜜配制而成,其治疗肺结核与咳嗽疗效甚好,救了不少穷人的命,故菜花有“穷人医生”之美名。

  患胃癌时人体内血清硒水平下降,胃液中维生素C的浓度也低于正常人。菜花不但能够补充硒和维生素C,还提供丰富的胡萝卜素,阻止癌前病变,遏制癌肿生长,对防治胃癌、乳腺癌有效。

  现在得了乳腺癌的病人,或是要预防乳腺癌的人,就应该多吃菜花。因为,乳腺癌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关,菜花含有一种含氮化合物吲哚,能降低体内雌激素的水平。从而阻止活性雌激素对乳房细胞的刺激,起到抗癌、防癌的作用。

  便秘每天十滴醋

  便秘是个老大难问题,其实我们的山西老陈醋比很多药都管用。因为,陈醋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大量具有促进消化功能的酶类,能促进肠道蠕动,而且没有毒副作用。

  每天早上空腹,一勺蜂蜜加十滴陈醋,就着一杯温水喝进去。一个星期左右就能有效果。

养生相关 文章 :

1. 养生励志名言

2.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警句

3. 养生格言经典名言格言

4. 有关养生的经典名言谚语集锦

5. 老子养生名言

6. 养生经典语录

常见的健康养生方法都有什么

常见的健康养生方法都有什么

1、梳头各式梳子或手指均可,每日梳数十至百下,具有按摩头皮、醒脑开窍的功效,对视力、听力也很有帮助。

2、鸣鼓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挑、弹各种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

3、踩脚尖右脚跟踩左脚尖,左脚跟踩右脚尖,交替数回。

4、握拳双手紧握后放松,反复数回,直立或坐姿时均可进行。

5、拍肩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交替,也可用手掌自然交替拍腿。

6、转腰右手顺弯腰之势向左脚尖伸展,起身,换左手向右脚尖伸展,轮替数回。

7、转颈、耸肩肩颈部有脊椎及许多通往头部的重要血管,常转动颈部,耸耸肩膀,帮助肌肉肌肉活络,年老时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大幅降低。

8、吞津闭口做漱口状数回,然后吞下口水。人的'唾液未接触空气氧化时,并不会发生异味,反而有股香甜滋味。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酵素与营养成分,常吞津有助消化功能。

9、揉眼自寻手部柔软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明目、醒脑,还兼具美容作用。

10、叩齿齿对齿轻叩,或牙齿空咬,可防止牙龈退化、牙周病等口腔问题;此法还可促进脸颊肌肉活动,使脸颊丰润,防止双颊下垂。

常见的中医健康养生方法

1、动形养生

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3、修身养生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4、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常见的健康养生方法都有什么

常见的健康养生方法都有什么

1、梳头各式梳子或手指均可,每日梳数十至百下,具有按摩头皮、醒脑开窍的功效,对视力、听力也很有帮助。

2、鸣鼓以手掌紧压住双耳数秒,然后迅速脱离,此法可振动耳膜,减缓耳窝退化;闲时也可常按摩耳朵,不论揉、挑、弹各种手法均可,可立即改善头痛、晕车等诸多不适,体质虚弱者常按摩耳朵,还可防止感冒。

3、踩脚尖右脚跟踩左脚尖,左脚跟踩右脚尖,交替数回。

4、握拳双手紧握后放松,反复数回,直立或坐姿时均可进行。

5、拍肩左手自然上甩拍右肩,右手拍左肩交替,也可用手掌自然交替拍腿。

6、转腰右手顺弯腰之势向左脚尖伸展,起身,换左手向右脚尖伸展,轮替数回。

7、转颈、耸肩肩颈部有脊椎及许多通往头部的重要血管,常转动颈部,耸耸肩膀,帮助肌肉肌肉活络,年老时发生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大幅降低。

8、吞津闭口做漱口状数回,然后吞下口水。人的'唾液未接触空气氧化时,并不会发生异味,反而有股香甜滋味。唾液中含有许多消化酵素与营养成分,常吞津有助消化功能。

9、揉眼自寻手部柔软的部位,揉按眼睛、眼眶四周,促进眼周血液循环,可明目、醒脑,还兼具美容作用。

10、叩齿齿对齿轻叩,或牙齿空咬,可防止牙龈退化、牙周病等口腔问题;此法还可促进脸颊肌肉活动,使脸颊丰润,防止双颊下垂。

常见的中医健康养生方法

1、动形养生

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3、修身养生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4、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古代中医十种养生方法

古代中医对于养生早有认识,也 总结 过不少养生的 方法 ,有哪些可以让我们参考的呢?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中医说的十种养生方法,供大家参考。

  古代中医的10种养生方法

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动形养生 古人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诗人陆游说“形要小劳之”,都说明古人认识到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气功、 太极拳 、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人若贪图安逸,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进补养生 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延年。进补既要辨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服用补益药时,如系入肺药,在秋季比较适宜;如系温补药,则在冬季比较适宜。

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一个“网络”系统,它控制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皇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古代养生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 措施 ,最简便的方法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人体的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病,足三里穴则对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有效。

固精养生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濡养,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如果*无节制,精血亏损过多,会造成身体虚弱,减损寿命。如果妇女*无度,也会导致肾气衰竭。晚婚、节育等保养阴精措施,可防阴精妄耗,延缓衰老。

顺时养生 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人体亦不例外。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应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则。因时制宜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修身养生 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唐代医学家孟诜云:“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孙思邈则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故常做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

调气养生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减毒养生 人若喜怒无常会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疫疠(传染病),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对人体健康均可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及其他措施,减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寿。

  秋季中医养生的方法:静情绪

秋风萧瑟,天地间万物皆由盛转衰,草木也由荣转为枯竭,这无一不体现了萧条颓废的景象。

秋天自然界的萧瑟,使人容易触景生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易在他们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的心绪。此时情绪调养应保持安宁平静,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心理上的影响。

精神调节顺应秋气的特性,保持宁而不躁,敛而不泄,清而不浊,神气内敛,做到清静养神,排除杂念,达到心境宁静之状态。 秋分 过后适逢重阳时节,此时秋高气爽,不宜闭户家中,建议外出游玩,登高远眺,饱览风景,可使人心旷神怡,愁闷全消。

  秋季中医养生的方法:行起居

秋分的时候,阴阳相半,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几乎一样长短,随后又会出现白天缩短,黑夜延长的现象,而且天气也将会逐渐阴冷,所以人们的生活起居作息也应该按照日常的规律来有所改变,尽早改变暑天晚睡早起,并且恢复早睡早起良好习惯。

《黄帝内经》云:“起居有常”,就是提倡按时作息,避免贪睡多睡损人正气,也避免熬夜透支耗损阴精。昼则寤(醒),夜则寐(睡)这种生理状态与生俱来,是人类适应自然规律的表现。

天体的运行、阴阳的变化促成了昼夜的交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古人起居有常的最好写照。顺应四时节律调整作息时间,应早睡早起,平行起居,能调节体内阴阳平衡,调和脏腑气血,使血脉和畅,精充神旺。

  秋季中医养生的方法:调饮食

秋季饮食也应以平调为主,不宜大吃大补。人们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合性味的食材进行食疗纠偏,体质虚寒者可适当进食温热助阳之品以温阳补虚,体质燥热者可进食甘凉滋润之品以滋阴降火。甘凉滋润食物有香蕉、甘蔗、苹果、雪梨、荸荠、枇杷、桑葚、西红杮、黄瓜、丝瓜、莲藕、百合、沙参、麦冬、石斛、西洋参等。温热补阳食物有辣椒、花椒、生姜、葱、蒜、韭菜、肉桂、茴香、榴莲、龙眼、荔枝、粟子、鳝鱼、虾、鸡肉、牛肉、羊肉、鹿肉等。

经过秋分之后,很多南方的地区天气会越来越干燥,而且秋凉阴寒之气也会随之加重,一些体质比较虚寒的人应该适量的进食一些具有温热补阳的食物,这样就可以调平体内的阴阳,对身体健康非常的有益。另外,在秋燥来袭的时候,再适量加入甘润养阴之品,阴阳调补同样有所效果。

秋高气爽防秋“燥”

秋季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即指在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长的规律,并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燥”为秋季的主气,故称“秋燥”。燥气伤人,以耗伤津液为主,津液既耗,则必见一派“燥象”。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当秋燥犯肺时,容易出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症状。因此,秋季养生,当以“防肺燥,护阴津”为主。

1、多饮少言防肺燥:每天的饮水量不要因为夏季已过就有所减少,一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异,一般为2000毫升左右。此外,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因此,秋季饮水以温热为佳,大忌寒凉冷饮。“少言”是为了保护肺气,每天不停地说话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的就是肺气。所以,要“少说多干”。

2、少*事保真阴:秋季要注意保护脏气阴精,其中也包括肾精。因此,秋季养生,尤其不可纵欲,生活要有规律,有节有度。

3、皮肤护理重保湿:“秋燥”之时,风沙较多,保持皮肤湿润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或晚睡洁面后,不要急于擦干水迹,应轻拍面部以使余水渗入,再进行保湿护理。另,每周可自行做保湿面膜3~4次,以保持皮肤湿润。

秋凉乍寒适当“冻”

我国自古就流传着“春捂秋冻”的养生保健 谚语 。“秋冻”的意思是说秋天到来之后,气温稍有下降,此时不要立刻增添衣棉,而要适当冻一冻,加强体育锻炼,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提高,从而激发机体适应寒冷的能力,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但无论何种活动,都不宜过量,在周身微热,在尚未出汗或微微出汗时,即行停止,切勿搞得大汗淋漓,以保持阴精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常言道:“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风肃杀,天气渐凉,气候多变,人易生病,因此称为“多事之秋”。秋季人体消化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如果注意不当,则易发生腹泻。尤其是婴幼儿,更是秋季腹泻的易感人群。

此外,秋季精神调养,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等情绪,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起居上,应保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因早卧可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则利于肺气之舒展,且防止收敛之太过。另外,冷水浴也应在整个秋天坚持,不要间断。

秋季食疗勿乱“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应适当进补,以养阴气。但进补虽然重要,却不可乱补。大体上,秋季进补,有以下五忌:

1、忌无病进补。中医认为:“有病病受之,无病人受之”。无病进补,既增加了开支,又伤害了身体。比如,无病长期服用葡萄糖,可能引发肥胖;无病服用过量鱼肝油,可导致血中胆固醇增多,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甚至中毒等。

2、忌慕名进补。认为越有名、价格越高的补品越能补益身体,是现代人养生的一个误区。比如,人参价格高,是补品之王,但若不辨体质,肆意滥服的话,则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等。

3、忌虚实不分。中医进补的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及血虚之分,只有对证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便会适得其反。

4、忌多多益善。适可而止,过则为害。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是有害的。因此,进补要适量。

5、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不是科学的养生方法。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最好别吃药。切记:药补不如食补。

古代中医十种养生方法

古代中医对于养生早有认识,也 总结 过不少养生的 方法 ,有哪些可以让我们参考的呢?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中医说的十种养生方法,供大家参考。

  古代中医的10种养生方法

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动形养生 古人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诗人陆游说“形要小劳之”,都说明古人认识到适度运动对健康的积极作用。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气功、 太极拳 、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人若贪图安逸,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进补养生 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延年。进补既要辨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服用补益药时,如系入肺药,在秋季比较适宜;如系温补药,则在冬季比较适宜。

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一个“网络”系统,它控制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皇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古代养生家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 措施 ,最简便的方法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人体的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病,足三里穴则对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有效。

固精养生 古人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濡养,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如果*无节制,精血亏损过多,会造成身体虚弱,减损寿命。如果妇女*无度,也会导致肾气衰竭。晚婚、节育等保养阴精措施,可防阴精妄耗,延缓衰老。

顺时养生 天有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地上万物有生、长、收、藏的规律,人体亦不例外。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应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古人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顺时养生法则。因时制宜调节自己的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修身养生 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唐代医学家孟诜云:“若能保身养情者,常须善言莫离口。”“口有善言,又当身行善事。”孙思邈则说:“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故常做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

调气养生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减毒养生 人若喜怒无常会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疫疠(传染病),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种致病因素对人体健康均可视为“毒”,因此提出以“减毒”来保全真气的养生之道。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及其他措施,减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寿。

  秋季中医养生的方法:静情绪

秋风萧瑟,天地间万物皆由盛转衰,草木也由荣转为枯竭,这无一不体现了萧条颓废的景象。

秋天自然界的萧瑟,使人容易触景生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易在他们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的心绪。此时情绪调养应保持安宁平静,以缓和秋天的肃杀之气对人心理上的影响。

精神调节顺应秋气的特性,保持宁而不躁,敛而不泄,清而不浊,神气内敛,做到清静养神,排除杂念,达到心境宁静之状态。 秋分 过后适逢重阳时节,此时秋高气爽,不宜闭户家中,建议外出游玩,登高远眺,饱览风景,可使人心旷神怡,愁闷全消。

  秋季中医养生的方法:行起居

秋分的时候,阴阳相半,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几乎一样长短,随后又会出现白天缩短,黑夜延长的现象,而且天气也将会逐渐阴冷,所以人们的生活起居作息也应该按照日常的规律来有所改变,尽早改变暑天晚睡早起,并且恢复早睡早起良好习惯。

《黄帝内经》云:“起居有常”,就是提倡按时作息,避免贪睡多睡损人正气,也避免熬夜透支耗损阴精。昼则寤(醒),夜则寐(睡)这种生理状态与生俱来,是人类适应自然规律的表现。

天体的运行、阴阳的变化促成了昼夜的交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古人起居有常的最好写照。顺应四时节律调整作息时间,应早睡早起,平行起居,能调节体内阴阳平衡,调和脏腑气血,使血脉和畅,精充神旺。

  秋季中医养生的方法:调饮食

秋季饮食也应以平调为主,不宜大吃大补。人们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合性味的食材进行食疗纠偏,体质虚寒者可适当进食温热助阳之品以温阳补虚,体质燥热者可进食甘凉滋润之品以滋阴降火。甘凉滋润食物有香蕉、甘蔗、苹果、雪梨、荸荠、枇杷、桑葚、西红杮、黄瓜、丝瓜、莲藕、百合、沙参、麦冬、石斛、西洋参等。温热补阳食物有辣椒、花椒、生姜、葱、蒜、韭菜、肉桂、茴香、榴莲、龙眼、荔枝、粟子、鳝鱼、虾、鸡肉、牛肉、羊肉、鹿肉等。

经过秋分之后,很多南方的地区天气会越来越干燥,而且秋凉阴寒之气也会随之加重,一些体质比较虚寒的人应该适量的进食一些具有温热补阳的食物,这样就可以调平体内的阴阳,对身体健康非常的有益。另外,在秋燥来袭的时候,再适量加入甘润养阴之品,阴阳调补同样有所效果。

秋高气爽防秋“燥”

秋季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即指在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长的规律,并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燥”为秋季的主气,故称“秋燥”。燥气伤人,以耗伤津液为主,津液既耗,则必见一派“燥象”。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当秋燥犯肺时,容易出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症状。因此,秋季养生,当以“防肺燥,护阴津”为主。

1、多饮少言防肺燥:每天的饮水量不要因为夏季已过就有所减少,一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异,一般为2000毫升左右。此外,中医认为:“形寒饮冷则伤肺”。因此,秋季饮水以温热为佳,大忌寒凉冷饮。“少言”是为了保护肺气,每天不停地说话会伤气,其中最易伤害的就是肺气。所以,要“少说多干”。

2、少*事保真阴:秋季要注意保护脏气阴精,其中也包括肾精。因此,秋季养生,尤其不可纵欲,生活要有规律,有节有度。

3、皮肤护理重保湿:“秋燥”之时,风沙较多,保持皮肤湿润的好方法就是晨起或晚睡洁面后,不要急于擦干水迹,应轻拍面部以使余水渗入,再进行保湿护理。另,每周可自行做保湿面膜3~4次,以保持皮肤湿润。

秋凉乍寒适当“冻”

我国自古就流传着“春捂秋冻”的养生保健 谚语 。“秋冻”的意思是说秋天到来之后,气温稍有下降,此时不要立刻增添衣棉,而要适当冻一冻,加强体育锻炼,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提高,从而激发机体适应寒冷的能力,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但无论何种活动,都不宜过量,在周身微热,在尚未出汗或微微出汗时,即行停止,切勿搞得大汗淋漓,以保持阴精内敛,不使阳气外耗。

常言道:“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风肃杀,天气渐凉,气候多变,人易生病,因此称为“多事之秋”。秋季人体消化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如果注意不当,则易发生腹泻。尤其是婴幼儿,更是秋季腹泻的易感人群。

此外,秋季精神调养,应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等情绪,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起居上,应保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因早卧可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则利于肺气之舒展,且防止收敛之太过。另外,冷水浴也应在整个秋天坚持,不要间断。

秋季食疗勿乱“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应适当进补,以养阴气。但进补虽然重要,却不可乱补。大体上,秋季进补,有以下五忌:

1、忌无病进补。中医认为:“有病病受之,无病人受之”。无病进补,既增加了开支,又伤害了身体。比如,无病长期服用葡萄糖,可能引发肥胖;无病服用过量鱼肝油,可导致血中胆固醇增多,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甚至中毒等。

2、忌慕名进补。认为越有名、价格越高的补品越能补益身体,是现代人养生的一个误区。比如,人参价格高,是补品之王,但若不辨体质,肆意滥服的话,则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等。

3、忌虚实不分。中医进补的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及血虚之分,只有对证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便会适得其反。

4、忌多多益善。适可而止,过则为害。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是有害的。因此,进补要适量。

5、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不是科学的养生方法。是药三分毒,能不吃药,最好别吃药。切记:药补不如食补。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养生保健了,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中医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那么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下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相关内容。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1

1、叩齿法

每天清晨醒后,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坚固牙齿。

【解读】 中医有个健齿*叫做“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还有谚语形容它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坚持叩齿,能畅通经络、强肾固精,不仅能强健牙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减少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

2、闭口调息法

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解读】 中医认为,养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养元气,一是调畅气机。而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可促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类经·摄生类》也曾记载:“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

3、咽津法

每日清晨,舌抵上颚,或用舌尖*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解读】 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这里所说的玉泉就是指唾液。现代医学发现,唾液中所含的唾液腺激素、过氧化物酶等,还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延缓衰老、减肥等多种功效。

4、搓面法

每天清晨先搓热双手,再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解读】 搓面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记载:“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此法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还可治疗面神经麻痹、面部色素沉着、黄褐斑、面部神经痛等病症。长期坚持可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的产生。

5、梳头

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梳理头部,每次50-100下,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解读】 头正中为督脉,两旁分别为膀胱经和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中医又将这套保健养生*叫做“拿五经”。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汇”,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每天梳头3-5次,每次3-5分钟,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症。

6、运目法

将眼球顺时针转动10次,再逆时针转动10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解读】 这个方法不仅有明目的功效,还可有效防治“眼翳”。眼翳又称翳状赘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严重者可影响视力。从现代解剖学角度看,“运目除眼翳”的本质相当于眼睛通过自我主动按摩,起到畅通眼内气血,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痉挛及消除初期翳状赘肉的`目的。

7、凝耳法

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醒。

【解读】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以耳养生”的记载,其中“凝耳法”是常用方法之一。耳朵周围穴位众多,如耳尖、翳风、头窍阴等,掩耳的同时可按摩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反复低头、仰头,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顿感精神爽快。

8、提气法

吸气时,稍用力提*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

【解读】 该方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提肛运动”,相当于中医的“撮谷道”,谷道即*,撮即提。*处于人体督脉上,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气的作用。经常进行提肛运动,不但可以升提中气,强壮脏腑,还有助于肛肠保健。提肛运动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的*,方法极为简便,一提一松即为一次,若每日坚持做2-3遍,每次5-10分钟,必获良效。

9、摩腹法

饭后用手掌在脐周的腹部顺时针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解读】 每天下午1-3点顺时针按摩腹部,促消化的效果最好,因为此时段小肠经经气最旺。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按摩肚腹,能协调脾胃,调和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促进肚腹血液循环,有提神、补气、添精等作用。每次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如治疗食积、腹胀、便秘等,可适当增加次数和力量,以腹部肠鸣、排气排便为佳。

10、足心按摩法

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2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

九月养生防秋燥非常关键,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可适当多服一些含维生素的食品或用中药食疗。

十月是秋季中很重要的一个月份,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而秋应对的脏器是肺,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山药百合大枣粥

【配方】 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做法】 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清补瘦肉汤

【配料】 瘦肉250克(5两),生熟薏米10克(2钱),莲子5克(1钱),百合5克(1钱),淮生10克(2钱),玉竹5克(1钱),茨实5克(1钱)。

【做法】 把瘦肉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洗净。洗净全部清补凉配料。把适量的请水煲滚,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时,汤成用盐调适味即可。

【功效】 此汤清甜滋补,有去湿开胃,除痰健肺等温和清凉功效,特别适宜身体瘦弱,虚不受补者饮用,是夏秋季节的合时汤水。

在对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认识后,选择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对这些方法使用,也是要长期进行,而且每种方法使用上,都要适量,不宜使用过度,否则对自身也是会造成负担的。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很多人都开始关注养生保健了,最常见的就是利用中医来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那么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下中医养生保健方法的相关内容。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1

1、叩齿法

每天清晨醒后,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坚固牙齿。

【解读】 中医有个健齿*叫做“叩天钟”,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民间还有谚语形容它的功效:“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每天早晨坚持叩齿,能畅通经络、强肾固精,不仅能强健牙齿,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减少皱纹的产生,延缓衰老。

2、闭口调息法

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解读】 中医认为,养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养元气,一是调畅气机。而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可促使气血流通,经脉通畅。《类经·摄生类》也曾记载:“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

3、咽津法

每日清晨,舌抵上颚,或用舌尖*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解读】 唾液能“润五官、悦肌肤、固牙齿、强筋骨、通气血、延寿命”,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曾说:“食玉泉者,能使人延年,除百病。”这里所说的玉泉就是指唾液。现代医学发现,唾液中所含的唾液腺激素、过氧化物酶等,还具有消炎、解毒、助消化、延缓衰老、减肥等多种功效。

4、搓面法

每天清晨先搓热双手,再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解读】 搓面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清代医学家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记载:“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此法有改善面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还可治疗面神经麻痹、面部色素沉着、黄褐斑、面部神经痛等病症。长期坚持可延缓颜面衰老,推迟老年斑的产生。

5、梳头

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梳理头部,每次50-100下,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解读】 头正中为督脉,两旁分别为膀胱经和胆经,左右相加,共5条经脉,所以中医又将这套保健养生*叫做“拿五经”。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汇”,梳头“拿五经”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每天梳头3-5次,每次3-5分钟,可使人的面容红润,精神焕发,还能防治失眠、眩晕、心悸、中风等症。

6、运目法

将眼球顺时针转动10次,再逆时针转动10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解读】 这个方法不仅有明目的功效,还可有效防治“眼翳”。眼翳又称翳状赘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严重者可影响视力。从现代解剖学角度看,“运目除眼翳”的本质相当于眼睛通过自我主动按摩,起到畅通眼内气血,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消除睫状肌紧张痉挛及消除初期翳状赘肉的`目的。

7、凝耳法

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醒。

【解读】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以耳养生”的记载,其中“凝耳法”是常用方法之一。耳朵周围穴位众多,如耳尖、翳风、头窍阴等,掩耳的同时可按摩这些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反复低头、仰头,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使头脑清醒,顿感精神爽快。

8、提气法

吸气时,稍用力提*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

【解读】 该方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提肛运动”,相当于中医的“撮谷道”,谷道即*,撮即提。*处于人体督脉上,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阳经气的作用。经常进行提肛运动,不但可以升提中气,强壮脏腑,还有助于肛肠保健。提肛运动几乎不受时间、地点的*,方法极为简便,一提一松即为一次,若每日坚持做2-3遍,每次5-10分钟,必获良效。

9、摩腹法

饭后用手掌在脐周的腹部顺时针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解读】 每天下午1-3点顺时针按摩腹部,促消化的效果最好,因为此时段小肠经经气最旺。中医认为,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经常按摩肚腹,能协调脾胃,调和五脏六腑气血运行,促进肚腹血液循环,有提神、补气、添精等作用。每次以腹部温热、舒适感为佳;如治疗食积、腹胀、便秘等,可适当增加次数和力量,以腹部肠鸣、排气排便为佳。

10、足心按摩法

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中医养生保健方法2

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

九月养生防秋燥非常关键,人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往往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可适当多服一些含维生素的食品或用中药食疗。

十月是秋季中很重要的一个月份,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而秋应对的脏器是肺,所以此时要防燥邪之气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

中医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必须保养体内阴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山药百合大枣粥

【配方】 山药90克,百合40克,大枣15枚、薏仁30克及大米适量。

【做法】 将山药、百合、大枣、薏仁、大米洗净煮粥。每日2次服用

【功效】 山药具备补脾和胃之功能;百合清热润燥;大枣、薏仁健脾和胃,诸物合用具有滋阴养胃的作用。

清补瘦肉汤

【配料】 瘦肉250克(5两),生熟薏米10克(2钱),莲子5克(1钱),百合5克(1钱),淮生10克(2钱),玉竹5克(1钱),茨实5克(1钱)。

【做法】 把瘦肉放落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洗净。洗净全部清补凉配料。把适量的请水煲滚,放入全部材料,煲3小时,汤成用盐调适味即可。

【功效】 此汤清甜滋补,有去湿开胃,除痰健肺等温和清凉功效,特别适宜身体瘦弱,虚不受补者饮用,是夏秋季节的合时汤水。

在对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方法认识后,选择中医食疗与养生保健的时候,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式进行,不过对这些方法使用,也是要长期进行,而且每种方法使用上,都要适量,不宜使用过度,否则对自身也是会造成负担的。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养生了,身体才是*的本钱,养生的方法是非常多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1

   1、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2、动形养生

  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3、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4、修身养生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5、调气养生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中医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6、调神养生

  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

   7、吐纳养生

  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一是静心,静而不思,若能无外无我,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以气行周身,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保健强身。

  气功,作为医疗保健,其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唐尧时期,奠基于春秋战国,以后历代有所发展。远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医学著作和其他著作中,就有关于气功的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简帛医书中,就有描述气功的帛书帛画。《黄帝内经》中亦有不少地方与气功有关,但这一词在古代未普遍使用,而是直到现代才盛行起来;在古代,仍称为导引、吐纳。服气等。

  葛洪在其《抱朴子》中,对气功养生的经验和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南北朝时代,陶弘景辑录了六朝以前的气功养生经验,编辑成《养性延命录》,占该书之半的《服气疗病》和《导引按摩》两部分,有些内容与目前在应用的动静*极为相似。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于绝大部分证候下都载有导引、吐纳的方法,约有260余种,可说是隋代以前气功疗法的一次总结。孙思邈的《摄养枕中方》一书,其中导引、行气两节,专论古代气功。孙氏特别强调“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的呼吸锻炼作用。他还介绍了六字诀的具体运用,以及动功“天竺国按摩婆罗门法”计十八势、“老子按摩法”计四十九个动作。

   8、导引养生

  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这里则专指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9、食饵养生

  通过调节食物的品质、数量、进食规律,以及回避有害的食物以养生,也包括饵药养生(古称神仙服饵),其内容包括食性、食养、食疗、食节、饮食禁忌及药养等。

   10、保精养生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化气,气生神,故精又为人之动力源泉。保精之法,开源节流。节流有二:一是养神,神安不乱,精不妄耗,清静无为,恬愉自保。二是节房室,古人将男女好合、房事伤精看得很重,认为精生有限,而*无节则过耗,将致疾短寿。开源即促精生长、吸引采补。前者有食饵、药物、*等法可以试行,后者则主要与房中术有关。

   11、环境养生

  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对水土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选择。古人主张在高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故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现实生活中只要达到适宜也就可以。

   12、熏治养生

  以传统中医芳香熏治,达到养生目的。古人熏治消毒常采用的药物有艾草、苍术、贯众等。临床上运用苍术的方剂很多,端午节前后,古人有用苍术“辟疫邪”的习俗,或用苍术熏屋,或以苍术和辛夷、薄荷、苍耳子等多种中药做成香袋、香囊挂于室内、佩于身上。达到辟疫邪、身芳香之功效。

  熏治养生,芳香辟晦、清热解毒。可安寝、预防时疫、净化空气、改善亚健康、驱蚊去虫等。对于现代都市人群,可谓万能养生方。自行买香药熏治剂量及方法较难掌握,故推荐古格藏香坊《四部医典》藏药名香。(摘自《古格藏香坊》)

   13、锻炼养生

  吃完饭后散步一小时,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促进血液而循环,增加食欲,减少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风险

   十大养生常识是错误的

   错误一:流鼻血时要抬高下巴

  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把鼻血流到地板上,但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窒息。正确做法是,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轻压鼻翼,并将头部向前倾,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也能止血。

   错误二:刮掉腋毛,就能减少流汗

  刮腋毛对于阻止汗液产生没有任何影响,反倒是刮腋毛后,腋窝因为排出的水分无法隐藏而在衣服上留下汗渍。而且,刮腋毛也容易造成毛根脓肿。正确做法是,在汗水分解之前清洗流汗的腋窝即可。

   错误三:汗是臭的

  汗是没有味道的。不过汗水中含有很多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对细菌而言都是有养分的,但细菌分解汗液时,才会产生难闻的排泄物。

   错误四:饭后立即刷牙

  吃完东西立即刷牙,会使食物中的酸侵蚀珐琅质,这样只会加强食物中的酸性对牙齿的破坏作用。正确做法是,先漱口,过半小时后再刷牙。

   错误五:药物对男女效果一样

  最新研究表明,药物对男女疗效绝对不一样。例如阿司匹林可以帮男性预防心肌梗塞,但对女性却效果不大。像麻醉剂这类可溶于油脂的药物,女性用的剂量要大于男性。

   错误六:每天梳头100下有益健康

  过分梳头会刺激头皮上的皮脂腺,尤其是油性发质的人,更该少梳头。如果是干性发质的长发,就比较适合多梳头。不过最好用天然鬃毛制成的梳子,这样更不易伤头皮。

   错误七:走路比站着耗费体力

  因为,站立时,双腿一直在承受身体的重量,两只脚都不能放松。而走路却是一条腿承受重量时,另一条则在放松。

   错误八:血甜的人容易被蚊子叮

  蚊子根本闻不到血的味道。但蚊子对热特别敏感,连0.05摄氏度的差别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当我们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就会招蚊子了。

   错误九:厕所是很不卫生的地方

  经常用水清洗的厕所比人们刻板印象中干净多了。家庭细菌研究专家发现,家中大多数细菌都躲在冰箱内壁的排水管内,抹布上的细菌量也比厕所多。

   错误十:聪明的人脑袋大

  大脑的大小不是决定聪明与否的关键,脑结构才最重要。人脑的功能是由神经网络决定的,而智商低的人是因为这方面的某些功能已经死亡,而与脑子大小无关。

  怎么样,看过之后是不是很惊讶呢?原来这些一直在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小常识竟然是错误的,赶快纠正一下吧,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生活中的养生方式

   1、早餐一定要吃好

  吃饭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营养早餐必须具备四样东西:谷类、豆浆、鸡蛋或肉,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假如只有两种以下的早餐,就属于低质量早餐。现在我们中国人20%不吃早餐,50%-60%不会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

  全世界最不好的五种习惯,第一号不好的习惯就是抽烟。一生吸烟的人,要少活20年到25年,吸一次烟,少活11分钟。我为什么比较年轻,比较健康,我一辈子没抽过烟。谁在我面前抽烟,对不起,请你到外头抽,你可以自杀,你不能杀人。大清早一起床就抽烟,尤其危害大。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营养过剩一样中毒

  一天吃东西有规定的:一、二、三、四、五、六。每天一盘蔬菜,必须要八两到一斤;每天两个水果;每天三勺清油,不要超过 25克;每天四两米饭或四个馒头;每天五种优质高蛋白,肉、蛋、奶、鱼、豆,但有量规定,一两肉,一个鸡蛋,牛奶半斤,豆腐一块或者一碗豆浆、豆腐脑,肉、蛋、鱼30克不要超过一两。六杯水或者六克盐,现在讲八杯水,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为水就是人的生命。现在很多人不会喝水,渴了才喝。错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八杯茶行吗?茶不行,八杯咖啡呢?饮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浓茶。千万记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

  人哪能不生气?人是感情动物,喜怒忧思悲恐惊。高兴就要笑,不高兴就要哭,生起气来还要骂两句呢,这是人感情丰富的表现。假如人只有一种感情,这个人就不健康。一个人感情很丰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你千万记住:第一个不要过度,第二个过度了但是不要长时间,很快就调整过来,这才是健康的。 《黄帝内经》早就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很多人说老实话,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当不了官,气死了;提不了教授,气死了;赚不了钱,气死了;很多老年人为很小的事,气死了。所以说人“不能不生气,但一定要会生气;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生气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5、走路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什么东西都是个度,吃饭是个度,睡觉是个度,锻炼也是个度。不锻炼不好,过度锻炼也会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锻炼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半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走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么程度,一分钟要达到130步,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达到 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你这样坚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提高30%到50%! 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你的标准体重。一旦胖了以后,你想把它降下来谈何容易,实际上不是不容易,关键在哪儿?控制嘴、多动腿,人就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

   6、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烟,第二是酗酒,过量饮酒。少量喝还有好处,比如每天喝白酒一两 ,喝葡萄酒尤其红葡萄酒二两,啤酒半斤到一斤。过多了以后伤害身体,伤肝,伤脑,伤心,伤各个脏器。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大家记住,喝酒不仅伤肝,为什么喝酒多的人,记忆力不行,认知能力下降?因为大脑细胞大量死亡。一天一两白酒,这叫安全量。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2

   春季养生方法

   1、活动四肢

  早上睁开眼后,不应该马上起床,你应该先在床上移动你的四肢,弯曲和伸直你的腿,用双手将你的.膝盖放在胸前10秒钟,尽可能伸展双手之后,慢慢启动它。

  这种良好的习惯,不但可以避免血压波动,头晕等状况,还可以让你迅速从蹒跚的状态中醒来。

   2、多喝开水

  春天多风,气候干燥,缺水,喝大量的开水以补充体液。早晨喝一杯白开水,不仅可以补充身体新陈代谢中失去的水分,还可以在预防便秘同时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对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十分有利。

  多喝水还能促进腺体的分泌,特别是消化腺,胰液和胆汁的分泌,以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肝脏代谢产物和体内毒素的损害。

   3、适当运动

  春季健身锻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定期活动,适当锻炼,这是从古至今的长寿秘诀。

  春天,绿色植物和空气中的阴离子增加了一倍。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不仅可以提高生理功能和健康水平,还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做更多的练习,比如慢跑、打球、打太极等,让身体可以放开,让肌肉和肌肉得到良好的伸展。春季运动也可以使头脑变得灵活和无疲劳,从而提高服务效率。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3

   养生16宜

  1、发宜常梳。每晨梳发数十次,可疏风散火,明目清脑,增强脑髓功能,延缓脱发和白发的生长。

  2、面宜多擦。每日晨起和夜眠时,用双手合掌搓热,摩擦面部,再用食指和中指揉两侧太阳穴和脑后枕骨下的凤池、风府穴各数十次。可使人容光焕发并能有效地预防感冒。

  3、目宜常转,早晚或较长时间看书后,两眼应向前平视,先按左、上、右、下、左的顺序,运转眼球7~8次,然后闭目稍息,再睁眼。可解除眼睛的疲乏。

  4、耳朵常弹。两手掌分别紧压左右耳门,用中指和食指相叩,弹击后脑作咚咚声。弹击7~8次后,再两手离开耳门l次,如此反复3~4欢,可增强听力,防止老年性耳鸣、耳聋。

  5、舌宜抵胯,舌尖抵住上腭。

  6、津宜漱咽,用舌尖抵住上腭,使唾液分泌增强,待津满口后,分数次缓缓咽下,同时用意念使之送到脐下丹田。唾液有帮助消化、中和胃酸和杀菌作用,唾液中还有大量的含游离钙的酵素激素,具有抗衰老作用。

  7、齿宜数叩。叩齿就是上下牙齿对叩作声,每日早晚行49次,可使牙龈健壮,防止牙病。

  8、浊宜常呵。寝室安静,侧卧、闭目、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入腹、足则停止,然后从口细细吐尽,再从鼻细细引入,一如前法,这种静思虑和深呼吸相结合的有意识的呼吸活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具有一定的作用。新鲜空气中的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极有利,宜常吸取。

  9、背宜常暖,古人认为背部是风寒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宜常保暖,可免感冒。

  10、胸宜常护。心肺处于胸中,宜常保护,以免外伤。

  1l、腹宜常摩。腹部常用手按摩,可帮助消化,运化食物,防止腹胀和腹泻。

  12、谷道直常撮。谷道就是*,常练提肛功,对防止痔疮有效。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括约肌,早晚各行30~40次。

  13、肢节宜常摇。就是四肢、腰肘等部位宜常活动。游泳、爬山、慢跑、做体操和打拳、跳舞等都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可增强体质,特别对从事脑力劳动者更为有益。

  14、足心宜常擦。每晚睡前,用热水洗足,洗后用手掌摩擦足底涌泉穴30~40次,有利于睡眠,还可降血压、治头晕、头胀和失眠,对老年冬季保健更有意义。

  15、皮肤宜常干淋浴。除定期洗澡外,皮肤宜常干淋浴,包括日光浴、空气浴等。浴后用干布或手掌摩擦全身,可增强神经和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感冒。方法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16、大小便宜闭口勿言。大小便时随便谈话分散注意力,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可引起大便干涩或小便失禁。小便时咬紧牙齿,这对健齿有作用,练武功和气功的人很重视此法,称作内养功之一。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养生了,身体才是*的本钱,养生的方法是非常多的。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1

   1、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2、动形养生

  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3、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4、修身养生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5、调气养生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中医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6、调神养生

  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

   7、吐纳养生

  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一是静心,静而不思,若能无外无我,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以气行周身,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保健强身。

  气功,作为医疗保健,其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唐尧时期,奠基于春秋战国,以后历代有所发展。远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医学著作和其他著作中,就有关于气功的论述。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简帛医书中,就有描述气功的帛书帛画。《黄帝内经》中亦有不少地方与气功有关,但这一词在古代未普遍使用,而是直到现代才盛行起来;在古代,仍称为导引、吐纳。服气等。

  葛洪在其《抱朴子》中,对气功养生的经验和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记载。南北朝时代,陶弘景辑录了六朝以前的气功养生经验,编辑成《养性延命录》,占该书之半的《服气疗病》和《导引按摩》两部分,有些内容与目前在应用的动静*极为相似。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于绝大部分证候下都载有导引、吐纳的方法,约有260余种,可说是隋代以前气功疗法的一次总结。孙思邈的《摄养枕中方》一书,其中导引、行气两节,专论古代气功。孙氏特别强调“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的呼吸锻炼作用。他还介绍了六字诀的具体运用,以及动功“天竺国按摩婆罗门法”计十八势、“老子按摩法”计四十九个动作。

   8、导引养生

  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这里则专指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9、食饵养生

  通过调节食物的品质、数量、进食规律,以及回避有害的食物以养生,也包括饵药养生(古称神仙服饵),其内容包括食性、食养、食疗、食节、饮食禁忌及药养等。

   10、保精养生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化气,气生神,故精又为人之动力源泉。保精之法,开源节流。节流有二:一是养神,神安不乱,精不妄耗,清静无为,恬愉自保。二是节房室,古人将男女好合、房事伤精看得很重,认为精生有限,而*无节则过耗,将致疾短寿。开源即促精生长、吸引采补。前者有食饵、药物、*等法可以试行,后者则主要与房中术有关。

   11、环境养生

  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对水土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选择。古人主张在高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故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现实生活中只要达到适宜也就可以。

   12、熏治养生

  以传统中医芳香熏治,达到养生目的。古人熏治消毒常采用的药物有艾草、苍术、贯众等。临床上运用苍术的方剂很多,端午节前后,古人有用苍术“辟疫邪”的习俗,或用苍术熏屋,或以苍术和辛夷、薄荷、苍耳子等多种中药做成香袋、香囊挂于室内、佩于身上。达到辟疫邪、身芳香之功效。

  熏治养生,芳香辟晦、清热解毒。可安寝、预防时疫、净化空气、改善亚健康、驱蚊去虫等。对于现代都市人群,可谓万能养生方。自行买香药熏治剂量及方法较难掌握,故推荐古格藏香坊《四部医典》藏药名香。(摘自《古格藏香坊》)

   13、锻炼养生

  吃完饭后散步一小时,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促进血液而循环,增加食欲,减少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风险

   十大养生常识是错误的

   错误一:流鼻血时要抬高下巴

  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把鼻血流到地板上,但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窒息。正确做法是,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轻压鼻翼,并将头部向前倾,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也能止血。

   错误二:刮掉腋毛,就能减少流汗

  刮腋毛对于阻止汗液产生没有任何影响,反倒是刮腋毛后,腋窝因为排出的水分无法隐藏而在衣服上留下汗渍。而且,刮腋毛也容易造成毛根脓肿。正确做法是,在汗水分解之前清洗流汗的腋窝即可。

   错误三:汗是臭的

  汗是没有味道的。不过汗水中含有很多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对细菌而言都是有养分的,但细菌分解汗液时,才会产生难闻的排泄物。

   错误四:饭后立即刷牙

  吃完东西立即刷牙,会使食物中的酸侵蚀珐琅质,这样只会加强食物中的酸性对牙齿的破坏作用。正确做法是,先漱口,过半小时后再刷牙。

   错误五:药物对男女效果一样

  最新研究表明,药物对男女疗效绝对不一样。例如阿司匹林可以帮男性预防心肌梗塞,但对女性却效果不大。像麻醉剂这类可溶于油脂的药物,女性用的剂量要大于男性。

   错误六:每天梳头100下有益健康

  过分梳头会刺激头皮上的皮脂腺,尤其是油性发质的人,更该少梳头。如果是干性发质的长发,就比较适合多梳头。不过最好用天然鬃毛制成的梳子,这样更不易伤头皮。

   错误七:走路比站着耗费体力

  因为,站立时,双腿一直在承受身体的重量,两只脚都不能放松。而走路却是一条腿承受重量时,另一条则在放松。

   错误八:血甜的人容易被蚊子叮

  蚊子根本闻不到血的味道。但蚊子对热特别敏感,连0.05摄氏度的差别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当我们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就会招蚊子了。

   错误九:厕所是很不卫生的地方

  经常用水清洗的厕所比人们刻板印象中干净多了。家庭细菌研究专家发现,家中大多数细菌都躲在冰箱内壁的排水管内,抹布上的细菌量也比厕所多。

   错误十:聪明的人脑袋大

  大脑的大小不是决定聪明与否的关键,脑结构才最重要。人脑的功能是由神经网络决定的,而智商低的人是因为这方面的某些功能已经死亡,而与脑子大小无关。

  怎么样,看过之后是不是很惊讶呢?原来这些一直在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小常识竟然是错误的,赶快纠正一下吧,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生活中的养生方式

   1、早餐一定要吃好

  吃饭一定要是: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营养早餐必须具备四样东西:谷类、豆浆、鸡蛋或肉,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假如只有两种以下的早餐,就属于低质量早餐。现在我们中国人20%不吃早餐,50%-60%不会吃早餐,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

  全世界最不好的五种习惯,第一号不好的习惯就是抽烟。一生吸烟的人,要少活20年到25年,吸一次烟,少活11分钟。我为什么比较年轻,比较健康,我一辈子没抽过烟。谁在我面前抽烟,对不起,请你到外头抽,你可以自杀,你不能杀人。大清早一起床就抽烟,尤其危害大。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营养过剩一样中毒

  一天吃东西有规定的:一、二、三、四、五、六。每天一盘蔬菜,必须要八两到一斤;每天两个水果;每天三勺清油,不要超过 25克;每天四两米饭或四个馒头;每天五种优质高蛋白,肉、蛋、奶、鱼、豆,但有量规定,一两肉,一个鸡蛋,牛奶半斤,豆腐一块或者一碗豆浆、豆腐脑,肉、蛋、鱼30克不要超过一两。六杯水或者六克盐,现在讲八杯水,每天一定要喝八杯水。因为水就是人的生命。现在很多人不会喝水,渴了才喝。错了,一定有空就喝,不是渴了再喝。八杯茶行吗?茶不行,八杯咖啡呢?饮料、咖啡、啤酒都不能代替水。要喝茶也喝淡茶,不能喝浓茶。千万记住,水是人的生命。

   4、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

  人哪能不生气?人是感情动物,喜怒忧思悲恐惊。高兴就要笑,不高兴就要哭,生起气来还要骂两句呢,这是人感情丰富的表现。假如人只有一种感情,这个人就不健康。一个人感情很丰富,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你千万记住:第一个不要过度,第二个过度了但是不要长时间,很快就调整过来,这才是健康的。 《黄帝内经》早就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讲得很绝。很多人说老实话,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当不了官,气死了;提不了教授,气死了;赚不了钱,气死了;很多老年人为很小的事,气死了。所以说人“不能不生气,但一定要会生气;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一定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生气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5、走路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什么东西都是个度,吃饭是个度,睡觉是个度,锻炼也是个度。不锻炼不好,过度锻炼也会降低免疫功能。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锻炼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半个小时,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但是走也是有讲究的,年轻人要快走,逐步快走,快到什么程度,一分钟要达到130步,心跳要达到一分钟120次,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达到 130步、120次心跳,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要有个逐步适应过程,你这样坚持半年,你的心肺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提高30%到50%! 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你的标准体重。一旦胖了以后,你想把它降下来谈何容易,实际上不是不容易,关键在哪儿?控制嘴、多动腿,人就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

   6、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烟,第二是酗酒,过量饮酒。少量喝还有好处,比如每天喝白酒一两 ,喝葡萄酒尤其红葡萄酒二两,啤酒半斤到一斤。过多了以后伤害身体,伤肝,伤脑,伤心,伤各个脏器。喝醉一次白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大家记住,喝酒不仅伤肝,为什么喝酒多的人,记忆力不行,认知能力下降?因为大脑细胞大量死亡。一天一两白酒,这叫安全量。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2

   春季养生方法

   1、活动四肢

  早上睁开眼后,不应该马上起床,你应该先在床上移动你的四肢,弯曲和伸直你的腿,用双手将你的.膝盖放在胸前10秒钟,尽可能伸展双手之后,慢慢启动它。

  这种良好的习惯,不但可以避免血压波动,头晕等状况,还可以让你迅速从蹒跚的状态中醒来。

   2、多喝开水

  春天多风,气候干燥,缺水,喝大量的开水以补充体液。早晨喝一杯白开水,不仅可以补充身体新陈代谢中失去的水分,还可以在预防便秘同时稀释血液,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对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十分有利。

  多喝水还能促进腺体的分泌,特别是消化腺,胰液和胆汁的分泌,以促进消化吸收,减少肝脏代谢产物和体内毒素的损害。

   3、适当运动

  春季健身锻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定期活动,适当锻炼,这是从古至今的长寿秘诀。

  春天,绿色植物和空气中的阴离子增加了一倍。在这样的环境中,锻炼不仅可以提高生理功能和健康水平,还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情绪。

  因此,我们应该做更多的练习,比如慢跑、打球、打太极等,让身体可以放开,让肌肉和肌肉得到良好的伸展。春季运动也可以使头脑变得灵活和无疲劳,从而提高服务效率。

  常见的养生方法有哪些3

   养生16宜

  1、发宜常梳。每晨梳发数十次,可疏风散火,明目清脑,增强脑髓功能,延缓脱发和白发的生长。

  2、面宜多擦。每日晨起和夜眠时,用双手合掌搓热,摩擦面部,再用食指和中指揉两侧太阳穴和脑后枕骨下的凤池、风府穴各数十次。可使人容光焕发并能有效地预防感冒。

  3、目宜常转,早晚或较长时间看书后,两眼应向前平视,先按左、上、右、下、左的顺序,运转眼球7~8次,然后闭目稍息,再睁眼。可解除眼睛的疲乏。

  4、耳朵常弹。两手掌分别紧压左右耳门,用中指和食指相叩,弹击后脑作咚咚声。弹击7~8次后,再两手离开耳门l次,如此反复3~4欢,可增强听力,防止老年性耳鸣、耳聋。

  5、舌宜抵胯,舌尖抵住上腭。

  6、津宜漱咽,用舌尖抵住上腭,使唾液分泌增强,待津满口后,分数次缓缓咽下,同时用意念使之送到脐下丹田。唾液有帮助消化、中和胃酸和杀菌作用,唾液中还有大量的含游离钙的酵素激素,具有抗衰老作用。

  7、齿宜数叩。叩齿就是上下牙齿对叩作声,每日早晚行49次,可使牙龈健壮,防止牙病。

  8、浊宜常呵。寝室安静,侧卧、闭目、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入腹、足则停止,然后从口细细吐尽,再从鼻细细引入,一如前法,这种静思虑和深呼吸相结合的有意识的呼吸活动,对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整具有一定的作用。新鲜空气中的阴离子,对人体健康极有利,宜常吸取。

  9、背宜常暖,古人认为背部是风寒外邪入侵人体的门户,宜常保暖,可免感冒。

  10、胸宜常护。心肺处于胸中,宜常保护,以免外伤。

  1l、腹宜常摩。腹部常用手按摩,可帮助消化,运化食物,防止腹胀和腹泻。

  12、谷道直常撮。谷道就是*,常练提肛功,对防止痔疮有效。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括约肌,早晚各行30~40次。

  13、肢节宜常摇。就是四肢、腰肘等部位宜常活动。游泳、爬山、慢跑、做体操和打拳、跳舞等都是较好的运动方式,坚持锻炼,可增强体质,特别对从事脑力劳动者更为有益。

  14、足心宜常擦。每晚睡前,用热水洗足,洗后用手掌摩擦足底涌泉穴30~40次,有利于睡眠,还可降血压、治头晕、头胀和失眠,对老年冬季保健更有意义。

  15、皮肤宜常干淋浴。除定期洗澡外,皮肤宜常干淋浴,包括日光浴、空气浴等。浴后用干布或手掌摩擦全身,可增强神经和心血管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感冒。方法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16、大小便宜闭口勿言。大小便时随便谈话分散注意力,特别是对中老年人来说,可引起大便干涩或小便失禁。小便时咬紧牙齿,这对健齿有作用,练武功和气功的人很重视此法,称作内养功之一。

声明: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

文档

中医经典养生十六法

养生之术,长寿之道,古往今来,人皆求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修身养性,祛病延年的锻炼方法。本着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功法的精神,笔者将“养生长寿十六法”整理成文以飨读者。虽不敢言人人习之可得道成仙,但若持之以恒勤加修习,自会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之目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